<p class="ql-block">從孩子出生起,我們便開啟了第二次人生,孩子的每一個階段,都勾起我們相應的同年回憶,于是便有了,自己不會飛,把想象的翅膀扎在孩子身上。我們以為我們可以扶著孩子,讓他實現我們遺憾的夢想,我們不曾經歷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此時我們依然活在莫名其妙的期待里,我們從經歷自己的失望,到開始經歷孩子的失望,我們不相信自己孩子會和自己一樣是消失在人群中的普通一個。</p><p class="ql-block"> 直到孩子變成一樣的自己,或者更差的自己,也許略好的自己!或許我們學會了合理化一切的發(fā)生?;蛟S我們學會了接受失望的日子,然后轉過身和阿Q一樣罵完娘,就繼續(xù)嘻嘻哈哈的走過!</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則開啟了第三次人生!反觀過往,發(fā)現沒有期待的付出,才是真正還給自己的人生體驗!“心無所住而生其心”!</p><p class="ql-block"> 交朋友不為他日用得上,拜訪親情不為怕被責難,給孩子報興趣班不為他某一天的飛黃騰達!</p><p class="ql-block"> 周國平說“人生沒有意義”!這話不是對孩子說的。年少階段需要奮力的經歷自己活力迸射,那時必須有某個“有意義”的目標。</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人生,需得看見“人生沒有意義”的意義!</p><p class="ql-block">讀懂歷史!就是發(fā)現歷史的真正意義就是告訴我們,沒有人會聽從他人的經驗止步自己完全重復的探索! 那時我們太相信自己是幾千年星河里唯一的不同一顆星。直到我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證明自己的如此普羅大眾!</p><p class="ql-block"> 然而第三次人生的開啟不是認識到自己普通后的重復而無生氣的熬日子,而是接受了所有困境后的安靜,細膩,用心的每一件平凡的生活事件。當一切靜下來,奇跡才開始發(fā)生!那是屬于自己的奇跡,與他人無關!</p> <p class="ql-block">如此普通的一束花,正在驚艷的開放!</p> <p class="ql-block">我們單純的約上朋友開心的吃一頓燒烤,哪怕煙熏火燎</p> <p class="ql-block">我們認真的煮一鍋湯,細品普通的湯品人生味蕾。</p> <p class="ql-block">我們用心的布置共享空間,讓它帶給更多人平靜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靜坐在哪里,讓自己成自己人生的風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