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位于北京先農(nóng)壇內(nèi),這里遠(yuǎn)離喧鬧的街市,環(huán)境清幽,古柏參天,綠樹成陰,別有一番韻味。它是我國第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國古代建筑技術(shù)、藝術(shù)及其發(fā)展歷史的專題性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從北京育才學(xué)校這個大門進(jìn)去參觀離展廳最近。</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太歲殿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座北朝南的大殿就是祭祀太歲和自然之神的主要殿宇——太歲殿,兩側(cè)是配殿。</p> <p class="ql-block">這是東配殿</p> <p class="ql-block">這是西配殿</p> <p class="ql-block">這是拜殿,與太歲殿相對,是座南朝北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進(jìn)拜殿,上方能看到一個蟠龍藻井,作為一口方形藻井,里面又巧妙設(shè)計了八角形、三角形、菱形和圓形的結(jié)構(gòu),藻井的四角雕刻著翱翔的鳳凰,周圍有拱花簇?fù)碇行牡捏待?,而且都是用金絲楠木雕刻的,相當(dāng)?shù)恼滟F。</p><p class="ql-block">但是這個蟠龍藻井跟后面太歲殿里的藻井比起來又顯得不值一提了。</p><p class="ql-block">拜殿和太歲殿里這兩個藻井都不是這里原裝的,而是來自隆福寺。隆福寺始建于明代的景泰三年,清朝光緒二十七年,也就是1901年隆福寺失火,部分建筑被毀,1976年唐山大地震又波及北京,隆福寺僅存的幾間殿宇也幾乎被毀,后來隆福寺就被拆了,藻井等木質(zhì)構(gòu)件被置于筐中。轉(zhuǎn)移至西黃寺丟在廁所旁無人問津。直到1989年先農(nóng)壇籌建古建館經(jīng)過5年的修復(fù)后,隆福寺的藻井才有幸與我們見面。</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各種展品:包括屋脊、房瓦、樑柱、門窗…模型等。</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太歲殿內(nèi)的藻井。它原來懸掛在隆福寺毗盧殿殿頂。</p> <p class="ql-block">它是藻井的天花板</p><p class="ql-block">這件藻井方井內(nèi)又包含圓井,符合古人天圓地方的思想,五層空間里遍布瓊樓宮闕,二十八星宿,層層遞進(jìn)構(gòu)成了一個神話中的宇宙世界。藻井四角有四大天王支撐,最中心的星象圖是參照唐代的一副星象圖繪制而成小03:19藻井的細(xì)節(jié)</p><p class="ql-block">它厚是4厘米,邊長是75.5厘米,正八角形以深藍(lán)色作為天空的背景,用瀝粉堆金手法描繪出1,427顆星象。星象之間由金線相連,星象和文字不僅準(zhǔn)確工整且完美傳神,更為難得的是這幅千年前的星象圖和我們現(xiàn)在觀測到的星象圖相差無幾,不得不佩服古人超高的智慧。更絕的是整個精密復(fù)雜的藻井沒用一顆釘子,全是利用斗拱和卯結(jié)構(gòu)拼接,從下往上仰望有一種與天溝通的錯覺。</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堪稱最完美的藻井,原來是6層,由于很多構(gòu)件都被損壞了,現(xiàn)在只能復(fù)原5層,即使這樣也足夠震撼了。</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皇上的“一畝三分地”,種的金黃色的麥子。</p> <p class="ql-block">參觀后可散步欣賞先農(nóng)壇內(nèi)的宜人景色。</p> <p class="ql-block">以上圖片均由水輪車拍攝編輯完成。感謝大家的欣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