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讀懂姥爺已深秋

湯志儉

<p class="ql-block">  姥爺?shù)耐砟晔呛臀覀円黄鸲冗^的。記得他曾經(jīng)對我說過,他是真正的無產(chǎn)階級,什么財產(chǎn)都沒有,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他有一肚子的詩文,便要他把能記得的唐宋詩詞寫下來,用了大約2年的時間,寫了幾百首并加注釋和他自己感悟,為我們留下了一筆珍貴的家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姥爺剛完成第一本憑記憶默寫的唐宋詩詞鑒賞,那是1976年,正是文學饑渴的年代,那些美妙的詩詞讓我如獲至寶,但那時只是讀文字,有喜歡的就背下來,很多都是一掠而過,后來也偶爾翻看,并沒有認真去理解文字背后的深意。如今再來讀它,才多少在字里行間讀懂了姥爺這一生。</p><p class="ql-block"> 推算姥爺應該是1893年前后出生,他的幼年應該還期望長大通過科舉考試實現(xiàn)人生目標。我不知道他的家境怎樣,但是能背誦那么多詩詞歌賦,絕對是童子功。他不僅背誦詩文,還要背誦作者字、號、生平經(jīng)歷等。詩文里的歷史人物、事件、典故、以及地理、建筑等等都要記述,所以他寫的注釋里最讓我欽佩的就是對地域山川河流的描述,山高多少丈,有哪些奇峰峻嶺;河流縱橫走向,流經(jīng)哪些地方;還有那些地名,什么朝代稱作什么,現(xiàn)在屬于哪個省份等等,全在腦子里,現(xiàn)在看來簡直不可思議。</p> <p class="ql-block">例如,這篇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在注釋中對鳳凰臺所在位置——南京城西二里;為六朝南宋時建房,又說明三國東吳、東晉、均在此建都;還有詩中的“三山”在南京西南57里……高二十九丈。方位和數(shù)字都那么精確,而且都是用曾經(jīng)的中國古代的計量單位。</p> <p class="ql-block">  姥爺并不是只通過背誦詩詞及原注釋而熟悉地理歷史及典故,他對時事也很關心。比如在這首劉禹錫的《西塞山懷古》的注釋中除了對地名、人名、典故做了解釋,對詩中最后一句“從今四海成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對四海專門做了說明,按我國領海分為東海,南海,黃海,渤海……并說其他如紅海、黑海、地中海、愛琴海、……等等全球海域很多,各有各的主權……我國尊重其他國家的主權,既不向那里派駐軍艦,也不會在那里建軍事基地……不會去侵犯和掠奪別國的利益。由于受當時的政治氛圍影響,他還寫只有帝國主義和社會帝國主義(指蘇聯(lián))才會跑到別人的領?!,F(xiàn)在再讀覺得這種說法有點過時,但至少說明他與當時的國際國內(nèi)的形勢是是契合的。因為他只能從報紙上了解外面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記得我姐一次去長沙培訓回來,姥爺馬上把長沙主要的名勝古跡數(shù)了一遍,然后又說到洞庭湖,洞庭湖旁邊有一個岳陽樓,然后有說到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并搖頭晃腦閉著眼睛地背誦起來,應該是唱誦,濃重的東臺口音聽不懂幾句,我們當時只覺得很好笑,現(xiàn)在想想他們從小就是這么背書的。</p> <p class="ql-block">  姥爺生在一個動蕩的年代,經(jīng)歷了清朝末年、辛亥革命、軍閥割據(jù)、抗日戰(zhàn)爭……,他的家庭應該是江蘇東臺比較普通人家,沒有辦法繼續(xù)學業(yè),后來當了一名私塾先生,也在一些學堂任教。這個職業(yè)糊口可以養(yǎng)家就很難了。他成家后一共有六個兒女,這么多人只靠他一個人的薪水肯定是不行的,我外婆應該特別能干,除了操持家務還幫人做衣服,洗衣服,我媽一手好的針線活就是她母親教會的。日子不管多艱難,他們的孩子們學習沒有耽誤,只是按照外婆的原則女孩首先要學會操持家務做針線活。我記得我媽說過一件事,有一年快過年了,姥爺出門去討薪水,天寒地凍的出去一天回來時只拿回來2塊銀元,脖子上的羊毛圍巾不見了,原來是沒有討到薪水把圍巾當了。而那條羊絨長圍巾價值10個銀元。這說明即使日子過的很拮據(jù),幾乎沒米下鍋了,外婆也沒有讓姥爺穿著寒酸。</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給這些詩詞注釋時,不免會觸碰到他對過去的回憶,也談談自己的感觸和看法。例如杜甫的《春望》</p><p class="ql-block">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p><p class="ql-block">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p><p class="ql-block">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p><p class="ql-block">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p><p class="ql-block"> 他寫到“作者在安史之亂玄宗幸蜀時寫的此詩,當時滿目蒼涼,滿腔憂憤,無可發(fā)泄,可見唐玄宗天寶之末人民生活的艱苦實況,統(tǒng)治者只知道自己要命,置全國人民于不顧,正如當初日寇侵略蔣介石不抵抗,日寇燒殺搶掠……我目睹身受,這種仇恨永不能忘。</p> <p class="ql-block">  讀這些詩詞發(fā)現(xiàn)姥爺對詩人也是有偏愛,對詩文也有喜好。因為從他的注釋和個人評論中可以看出,李白、杜甫自不用說肯定是排第一的。尤其是杜甫的詩。杜甫一生知識淵博,有政治抱負。卻又生在唐玄宗開元后期,官場腐敗不堪,雖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僅謀得小小官職,生活十分貧困,后安史之亂爆發(fā)、長安失陷后,他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鳳翔,即使后來又被被唐肅宗拜為左拾遺,長安收復后,隨肅宗還京,又被外放為華州司功參軍。最后他棄官移家至成都,雖然還擔任過一些地方上的小官職,生活還是很清貧。這種空有才華和抱負卻無法施展,讓家人生活貧困還常常居無定所的無力感姥爺也感同身受,姥爺在對他的詩詞注解時,總會最后加上一句自己的感受。比如“戰(zhàn)爭給百姓帶來的痛苦我親身經(jīng)歷過”,他還說他的老婆也就是我外婆還被流彈打傷過。對杜甫的詩他注釋得非常仔細,如杜甫詠懷古跡三首(庚信、宋玉、劉備),對詩中提及的一些人、物、出自《水經(jīng)注》、《后漢書》,以及宋玉的《九辯》、《高唐賦》都是引用原文再解釋,感覺他真的是熱愛,對杜甫的《秋興八首》只記得兩首感覺非常遺憾。杜甫詩詞一千多首呢。</p><p class="ql-block"> 對李白那是無比敬佩,從他記錄的第一首李白的五言絕句《靜夜思》,就詳細介紹李白的生平,說“他的詩是最上品的,與杜甫、王維被世人分別稱為詩仙、詩圣和詩賢”并說他不低眉折腰附權貴,從容棄官縱游,常舉酒放歌,為后人留下大量寶貴的詩歌作品。他還特意提到李白還寫過一首《嘲魯儒》,寫得很形象。從當時的角度分析,剛好文革后期曾批林批孔,這么說至少證明李白是切合當時的“好人”范疇。</p><p class="ql-block"> 姥爺注釋的每一首李白的詩后面都附有他的贊嘆,比如在注解完李白《行路難》三首,最后寫到:“這詩是太白辭官回家,放浪江湖的感慨,見得一個人的榮枯得失,都不足為憑,富貴功名也不能常保,還不如認定時機急流勇退為妙。從詩中可以看出太白的人生觀,著眼在曠達二字”。姥爺自己就是一個豁達的人,對生活要求極簡,對自己很自律,竭盡全力不給別人麻煩,對生死看得很開。他很感激新社會給了他應有的尊嚴,即使當時的物質(zhì)條件還很有限,他覺得比1949年以前好多了。</p><p class="ql-block"> 王維也是姥爺非常欣賞的大詩人。他說王維不僅善寫詩,還做作畫,他的詩里有畫,畫里有詩。所以他在講解王維的詩時會加一句“這首詩給我們呈現(xiàn)出一幅美麗的畫面”。</p><p class="ql-block">他還很喜歡韋應物、柳宗元、孟浩然,王昌齡、劉禹錫、白居易……寫了不少他們的詩作,評價也極高。</p><p class="ql-block"> 也有不太喜歡的詩和作者,因為他一開始按季節(jié)開始記,有幾首作者不太清楚的描寫春天的詩,他最后評論,這種傷春悲秋的詩不少,但是意義不大。</p> <p class="ql-block">  在姥爺?shù)倪@本詩詞鑒賞中確實有不少批林批孔的口號,一個是對當時的形勢必須做一個妥協(xié),一開始他寫的時候告訴我這東西只能自己看,沒有寫什么口號,后來他寫的一個小本被別人要去了,他感覺不要因此惹事,就開始在里面加一些這類的批判語句。第二個是他對孔子的一些思想確實有看法,并且拿李白《嘲魯儒》這首詩作為自己的依據(jù)。他們那個年代讀書就是從四書五經(jīng)開始,對孔子的文章必須背得滾瓜爛熟,估計姥爺為此被打過不少手板??鬃拥乃枷刖杈瓦@樣刻在骨子里了,但是在現(xiàn)實社會里堅持孔子思想?yún)s處處碰壁,李白的《嘲魯儒》也能感覺到作者就是借儒生們在秦朝丞相李斯那里諫言儒家治國理念時受阻,暗諷當時的唐明皇雖然崇拜孔子,但社會的極權腐敗,皇族之間爭權奪利與孔子思想完全是背道而馳。第三姥爺?shù)那鞍肷谥袊鴰缀踝詈诎档臅r候度過,他太感謝解放以后的日子,所以在很多描寫權力斗爭、戰(zhàn)爭等給人們帶來苦惱的詩,或者懷才不遇有心報國而不被重用的詩,他總是會說:在新社會這樣的事情不可能發(fā)生了,他最常說的話就是要想讓我們回到從前,絕不答應。</p><p class="ql-block"> 我想告慰姥爺?shù)氖牵m然您看不到,但當今的中國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變,變得越來越自信、開放、文明、進步,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美好。</p> <p class="ql-block">  姥爺應該是對當官沒有什么興趣,他特別贊賞能棄官歸隱的詩人,他在柳宗元被貶官到連州后寫的《溪居》,姥爺這樣評價:作者不以貶謫為辱,不以居住邊境為苦,在官宦的地位上和勞動人民一樣積極生活,欣然自得……值得學習。他生活節(jié)儉,對吃穿都沒有什么要求,一碗面放點醬油蔥花再滴幾滴香油就很滿足了。他喜歡純天然廉價的東西,如用皂角煮水洗頭洗澡,夏天要我們順道采些新鮮荷葉泡水當茶,削下來的梨皮或蘋果皮他都不讓扔,洗干凈泡水喝說對身體好。自從高血壓中過一次風他就戒掉所有的紅肉,只吃魚和雞蛋,但也不多吃。平常他只要有文章讀就行,報紙雜志都看,有時我們看的現(xiàn)代小說他也看看,但不一定都喜歡,也不評價,他應該覺得沒有什么價值,不過魯迅的文章他還是很欣賞。他應該屬于不太會操持家務的書生,這也讓外婆對他有點怨氣,百無一用是書生嘛。如果能讓他選擇職業(yè)和自己喜歡的生活,他一定會先當老師,退休后再歸隱山林或者游歷名山大川。</p><p class="ql-block"> 最近再讀姥爺?shù)脑娫~鑒賞手記,突然想起了辛棄疾的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p><p class="ql-block"> 真是人已進入深秋,方才體諒其中滋味。欲說還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