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開篇詞:</p><p class="ql-block">二十年前即2004年,我第一次陪同父親去首都北京,那一年我和老婆結婚了,那一年我的第一屆學生高三畢業(yè)上大學了,那一年大寶還沒有出生。二十年來,老婆有好多次去北京的機會,但總是陰差陽錯完美繞過。眼看著今年的暑假馬上就要結束了,得抓住假期的尾巴干個撒么。一場蓄謀已久、說走就走、老婆心心念念的北京之旅就這樣開始了。</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路過古城西安</p><p class="ql-block">我們一行六人(岳父、岳母、老婆、倆孩子和我)8月14日上午11點34分從秦安乘坐和諧號高鐵G2096去古都西安,下午13點34分到達西安北,我和二寶從西安北乘地鐵4號線去西安站寄存行李,其他人直接去大雁塔,下午3點多我們在大雁塔匯合。咥了兩碗biangbiang面,利用等待去北京的動車D30空擋我們火急火燎的去大唐不夜城。</p> <p class="ql-block">景點一:陜西戲曲大觀園</p><p class="ql-block">在大雁塔北廣場東西側分別坐落著陜西戲曲大觀園和陜西民俗大觀園,趁夜幕沒有降臨,演出還沒有開始,在這里逛逛,等待晚上游玩大唐不夜城。</p><p class="ql-block">陜西戲曲大觀園位于西安市大雁塔北廣場東苑休閑景區(qū),是一處以陜西特色戲曲藝術和雕塑藝術為特色,體現(xiàn)陜西本土特點的文化大觀園。大觀園以戲曲藝術和雕塑藝術的完美結合為創(chuàng)作標準;以體現(xiàn)陜西地域文化的本土符號為根本特點;以完善曲江大旅游圈的高度為基本出發(fā)點;以展現(xiàn)“大秦腔”的魅力中最有趣味性的部分為突出賣點;以能使群眾體驗、參與、互動為設計的基本要求,精心打造出一個富有藝術性、地方性、旅游性、趣味性、群眾性的文化大觀園。</p> <p class="ql-block">景點二:陜西民俗大觀園</p><p class="ql-block">陜西民俗大觀園位于西安大雁塔北廣場西苑景區(qū)內,游客們逛完大雁塔北廣場,可以順便體驗陜西民俗的魅力!</p><p class="ql-block">在陜西這塊黃土地上,由于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陜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東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其中經過匯集稱之為“陜西十大怪”(即“關中十大怪”):面條像腰帶、鍋盔像鍋蓋、辣子是道菜、泡饃大碗賣、碗盆難分開、帕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不坐蹲起來、唱戲吼起來等最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景點三:大雁塔音樂噴泉</p><p class="ql-block">大雁塔北廣場的音樂噴泉就夾在東西兩個大觀園的中間,是必須去的。2018年暑假帶著父母親一睹為快,今天也讓岳父岳母大開眼界。</p><p class="ql-block">西安大雁塔噴泉東西寬218米,南北長346米。它是亞洲雕塑規(guī)模最大的廣場,廣場內有2個百米長的群雕,8組大型人物雕塑,40塊地景浮雕。它擁有全世界最豪華的綠化無接觸式衛(wèi)生間,保持最清潔、世界上坐凳最多、世界最長的光帶、世界首家直引水、規(guī)模最大的音響組合等多項紀錄。</p> <p class="ql-block">景點四:大雁塔</p><p class="ql-block">西安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后加蓋至九層,再后層數(shù)和高度又有數(shù)次變更,最后固定為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p> <p class="ql-block">景點五:大唐不夜城</p><p class="ql-block">大唐不夜城,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qū)的大雁塔腳下,為中國唯一一個以盛唐文化為背景的大型仿唐建筑群步行街,為西安地標性景區(qū)。其總占地93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南北長2100米,東西寬500米,北起大雁塔南廣場,南至唐城墻遺址,東起慈恩東路,西至慈恩西路。該街區(qū)按照建設有中國特色、地方特點、國際水平步行街的總體要求,以國際化、人文化、特色化為目標,規(guī)劃形成了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大唐不夜城整體布局為線性布局,以大雁塔南廣場到古城墻遺址之間的連線為軸線,分為五個功能區(qū),即商業(yè)步行街、貞觀廣場、文化交流廣場、慶典廣場及唐城墻遺址公園。2024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大唐不夜城”在全國人民面前大放光彩。</p> <p class="ql-block">大唐群英譜雕像群包括佛教、繪畫、詩歌、書法、科學等。</p><p class="ql-block">佛教:玄奘、鑒真、慧能、空海。</p><p class="ql-block">繪畫:楊惠之雕刻羅漢像、張萱的《搗練圖》、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韓干《牧馬圖》、閻立德閻立本《步輦圖》。</p><p class="ql-block">詩歌:王之渙《登鸛雀樓》(詩位于西側)、柳宗元《江雪》、王昌齡《出塞》、劉禹錫《烏衣巷》、杜牧《山行》、</p><p class="ql-block">詩圣杜甫《春望》、詩仙李白、李商隱《登樂游原》、王維《竹里館》、白居易《草》。</p><p class="ql-block">書法:懷素(草書)、孫過庭(草書)、虞世南楷書《孔子廟堂碑》、褚遂良及楷書作品《雁塔圣教序》、張旭(草書)、柳公權及楷書作品《玄秘塔碑》、顏真卿及草書作品《爭座位帖》、歐陽詢及楷書作品《九成宮醴泉銘》。</p><p class="ql-block">科學:僧一行的《開元大衍歷》、李淳風《法象志》、王孝通的《輯古算經》、孫思邈的《千金要方》、陸羽的《茶經》。</p> <p class="ql-block">貞觀之治:唐太宗騎在高臺上的雄壯駿馬上,展現(xiàn)出他威凌天下的君皇氣勢。這組雕塑里還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房謀杜斷、萬國來朝。</p><p class="ql-block">大唐文化柱:東西兩側共有24柱,將唐代48個重要故事以浮雕的形式展現(xiàn)。</p><p class="ql-block">武后行從:從時間角度,武則天時期位于貞觀與開元之間,所以雕塑也放在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之間。</p> <p class="ql-block">開元盛世:共分為三層,最高一層是唐玄宗李隆基站立在巨大的圓形龍壁前,第二層是李隆基在位期間最為器重的六位大臣和二十位蕃邦使節(jié),第三層是42個樂俑手持各種樂器盡情演繹。</p> <p class="ql-block">從大唐不夜城出來已經晚上10點多了,距離西安發(fā)北京西的D30動車發(fā)車(02:06)還有寬裕時間,不妨海底撈火鍋約起來。動車二等臥鋪還是不錯的,比起普通綠皮火車硬臥舒服了很多!</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首都北京</p><p class="ql-block">8月15日下午2點36分準時到達北京西站,導游安排網約車順利接站,入住北京市豐臺區(qū)看丹紅酒店。下午旅游團沒有統(tǒng)一安排,我們自由活動。受小學課文《盧溝橋的獅子》的影響,我們乘坐地鐵16號線去盧溝橋,而今天剛好是日本投降79周年紀念日。</p> <p class="ql-block">景點一:盧溝橋</p><p class="ql-block">盧溝橋亦稱蘆溝橋,位于北京市豐臺區(qū)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xiàn)存古老的石造聯(lián)拱橋。也是華北最大的古代石拱橋。盧溝橋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金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明、清都曾加以修葺,如今橋的形制、橋基、橋身的構件和橋上石雕部分仍為金代原物。</p><p class="ql-block">盧溝橋為十一孔不等跨連續(xù)圓拱橋,全長212.2米,加上兩端引橋,總長266.5米,寬9.3米,墩前尖后方,迎水面砌成分水尖,并在每個分水尖上安置一根長約26厘米的三角形鐵柱,以其銳角迎擊冰塊,保護橋墩,人稱“斬龍劍”。1937年7月7日,日本在此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史稱“盧溝橋事變”(亦稱“七七事變”)。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zhàn)的第一槍。</p> <p class="ql-block">小學語文課文《盧溝橋的獅子》全文:北京西南的永定河上有一座石頭橋,那就是舉世聞名的盧溝橋。它又叫獅子橋。橋兩邊的石柱上,都雕刻著栩栩如生的石獅子,就像一個石獅子展覽館。</p><p class="ql-block">這些獅子真有意思。它們有大有小。大的有幾十厘米,小的只有幾厘米,甚至連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們的樣子各不相同。</p><p class="ql-block">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著遠方長吼有的低著頭,好像專心聽橋下的流水聲有的小獅子依在母獅子的懷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獅子藏到大獅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戲還有的小獅子大概太淘氣了,被大獅子用爪子按在地上……</p><p class="ql-block">盧溝橋的獅子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很不容易數(shù)清楚。民間有一句歇后語:“盧溝橋的獅子——數(shù)不清?!爆F(xiàn)在人們把這里的獅子數(shù)清了,總共有501只。</p> <p class="ql-block">景點二:八達嶺長城</p><p class="ql-block">8月16日凌晨4點起床,4點40分到酒店門口上大巴,隨劉導去100公里之外的八達嶺長城。</p><p class="ql-block">八達嶺長城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御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萬里長城千百座名關險隘中,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建筑宏偉,景色壯觀,名聲較大,保存完整的一段長城,是明代長城中精華的地段。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八達嶺段被稱作“玉關天塹”,為明代居庸關八景之一,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與淚的結晶,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華民族的驕傲。</p> <p class="ql-block">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p><p class="ql-block">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p><p class="ql-block">孟姜女哭長城,哭的是居庸關長城。</p><p class="ql-block">暑假里的長城上面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2004年登居庸關長城時的照片。那時候長城上面游人很少,我頭頂上頭發(fā)很多。</p> <p class="ql-block">景點三:鳥巢·水立方</p><p class="ql-block">吃完午飯,我們來到了奧運村,參觀水立方和鳥巢,她們是北京的標志性建筑,分別代表了水和火的元素,象征著生命和活力。</p><p class="ql-block">鳥巢,正式名稱為國家體育場,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其設計獨特,如同一個巨大的鳥巢形狀,因此得名。該場館可容納約9萬名觀眾,是奧林匹克公園內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其結構復雜,采用了先進的建筑技術和環(huán)保理念,體現(xiàn)了人類建筑智慧的結晶。</p><p class="ql-block">水立方,正式名稱為國家游泳中心,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游泳館。其設計理念源于水分子結構,整個建筑表面呈現(xiàn)出一種三維立體的藍色水泡狀外觀,獨特而富有科技感。水立方能夠舉辦各類水上運動賽事,同時也為公眾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場所。</p><p class="ql-block">鳥巢和水立方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天圓地方的文化思想。</p> <p class="ql-block">景點四:天壇</p><p class="ql-block">今天的最后一站就是天壇公園。天壇公園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察祀皇天、祈五谷豐登之場所。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墻兩重,形成內外壇,壇墻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主要建筑在內壇,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墻相隔。丘壇內主要建筑有丘壇、皇彎宇等等,祈谷壇內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p><p class="ql-block">回音壁是無意中發(fā)現(xiàn)的,并不是工匠專門設計的,只可惜回音壁現(xiàn)在失去了回音功能。</p> <p class="ql-block">2004年和父親在天壇公園合影留念。那時候天壇公園人也很少,照片里只有父親和我,而且只需要買大門票就可以游玩所有景點。</p> <p class="ql-block">景點五: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p><p class="ql-block">8月17日凌晨3點起床,3點40分出發(fā),浩浩蕩蕩去北京天安門參加升旗儀式。</p><p class="ql-block">天安門廣場全是人,都是參加升旗儀式的,有十多萬人呢!</p> <p class="ql-block">天安門城樓前,人民英雄紀念碑下,人民大會堂旁……留下了我們最珍貴美好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2004年在天安門廣場上的留影紀念。那時候可以在距離天安門很近很近的地方拍照,從照片里可以看出,人真不多?。?lt;/p> <p class="ql-block">景點六:前門大街</p><p class="ql-block">前門大街是北京非常著名商業(yè)街位于京城中軸線,北起前門南至天橋路口,與天橋南大街相連。處北京城的中心地帶,屬南中軸線北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就是御道天街的黃金地段。是古今中外具有北京傳統(tǒng)歷史文化的商街,堪稱第一街。重新恢復的中心御道和久違的老北京有軌電車,承載了古老北京的記憶。其文化底蘊非常厚重,建筑,商古,梨園,民俗文化博大精髓。前門大街是古老與現(xiàn)代,傳統(tǒng)與時尚,民族品牌與國際品牌多元并生的繁華商業(yè)區(qū),知名的大柵欄就在這里,是天安門廣場周邊規(guī)劃的商業(yè)步行街區(qū)。</p> <p class="ql-block">商業(yè)步行街商業(yè)化氣息很強,全是賣小吃的。</p> <p class="ql-block">景點七:北京四合院</p><p class="ql-block">北京四合院,又稱四合房,是一種中國傳統(tǒng)高檔合院式建筑,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組成,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p><p class="ql-block">四合院之好,在于它有房子、有院子、有大門、有房門。關上大門,自成一統(tǒng):走出房門,頂天立地;四顧環(huán)繞,中間舒展:廊欄曲折,有露有藏。如果條件好,幾個四合院連在一起,那除去合之外,又多了一個深字?!巴ピ荷钌钌顜自S”、“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這樣純中國式的詩境,其感人深處,是和古老的四合院建筑分不開的。</p> <p class="ql-block">景點八:什剎海</p><p class="ql-block">什剎海,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東北部,與東城區(qū)接界。是古高梁河下游河道形成的洼地型湖泊。金稱白蓮潭,元稱積水潭、海子,明逐漸稱什剎海。什剎海的前海、后海,連同西海,面積約34萬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元代郭守敬建通惠河,與京杭大運河直接溝通,什剎海成為元大都京杭大運河碼頭,漕運的終點。以后海北岸、東岸一帶為全城重要繁華市區(qū)。歷經明、清、民國,滄海桑田,幾度盛衰。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幾十年建設,什剎海及周圍地區(qū)已成為風景秀麗、古跡眾多、京味濃郁、大眾性強的歷史文化旅游風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景點九:老北京胡同</p><p class="ql-block">老北京的胡同是了解北京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它們不僅保留了傳統(tǒng)的建筑風格,還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景點十:故宮</p><p class="ql-block">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現(xiàn)辟為?故宮博物院,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始建于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至永樂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故宮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群之一,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以其宏偉的規(guī)模、精美的建筑藝術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著稱。故宮以一條中軸線貫通,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有高10米的城墻和52米寬的護城河環(huán)繞。故宮的建筑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兩側有東西六宮,是后妃們居住的地方。故宮不僅是中國古代皇室的象征,也是中國歷史和文化的重要載體,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包括繪畫、陶瓷、玉器、銅器等,反映了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各個時期。1987年,故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p><p class="ql-block">?太和殿?,又稱金鑾殿,是故宮的核心建筑之一,主要用于舉行重大國典,如皇帝登基、大婚、冊封皇后、冊立太子等重要儀式,以及每年的元旦、冬至、萬壽節(jié)等慶典活動。此外,太和殿還用于?殿試和傳臚典禮,即科舉考試中選拔官員的最后階段。盡管太和殿在影視作品中常被描繪為皇帝上朝的地方,但實際上,皇帝日常處理政務的主要場所是乾清門、乾清宮和養(yǎng)心殿。?</p><p class="ql-block">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和保和殿之間,主要功能是供皇帝在前往太和殿參加大典前進行休息和準備?;实墼诖私邮苤鞒謶c典官員的朝拜和奏事,以了解大典的進行步驟。此外,中和殿還用于閱讀和修改大臣們擬定的祭文和奏章,以及在特定活動中賜宴群臣。?</p><p class="ql-block"> ?保和殿?,位于中和殿之后,主要用于舉行殿試,即科舉考試中選拔官員的最后階段。此外,保和殿還用于皇帝賜宴外藩王公、京中文武大臣等重要場合。在清朝后期,保和殿也成為舉行重大典禮和重要國事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東華門、午門、神武門。</p> <p class="ql-block">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p> <p class="ql-block">故宮各宮殿門前擺放的神獸非常講究。</p><p class="ql-block">圖一,正殿太和殿門前的銅獅,是故宮中最大的一對,左雄右雌清水銅獅。數(shù)百年鎮(zhèn)守紫禁城,辟邪驅惡。拍攝的是東側雄獅,腳踩圓形繡球,象征江山統(tǒng)一、皇權在握、社稷長存、軍民同心。</p><p class="ql-block">圖二,乾清門前的鎏金獅子,比太和宮的略小,卷發(fā)耷耳且體態(tài)柔和,四十五卷發(fā)呼應九五至尊。拍攝的是右側雌獅,腳踩小獅寓意子孫綿延,獅子身圓座方代表天圓地方。</p><p class="ql-block">圖三,御花園天一門前的神獸一獬豸(xièzhì),懂人言知人性,龍形外表更顯皇權。獬豸駐扎在天一門前的含義則為皇帝的私密空間鎮(zhèn)守皇宮,保護帝王權利不受侵害,維護江山穩(wěn)固繁榮。</p> <p class="ql-block">故宮的御花園,妃子和宮女們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2004年故宮里拍的照片,只能用空蕩蕩來形容了!不像現(xiàn)在人山人海,每天動輒幾萬人。</p> <p class="ql-block">下午頂著炎炎烈日逛完了故宮博物院,已經是人困馬乏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秋雨帶來了幾許清涼。這個時候,不涮一下北京銅鍋涮肉是不行滴!吃不了東來順,南門涮肉性價比好高噢!</p> <p class="ql-block">8月18日早上5點起床,5點40分上車直奔購物超市,開始瘋狂購物,給導游增加業(yè)績。但是我早已經身經百煉,百毒不侵,獨善其身了!首都北京的GDP靠不住我??!從購物超市出來就去最美的頤和園。</p> <p class="ql-block">景點十一:頤和園</p><p class="ql-block">頤和園位于中國北京市?海淀區(qū)新建宮門路19號,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qū)約15公里。?</p><p class="ql-block">頤和園是中國清朝時期的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它不僅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還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頤和園在歷經多次破壞與重建后,依然保留了其獨特的園林藝術和歷史價值。1961年,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頤和園不僅是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杰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前來參觀游覽。?</p> <p class="ql-block">昆明湖:頤和園的主要水體,屬于海河流域北運河支流通惠河水系。 它的面積約為頤和園總體面積的四分之三,總面積達到3000畝。昆明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元代,當時它是通州漕運的水源地,金代以后逐步建設為皇家園林,至清代形成規(guī)模宏大的頤和園。昆明湖不僅是頤和園的靈魂所在,而且與?萬壽山一起構成了頤和園的核心景觀。湖畔還有許多古建筑和景點與湖水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小學語文課本上《頤和園》全文:</p><p class="ql-block">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p><p class="ql-block">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p><p class="ql-block">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fā)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p><p class="ql-block">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p><p class="ql-block">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兩岸栽著數(shù)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蔥綠,樹叢中露出宮殿的一角。游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tài)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p><p class="ql-block">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p><p class="ql-block">昆明湖畔的全家福,景美人更美。</p> <p class="ql-block">昆明湖上盛開的荷花,沒忍住多拍了幾張。</p> <p class="ql-block">萬壽山:原名甕山,是燕山余脈的一部分,海拔108.94米。它的得名來源于一位老人在山上挖出裝滿寶物的石甕而得名。在清朝乾隆年間,為了慶?;侍罅髩郏』实巯铝顚ΞY山進行大規(guī)模的改建,并將其更名為萬壽山,寓意皇太后長壽和大清江山萬壽無疆。萬壽山上的建筑群依山而建,錯落有致,與山景融為一體,給人一種寧靜、莊重的感覺。山上建有各種亭臺樓閣,與遠處的昆明湖相映成趣,形成了頤和園的精華所在。</p> <p class="ql-block">?長廊:頤和園中的長廊是中國古典園林中最長的游廊,它不僅以其宏偉的規(guī)模和精美的建筑而聞名,還因其豐富的彩畫和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而備受贊譽。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全長728米,共有273間,象征著春夏秋冬四季的?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八角重檐亭子,將前山各風景點緊密連接起來,形成了一幅壯觀的畫卷。</p><p class="ql-block">長廊的建筑風格獨特,造型優(yōu)美,結構精巧,設計巧妙。廊上的畫梁和天花板上布滿了彩繪,色彩鮮艷,內容豐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這些彩繪不僅包括山水、花鳥圖,還有許多取材于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紅樓夢》《?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中的情節(jié),以及許多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長廊的每根枋梁上都繪有彩畫,共有14000余幅,其中人物故事畫色彩鮮明,富麗堂皇,形象生動,栩栩如生,讓人們在漫步其中時,仿佛置身于一個五彩斑斕的藝術世界中。</p> <p class="ql-block">?十七孔橋:昆明湖上的一座聯(lián)拱大石橋,全長150米,由17個拱形橋洞組成,橋欄望柱上雕刻有544只形態(tài)各異的石獅子。</p> <p class="ql-block">頤和園里慈禧居住的地方是樂壽堂。樂壽堂原為兩層建筑,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燒毀。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建時,改成現(xiàn)在的式樣,并成為西太后慈禧在頤和園內的寢宮。樂壽堂按照宮廷原狀陳列,中間為起居室,西套間為寢宮,東套間為更衣室。</p> <p class="ql-block">2004年頤和園昆明湖畔,那時候真的很年輕啊!歲月是把殺豬刀!!</p> <p class="ql-block">景點十二:圓明園</p><p class="ql-block">圓明園,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清華西路28號的一座大型皇家園林,占地約350公頃,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統(tǒng)稱為圓明三園。圓明園始建于18世紀,歷經?康熙、?雍正、?乾隆等清朝皇帝的擴建和改建,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和藝術館,被譽為“萬園之園”。</p><p class="ql-block">圓明園不僅匯集了江南若干名園勝景,還移植了西方園林建筑,集古今中外造園藝術之大成。園內建筑風格多樣,包括殿堂、亭臺、樓閣等,既有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優(yōu)雅寧靜,又有西洋建筑的華麗輝煌。圓明園是清代皇家的游樂、理政之地,也是中國封建社會園林藝術的瑰寶,代表了當時園林藝術的最高水平。</p><p class="ql-block">然而,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法聯(lián)軍侵占北京并焚毀了圓明園,導致大量珍寶被劫掠,建筑被焚毀。此后,圓明園又歷經多次劫難,最終淪為一片廢墟。新中國成立后,圓明園遺址得到了保護和整修,并于1988年正式向社會開放,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和旅游景點。</p><p class="ql-block">如今,圓明園遺址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前來憑吊和參觀。圓明園的遺址不僅提醒我們銘記歷史,更激勵著我們?yōu)橹腥A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p> <p class="ql-block">茜園,乾隆十七年(1752)基本建成,占地面積6600平方米,建筑面積23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朗潤齋、菱香片、虛受軒、此中大有佳處樓、碧靜堂等。本景東西兩側為土山,南臨長春園南墻,有茜園門與綺春園相通。東部水岸堆疊天然湖石,植物配置以水生花草為特點,遂用形容芳草茂盛的“茜”字命名。本景西部庭院正中置名石“青蓮朵”。這塊奇石原為南宋臨安(杭州)德壽宮中舊物,原名“芙蓉”,后由地方官員獻給乾隆,賜名“青蓮朵”。青蓮朵于民國年間流散至中山公園,2013年5月移至中國園林博物館。茜園遺址現(xiàn)遺存石橋橋墩與湖邊的湖石駁岸。</p> <p class="ql-block">澹懷堂,位于長春園南向正宮門內,為該園正殿。本景即長春園宮門區(qū),南起宮門前大影壁,北至臨河眾樂亭。長春園宮門于乾隆十二年(1747)建成,同年九月十六日于宮門門懸掛乾隆御筆“長春園”匾。懷堂、眾樂亭等亦于同期掛匾。乾隆三十四年(1769)遵旨修繕澹懷堂大殿,配殿、重檐方亭、牌樓門座、游廊、宮門、朝房、罩門等。五十六年(1791)翻修澹懷堂殿,及兩邊疊落游廊各十間、宮門、東西朝房、罩門等。長春園宮門區(qū)分為南區(qū)和北區(qū)兩個部分。南區(qū)包括宮門、宮墻及其附屬建筑以及廣場上的影壁、東朝房、西朝房等建筑。北區(qū)包括牌樓門及其附屬建筑、澹懷堂庭院以及眾樂亭等。懷堂,也是乾隆帝宴賞外藩王公之所。乾隆二十五年(1760),因協(xié)助清廷平定新疆大小和卓之亂有功而受封的哈密、和闐、阿克蘇的郡王、貝勒等46人來京朝覲時,弘歷先后在正大光明殿接見,在同樂園賞戲,在長春園含經堂設宴款待他們,最后在他們離京之前,又于三月二十五日在澹懷堂賜宴,并召至同樂園看戲,賜茶果。</p> <p class="ql-block">西洋樓遺址區(qū),乾隆十二年(1747)始建,乾隆二十四年(1759)基本建成。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諧奇趣、黃花陣、養(yǎng)雀籠、方外觀、五竹亭、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觀水法、線法山、方河、線法畫等。西洋樓是一處以噴泉為主要特色的歐式園林,其建筑形式為“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同時汲取中式園林的元素。西洋樓由西方傳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寧、法國人蔣友仁和王致誠、捷克人艾啟蒙等設計和指導,中國匠師建造。乾隆五十一年(1786),宮廷畫師伊蘭泰創(chuàng)作的《西洋樓銅版圖》完稿。西洋樓是中國大規(guī)模仿建歐式園林和建筑的一次成功嘗試,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p> <p class="ql-block">景點十三: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p><p class="ql-block">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是中國的最高學府,也是所有讀書人夢寐以求的象牙之塔。</p> <p class="ql-block">2004年在北京大學門口、未名湖畔的留影。那時候不需要預約就可以進到校園里面去,沉浸式感受名校氛圍。</p> <p class="ql-block">在北大和清華門口拍完照,宣告北京之旅已經結束了。晚上6點51分我們在北京站乘坐D6609動車趕往下一站秦皇島。</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秦皇島</p><p class="ql-block">8月18日晚上9點30分到達秦皇島市,入住如家華驛精選酒店(秦皇島火車站鐵新街店),一覺睡到自然醒,開啟秦皇島一日游。</p> <p class="ql-block">景點一:燕山大學</p><p class="ql-block">8月19日早上起床后距離集體出行時間還早,我一個人乘坐34路公交去燕山大學逛逛。</p><p class="ql-block">燕山大學,簡稱為燕大,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qū)河北大街西段438號,主管部門為河北省教育廳。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yè)局四方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河北省重點支持的國家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京高科大學聯(lián)盟成員,機械四小龍之一。</p> <p class="ql-block">景點二:秦皇求仙之入海處</p><p class="ql-block">秦皇求仙入海處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qū)東南部,秦皇島古屬碣石地域,因秦始皇東巡駐蹕于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東巡碣石——秦皇島,并在此拜海,先后派盧生、侯公、韓終等兩批方士攜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尋求長生不老藥。明憲宗成化13年,立“秦皇求仙入海處”石碑一座,以紀圣境。</p> <p class="ql-block">海灘拾貝。</p> <p class="ql-block">景點三:老龍頭</p><p class="ql-block">老龍頭位于山海關東南部渤海之濱,距離山海關景區(qū)4公里,是明長城的東起點。長城像一條巨龍,橫亙在華夏大地之上,東端在山海關城南直插入海,猶如龍頭高昂,因此稱之為“老龍頭”。老龍頭由入海石城、海神廟、靖鹵臺、南海口關、寧海城和澄海樓組成,由明代抗倭英雄帶兵修建而成。老龍頭深入海中,空氣清新,沙軟潮平,是海上觀日出的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愛我中華,修我長城——鄧小平題字,8月22日正好是偉人鄧小平120年誕辰。</p> <p class="ql-block">八卦陣、點將臺、英國人攻打老龍頭的時候遺留下來的大炮。雖然雨下的很大,但是一點都不影響游客的興致和心情。</p> <p class="ql-block">景點四:山海關·天下第一關</p><p class="ql-block">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qū)東大街1號,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東端起點,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zhèn)北臺、西有嘉峪關)、“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與萬里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p><p class="ql-block">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筑城建關,遂成為扼東北、華北咽喉要塞的軍事重鎮(zhèn),因其依山襟海,故得名山海關。山海關有“天下第一關”的美譽,牌匾為明代著名書法家蕭顯所書。山海關城周長約4千米,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門,多種防御建筑。包括“天下第一關”箭樓、靖邊樓、牧營樓、臨閭樓、甕城以及1350延長米的明代平原長城等景觀。</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山海關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1987年12月,包括萬里長城-山海關在內的長城被聯(lián)合國聯(lián)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關、闖關東紀念館。吳三桂在山海關引清軍入關,從而建立了統(tǒng)治中國近三百年的清王朝。中國近代有三次人口大遷徙: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p> <p class="ql-block">景點五:北戴河</p><p class="ql-block">北戴河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是一個著名的避暑勝地和旅游景區(qū)。這里擁有美麗的海灘、清新的空氣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被譽為“觀鳥的麥加”。北戴河擁有細膩的沙灘、清澈的海水以及豐富的鳥類資源,是觀鳥和休閑度假的理想選擇。此外,北戴河還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如秦始皇行宮遺址等,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前來觀光旅游。?</p> <p class="ql-block">2004年和父親在北戴河畔的留影。當時我們早起去海邊看日出,巴金的《海上日出》歷歷在目。</p> <p class="ql-block">8月19日晚上7點從老虎石公園出來吃完晚餐冒著雨打網約車去北戴河站乘坐高鐵G6280直達天津,晚上11點03分準時抵達天津,入住7天優(yōu)品酒店,開啟旅行最后一站。</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天津</p><p class="ql-block">8月20日早上7點30分把天津火車站7天優(yōu)品酒店的房子退了后在附近吃了早餐,就步行趕往天津火車站和導游匯合。</p> <p class="ql-block">景點一:瓷房子</p><p class="ql-block">??天津瓷房子是一座位于天津市和平區(qū)赤峰道72號的法式洋樓,它是一個用古瓷器修建而成的建筑,被譽為“?中國古瓷博物館”。?</p><p class="ql-block">瓷房子的前身是一棟法式小洋樓,建于20世紀20年代后期,原為磚木結構的四層樓房,建筑面積為4200平方米。這座建筑曾是近代中國外交家?黃榮良的故居,后來成為天津市和平區(qū)工商局的辦公地點。2002年9月,?粵唯鮮集團總裁?張連志以3000萬元的價格買下這座小洋樓,并開始了將其改造成瓷房子的計劃。張連志是一位古董收藏家,他用了近萬件古董和七億多片瓷片,將這幢小洋樓改造成了現(xiàn)在的瓷房子。</p><p class="ql-block">瓷房子的改造工程歷時六年,于2008年完成。整個建筑從里到外,除了地面是大理石鋪的以外,能看到的地方都嵌上了瓷片,甚至連墻上也是用瓷片拼貼而成的畫作。整個樓房修建一共用了7億多片古瓷片、13000多件古瓷瓶、?瓷盤、瓷碗、300多尊歷代的?石雕造像、300多件?漢白玉石獅子、300多個明清時期的?瓷貓枕、20多噸的?水晶瑪瑙等。這些古董和瓷片涵蓋了從晉代到清代的各個歷史時期,展示了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成就和藝術風格。</p><p class="ql-block">瓷房子不僅因其獨特的設計和豐富的收藏而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和贊譽,還被美國《赫芬頓郵報》評為全球十五大設計獨特博物館之一。它已經成為天津的地標性建筑之一,同時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景點二:五大道</p><p class="ql-block">天津五大道是一個位于天津市?和平區(qū)的歷史文化街區(qū),以其保存完好的西洋近代建筑群而聞名,被譽為“萬國建筑博覽苑”。這個區(qū)域由?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和?重慶道五條主要街道組成,這些街道及其周邊地區(qū)共同構成了五大道文化旅游區(qū)。五大道不僅擁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且其建筑風格多樣,包括歐洲古典主義、?哥特式、?文藝復興和?巴洛克等多種風格。這些建筑大多建于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由外國人和中國富有的商人建造。五大道不僅是建筑藝術的展示,更是天津近代歷史的見證,許多歷史事件曾在這里發(fā)生,眾多歷史名人也曾在這些建筑中生活和工作。</p><p class="ql-block">五大道的形成與天津的歷史背景緊密相關。自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天津成為租界區(qū)的一部分,許多外國人和中國富商選擇在這里建造住宅和商業(yè)建筑。五大道的規(guī)劃和建設體現(xiàn)了當時的歐洲先進理念,對上下水、道路照明等基礎設施都有統(tǒng)一的要求。這個區(qū)域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還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意義,是天津近代文化的重要載體,見證了天津近代歷史的變遷和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景點三:新民園廣場</p><p class="ql-block">天津新民園廣場?,原名民園體育場,位于天津市和平區(qū)重慶道83號,是天津"五大道景區(qū)"中的一個地標性景點。這個廣場的前身民園體育場始建于1920年,曾是遠東地區(qū)首屈一指的綜合性體育場,也是中國第一個燈光體育場。1926年,由英國奧運冠軍李愛銳參與設計并主持改造,使民園體育場在跑道結構、燈光設備、看臺層次等方面達到了當時世界先進水平。</p> <p class="ql-block">景點四:靜園</p><p class="ql-block">靜園——末代皇帝的棲身之所,始建于1921年,靜園初名乾園。1929年7月一1931年11月,末代皇帝溥儀攜婉容、文秀遷此居住。由溥儀的“靜觀變化、靜待時機”,更名“靜園”,寓意“靜以養(yǎng)吾浩然之氣”。靜園占地3000余平米的院落中,承載著近百年的榮辱與記憶,建筑主體保留了大量珍貴的歷史遺存,主樓室內完全依據(jù)上世紀二十年代,溥儀居住時期的生活場景和歷史事件進行復原展示。</p> <p class="ql-block">景點五:天津古文化街</p><p class="ql-block">天津古文化街位于天津市南開區(qū)東北角東門外,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古文化街以天后宮為中心,全長580米,是津門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主要景點有天后宮、玉皇閣、通慶里、戲樓、民俗文化館,是天津老字號民間手工藝品店的集中地,薈萃了眾多非遺品牌。古文化街的街貌、店鋪、商品,都帶有濃郁的藝術氣息,尤其是古玩、字畫、碑帖、文房四寶和天津民間工藝品,琳瑯滿目。這里有不僅有各種工藝品、飾品,還有具有濃厚天津地方特色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風箏魏的風箏、刻磚劉的磚刻、修竹齋的劉海空竹、景德鎮(zhèn)的瓷器、蘇州的刺繡等等特產,是天津民間手工藝品店的集中地,同時也有地道美食: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煎餅果子、老翟藥糖,天津麻花等。</p> <p class="ql-block">景點六:天津之眼</p><p class="ql-block">摩天輪天津之眼是位于天津市?河北區(qū)?李公祠大街與?五馬路交口的?永樂橋上的一座跨河建設、橋輪合一的摩天輪,兼具觀光和交通功用,是天津的地標之一。?</p><p class="ql-block">天津之眼摩天輪的直徑為110米,輪外裝掛有48個360度透明座艙,每個座艙可乘坐8個人,總共可同時供384人觀光。其頂點高度為119.8米,旋轉一周大約需要28分鐘。該摩天輪于2008年4月22日基本完成安裝建設,并于2009年4月16日正式對外開放,2010年10月20日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景點七:相聲</p><p class="ql-block">相聲雖發(fā)于北京,但是興于天津。天津的相聲園子,曲藝園子很發(fā)達。</p><p class="ql-block">大家耳熟能詳?shù)南嗦暣髱熀顚毩?、郭啟儒、馬三立等都曾在天津唱過園子。相聲演員只有博得天津群眾的好評,才真正算上的了臺面。天津人打小聽相聲長大,耳朵賊精,有沒有能耐一聽便知。因此造就了天津相聲表演的高水準。沒聽過地道的茶館相聲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來過天津。</p> <p class="ql-block">景點八:海河觀光游船</p><p class="ql-block">海河觀光游船集中了天津游的精華,一路上既可感受天津時代的變遷,也可欣賞到現(xiàn)代都市的摩登大廈。一條海河,已概括了天津的歷史。正所謂有海河才有天津的歷史,才有天津的繁榮,海河興則天津興。</p><p class="ql-block">海河觀光游船路線中,吸引人眼球的便是各具特色的橋梁,它們是天津城市風貌的驕傲,與巨大的摩天輪“天津之眼”融為一體的永樂橋、天津的標志性建筑物之一開啟橋-解放橋、擁有千姿百態(tài)石獅子的獅子林等,在乘船與這些橋梁近距離接觸的同時,乘坐海河游船還能飽覽大悲院商貿區(qū)、歷史悠久的天津站、中西合璧的意式風情街等海河沿岸“九橋十三景”。</p> <p class="ql-block">各式建筑實在太美了,天津跳水大叔實在太帥了,再來一波。</p> <p class="ql-block">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船上看你。</p> <p class="ql-block">景點八:意大利風情區(qū)</p><p class="ql-block">意大利風情區(qū)位于天津市中心,景區(qū)緊挨著海河,在這里有200余棟地中海風格的典雅建筑,幾乎包含了意大利各個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筑,素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是世界建筑界的瑰寶,在此處匯聚著眾多具有西方異國風情的餐廳、酒吧,是一個綜合性旅游休閑的勝地,每當夜晚華燈初上,與海河夜景中璀璨的燈火相互映襯,尤其美麗。除了建筑風格外,這里還保留了許多名人的故居,包括梁啟超、曹禺、李叔同、?馮國璋等中國名人的故居。更是多部影視劇的取景之地,其中有《白銀帝國》《一夜驚喜》《金粉世家》等。意式建筑角亭高低錯落,滿眼圓拱和廊柱,廣場、雕塑、花園點綴其間,有著“小羅馬”之稱。</p> <p class="ql-block">全是意大利風格建筑,質量杠杠的,再來一波。</p> <p class="ql-block">從意大利風情區(qū)出來,宣告天津之旅愉快結束了。熱情的導游把我們送到天津站,我們在火車站附近吃了豐盛又便宜的晚飯,晚上6點30分進站乘坐6點47分由天津站發(fā)往北京南站的城際高鐵C2074。7點30到達北京南站,緊接著匆匆忙忙的換乘地鐵趕往北京西站,8點15分準時到達北京西站。岳父岳母在候車室等待晚上11點30分的K105直接回深圳,我們檢票上車乘坐8點30分回西安的動車D43。在火車上一覺睡到自然醒,8月21日上午9點抵達西安火車站,吃了早餐,步行至西安汽車站乘坐西安發(fā)往靜寧大巴回靜寧。下午5點多到家,本次旅游順利結束。</p> <p class="ql-block">結束語:</p><p class="ql-block">歷時7日的暑假之旅在匆匆忙忙中不知不覺的結束了,早出晚歸、頭頂烈日、身披暴雨、每天三萬步,在辛苦中快樂,在快樂中回味,在回味中美好??傮w來說有以下幾點感受:</p><p class="ql-block">1.攜程旅行、去哪兒旅行、美團等都非常方便,想去哪里旅行就在那里下單,性價比超高,值得信賴,網絡信息化時代,玩的就是方便快捷;</p><p class="ql-block">2.北京的飯好吃又不貴,日常生活品價格比小縣城還便宜,天津的飯更是便宜加實惠,天津的酒店不貴,150元到200元的酒店環(huán)境很好;</p><p class="ql-block">3.北京和天津的交通都非常發(fā)達,地鐵和高鐵太方便了,大大縮小了城市間的距離。二十年前我們從北京去北戴河乘坐大巴在高速上足足跑了一個下午,這次從北京到秦皇島乘坐高鐵,只用了兩小時;</p><p class="ql-block">4.北京旅游,景點門票非常便宜,好多還是免費的。但是自費項目較多,一不留神就會被導游套路,北京導游的服務態(tài)度遠不如天津、杭州、南京、上海等城市的,我只能用盛氣凌人、飛揚跋扈、見錢眼開來總結他們的德行了;</p><p class="ql-block">5.手機和身份證是出門旅游的兩大護法,缺一不可。所有的支付全靠手機微信或支付寶來完成,百度地圖的作用是想去哪里點哪里,精準無誤;所有的景點、機場、車站、酒店只需刷身份證就能自由出入,紙質票已經不復存在了。</p><p class="ql-block">6.無論導游怎么樣天花亂墜的忽悠,自己要始終不渝的保持清醒頭腦,我們出去是旅游的,不是購物的;</p><p class="ql-block">7.出門前做好攻略很重要,千萬不可做無計劃的旅游??傮w花銷平均每人3000+人民幣,交通費、景點門票、食宿三者平分秋色;</p><p class="ql-block">8.和二十年前相比較,北京的變化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變化最大的就是人真多,不是一般的多,所有景點商業(yè)化氣息比原來濃了很多。北京人多、擁擠、堵車、節(jié)奏快,相比較之下,天津輕松多了;</p><p class="ql-block">9.二十年前我使用帶膠卷的傻瓜相機記錄旅游的美好,在故宮里第一次看到有人使用三星數(shù)碼相機?,F(xiàn)在的游客基本都用手機拍照,偶爾會遇見手持單反的攝影愛好者,自己2006年買的佳能數(shù)碼相機已經好久沒有充電了;</p><p class="ql-block">10.出去玩你會發(fā)現(xiàn),城市的大爺大媽很會玩,他們精力充沛、激情燃燒。青少年身著漢服成為主流,重點是化妝、拍照、打卡。我們中年人中規(guī)中矩,按部就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