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江南季夏天,身熱汗如泉。炎炎夏日,朋友圈有人曬漂亮裙裾曬大長腿,有人曬游泳曬好身材,出去旅游避暑者曬各地的美景美食和清涼,還有人曬空調(diào)房里吃西瓜喝冷飲,試問:有沒有跟我一樣敢曬太陽的人? </p><p class="ql-block">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的超長待機時間,也格外熱,據(jù)說刷新了荊州市71年來的最高氣溫記錄。持續(xù)的高溫預(yù)警一直在橙色和紅色之間切換,真可謂“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在這個人人直喊全靠空調(diào)續(xù)命的三伏天里,我基本上不吹空調(diào)和風扇——除了上班時間和同事在一起不得已吹吹,個人主觀上我不吹空調(diào),也盡量少吹風扇。</p><p class="ql-block">整個夏天,除了幾個下雨天,我堅持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朝九晚五的上下班時間點,我都正在烈日下享受邊曬太陽邊騎行。為了多曬太陽,我不僅在周六日休息的兩天早晚就近的地方曬(或自家陽臺,或文理學院,或三國公園)。并且在工作日的5點下班之后我專門去曬太陽,騎到哪里曬到哪里,江堤邊,廣場上,公園里,城墻下面,都留下過我曬太陽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比如,偌大的金鳳廣場就我一個人,或臥或坐,耀眼炙熱的太陽和滾燙的大理石地面,我的膝蓋、腿、背貼上去卻感覺好舒服好歡喜,只是苦了我還仍然怕熱的頭、臉、脖子。看著路上匆忙來往的車輛行人,我發(fā)現(xiàn)自己多少次被人行注目禮、回首禮。他們分明在說:這女的看上去還蠻正常的,怎么腦筋壞了呢?時不時還聽見有人在竊竊私語:那個女人不熱嗎?她怎么不怕曬呀?</p><p class="ql-block">一次,我正在廣場仰躺著享受太陽呢,剛才還在馬路上執(zhí)勤的兩位交警走了過來,我立馬坐起來,他們表情嚴肅又滿臉疑惑,關(guān)切地問:你沒什么事吧?我提高嗓門回答:我是專門曬太陽的,天天都曬,沒事的,聽完他們?nèi)玑屩刎摰剞D(zhuǎn)身離開,我沖他們挺拔的后背大聲地說:謝謝你們啦!</p><p class="ql-block">比如,我在護城河邊的太陽下坐著,脫了鞋襪赤腳著地,正在身心合一地體驗著白居易的詩句“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直感全身通透舒暢。一位遛狗的大爺從我身邊走過去了又折返回來,不安地問:姑娘,你怎么坐在這大太陽下面啦。我說我膝蓋怕冷,身上寒氣濕氣重,是特意曬太陽的。老大爺聽后放心地笑了笑,還一臉慈祥地提醒我說:離水這么近,注意安全??!我說您放心,曬一會我就騎車回去了,謝謝您!</p><p class="ql-block">還有一次,我一動不動地趴在三國公園的水泥地面上,正享受著地面熱氣對我膝蓋的熨帖以及太陽對我背部的摯熱,想起小時候父母哥哥姐姐們酷暑時節(jié)在田間雙搶勞作的汗水和辛苦,以及晚上乘涼時父親教我們的詩句: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nóng)夫內(nèi)心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這時剛好有位撿瓶子的大媽路過,她小心翼翼地叫我,我翻身坐起來笑著解釋,然后她也會心的笑著說:三伏天曬背是蠻好的,可你也要注意多喝水,不要中暑了。我說謝謝您提醒,我會注意不得讓自己中暑的!</p> <p class="ql-block">昨天處暑,明天就出伏了,今天是三伏天的最后一天,但仍然是“清風不肯來,烈日不肯暮 ”的高溫橙色預(yù)警,最高溫度38度,正午時分的地表溫度一定更高。</p><p class="ql-block">今天下班后在老南門廣場曬太陽。寬闊的廣場上就我一個人,一屁股坐下去確實好燙,爆曬了大半天的黑色的大理石地磚,估計至少不低于60度的溫度,我墊了一件衣服再坐下。為了兼顧全身各關(guān)節(jié)部位,我坐一會,躺一會,再趴一會,跟煎魚一樣要翻面要全熟才行。很快我就汗流浹背了,頭和臉覺得好熱。但是我那該死的膝蓋、腿和各關(guān)節(jié)卻感覺很舒服很享受。不遠處城墻邊的樹蔭下坐著幾位老人,我聽到他們在說:那個人在太陽下面不熱呀。還有一個老太太的聲音:那個女的是不是有什么毛病。是的,我確實有毛病。在這個“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飛鳥厭其羽,走獸厭其毛”的高溫天氣里,我居然還趴在滾燙的水泥地面上曬太陽,企圖逼出我身體里的濕毒寒毒,去除我膝蓋和各關(guān)節(jié)的疼痛感不適感,我非但不覺得難受反而還很享受,你說我沒病才怪。</p> <p class="ql-block">先是一位保潔的大姐走過來,用一口純正的四川話問我熱不熱,她怕我中暑,我給她解釋一番,并告訴她我是在最熱的時侯坐的月子,因為實在是太熱了聽不進老人言,每天偏要洗頭洗幾次澡,身體侵入了寒氣濕氣,現(xiàn)在曬太陽覺得很舒服,所以才曬的。她說她跟我一樣,也是在大熱天生的孩子,還要自己洗衣做飯干各種家務(wù)活農(nóng)活,月子里連洗澡都是用的冷水,現(xiàn)在也很怕冷,膝蓋關(guān)節(jié)也都痛。我說您也可以曬太陽改善啊,她說她怕熱不敢曬,搖搖手笑著走開了。</p><p class="ql-block">有一位大爺拖著根拐杖踱過來,還特意俯身彎腰用手指觸碰了一下地面,哎呀一聲說這么燙,然后沖我豎起大拇指,說我真是佩服你,又叮囑了幾句才慢慢蹭到樹蔭下面去。</p><p class="ql-block">又有一位年輕的美女撐著傘走過來和我攀談,她說她每天上午都曬太陽,并且告訴我上午要怎么曬,下午曬后還要注意什么,終于碰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人了。我請她幫我拍了一張我趴在地上的全身照,然后她又用她脖子上掛的相機對著我拍,至于她拍了有何意圖和用途,我就不得而知了,隨她去吧。</p><p class="ql-block">后來又過來一位記者模樣的中年男士,他脖子上掛了長槍短炮的兩臺相機,他問我是不是趴在地上取景拍照,我笑著說我是在邊曬太陽邊玩手機,您是專門搞攝影的吧?這么大熱的天以為別人也跟您一樣敬業(yè)地拍攝嗎?他不可置否地笑了笑,退了幾步后對我舉起了相機,我也很大方的地任他拍照,反正我頭臉是蒙著的。心想明天的荊州頭條上,會不會有關(guān)于一個女人曬太陽的報道呢?</p> <p class="ql-block">烈日炎炎夏熱長,蛙鳴蟬噪盼秋涼。大熱的天,人人都會選擇哪里涼快哪里待,連青蛙和知了都在盼著秋天的涼清,可是我卻希望還多曬幾個大太陽。曬太陽好比吃榴蓮,不喜歡的人避之不及且不能理解,喜歡的人會覺得是一種享受。身體喜歡什么,就說明自己缺乏什么。我從小就特別怕冷,一到冬天手腳冰涼,嚴重的痛經(jīng)折磨了我?guī)资?,醫(yī)生說我是寒濕特別重的體質(zhì)。有人吃三顆荔枝就會上火,我曾經(jīng)在廣東特意體驗過蘇東坡的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剛從樹上摘下來的新鮮荔枝,數(shù)完300顆裝了一大袋,我一天之內(nèi)全部吃下去,除了甜到發(fā)齁,也不見上火;冬天夜夜睡電熱毯,也不曾上火;今年三伏天我曬了這許多次太陽,還是不知道上火是什么滋味。因此曬太陽這事,我個人雖說能承受,但也不是人人能曬,因人而異,燥熱性體質(zhì)的人肯定不能曬。</p><p class="ql-block">“燠燠耀紅輪,熙熙爆背人”。多年前我到醫(yī)院貼三伏貼的時候,就有人跟我建議過夏天曬太陽,今年也碰到過幾次和我一樣在這三伏天的烈日下曬背的人。因此,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p><p class="ql-block">目前我感覺肩頸輕松了很多,膝蓋也比以前有力,尤其是上下樓梯時的疼痛感和不適感減輕了,我后悔自己怎么早些年沒有開始曬。所以說曬太陽的妙處,只有曬過的人才知道,旁人能看到的,只知我曬黑了好幾個度。我只求能曬得舒服曬除寒濕曬出健康,年過半百的老嫗我,還怕曬黑嗎?再說好不容易來這精彩的世間一趟,我也不想白活一回。 </p> <p class="ql-block">古代文人有十大雅事:焚香、蒔花、候月、負暄、對弈、酌酒、撫琴、品茗、聽雨、探幽。其中的負暄即曬背。白居易的詩句“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講的就是冬日曬太陽的雅趣。古代文人把冬天曬太陽謂為雅事和養(yǎng)生之道;古代中醫(yī)又把夏天曬太陽稱為天炙,和艾炙一樣是冬病夏治的法寶。</p><p class="ql-block">如果湊巧您也跟我一樣怕冷畏寒,覺得身上寒氣濕氣重,想改善自身,又有決心和毅力,且不怕曬黑,還能做到不吃冷飲不吹空調(diào),不妨您也試著曬曬這免費的大太陽。今年還有幾個大熱的晴天可以體驗一下,或者明年三伏天一起曬!</p><p class="ql-block">愿你我都健康!以自己喜歡又適合的方式,輕松愉快地過好每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