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桐梓縣楚米鎮(zhèn)與大河鎮(zhèn)之間的七十二灣村,由一條彎彎扭扭的盤山公路,串起許多的農舍。我們入住的36灣,緊挨著就有兩家農舍。前面一家叫做元生態(tài),后面的叫做碧海花園。都住滿了來避暑的外地人。以重慶人和四川人居多。走到哪都是操重慶口音的人。</p><p class="ql-block"> 我和夫人是被網絡介紹引導到碧?;▓@的。當我們從長沙開了十個小時的車。到達七十二灣頂上的時候,突然萌生出故地重游的感覺。因為前年我們來過桐梓楚米鎮(zhèn)的另一個農莊,那年來七十二灣旅游過。這里是一個豁口。可以遠望到老遠的一條高速公路,鉆入莽莽群山的隧道。觀景臺前,還立著一塊抗戰(zhàn)公路的紀念碑,記載著當年作為重慶門戶想必轟轟烈烈的過往。</p><p class="ql-block"> 山區(qū)避暑首要的就是看海拔高不高。我們到了七十二灣,導航卻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仍然指示我們盤旋往下,高度就一路下降,心里不免有點拔涼 盤山公路邊每個灣都立著第幾灣的指示牌。碧?;▓@在36灣,意味著我們還要下降一半的高度,只怕就不會太涼快了。又開了5分鐘車,才到了這個碧?;▓@,算起來正好是七十二灣的半山上。</p><p class="ql-block"> 起初不知道這個農舍怎會叫做花園。因為在大都市敢以“花園”相稱的,必是豪庭闊苑之類的高檔小區(qū)。所謂“雕梁畫棟翠珠簾,玉砌朱欄倚碧霞”之類。一家農舍,也以花園稱之,覺得反而顯得有點俗。來的當天,感覺也不咋地。我們進房的時候,已是傍晚6點多,西面的太陽,竟然透過門前的走廊,直直射進門房里,想必這陽光是曬了一個下午了,房里竟然熱烘烘的。房里一架電扇,慢悠悠的搖著腦袋,一檔和三檔都是一個速度,柔弱無力。因為熱,根本沒有出來避暑的感覺。這里的房間都沒有空調的,于是不敢關門睡覺,結果蚊將軍也來了不少。我和夫人半宿沒有睡著。我突然想起來車上有一盒驅蚊香包,于是下樓取來,才勉強入眠。</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夫人就聯系了前年住過的農舍,準備換到那里去住。但畢竟只住了一晚,且住的這間房有三十多平米,靠墻放下我們帶的電鋼琴還綽綽有余,于是商量再住一晚看看。我們請主家換了個電扇,在門口裝了個床單來遮擋陽光(后來又在門口裝了一個防蚊的紗網),居然感覺涼快了些許。加上后來的體驗,我們不僅定住了下來,而且越來越感覺到這里的好,慢慢體會到了房東將農舍取名“碧?;▓@“的含義。</p><p class="ql-block"> 所謂“碧?!?,就是農舍有兩處水面。</p><p class="ql-block"> 一處是游泳池。游泳池建在農舍西北角。是一個帶弧底的三角形狀。全部用藍色瓷片鋪設。大約一米多深。池邊有一口機械深井。主家將井水抽進池子里。在出水口掛著一個塑料桶,里面裝著漂白粉。每隔三天,主家就將原來的水全部放掉,抽入新水。游泳池無論何時看,都湛藍湛藍的,像海。房客在這里游泳是免費的。你可以隨時下水。不過,高原陽光的紫外線很強,所以,愛游泳的人一般都是傍晚時候去。這時,游泳池便成了歡樂的海洋。真的是水花飛濺映夕陽,身體魚游心歡暢。最主要的是這里的水三天一換。到我執(zhí)筆的時候,已有三個多星期了,除了下雨,氣溫略低,沒人游泳的幾天,我親見泳池至少換了5次水了。所以,與城市里的游泳池相比,你可以更放心地在這里下水游泳。</p><p class="ql-block"> 夫人是池中???。并且,她還在這里找到了新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農舍的另一個水面就是魚塘。塘不大,大約一畝多的面積,但也是經過精心修整的。西面是一個很大的木柱搭建的長廊,帶頂,可以容納十幾張大餐桌。避暑的人每日坐在塘邊用餐。塘的另外三面都有欄桿圍著。在西南角有一個廢置的水磨,墩在一個地下水的出水口上。磨嘴伸到塘里,源源不斷的山泉水,汩汩沖入水磨,在水磨里盤旋一下,從磨嘴里流到塘里,日夜不停。因此,塘水清澈無比。塘里有魚,陽光下,看得到很多魚在水面浮游。大魚一群群躺平,小魚在角落里嬉戲。這些魚可以隨意隨時去釣,免費的。人們釣上魚后,就把魚放到水磨邊的一個很大的魚護里養(yǎng)著。集滿40斤左右的時候,食堂就把這些魚做給房客吃。平均一周可以吃一到二餐塘里自釣的魚。這魚又嫩又鮮,加上帶點重慶麻辣的口味,讓人回味無窮。</p><p class="ql-block"> 對于花園里的花,我不太以為然。雖然有很多花缽缽,但我覺得雜亂。除了西棟樓前整齊擺放了一溜盆景,這個季節(jié)主要是玫瑰花居多。其它地方的花缽缽也不少,基本都是不整齊地堆放著。因為是山區(qū),農舍周邊都是坡坡坎坎的路。很少有裸露的土地。巴掌大的一塊斜坡,也會種上幾株辣椒,或者幾兜南瓜玉米等。我分析是因為貴州缺土的緣故,世世代代養(yǎng)成了貴州人珍視土地的習慣。花園的主人就在這些雜亂的植物前,在起起伏伏彎彎繞繞的小道邊,讓這些花缽缽到處隨意擱置著,東倒西歪,重重疊疊。盡管受到主家不公平的對待,但花還是花,該開的依然開放出來。主家這時就會注意到它們,然后把它精心修剪一番,搬到西棟的窗沿下去供人欣賞。人世間何嘗不是如此。是金子總會發(fā)光,是花兒總會綻放。</p><p class="ql-block"> 夫人對所有的花都憐愛至極。無論是擺放整齊的,還是隨意擱置的,只要是花,她都喜愛。盆景缽里有開著的菊花、格?;?、荷花等,也有開過的或者還沒開的杜鵑、梅花以及種種的草草。即使它們有的東倒西歪,花也有盛有衰,但它們花花綠綠的顏色,都會得到夫人的垂憐,她會忍不住用手機去拍攝。另外還有許多的木本花,當季最盛的就是紫薇和白玉蘭。在游泳池西南角,有一株比人高的紫薇,頭兩天看的時候,只有十來掛紫薇開著,然后一天天多起來。不幾天就掛滿了枝頭,倒影在藍色的游泳池水面,矗立在原木的長廊前,玉立在一條下山的石梯便道邊,特美忒搭。</p><p class="ql-block"> 院內還有很多其它的木本花類,我看到最多的就是一片桂花樹。規(guī)模也許稱不上林子,但是也遮蓋住了整個停車坪。可以想象到中秋后會是何其的芬芳。</p><p class="ql-block"> 如此說來,倒也不顯得“碧?;▓@”的名字俗了。</p><p class="ql-block"> 我這些天體驗下來,感覺這里的主家也有海一樣寬闊的心懷,和花一樣的追美之心。</p><p class="ql-block"> 這個山莊是三兄弟合辦的。與錙銖必較的人不同。他們會隔段時間就組織一次文藝晚會。我來的第一個周末,就被請到七十二灣頂上演出。七十二灣上搭建了一個巨大的舞臺,音響燈光俱全。我用薩克斯吹奏了一曲《女人花》。避暑的眾多男女客人,也是各顯才藝。載歌載舞,儼然一個熱鬧的村晚。八一建軍節(jié)的時候,主家又在院里搭起長桌,準備了鹵菜、啤酒,辦了個慶祝建軍節(jié)晚會,人人帶醉而歸。七夕節(jié)的時候,本來又準備上到七十二灣辦一場晚會的,我也準備吹奏《梁?!泛汀哆@世界那么多人》兩個曲子,后來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就取消了。</p><p class="ql-block"> 一個月即將期滿,我們感覺來這里避暑是來對了。甚至許多房客現在就與山莊簽署了明年又來的協議。我新認識的幾位重慶老哥,他們已經在此連續(xù)住了十二年,他們都有了自己固定的房間,長期放置著自己的鍋碗瓢盆,自己想動手的時候,就自己給自己做些想吃的。</p><p class="ql-block"> 這里也許不如安順、六盤水等地方涼快,但對于老人們來說,反而更合適,不至于會著涼感冒。更重要的是房客們喜歡這里的水和花,以及貼心大氣的房東三兄弟一大家子。</p><p class="ql-block"> 朱曉波</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21日擱筆</p> <p class="ql-block">七十二灣的晨光</p> <p class="ql-block">險峻的盤山公路</p> <p class="ql-block">村晚舞臺</p> <p class="ql-block">遠眺碧?;▓@,紅頂及周邊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碧?;▓@門樓</p> <p class="ql-block">東觀晨輝</p> <p class="ql-block">西看落霞</p> <p class="ql-block">紫薇開放在泳池一角</p> <p class="ql-block">人力掃地車,保持院落干干凈凈</p> <p class="ql-block">金魚池</p> <p class="ql-block">房客的鳥籠</p> <p class="ql-block">臨水餐廳</p> <p class="ql-block">各色花朵??</p> <p class="ql-block">菜地旁城市社區(qū)一樣的健身器材</p> <p class="ql-block">花廊里掛了豆莢</p> <p class="ql-block">步道上建有公廁</p> <p class="ql-block">七里九灣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殺羊聚餐。老板貢獻出來一箱放了八年的茅臺醬香酒</p> <p class="ql-block">夜晚,在陽臺上觀斗轉星移,把永恒廣闊記錄在七十二灣,把渺小留給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