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格魯吉亞,不僅擁有極其豐富多元的風(fēng)景,還是一個富有特殊文化的古國。公元4世紀(jì)時,格魯吉亞就有多個朝代在第比利斯建都 ,古代格魯吉亞東西兩大王國的首都分別是姆茨赫塔與庫塔伊西,擁有眾多世界遺產(chǎn),一個是宗教圣地,一個是壁畫精美。</div> <p class="ql-block">格魯吉亞國民主要信奉的是東正教。作為中世紀(jì)圣徒文化的搖籃,格魯吉亞的每個城市,幾乎都有一座遺世獨(dú)立的教堂。這些遺留在世的古堡和教堂等傳統(tǒng)建筑,也就成了格魯吉亞歷史和文化的寫照,是其藝術(shù)理念和藝術(shù)遺產(chǎn)最重要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在我們進(jìn)入格魯吉亞的第一天,來到了著名的紅酒發(fā)源地,浪漫的西格納吉小鎮(zhèn)進(jìn)行一日游。請看鏈接:<a href="http://www.zit.org.cn/55bq4lzp"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格魯吉亞????11日自駕游之1 - 浪漫紅酒小鎮(zhèn)西格納吉</a></p><p class="ql-block">探訪了始建于9世紀(jì),Bodbe<b>圣妮諾女正東教修道院</b>??Monastery of St. Nino,這里埋葬著引導(dǎo)格魯吉亞皈依基督教的圣妮諾,是格魯吉亞重要朝圣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進(jìn)入格魯吉亞的第二天,我們經(jīng)過位于卡茲別克地區(qū)的阿納努里<b>Ananuri城堡</b>。城堡附屬修道院建于公元17世紀(jì),雖然這兩處建筑的修建年代并不久遠(yuǎn),但位于風(fēng)景秀麗的Zhinvali湖畔的城堡和修道院照片曾被登上《孤獨(dú)星球-格魯吉亞》的封面。</p><p class="ql-block">2007年,該建筑群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計(jì)劃的暫定名單中。</p> <p class="ql-block">進(jìn)入格魯吉亞的第三天,我們驅(qū)車探訪了卡茲別克山上那座建于14世紀(jì),遺世矗立在海拔2170米的山巔上,被喻為離天堂最近的教堂--<b>卡茲別克圣三一教堂</b>。請看鏈接:<a href="http://www.zit.org.cn/55to5kg0"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格魯吉亞????11日自駕游之2— 卡茲別克山??</a></p><p class="ql-block">接下來,我們從斯特潘茨明達(dá)小鎮(zhèn)(卡茲別克)出發(fā),沿著軍事大道向第比利斯方向,經(jīng)過俄格友誼紀(jì)念碑、阿納努里城堡,來到姆茨赫塔古城。</p> <p class="ql-block"><b>【總行程概覽】</b></p><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12日,我們和同學(xué)夫婦四人結(jié)束了巴爾干半島5國為期18天的自駕環(huán)游,于9月13日凌晨進(jìn)入格魯吉亞這個高加索神奇的地方,開啟為期11天的高加索-格魯吉亞自駕之旅。</p><p class="ql-block">以下是我們格魯吉亞12日總行程(9月13日至24日)</p><p class="ql-block">D1(13日): 第比利斯~西格納吉(100公里)~泰拉維(70公里)</p><p class="ql-block">D2(14日) :泰拉維~卡茲別克(185公里)</p><p class="ql-block">D3(15日):卡茲別克~姆茨赫塔(140公里)</p><p class="ql-block">D4(16日) :姆茨赫塔~庫塔伊西(215公里)~巴統(tǒng)(150公里)</p><p class="ql-block">D5(17日):巴統(tǒng)一日游</p><p class="ql-block">D6(18日):巴統(tǒng)~梅斯蒂亞(270公里)</p><p class="ql-block">D7(19日):梅斯蒂亞~烏樹故里(單程45公里)</p><p class="ql-block">D8(20日):烏樹故里~哥里(310公里)</p><p class="ql-block">D9(21日):哥里~第比利斯(85公里)</p><p class="ql-block">D10(22日):第比利斯一日游</p><p class="ql-block">D11(23日):第比利斯~多哈</p><p class="ql-block">D12(24日):多哈~北京~南京</p> <p class="ql-block"><b>??姆茨赫塔古城</b></p><p class="ql-block">姆茨赫塔古城位于庫拉河與阿拉格維河交匯處,它離首都第比利斯約30公里,是公元前3世紀(jì)至公元5世紀(jì)東格魯吉亞王國卡爾特利的古都,也是公元337年基督教被宣布為格魯吉亞國教的地方。公元前四世紀(jì)成為卡特里亞王國首都,直到5世紀(jì),首都由此遷至第比利斯。</p><p class="ql-block">姆茨赫塔繼續(xù)保持其作為國家重要宗教和文化中心之一的主導(dǎo)地位,是格魯吉亞人心中的宗教之都,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b>【具體行程】</b></p><p class="ql-block"><b>??季瓦里修道院(十字修道院)</b></p><p class="ql-block">在進(jìn)入古城之前,我們首先來到城外位于庫拉河和阿拉格維河(Aragvi)交匯處對面山頂上的十字修道院。</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座始建于6世紀(jì)的喬治亞正教會修道院,是格魯吉亞第一座采用“十字-穹頂”風(fēng)格的教堂,四個對稱的殿堂形成等臂十字架形狀,因此季瓦里修道院也被稱作為圣十字修道院。1994年修道院與姆茨赫塔的其他古跡一起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p> 十字修道院在格魯吉亞的宗教與歷史上是一個標(biāo)志性的建筑,從圣尼諾在十字修道院立起了十字架,便吸引了全高加索的教徒。 斷垣殘壁的教堂圍墻,長年飽受風(fēng)雨,歷經(jīng)滄桑,一眼看去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好在季瓦里教堂的名氣大,前來參觀的游客還是源源不斷…… <div><br></div> 與很多傳統(tǒng)教堂不同,這座教堂內(nèi)部墻壁上沒有壁畫,在正中心是一個巨大的木制十字,十字上巧妙地雕刻著福音書中的情節(jié)。 從山頂可以俯瞰整個姆茨赫塔老城以及兩河交匯的壯觀景象。因?yàn)閮蓷l河流水溫不一樣,所以呈現(xiàn)完全不同的顏色,三角形的河道把城市分成了三個區(qū)域,站在修道院看河的另外兩岸,一岸是茂密的森林,一岸是繁華的村莊。 這里還能俯瞰到橋下的Arkala河和任瓦利水庫的全景。 <p class="ql-block">傍晚,我們來到了位于姆茨赫塔老城內(nèi)的生命之柱大教堂。</p><p class="ql-block"><b>??生命之柱大教堂Svetitskhoveli-安葬耶穌長袍之地</b></p><p class="ql-block">生命之柱大教堂是格魯吉亞境內(nèi)僅次于第比利斯Sameba第二大教堂,位于古城中心,是格魯吉亞最古老神圣壯的教堂。</p><p class="ql-block">生命之柱大教堂初建于4世紀(jì),經(jīng)歷兩度被毀與重建。這里流傳著一個曲折離奇的故事:耶穌死后,一個猶太裔格魯吉亞人將他的長袍從耶路撒冷帶回了格魯吉亞,這個人的姐姐碰觸到長袍的一瞬間就因?yàn)榍榫w過于激烈而死去。她抓的太緊,誰也沒辦法將長袍從死者手中松開,于是耶穌的長袍和這個女人的尸體一起被埋葬。后來墳?zāi)怪虚L出一棵雪松,支撐生命之柱大教堂的柱子之一就是來自這棵大樹。</p> 它是圓頂、階梯式的建筑,四面像城墻一樣包圍著。走到門口,陽光微斜地照在教堂之上,灑了淡淡的橘色。 生命之柱大教堂是格魯吉亞最古老的教堂,但如今看到的建筑是11世紀(jì)重建的。<div>生命之柱大教堂是姆茨赫塔古城的地標(biāo)建筑,還是姆茨赫塔三處世界遺產(chǎn)之一。</div> 這些用石塊砌成的高墻城堡是古代為防御外敵所建。 高聳的穹頂,讓你感覺到在上帝面前自己的渺小。 教堂內(nèi)的壁畫和雕刻不少是復(fù)制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而成的,經(jīng)歷時代的洗禮,現(xiàn)存的已經(jīng)不多了。 東正教的祈福方式是點(diǎn)蠟燭,游客、信徒、賓客都在這里,許下心中的愿望。 虔誠的信眾跪地向圣像獻(xiàn)花禱告。 這個十字架很特別,上面刻有各種人物。 耶穌的披風(fēng)就埋在生命之柱教堂的下面。 格魯吉亞最后一代國王也葬于此。 教堂院子里豎著一個十字架,形狀如同一個綁著繩索的木樁。 <p class="ql-block"><b>D4(16日) :姆茨赫塔~庫塔伊西(215公里)~巴統(tǒng)(150公里)</b></p><p class="ql-block">昨晚我們住在姆茨赫塔老城區(qū),房子對面就是圣妮諾主顯教堂,今天我們在出發(fā)前首先探訪這座教堂。</p><p class="ql-block"><b>??圣妮諾Samtavro主顯教堂</b></p><p class="ql-block">圣妮諾主顯教堂建于12世紀(jì)30年代,是格魯吉亞皇家教堂,幾個世紀(jì)以來格魯吉亞首領(lǐng)的加冕禮和埋葬都在這里舉行。教堂因?yàn)橐龑?dǎo)格魯吉亞皈依基督教的圣尼諾曾在此居住過,所以它既是教堂,也是女修道院。</p><p class="ql-block">又因下令把基督教定為國教、帶領(lǐng)全格魯吉亞民眾皈依基督教的Mirian三世國王及其王后Nana葬在主教堂內(nèi),所以教堂在格魯吉亞教會擁有崇高的地位。</p> 可能我們?nèi)サ奶缌耍烫蒙形撮_門。 只能在圍墻外面觀望教堂的藍(lán)色屋頂。 幾天后我們回程時再次來到這座修道院。 教堂墻面上還留有精美的雕刻。 走進(jìn)教堂看到眾多教徒在祈禱,似乎可以感受到這里神圣、安祥的宗教氣息。 Samtavro主顯教堂內(nèi)有一座耶穌受難圣像。 主教堂外東邊的圣妮諾小堂,據(jù)說是圣尼諾曾經(jīng)修行的地方,現(xiàn)在每天都有修女在這里祈禱。 這個小教堂雖小且較黑暗,但仍可看到里面還有彩色壁畫,畫面內(nèi)容形象生動。據(jù)傳說,在這個地方,圣尼諾在4世紀(jì)以神奇的方式治愈了女王,并將國王米里安三世和他的妻子納努轉(zhuǎn)變?yōu)榛酵健? 這是圣尼婼用葡萄藤編織的十字架。 大樹下,神父在給虔誠的教徒布道講經(jīng)。 教堂后面的鐘樓及特殊的十字架。 <p class="ql-block">當(dāng)?shù)貢r間下午,我們來到格魯吉亞第二大城市,另一個歷史古城-庫塔伊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庫塔伊西古城</b></p><p class="ql-block">庫塔伊西曾經(jīng)是格魯吉亞的首都,現(xiàn)在則是 格魯吉亞的歷史文化名城與全國第二大城市。</p><p class="ql-block">中世紀(jì)時,幾代帝王在此修建了宏偉的修道院和教堂,令它成為高加索地區(qū)和基督教文化的中心,也將格魯吉亞帶入了黃金時代。如今, 宗教建筑與歷史文化依然是它的最大亮點(diǎn)。</p><p class="ql-block">庫塔伊西在格魯吉亞人心里的地位,正如每個中國人心中的盛唐長安。</p> <b>格爾吉斯噴泉(Colchis Fountain)</b><div>格爾吉斯噴泉坐落于庫塔伊西中央廣場,以公元前13世紀(jì)高加索地區(qū)的一個古王國格爾吉斯命名,2012年建立。</div> 噴泉的中心是兩匹金色的戰(zhàn)馬,戰(zhàn)馬形象源自希臘神話中科爾基斯國王挨厄忒斯的戰(zhàn)馬。戰(zhàn)馬周圍裝飾著30個動物雕像,這些金色的動物雕塑都是從科爾基斯發(fā)掘出來的文物的放大版本。 中央廣場的周邊是庫塔伊西歌劇院和市政廳等建筑。 <p class="ql-block">我們首先來到格拉特Gelati 修道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格拉特Gelati 修道院</b></p><p class="ql-block">格拉特修道院位于庫塔伊西東北約12公里處的伊梅列吉亞的山丘上,距離庫塔伊西十六分鐘汽車車程。</p><p class="ql-block">到這后最先看到的是一道低矮的拱形石門,沿著石臺階而下便可進(jìn)入,走進(jìn)去卻別有洞天。</p> <div>格拉特修道院是一座始建于 1106 年的杰作,由三座不同時期建成的教堂和一座鐘樓、一座學(xué)院組成,其最大的看點(diǎn)是濕壁畫—— 說它擁有格魯吉亞宗教建筑中最精美內(nèi)飾也不為過。是貨真價(jià)實(shí)的世界遺產(chǎn),它曾是中世紀(jì)格魯吉亞的精神和文化中心,被譽(yù)為“新雅典”和“第二耶路撒冷”。</div> 格拉特修道院與巴格拉特大教堂是格魯吉亞王國繁盛期的代表作,記錄了格魯吉亞的輝煌歷史和宗教文化。1994年,這兩座建筑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批準(zhǔn)作為<b>文化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b> 從外型上看,修道院是拜占庭式的建筑,有一座主體的建筑和幾座附屬建筑,遠(yuǎn)遠(yuǎn)的拱頂上的十字架,在太陽光里閃著光芒。建筑群中規(guī)模最大的要數(shù)中央的圣母大教堂,建筑雄偉,是世界上最大的中世紀(jì)東正教修道院之一。外觀色彩鮮艷,是格魯吉亞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觀,整體外觀令人印象深刻。 大衛(wèi)四世國王,則將巴格拉特王朝帶上了另外一個高峰,13世紀(jì)初,擊敗了塞爾柱人的他將整個高加索包括如今亞美尼亞的大部分領(lǐng)土都納入格魯吉亞勢力范圍。<br>他也是著名的“基建狂魔”,在格魯吉亞修建了大量的優(yōu)美建筑。但他最鐘愛的卻是格拉特修道院(Gelati Monastery)。<div>將格魯吉亞王朝帶上歷史頂點(diǎn)的大衛(wèi)四世是如此的鐘愛此地,臨死前特意要求安葬于此地。。</div> 修道院綠色的尖頂非常漂亮。 進(jìn)入修道院見到的第一座建筑是 圣喬治教堂(Church of St George),教堂內(nèi)的壁畫繪于16世紀(jì),過去這么多年依舊保持著十分艷麗的色澤。 目前,修道院內(nèi)部也在維修之中。 格拉特修道院保留了大量的可以上溯到12-18世紀(jì)的壁畫。這里的建筑及壁畫保存相對比較完好,這也是榮升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原因。 墻壁上每一幅壁畫都顯得十分精美,能夠保存到現(xiàn)在也可見其鑲嵌技術(shù)精湛,雖然部分有脫落但整體看起來非常震撼,這些壁畫主要講述了圣經(jīng)的故事。 鐘樓也是格魯吉亞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一座鐘樓。鐘樓的左側(cè)的一座巴西利卡方形建筑是學(xué)院大樓(the Academy)。 學(xué)院大樓的拱門及頂上的雕刻也非常精致。 學(xué)院大樓內(nèi)部。據(jù)說在修道院建立之初,大衛(wèi)四世國王也意圖將這里打造成王國的教育和科學(xué)中心,他雇傭了許多格魯吉亞科學(xué)家、神學(xué)家和哲學(xué)家來此研究和教學(xué),其中許多人曾在周邊國家的各種東正教修道院活動過,如君士坦丁堡的曼加納修道院等。 格拉特修道院內(nèi)葬有格魯吉亞王國的許多國王,其中修道院的建造者大衛(wèi)四世國王的墓地位于修道院南入口大門附近,說明這座修道院在王國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p class="ql-block">接著,我們來到庫塔伊西城區(qū)的另一處世界遺產(chǎn)巴格拉特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b>??巴格拉特大教堂Bagrat</b></p><p class="ql-block">格拉特大教堂 Bagrati Cathedra,是巴格拉特王朝的開國國王巴格拉特三世開始修建并命名的。</p> 教堂建在烏克梅里奧尼山上,從這里可以俯視庫塔伊西城。建筑采用典型的羅馬式拱券結(jié)構(gòu),由三個半圓形的宏大建筑組成。當(dāng)時修建的時候是教堂加城堡,如今除了個別的城墻遺址,城堡幾乎看不出來,但教堂卻基本完整。這個淺藍(lán)色頂部的大教堂內(nèi)墻用馬賽克裝飾,外壁有精美的浮雕,氣勢恢宏。 當(dāng)我們來到巴格拉特大教堂門前時,發(fā)現(xiàn)這里熱鬧非凡。原來這里正在舉行一場格魯吉亞人的婚禮。 新郎新娘的親朋好友們正在教堂前合影留念。 好帥的新郎、好美的新娘! 教堂里面的鑲嵌工藝精湛,壁畫十分精美。 <div>教堂里,神職人員為一對新人舉辦東正教的婚禮儀式。<br></div> 只見神父搖著一個燃著香、可發(fā)出鈴鐺聲響的法器,從教堂內(nèi)室走出來。新人交換完戒指后,在神父的帶領(lǐng)下步入教堂中央。 神父在手持蠟燭(點(diǎn)燃的蠟燭象征著追隨真理之光,在教會教義的指引下度過一生)的新人和伴郎伴娘面前宣讀《圣經(jīng)》。 然后,給他們戴上精致的王冠。通常,婚禮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交換戒指,而在東正教婚禮中“加冕”更為重要。在神父的見證下,新人同飲一杯美酒,寓意在以后的生活中兩人要一起分享喜怒哀樂、成功與失敗、希望和恐懼。 <div>接下來,神父一手拿著《圣經(jīng)》或十字架,一手用圣帶纏著新人交握的雙手,帶著他們逆時針圍著中央的圣臺繞場3周。伴郎和伴娘一手拿著蠟燭,一手舉著新人的王冠緊隨其后。</div> 儀式最后,新郎新娘跟隨神父走到教堂最前面的祭壇。 和神父交談完畢后,二人轉(zhuǎn)身接受眾人的祝福。 而剛才在教堂門口合影的那對新人,已經(jīng)在邊等候他們的儀式邊拍照留影了。 今天或許是個特殊的日子,婚禮一場接著一場,神職人員都很忙碌。在此之前,我對東正教的婚禮文化所知甚少,如今置身其中,看著莊嚴(yán)靜雅的儀式,尤其是在教堂特有的光線和唱詩班空靈優(yōu)美的歌聲烘托下,備受感動??粗@對幸福的新人,我默默地向他們祝福! 走出教堂,看到一群群穿著盛裝前來參加婚禮的美女正在聊天。 一位美麗的小仙女正在拍攝婚紗照。 <p class="ql-block">感受了格魯吉亞的歷史文化,接下來我們將前往格魯吉亞美麗的浪漫之濱巴統(tǒng),領(lǐng)略黑海海風(fēng)的輕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