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從黃龍下來到成都,順道參觀了世界聞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真是應(yīng)了古人那句話,百聞不如一見,呈現(xiàn)在眼前的都江堰真是太讓我震撼了!遠遠超出我的想象,帶給我無量驚喜!</p> <p class="ql-block"> 沐著早晨的陽光,首先驚艷我的是景區(qū)大門外的“南橋”,遠遠地就聽到了響亮的流水聲,那是岷江對遠客獨有的歡迎方式吧?于是迫不及待地奔赴這座閃著金光的美麗的橋。立于橋上,憑欄而望,碧水奔流,滾滾滔滔,響聲盈耳,心馳蕩漾,注目許久,聯(lián)翩浮想: 都江堰啊都江堰,真沒想到我們的相遇竟如此美麗!涼風(fēng)習(xí)習(xí),再來細賞這座橋,整體感覺是金碧輝煌,古色古香。晨光中,有許多晨練的人,真是讓人好生羨慕,能生活在這一片樂土!橋很長,大約有五六十米,寬約十米,雕梁畫棟,各種彩繪、彩塑,各種書畫楹聯(lián)融為一體,就像一個藝術(shù)長廊,使游客還未看到都江堰,就已經(jīng)被它的歷史文化氣息深深地折服了。南橋上聞江遠眺,有一種厚重的歷史穿越感,“南橋”是都江堰景區(qū)的封面。</p> <p class="ql-block">一江分二水,古堰澤蔭西蜀地;</p><p class="ql-block">四象生八卦,青城道化天下人。</p> <p class="ql-block">要識富民先治水;</p><p class="ql-block">休言吃飯必由天。</p> <p class="ql-block">平添古城幾分色;</p><p class="ql-block">雄踞江源第一橋。</p> <p class="ql-block"> 都江堰,顧名思義:“都”是成都,“江”是岷江,“堰”是擋水的堤壩,但是都江堰的偉大之處卻不是擋水,而是順勢利導(dǎo),它里面蘊含著“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不是擋,而是導(dǎo),這正是李冰父子最了不起的地方,難道這不是真正的科學(xué)和天才之舉嗎?</p> <p class="ql-block"> 當我們隨著人流深入景區(qū),很多人包括我是看不懂這個偉大工程的真正奧妙的,需要聽一聽導(dǎo)游的講解。首先,正像我們看到的,都江堰是由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個主要部分組成的。魚嘴用于分流岷江的水流,飛沙堰用于排沙和調(diào)節(jié)水位,寶瓶口則是引水口,確保成都平原的灌溉需求。</p><p class="ql-block"> 魚嘴把岷江分為內(nèi)江和外江,外江是自然河道,而內(nèi)江是人工開鑿的河道,外江淺而寬,內(nèi)江深而窄??菟跁r,水流流速緩慢,遵循“水往低處流”的原則,整個岷江水60%流入內(nèi)江,保證成都平原灌溉生活用水。豐水期時,流速較快,肯定先從口寬較大的外江泄洪,60%的洪水排入外江,減輕了內(nèi)江的防洪壓力。</p><p class="ql-block"> 遠處的四個湖心小島也是李冰設(shè)計修建,改變了水流的方向,利用科學(xué)的水力學(xué)原理,使江水翻滾起來,將80%的沙石甩到外江,防止沙石進入內(nèi)江阻塞河道,這就是所謂的“四六分水,二八排沙”。</p> <p class="ql-block"> 都江堰實現(xiàn)了對岷江水量的精準控制,既保證了農(nóng)業(yè)灌溉的需求,又防止了洪澇災(zāi)害的發(fā)生,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都江堰屹立二千多年,是它造就了天府之國,福澤萬代。站在魚嘴,與眾多的游人一起眺望寬闊而浩渺的岷江,仿佛站在了歷史的潮頭,一種油然而生的敬意與自豪感充斥胸臆,對都江堰這一偉大工程和造就它的古人們佩服得五體投地!</p> <p class="ql-block"> 參觀完都江堰水利工程,我們又來到了南橋?qū)γ娴墓嗫h南街,它比都江堰還要古老。一條小小的南街——全長不過260余米,街寬不過3—5米,卻是一條流動著鮮活血液的臍帶,把青藏高原和川西平原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從南街往北,穿越西街,就踏上了千年的茶馬古道,那些馬幫漢子們,曾千百次地穿行在南街上,然后把南街的氣息,再帶回遙遠高原的小城。據(jù)說以前那些馬幫人常常不無倨傲且?guī)追稚衩氐叵蜷]塞的小城人描述:南街繁華呀,你們想象不到。南街一頭連著正東街,一頭是叫做“導(dǎo)江門”的城門洞。那城墻又高又厚,城門洞上還有樓。出了城門洞,接著又是又長又寬的南橋,過了南橋,那又是望不到邊的平原大壩……人們在羨慕趕馬人見多識廣的同時,又不斷加強著對灌縣南街的景仰與神往。</p> <p class="ql-block"> 我眼中的南街古色古香,洋溢著慵懶的慢節(jié)奏,涌動著時代的浪漫氣息,流露著別具一格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彰顯著巴蜀這個地區(qū)的生活情調(diào)。有趣!有看頭!有回味!不但普通游客喜歡游歷南街,就是文人墨客、達官貴人也常常光顧這條街。走在其間,只覺街道太短,時間有限,還沒逛夠,就只能戀戀不舍地離開了。</p> <p class="ql-block">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來到都江堰,就一定要去青城山,兩個景區(qū)相距十公里。青城山和都江堰一樣,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景區(qū),它是全真龍門派圣地,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還有“青城山下白素貞”的美麗傳說,成為無數(shù)人向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青城山最高峰?老君閣海拔1260米,分為前山和后山兩部分。前山是青城山的主體,集中了大部分的道教文化遺跡和文物,而后山則以自然風(fēng)光為主,適合休閑度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們這次的青城山之旅時間不夠,有些倉促和草率,只爬了一小段,看了個皮毛。但總算是來過,說一說我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首先青城山是道教名山,崇尚自然,這可以通過匾額窺探一二,喜歡山門牌樓上的“逍遙”二字,道教作為中國本土的教派,反映了中國本土的實際,尤其是封建社會的古人,能夠逍遙自在地行走于世間,成為了人們精神世界的極致追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們只爬到天然圖畫那里,就往回返了,那里有一副匾額,上書“不言之教”四個大字,我覺得很耐人尋味,不言之教是針對天然圖畫來說的,說的是大自然是無言的老師,道法自然,甚合我意!</p> <p class="ql-block"> 遙想古代,哪有什么旅游區(qū)?交通不便,哪有這么多游客?百姓生活貧苦,哪有閑心去旅游?信息閉塞,即使游也是小范圍,很多美景,連聽都沒有聽說過,現(xiàn)代人比古人可要幸福多了。但是話說回來了,人滿為患,游客太多,擾了青城山的這一份幽靜,想要靜心修煉,恐怕得換個地方了。</p> <p class="ql-block"> 青城山森林覆蓋率極高,里面肯定住著多種野生動物,其中就包括蛇??,因此“青城山下白素貞”,并不是瞎說的,是有淵源的。首先,青城山自然環(huán)境清幽,山高林密,為千年白蛇提供了存在的可能。其次,青城山是天下第一道教名山,連山里的動物都想要修仙,為千年白蛇提供了變成人形的可能。這個美麗的傳說,為青城山平添了許多神奇,成為了很多年輕人拍婚紗照的愛情圣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