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岡仁波齊</p> <p class="ql-block">7月30日上午10點左右,王師傅從珠峰下山的景交車接到我們,一路向西,先是沿著318國道,然后轉(zhuǎn)219國道,向著薩嘎進發(fā)。</p><p class="ql-block">中午在定日縣崗嘎鎮(zhèn)午餐,然后沿著國道219轉(zhuǎn)希峰岔路向前,這時候,希夏邦馬峰,這個全球14座8000米以上山峰中的小弟,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nèi)8000米以上山峰,開始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開始在正前方,然后在左前方,左面,左后方,希夏邦馬峰始終在我們的視線里。</p> <p class="ql-block">下午3點半,到達佩枯措。</p><p class="ql-block">佩枯措位于吉隆縣與聶拉木縣交界處,佩枯錯是珠峰保護區(qū)內(nèi)最大的內(nèi)陸湖泊,面積約300平方公里,海拔4590米。湖心島把湖分成兩部分,一邊是咸水,一邊是淡水。傳說該湖地下與羊湖相通,古代一位藏族高僧從印度學習歸來,走到此處,不堪重負,就把隨身攜帶的包袱和木碗扔進湖里。第二年高僧徒步拉薩路過羊湖時,竟然在湖畔撿到了自己扔掉的木碗。</p> <p class="ql-block">坐在湖邊看希峰。</p><p class="ql-block">下午5點多到達薩嘎縣城入住。晚上大家一起吃火鍋。今天行程并不緊張,但是還是感覺累,9點多就躺下了,窗外汽車的喇叭聲和附近施工的轟鳴聲也沒有打擾我休息,一覺醒來,已經(jīng)是早上快5點了。</p> <p class="ql-block">7月31日 早上7點20出發(fā)。</p><p class="ql-block">中午11點在仲巴縣帕羊鎮(zhèn)219國道旁邊一家川菜館吃自助餐,每位40元,很不錯,也不貴。</p> <p class="ql-block">中午12:50,進入阿里高原。</p><p class="ql-block">西藏高原人稱“世界屋脊”,那么它西部雪峰林立、百川奔突于萬仞叢中的“阿里高原”,就是世界屋脊的“屋脊”了。</p><p class="ql-block">地球上最大、最雄偉、著名的喜馬拉雅、岡底斯、昆侖、喀喇昆侖山山脈交錯橫亙在阿里境內(nèi),形成了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的“高原”。由于山高路險,干旱缺氧、氣候惡劣、人跡罕見、加上“神山圣湖”,古格的“靈幻傳說”,使阿里顯得更加神秘莫測。自古以來,就成為全世界探險者向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神秘的阿里,我來了!</p> <p class="ql-block">汽車沿著新藏線(國道219)奔馳在高原上,路邊不時有藏羚羊,藏野驢跑過,成群的丹頂鶴在草地上覓食。我用鏡頭記錄下這些精彩的瞬間。</p> <p class="ql-block">下午3點左右,在距離岡仁波齊大本營十幾公里的國道邊,第一眼看到岡仁波齊雄偉的身姿,我被震撼了!下車,面向?qū)什R默默的許個愿!</p><p class="ql-block">岡仁波齊位于阿里地區(qū)普蘭縣北部巴嘎鄉(xiāng)境內(nèi),是岡底斯山的主峰。是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p><p class="ql-block">岡仁波齊海拔6714米,山體由新近紀砂礫巖組成,是一座四壁陡峭,呈圓錐狀“金字塔形”的山峰。</p><p class="ql-block">岡仁波齊并非西藏最高峰,但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宗教地位使其成為藏族人民心中的圣地。據(jù)說,圍繞岡仁波齊轉(zhuǎn)一圈可以積累一生的功德,因此很多信徒不辭辛勞地從各地趕來,完成這一神圣的儀式。而在馬年,轉(zhuǎn)山的信徒更是認為可以洗去一生的罪孽,馬年轉(zhuǎn)山也因此成為一項特別重要的活動。</p> <p class="ql-block">3點半左右,到達岡仁波齊大本營轉(zhuǎn)山起點,我們團隊一位小伙伴今天要獨自轉(zhuǎn)山。這一圈大約54公里,今天走到止熱寺住宿,約20公里。明天要走30多公里,回到今天轉(zhuǎn)山的起點。全程是海拔4500到5000多米的山路,還有很多陡坡。為小伙伴的勇氣點贊??!</p> <p class="ql-block">岡仁波齊經(jīng)幡廣場,一對轉(zhuǎn)山歸來的小夫妻在面向?qū)什R朝拜。小伙子告訴我,他們是藏族,信奉苯教。今年是他們第二次轉(zhuǎn)山,去年第一次轉(zhuǎn)山用兩天時間,今年只用了一天就轉(zhuǎn)過來了!</p> <p class="ql-block">轉(zhuǎn)山的人們。</p> <p class="ql-block">從經(jīng)幡廣場看岡仁波齊。(西側(cè)面)</p> <p class="ql-block">6點左右乘景交車下山,住宿在觀景酒店。觀景酒店就在觀景廣場,可以從正面(西南方向)眺望岡仁波齊。</p> <p class="ql-block">我們住的地方也叫岡仁波齊大本營。</p> <p class="ql-block">說說今天入住的太空艙。每人一個,分男士和女士倉。倉里面和公共衛(wèi)生間都非常干凈。 每倉容納一人,和一個一米三左右的大床差不多。有小電視,鏡子,控制面板上有倉門,電視的開關(guān),艙內(nèi)燈光可以調(diào)不同亮度和色彩。空調(diào)風可以調(diào)大小。是一個非常溫馨舒適的小窩。</p> <p class="ql-block">我們住宿的觀景酒店,在國道219(新藏線)旁邊,當面向?qū)什R時,后面就是這座山峰叫納木那尼峰。</p><p class="ql-block">納木那尼峰(又叫神女峰,海拔7694米)位于喜馬拉雅山脈,與岡仁波齊峰(海拔6714米)一同構(gòu)成了西藏地區(qū)自然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兩座山峰不僅是自然景觀的亮點,而且在文化和宗教上都具有重要意義。岡仁波齊峰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而納木那尼峰則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一部分,兩者共同展示了地球上壯觀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而此時我正身處兩條巨型山脈——岡底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之間。當?shù)貍髡f這兩座山峰曾是一對愛人,它們確實如同愛人般相依相守,但它們并不屬于同一個家族,只得遠遠望著對方。</p><p class="ql-block">在這兩座雪山之間的寬谷盆地中,圣湖瑪旁雍錯和拉昂錯坐落其中。</p> <p class="ql-block">8月1日 ,昨天夜里睡的不好,總感覺氣短,要深呼吸才能維持。所以剛要睡著又驚醒了,看來這是缺氧的表現(xiàn)。住宿酒店海拔約4700米。</p><p class="ql-block">今天去看札達土林和古格王朝遺址。走219國道轉(zhuǎn)565國道。早上8點半出發(fā),一路上草原在晨光照耀下泛著金黃色,這里到8月草還沒有泛綠,顯現(xiàn)著秋天的顏色。路兩邊不時有藏野驢,藏羚羊出沒。</p> <p class="ql-block">進入565國道后,是高山峽谷,山體呈現(xiàn)著豐富的色彩,典型的丹霞地貌。</p> <p class="ql-block"> 翻越海拔5166米的龍嘎拉達坂,這里的山體色彩斑斕,因此也被稱為“五彩山”。山谷里可以看到一個藍綠色的湖泊,這個湖泊在當?shù)乇环Q為珍珠措,也有人說她是岡底斯山脈的最后一滴眼淚。仿佛是一塊鑲嵌在五彩錦羅上的寶石。</p> <p class="ql-block">翻越多個5000米以上的埡口,中午12點左右,到達札達土林。12點半在札達縣城午餐,后前往距離縣城15公里左右的古格王朝遺址。</p> <p class="ql-block">壯觀的札達土林。</p> <p class="ql-block">古格王國是在公元十世紀前后,由吐蕃王朝末代贊普朗達瑪?shù)闹貙O吉德尼瑪袞在王朝崩潰后,率領(lǐng)親隨逃往阿里建立起來的。十世紀中葉至十七世紀初,古格王國雄踞西藏西部,弘揚佛教,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歷史舞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曾經(jīng)有過七百年燦爛的文明史的古格王國,它的消逝至今仍是個謎。</p><p class="ql-block">古格王國遺址占據(jù)了一座土質(zhì)山頭,北面象泉河,東、南、西三面則群山環(huán)抱,形成天然屏障。這座山頭,拔地而起,四面削壁懸崖,形勢十分險要。山梁窄長,南北走向。其南為斷崖,東、西壁立陡削。山頂距山腳高約170米。遺址建筑物依山疊砌,逶迤而上,從地面直到山顛,層層疊疊,組成一組雄偉的建筑。建筑群由王宮區(qū)、居民區(qū)、寺廟區(qū)、宗政府和防御工程設施組成。王宮區(qū)占據(jù)山頭;寺廟區(qū)位于東北向的緩坡上;居民區(qū)主要分布在北部、西北部山麓和山坡上;防御工程設施組織在各區(qū)之間,建筑群功能分區(qū)明確。這組建筑群,背山面水,占據(jù)有利地形,充分考慮了戰(zhàn)爭的因素和防御的功能要求。在地形的選擇上,充滿著軍事戰(zhàn)略思想。</p> <p class="ql-block">晚上9點多回到岡仁波齊大本營觀景酒店,同時迎接轉(zhuǎn)山勝利歸來的小伙伴,在一起吃火鍋慶祝。</p> <p class="ql-block">8月2日 昨晚洗臉時發(fā)現(xiàn)嘴唇黑紫,意識到缺氧嚴重了,于是在睡前吸了一個多小時氧,夜里休息好多了。早上6點多才醒。從我住的客房窗戶望出去,就能看到岡仁波齊,但是,今天是陰天,岡仁波齊隱藏在云霧中。</p><p class="ql-block">9點去吃早餐,9點半出發(fā),先到拉昂措,又叫鬼湖,據(jù)說水是咸的,我嘗了嘗,是淡水還有一絲甜味。后來又到了瑪旁雍措,我同樣嘗了嘗,感覺兩湖的味道差不多,并不像網(wǎng)上介紹的一個是咸水湖,一個是淡水湖。</p><p class="ql-block">拉昂錯又稱鬼湖,是圣湖瑪旁雍措的近鄰,風光同樣美麗,湖水同樣是藍得心醉,可卻被扣上“鬼湖”的惡名,被打入另冊。其實圣湖鬼湖原本為一湖,由于冰川攜帶的碎屑物質(zhì)在冰川融化后堆積在原大湖的中部,使湖床抬升,之后全球變暖,蒸發(fā)加劇冰川萎縮,補給水量減少,大湖面積萎縮,造成湖泊水位下降。</p> <p class="ql-block">瑪旁雍措,位于岡底斯山主峰岡仁波齊峰和喜馬拉雅山納木那尼峰之間,西藏三大神湖之一。中國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泊和第二大蓄水量天然淡水湖。藏語意為“不敗、勝利”,有“神湖”之稱。</p><p class="ql-block">在湖邊可以看到許多人在轉(zhuǎn)湖。</p> <p class="ql-block">湖邊的小鳥不怕人,在我們身邊跳來跳去找吃的。</p> <p class="ql-block">今天主要是回程趕路,后來又路過一個小湖叫公珠措,在湖邊拍個照就走了。中午4點才吃飯,晚上薩嘎縣城入住前幾天住過的旅館。晚上一起吃了菌湯火鍋。</p> <p class="ql-block">8月3日 今天返程拉薩,七百多公里。早上7點半出發(fā),雨不大不小。下午2點半左右,路過浪措湖,風景很美,休息拍照后繼續(xù)趕路。今天又是趕路到下午4點左右午餐,還是前幾天去時路過的那家川菜館,自助餐每人40元。</p><p class="ql-block">晚上9點半才趕到拉薩入住酒店。一家新裝修的酒店,距離布達拉宮和機場大巴乘車處都很近。</p> <p class="ql-block">8月4日,早餐后乘大巴去機場,先飛重慶,再飛無錫,順利結(jié)束本次阿里南線7天之旅。</p><p class="ql-block">再見了珠峰!再見了希夏邦馬!再見了岡仁波齊以及神秘的阿里高原!我還會來的!</p><p class="ql-block">(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