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神往的格魯吉亞位于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地處南高加索中西部, 有悠久的歷史,也有迷人的自然風光。在這片世界上最早皈依基督教的地區(qū),高加索山雪峰林立,懸崖之顛,歷史長達千年的古老教堂屹立不倒。 這里擁有攝人心魄的雪山和草原。 <div>高加索山深處的雪山之下斯瓦涅季地區(qū),藏著被列為<b>世界文化遺產(chǎn)</b>的隱世村落,古老的碉樓聳立于天地之間,是震人心魄的美。</div> <div>當你漫步在蒼茫的高加索山顛,會覺得一切都是那么的渺小,當穿梭于殘存著中世紀氣息的古老村落,又會被那蕩氣回腸的歷史故事所感染......</div> <div>格魯吉亞有三個世界文化遺產(chǎn):<b>姆茲赫塔(Mtskheta)古城、巴格拉特(Bagrati)大教堂、斯瓦涅季(Svaneti)古村落。</b></div>為格魯吉亞之行做準備的時候,斯瓦涅季(Svaneti)、梅斯蒂亞、烏樹故里(Ushguli)這兩個地名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同來源的信息碎片拼湊在一起,勾勒出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存在。特別是烏樹故里,這個音譯的中文名字不僅越來越耳熟,還能品出些悠遠的意味。 <p class="ql-block">我們在進入格魯吉亞自駕的5天里,已經(jīng)</p><p class="ql-block">在芬芳的紅酒小鎮(zhèn)西格納吉品嘗紅葡萄酒:<a href="http://www.zit.org.cn/55bq4lzp"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格魯吉亞????11日自駕游之1 - 浪漫紅酒小鎮(zhèn)西格納吉</a></p><p class="ql-block">在上帝的后花園卡茲別克木頭小屋的床上觀賞日照金山:<a href="http://www.zit.org.cn/55to5kg0"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格魯吉亞????11日自駕游之2— 神山卡茲別克山??</a></p><p class="ql-block">在古都庫塔伊西的中世紀巴格拉特大教堂偶遇東正教的婚禮:<a href="http://www.zit.org.cn/55v3vqx4"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格魯吉亞????11日自駕游之4 - 黑海明珠巴統(tǒng)</a>;</p><p class="ql-block">在黑海東岸的美麗海濱城市巴統(tǒng)一吹過海風<a href="http://www.zit.org.cn/55v3vqx4"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格魯吉亞????11日自駕游之4 - 黑海明珠巴統(tǒng)</a>……</p><p class="ql-block">我們領略了格魯吉亞,古老與現(xiàn)代交織,自然與人文和諧共生的獨特魅力。不經(jīng)意間,已經(jīng)去過兩個世界遺產(chǎn)。</p><p class="ql-block">接下來,我們將奔赴另一個世界遺產(chǎn)之地:斯瓦涅季地區(qū)的梅斯蒂亞&烏蘇故里,那里的世遺不是修道院,<b>是建造于9世紀的碉樓和時間停擺在中世紀的高加索鄉(xiāng)村。</b></p> <b>【總行程概覽】</b><br>2023年9月12日,我們和同學夫婦四人結束了巴爾干半島5國為期18天的自駕環(huán)游,于9月13日凌晨進入格魯吉亞這個高加索神奇的地方,開啟為期11天的高加索-格魯吉亞自駕之旅。<br>以下是我們格魯吉亞12日總行程(9月13日至24日)<br>D1(13日): 第比利斯~西格納吉(100公里)~泰拉維(70公里)<br>D2(14日) :泰拉維~卡茲別克(185公里)<br>D3(15日):卡茲別克~姆茨赫塔(140公里)<br>D4(16日) :姆茨赫塔~庫塔伊西(215公里)~巴統(tǒng)(150公里)<br>D5(17日):巴統(tǒng)一日游<br>D6(18日):巴統(tǒng)~梅斯蒂亞(270公里)<br>D7(19日):梅斯蒂亞~烏樹故里(單程45公里)<br>D8(20日):烏樹故里~哥里(310公里)<br>D9(21日):哥里~第比利斯(85公里)<br>D10(22日):第比利斯一日游<br>D11(23日):第比利斯~多哈<br>D12(24日):多哈~北京~南京 <b>【具體行程】</b><br>D6(18日):巴統(tǒng)~梅斯蒂亞(270公里)<br>9月18日上午,我們告別巴統(tǒng),接下來就一路前往斯瓦涅季山區(qū)梅斯蒂亞。<div>中午經(jīng)過祖格迪迪(Zugdidi)的時候吃午飯,在路邊的小店里買了一個烤得噴香的電烤雞,準備當作晚餐。<br></div> 在去梅斯蒂亞的路上,我們拐進了一個水電站,一個旅游攻略上找不到、要翻能源網(wǎng)才會發(fā)現(xiàn)的名字:英古里水壩。 <b>英古里水壩-世界上最高的水壩</b><div>這座大壩坐落在格魯吉亞的英古里河上,這座世界最高的大壩有758米長,272米寬。相當于三個自由女神像疊起來的高度。英古里壩修建于1975年,當時蘇聯(lián)僅用了5年時間就將其建造完工。隨著蘇聯(lián)解體后,這座世界最高大壩也成為了格魯吉亞從蘇聯(lián)分到的一份特別的遺產(chǎn)。</div> <div>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雙曲拱壩。英古里壩工程于1975年開工,1980年建成壩頂設6個溢流表孔,壩身下182.5m處,設7個深孔,其中5個孔留作將來修建抽水蓄能電站的取水孔。</div><div>英古里水壩如今的主要用途是發(fā)電。水壩裝有9臺發(fā)電站,總容量達到了164萬千瓦。英古里壩除了能為附近的居民提供生活用電之外,也是一個觀光旅游的好去處。<br></div> 壩湖極其狹長,湖水極清極靜。靜得紋絲不動,宛如一塊寶石落在了山澗就再也沒動過。湖水呈綠色,像翡翠,如此靜美的水讓我很意外。 水電站一側峽谷中的恩古里河。 下午沿著恩古里河峽谷山路繼續(xù)向梅斯蒂亞前行,自然風光撲面而來。 通往斯瓦涅季的山路上到處是懸崖斷壁,灰黑色的巖石一層疊一層地往上堆積,因此斯瓦涅季又被稱為千層塔上的陸地。 雪山漸漸映入眼簾,在一處公路邊緣可以看到遠處的特努爾迪雪山(Mount Tetnuldi)、阿迪什雪山(Mount Adishi)、 吉斯特拉雪山(Mount Gistola)等一排雪山在順光的陽光中閃著耀眼的白光。 高加索的山區(qū)風光很美,遠處的雪山,一條溪流從山頂流下來,山下村落紅色的屋頂鑲嵌在綠色的原野中。 <div>雄偉的雪峰與豐饒的草原、無盡的森林、古老的村落,風景越來越美!。</div> 經(jīng)過斯瓦涅季(Svaneti)的牌子,打個卡。<div><b>斯瓦涅季(Svaneti)</b></div><div>斯瓦涅季是格魯吉亞境內(nèi)的一個歷史地區(qū),在格魯吉亞北部,南高加索山脈的中部地帶。該地區(qū)以其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文化和傳統(tǒng)而聞名。斯瓦涅季地區(qū)是世界上最高的永久人類居住地之一,是格魯吉亞最重要的旅游勝地之一。該地區(qū)有多座壯觀的山峰,其中最高的是海布亞山(Shkhara),高度為5,193米。斯瓦涅季還保存了眾多文化遺產(chǎn),包括獨特的斯瓦涅季塔樓(Svanetian Towers)和修道院,這些建筑是該地區(qū)歷史和文化的重要象征。<br></div> 終于,我們到了梅斯蒂亞。<div><b>梅斯蒂亞(Mestia)</b><br>梅斯蒂亞是格魯吉亞西北部斯瓦涅季地區(qū)的中心,這里以其壯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而聞名。梅斯蒂亞被高加索山脈的高峰所環(huán)繞,是滑雪和徒步旅行愛好者的理想目的地。<br></div> <div>剛到梅斯蒂亞,遠遠就看到幾座碉樓,高高地聳立在夕陽里,我們趕快跳下車來拍照。</div> 進到村里,那就更漂亮了,四周都是高加索的雪山,海拔5642米厄爾布魯士山--高加索山脈的最高峰,高高的屹立在那里,山頂?shù)姆e雪在陽光下閃著光,雪山下就是上斯瓦涅季的村落,高高的碉樓散落在山間、河邊,蔥綠的莊稼,悠閑漫步牛羊,很美的一幅田園風景畫。<br> 一切都是那么溫馨而寧靜,仿若置身在小瑞士。 我們來到今天住的位于梅斯蒂亞小鎮(zhèn)最高處小木屋。 站在房子的平臺上,可以看到遠處的雪山和小鎮(zhèn)的全景。 梅斯蒂亞斯瓦涅季(Svaneti)是喬治亞西北邊深藏于白雪皚皚群高加索山脈中的一個古老地區(qū)。因為其偏遠地理位置,斯瓦涅季仿佛一個失落的世界,甚至在十年前左右才開始逐漸有游客造訪。住在斯瓦涅季里的人也被稱為斯瓦人(Svans),是喬治亞人的一個分支,有自己的語言斯瓦語,也發(fā)展出獨特的斯瓦菜。 <div>斯瓦涅季以及高加索山脈風光著稱。</div><div>其中古世紀建筑風格,每家每戶都建有抵御敵人的碉樓(斯凡塔)是梅斯蒂亞的地標,有點類似于我國四川丹巴藏寨的碉樓。</div><div>斯瓦涅季也分上斯瓦涅季與下斯瓦涅季。我們住的地方是下斯瓦涅季。上斯瓦涅季(烏樹故里)有多條高山徒步路線。</div> <div>這些碉樓(斯凡塔)都建于9~12世紀,一般有4-5層,古時用于瞭望防御的斯凡塔通常比普通家庭的斯凡塔更高,可達28米左右。斯凡塔如今或用于飼養(yǎng)牲畜,或用于儲存糧食?,F(xiàn)存的碉樓有200多座,經(jīng)歷了一千多年大部分完好。</div> 嚴格意義上講斯凡塔沒有地上的直接入口,要通過秘密通道或與斯凡塔連接的房子內(nèi)部進入,現(xiàn)在部分斯凡塔為了方便旅行者進入?yún)⒂^開通了入口。 安頓好入住,稍事休息后,我們穿過蜿蜒的小巷,一起閑逛梅斯蒂亞小鎮(zhèn)。 梅斯蒂亞小鎮(zhèn)是一座群山環(huán)抱的高原小城,位于格魯吉亞東北部。雖然只有一個人口2.2萬的小鎮(zhèn),卻因其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風情而聲名遠揚。<br> 走在梅斯蒂亞的街道上,頓時有種時光穿越的錯覺。這里保留了中世紀的古老建筑風格,典型的石砌房屋沿街林立,房頂則以深色的瓦片鋪就。 老城區(qū)狹窄的小巷曲曲折折,偶有白墻潑了幾抹顏色,為整個街景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 梅斯蒂亞擁有眾多成熟的登山、滑雪和徒步線路,作為全世界戶外運動最佳地之一,梅斯蒂亞也成了格魯吉亞有名的背包客集散地,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戶外愛好者從四面八方涌來這個被雪山包圍的小鎮(zhèn)。 小鎮(zhèn)上散布各種餐館、咖啡店,旅行社和酒店,可以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徒步愛好者。 現(xiàn)代化的小鎮(zhèn)市政中心。 跨過一座小橋,在恩古里河南岸的最高處有座新修的教堂--梅斯蒂亞主教堂,獨占一方風水寶地。 <b>D7(19日)<br>梅斯蒂亞~烏樹故里(ushguli),住:烏樹故里</b><div>在梅斯蒂亞和周邊旅行,徒步是必不可少的。<br></div><div>?梅斯蒂亞徒步線路,是格魯吉亞高加索山最經(jīng)典、風景壯美、可接近性極強的徒步穿越線,是全球經(jīng)典徒步路線之一。</div><div>梅斯蒂亞的徒步路線有很多種,這些路線有長有短,風景也各不相同。我們選擇的是Koruldi Lakes線路,往返16公里爬升1400,360度雪山環(huán)繞,是最經(jīng)典的也是最美的徒步路線。<br></div><div>既然到了梅斯蒂亞,那我們就來一個徒步的體驗吧。</div> 我們把車停在小鎮(zhèn)最高處的斜坡上,然后沿著這條石板路上行。 首先經(jīng)過一大片草原牧場,牛群在晨曦的照射下,悠閑而貪懶地吃著草,一派歲月靜好的景象。 站在高處,可以看到梅斯蒂亞小鎮(zhèn)和遠處的雪山。 可以看到奔騰不息的恩古里河河流以及梅斯蒂亞機場跑道。 我們來到幾個徒步路線的起點,指示牌清楚地標明步道的名稱和距離。<div>我們選擇的這條徒步線路被認為是最美的徒步線路之一,?因為它會越來越靠近山形獨特的Ushba。?然而,?它也是其中最難的,?從海拔1400米的小鎮(zhèn)經(jīng)過六公里的爬升到達海拔2750米左右的山脊,全程沒有臺階,山路曲折陡峭,徒步強度略大,?沿途沒有任何可以補給水的地方。?</div> 與幾名外國徒步者一起沿著陡峭的山路前行。 路上全是小石子,比較滑,撥高也很快。 漸漸上行,山路越來越窄,坡度也越來越陡。比起紅軍夫妻,平時不太運動的我明顯有很大差距,氣喘吁吁地落在后面慢慢爬。 哈哈,他倆坐在前面的石頭上在等我呢。 干脆也休息一下吧!坐在山邊突出的石頭上,視野愈加開闊起來。 拉近鏡頭,可以看到小城的市政大樓。 可以看到梅斯蒂亞主教堂。 還能看到我們住的房子。 <div>因為下午要去烏樹故里,我們只走了三分之二的行程,沒有到達湖邊就在這里結束了今天的徒步。</div><div>盡管如此,?當我們親自探索這個秘境,站在廣闊的高原一角時,這個世界仿佛都在你的手中。徒步的過程可能更加大于他的結果,沿途經(jīng)歷的一切都是難以忘記的獨家記憶。</div> <div>大多數(shù)的游客,都會止步于梅斯蒂亞,因為有路面的公路差不多只通到梅斯蒂亞附近,這片地區(qū)唯一的加油站也在梅斯蒂亞。梅斯蒂亞的行政級別屬于市鎮(zhèn),有許多現(xiàn)代化建筑,這里甚至還有個小型的機場,要看真正原生態(tài)的斯瓦涅季,還得要再往里走,一直走到最深處的烏樹故里(Ushguli)。斯瓦涅季之所以能被評選為世遺,正是因為烏樹故里這個地方。<br></div><div><b>“高加索秘境”、“隱世脫俗”、“歐洲海拔最高村落拔”</b>貼在烏樹故里上的標簽又使我們無法放棄它。<br></div><div><b>當然要去烏樹故里!</b><br></div><div><br></div><div>到達烏樹故里的方式有多種:<br></div><div>一種是徒步:</div><div>梅斯蒂亞到烏樹故里的徒步路線全程大約49公里,?需要徒步4天完成。?這段路程不僅風景優(yōu)美,?而且充滿了挑戰(zhàn),?需要穿越好幾座山脈。在6-10月,?可以欣賞到高山野草野花、?溪水、?楓葉林、?雪山和草地等自然美景。?這段路程還被認為是格魯吉亞最推薦的地方之一,?位于格魯吉亞北部的梅斯蒂亞到烏樹故里的徒步路線,?被認為是極具挑戰(zhàn)性和觀賞性的旅行目的地。</div><div>總的來說,?梅斯蒂亞到烏樹故里的山路是一段集自然美景、?文化體驗和挑戰(zhàn)于一體的徒步路線,?適合那些尋求不同尋常旅行體驗的旅行者。<br></div><div>另一種就是駕車:從梅斯蒂亞到烏樹故里路程近50公里,有近30公里的爛路。冬天會因為道路冰封而與世隔絕的村莊,即便是道路通暢的季節(jié),前往烏樹故里也很不容易,這里地質(zhì)災害頻發(fā),公路崎嶇難行。</div> 然而,對于勇于挑戰(zhàn),自駕走過八條進藏公路,以及新疆塔莎古道、獨庫公路和盤龍古道等等的紅軍夫妻來說,這樣的道路簡直是小菜一碟。 經(jīng)過一段爛路,漸漸地可以看到一些民房和雕樓,說明烏樹故里快到了。 <div><b>烏樹故里Ushguli</b><br></div>美麗、荒涼又神秘的烏樹故里,坐落于因古里(Enguri)山谷的最高處,背靠格魯吉亞的最高峰——海拔5193米的什哈拉山(Mt Shkhara),沿著河谷從低至高分布著4個村莊,海拔高度2086~2200米,被認為是歐洲有居民的最高處。 <div>因交通不便,自古鮮有外人進入,保存著自八世紀以來的各種建筑物與遺跡,特別是隨處可見的瞭望塔樓、古老的教堂與壁畫。1996年被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以“上斯瓦涅季”為名列為<b>世界文化遺產(chǎn)。</b></div> 烏樹故里是整個斯瓦涅季地區(qū)碉樓最為密集的地方,幾乎家家有碉樓,甚至連教堂都有碉樓,你可以理解為這里的民風也是最為彪悍的。“烏樹故里”這個地名的詞源在當?shù)卣Z言里的意思是“無所畏懼的心”,一聽就是個霸氣側漏的名字,歷史上曾有7位試圖統(tǒng)治這里的諸侯被當?shù)鼐用駳⑺馈? 這里還保留著中世紀村莊的樣子,有古老的語言、古老的斯旺塔、古老的教堂,有的已是上千年的高齡。這里海拔2400米,也是歐洲最高的有人居住的地方,現(xiàn)有70多戶人家,他們說自己的語言,耕耘自己的生活,世代繁衍生息。 <div>走進烏樹故里村落集群,沿著泥濘狹窄的泥渣路上行,立即感受到了它的與眾不同。這里靜謐安詳,但村民的生活卻似乎依然有些清苦,房屋破敗。這個地方有點像中國四川的丹巴地區(qū),比丹巴更加古老。</div> 原始,這是我來到這里的第一印象。 這是我們今晚住的民宿, 生活條件相對艱苦,但因已成為旅游勝地,且來訪的以歐美游客為主,故吃住及衛(wèi)生條件基本能滿足。我們這次訂的是二個有獨立衛(wèi)生間的標準間,樓上有一個室內(nèi)餐廳和一個擺有餐桌椅的大平臺。 可以借用老板的爐子煮面。 烏樹故里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和自然美景的地方,對于喜歡探險和文化遺產(chǎn)的人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旅游目的地。盡管這個地方偏遠且訪問不易,但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深深地吸引著我們。 安頓入住后,我們沿著民宿旁邊的小路向村子里走走。 烏樹故里并不大,村莊里的人幾乎家家戶戶做民宿,雖然這里已經(jīng)是個很成熟的旅游地,但難得的是村莊的人大多都還很質(zhì)樸,所以即使?jié)M是游人的烏樹故里,依然讓我找到了一份遠離喧囂的寧靜。 村里的大部分人家都在經(jīng)營民宿,也有的正在擴建和改建之中。 烏樹故里的建筑風格保留了歐洲中世紀的特色,每個家庭都有一個碉樓,這種碉樓在古時候用于躲避異族仇殺和戰(zhàn)亂。這些碉樓具有人字斜坡屋頂,沒有窗戶,只在四面每面有一個很小的瞭望口,形成了一個非常堅固的堡壘。 這里還保留著中世紀村莊的樣子,古老的斯旺塔(碉樓)、古老的教堂和房舍,有的已是上千年的高齡。靜靜佇立著的碉樓,有種世界盡頭的滄桑和頹廢的美感! 那石頭壘起的斑駁陸離很質(zhì)感的房子,很在滄桑感。 頂層是用頁巖封頂?shù)?,并沒有用木頭,而且屋頂?shù)捻搸r沒有任何固定措施。 2014年,由法國著名導演米歇爾·哈扎納維修斯(Michel Hazanavicius)執(zhí)導的電影《長路漫漫》(The Search)曾在這里拍攝。<br> 這部電影講述了在第二次車臣戰(zhàn)爭期間,一個歐洲女人與一個小男孩之間的故事。 烏樹故里背靠著巨大的什哈拉山(Shkhara),海拔5193米,是格魯吉亞境內(nèi)的最高點,也是高加索山脈的第三高峰。 一群游客已經(jīng)從雪山深處騎馬歸來。 什哈拉山的另一個名字叫做——別津吉墻(Bezingi wall)。<div>別津吉墻是一道12公里長的巨大而陡峭的山脈,在烏樹故里眺望別津吉墻會有一種巨大的壓迫感,這座“墻”絕對就是我們這個現(xiàn)實世界中的“絕境長城”,兩邊都有超過2500米的巨大落差,翻越別津吉墻被認為是整個歐洲最困難的冒險活動。不光是什哈拉山,整個斯瓦涅季北部的大高加索,都好像一道冰雪和巖石修筑的高墻,將另一個世界隔絕在墻的那邊。<br></div> 教堂是這里人們的精神家園,這里的教堂和也有雕樓。眼前這座簡樸的拉馬利亞修道院的歷史,卻可以追溯到12世紀。 拉馬利亞修道院在被巍峨雄壯的的什哈拉雪山下,默默地守護著人們通往另一個世界。那恍然隔世之感,美得讓人窒息! 我們坐在山坡上,感受這里的寧靜和致遠。 直到夕陽西下,把什哈拉雪山照成金色。 和我們一起欣賞什哈拉雪山的還有兩位來自于挪威的老人,年齡相仿的他們一起合個影。 而村子另一頭,雪山腳下流淌的河水,以及民房的炊煙,邊喝著咖啡游客,還在道旁邊的狗兒,讓我有點恍惚,這到底是在仙境還是在人間。 飄揚著格魯吉亞的國旗。 晚上,我們在餐廳借用房主的爐子煮面。 餐廳里的墻上有世界各國游客貼的各國貨幣和字條。 我們四個翻了半天錢包,好不容易找到一張毛老頭,也貼在上面。 第二天在離開烏樹故里的路邊,我們停下車來,再一次回往。視線的盡頭,是被白雪覆蓋的什哈拉山和教堂,它像是通往異世界的大門,不知它數(shù)千年來給人們帶來多少救贖解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