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面這幅《借火》,是油畫家劉宇一先生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畫面上,毛主席身披軍大衣,正在向一位陜北老大爺借火點煙。</p><p class="ql-block"> 看到毛主席要借火,老大爺舉起旱煙袋猛吸一口,讓煙袋鍋里的煙葉燃燒的更猛一些,毛主席親切地湊向前點燃了手中的香煙。</p><p class="ql-block"> 畫家通過借火點煙,這么一個小小的生活細節(jié),通過對這個生活細節(jié)的藝術刻畫,使領袖與勞動人民的親密感情,躍然于畫面之上。</p><p class="ql-block"> 這幅畫,構思于1956年,那時,劉宇一先生還在中央美術學院附中上學,暑假里他到農(nóng)村游玩,看到一個小孩拿著一枚勛章,像一群小孩炫耀,在小孩的指引下,他見到了勛章的主人,一個在地里侍奉莊稼的老農(nóng)。</p><p class="ql-block"> 老農(nóng)是一位參加過抗戰(zhàn)的老兵,革命勝利了,他不計個人得失,回家種起了莊稼。這件事深深地觸動了少年劉宇一的心靈。形成了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理念,有了要畫一幅領袖與人民,人民軍隊與老百姓畫作的沖動。</p><p class="ql-block"> 作為畫面背景的黃河壺口瀑布,顯示著革命的力量聲勢浩大,盡管畫面上,只有慈祥的領袖和純樸的老農(nóng),但卻表現(xiàn)出,革命軍隊正像這奔流不息的黃河,力量的源泉來自廣大的勞動人民!</p><p class="ql-block"> 這幅油畫,構思于1956年,創(chuàng)作成稿于2012年,整整五十六,的確是一段藝術創(chuàng)作的佳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抽煙比較厲害,常常煙不離手,這是他老人家年輕時,在湖南考察農(nóng)民運動的時候,經(jīng)常是一邊聊天,一邊抽著農(nóng)民們自制的土煙,和農(nóng)民兄弟打成一片,所養(yǎng)成的一種習慣。</p><p class="ql-block"> 自從領導秋收起義,上了井岡山,毛主席夜以繼日的工作,煙抽的就更厲害了,長征路上,連煙葉也沒得抽,煙癮上來了,經(jīng)常是檢幾片干樹葉,揉吧揉吧當煙葉抽。</p><p class="ql-block"> 到了延安,紅軍有了自己的卷煙廠,生產(chǎn)延安牌香煙 ,毛主席每月那點津貼,基本上都買了香煙,有時不夠抽,就借農(nóng)民的煙葉,自己卷煙抽,從不碰公家的招待煙。</p><p class="ql-block"> 革命戰(zhàn)爭年代,解放區(qū)經(jīng)濟條件艱苦, 他老人家抽煙從來不用打火機,他說:汽油來之不易,一切為了前線,就是火柴,也要省著用,能借個火,決不多用一根火柴。</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人民的領袖,<span style="font-size:18px;">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span>一切為了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毛主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文字:李建國</p><p class="ql-block"> 油畫:來源于網(wǎng)絡</p><p class="ql-block"> 音樂:美篇音樂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