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哈特謝普蘇特神廟,位于古埃及王朝都城底比斯(今盧克索)的尼羅河西岸,巴哈利山谷中。哈特謝普蘇特是古埃及第一位女法老,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女王,所以哈特謝普蘇特神廟也被稱為女王神廟。</p> <p class="ql-block"> 古埃及的神廟有兩重功能:其一是祭祀神靈的場所,古埃及人認為神靈居住在神廟中,通過祭祀儀式可以與神靈進行溝通,祈求神靈保佑;其二是擺放法老的亡靈,供后人拜祭。哈特謝普蘇特在位時修建了這座神廟,它既是祭祀太陽神的神殿,又是自己故后的安息地。依據(jù)古埃及人的習俗,尼羅河東岸為政治、宗教中心;河的西岸是帝王法老的安息之地,所以哈特謝普蘇特神廟建在了尼羅河西岸。</p> <p class="ql-block"> 哈特謝普蘇特神廟摒棄了傳統(tǒng)的神廟布局,為疊升的三層平臺,層與層之間以寬大平緩的梯道連接。這樣的建筑風格與現(xiàn)代建筑頗為相似。神廟利用天然地形,在巴哈利山的懸崖面上依山而建,與周圍環(huán)境的和諧統(tǒng)一被認為是古代建筑中和自然景觀結(jié)合得最好的杰作之一。神廟高約29.5米,每層都有柱廊、雕像和精美的裝飾,充分展現(xiàn)了古埃及的建筑藝術(shù)和宗教信仰。</p> <p class="ql-block"> 神廟前的守護神鷹面蛇身雕塑。</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哈特謝普蘇特神廟是撒哈拉沙漠里的一顆明珠。</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哈特謝普蘇特是一個傳奇人物。她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第三位法老圖特摩斯一世的女兒,她的丈夫是她同父異母的哥哥圖特摩斯二世。丈夫去世后,哈特謝普蘇特把持了朝政,公元前1503年,她成為了古埃及第一位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被譽為古埃及最具政治頭腦的法老之一,在位期間,她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果敢,使埃及進入了一個和平繁華的時期。哈特謝普蘇特執(zhí)政21年,公元前1482年,被圖特摩斯三世拉下了王位。</p> <p class="ql-block"> 哈特謝普蘇特的石雕立像。雕像中女法老雙手交叉于胸前,一手握著生命之匙,一手握著象征權(quán)力的權(quán)杖。盡管身著男裝,戴著法老的王冠和須套,但臉部還是表現(xiàn)出女性的圓潤和柔美。</p> <p class="ql-block"> 第三層的柱廊是神廟的核心,神殿主堂隱藏于柱廊的后面,其內(nèi)殿鑿于山崖之中。柱廊的每根立柱前都有一尊女法老石雕立像。</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雖然歷經(jīng)3000 多年,神廟墻上和立柱上尚存的壁畫、浮雕仍栩栩如生、<span style="font-size:18px;">色彩鮮艷。</span></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圖特摩斯三世掌權(quán)之后,下令將與哈特謝普蘇特有關(guān)的一切從埃及的歷史上抹去。哈特謝普蘇特神廟也遭受了嚴重的毀壞。</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站在女王神廟的平臺上向東瞭望,除了大片黃褐色的沙漠,還可以看見尼羅河岸邊的綠植。</p> <p class="ql-block"> 門農(nóng)巨像是矗立在尼羅河西岸原野上的兩座巖石巨像,在哈特謝普蘇特神廟南面約3千米處。門農(nóng)巨像原來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第九位法老阿蒙荷太普三世神殿前的雕像,距今約有3千多年。阿蒙荷太普三世死后,他的神殿被以后的法老拆了,拆下的石料被挪作修建自己神殿的建筑材料,僅留下兩座石像。石像本無名,后人們認為石像是希臘神話中的門農(nóng),就給石像取名為門農(nóng)巨像。</p> <p class="ql-block"> 巨像高20米,因風化嚴重,面部已不可辨識。</p> <p class="ql-block"> 相傳早年間,巨像會唱歌說話,人們把巨像稱作神像。后有科學家發(fā)現(xiàn),受地震和長期風化影響,巨像產(chǎn)生了縫隙,沙漠里起風時,吹過巨像縫隙使空氣振動發(fā)出聲音??p隙的長寬不籌等,振動發(fā)出的聲音也不一樣,產(chǎn)生了巨像在唱歌說話的錯覺。古羅馬統(tǒng)治埃及時期,羅馬皇帝令人整修了門農(nóng)巨像,填補了縫隙,從此巨像便不再唱歌說話了。</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謝謝觀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