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到了逃離合肥酷暑難耐的季節(jié),今年我們選擇去山西</p><p class="ql-block"> “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p><p class="ql-block"> 對山西的了解,除了山西陳醋和幾年前財大氣粗的煤老板外 ,就剩這首刻在記憶里的老歌了</p><p class="ql-block"> 做了很多功課,有很多想去的地方??,最后留下了一些鐵路沿線的景點 。 因為最近暴雨成災,原計劃去貴州的姐妹取消了行程,有四位姐妹臨時加入了我們的山西之旅,于是往年我們的常規(guī)4人組今年變成了8人組</p> <p class="ql-block"> 7.3日,坐了近五個小時的動車,我們從合肥來到晉城,走進了山西,開始了今年的山西避暑之旅</p> <p class="ql-block"> 民宿小帥哥開著寶馬車來車站接我們?nèi)ニ?,路上還帶我們?nèi)チ怂也贿h處的司徒小鎮(zhèn)大門口轉了一圈,溫暖又貼心??,而他的那裝修豪華的家更是給了我們驚喜</p> <p class="ql-block"> 晉城市歷史悠久,是一座千年古城,全市文物古跡眾多,不能一一尋訪,只能選了幾個網(wǎng)紅地打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皇城相府</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是一代名相陳廷敬的故居 。</p><p class="ql-block"> 陳廷敬,號說巖,晚號午亭,康熙帝帝師,主持編撰了《康熙字典》,歷任禮部侍郎、工部、戶部、吏部尚書、左都御史,直至文淵閣大學士,一生勤勉清廉,受人敬仰</p><p class="ql-block"> “午亭山村”是康熙皇帝為其家鄉(xiāng)所題之名,這個名稱不僅代表了陳廷敬的晚號,也象征了康熙皇帝對陳廷敬及其家族的認可和褒獎。?</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至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原名“中道莊”,后因康熙皇帝兩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有院落16座,房屋640間,總面積36580平方米,分內(nèi)城、外城兩部分,內(nèi)城為明代建筑,是陳氏家族的故居,有前堂后寢、左右內(nèi)府、書院、花園、閨樓、管家院、望河亭等 ,內(nèi)城為清代建筑,是陳廷敬的私邸</p><p class="ql-block"> 厚厚的城墻,斑駁的城門,留住了400年前的歷史歲月。</p> <p class="ql-block"> 走過門樓,迎面就是一座高大的牌坊。這座石牌坊建于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是陳廷敬再次任吏部尚書時奉旨而建</p><p class="ql-block"> 牌樓上方鐫刻的“冢宰總憲”四個大字,記錄了陳廷敬一生最重要的兩大官職:“冢宰”是指百官之首的吏部尚書,“總憲”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別稱,負責監(jiān)察百官。石牌坊兩邊偏門上分別刻有“一門衍澤”和“五世承恩”八個大字,指的是陳氏一門五代都受到皇帝的恩賜。上面詳細記載著陳氏家族一門五代人的功名和官職,是皇城相府標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走進庭院,迎面的墻上是一幅麒麟獻瑞的石雕,麒麟的胸前有一把方天畫戟,其寓意為逢兇化吉,在麒麟的屁股后有個銅錢,寓意為視金錢如糞土,上面有月亮跟太陽,代表日月同輝、天下太平。如果不聽導游的講解,肯定不知道,這一幅雕畫還包含著這么多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古樸的院墻經(jīng)過幾百年的風雨洗刷,精美的雕花還是那么完整清晰,</p> <p class="ql-block"> 當年康熙皇帝下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這兩個門洞,據(jù)說是為不同身份的下人在這里避讓主人而建,建造者真是心思巧妙善解人意哦</p> <p class="ql-block"> 小姐院</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城墻上,整個皇城相府盡顯眼底,氣勢恢弘</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皇城相府中最高的建筑“河</span>山樓”,取名<span style="font-size:18px;">“河山為囿”之意,高達七層,于</span>崇禎五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1632年)為</span>抵御流寇入侵而建,可同時容納千余人避難。如此的高度與規(guī)模在明清建筑中極為少見,而這樣<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座磚石高層建筑,歷經(jīng)近四百年的風雨滄桑,仍舊巍然屹立,可見其建筑工藝之精湛</span></p> <p class="ql-block"> 陳廷敬的為官之道,也是他的家訓:“清慎勤”</p> <p class="ql-block"> 這個樓梯修建于明朝,修建的時候陳廷建還沒出生,但奇怪的是陳廷敬為官53年,而這個樓梯剛好是53級,真的是特別的神奇,而且站在上面往下面看,處處都是平臺,也叫平步青云。從下面往上走全部都是臺階,也叫步步高升,有志官場的你一定要來走一走??</p> <p class="ql-block"> 站在這古老的城墻上,來一次時光穿越????人生代代無窮已,清風年年只相似……</p> <p class="ql-block"> 在城墻上留下我們走過的痕跡,今天亦會成為我們自己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康熙字典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看一場接旨盛典,皇城相府匆匆走過,去趕赴下一段行程</p> <p class="ql-block"> 在皇城相府的廣場周邊有很多特色小吃店和飯店,找了一家吃飯人多的進去吃了午飯</p><p class="ql-block"> 頂著中午的烈日,去幾百米外的郭裕古城。網(wǎng)上都說兩個古城相距300米,那大概是從最近的兩處城墻算的,也許是天太熱,感覺走了好久</p> <p class="ql-block"> 郭峪古城建于明崇禎八年(公元1635年),明末為保護鄉(xiāng)親免受戰(zhàn)亂襲擾,當?shù)剜l(xiāng)紳和富商集資用了不到十個月的時間就建成了這座古城堡。古城建有敵樓、炮臺、甕城、豫樓、地道,整個古城的完整建成早于皇城相府</p> <p class="ql-block"> 雖然與皇城相府比鄰,這里卻游人稀少,高大的城墻屹立在陽光下,威嚴而孤寂</p> <p class="ql-block"> 買了30元門票,走進城墻里面,感覺來到了現(xiàn)代的集市,一條主街,頂上掛著五顏六色的燈籠,兩邊都是店鋪,大部分都關著門</p> <p class="ql-block"> 陳廷敬故居。兒時的陳敬廷就生活在郭峪古城,受此庇佑躲過戰(zhàn)亂才有了人生的顛峰和皇城相府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 歷史上,郭裕村文風鼎盛,人才輩出,一共走出了18位舉人和15位進士。現(xiàn)在這里建有一座圣旨科舉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金燦燦的龍椅,不知道是真是假</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村民的指引,穿過小巷,終于找到了豫樓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 豫樓,即防御、居安思危之意。與皇城相府的“河山樓”相似,同為七層高的建筑,其底層墻厚2米,隨樓層遞高逐級遞縮,直至第七層,墻厚0.8米,真的是固若金湯哦</p> <p class="ql-block"> 站在豫樓的最高層,可以俯瞰整個古城</p> <p class="ql-block"> 古城下建有地下通道,可以直通城外。</p> <p class="ql-block"> 城墻上可以跑馬</p> <p class="ql-block"> 累了,大家都不想動了,雖然看攻略上還有幾處值得一觀,但都不想看了</p><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廣場有回晉城客運站的大巴,票價1元</p> <p class="ql-block">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二天遇上了暴雨天氣,出不了門,只能在民宿休息了</p> <p class="ql-block"> 下午雨小了些,去民宿附近的司徒小鎮(zhèn)門口打了個卡,原本的計劃是要在里面玩一天的</p> <p class="ql-block"> 因為暴雨,計劃中的晉城眾多景點都沒能成行,蜻蜓點水匆匆掠過,下一站:臨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