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毫無疑問,乒乓球早己成為中國人的傳統(tǒng)優(yōu)勢項目,無論是男隊還是女隊,無論是單打還是雙打乃至團體,無論是世錦賽還是奧運會,只要是乒乓球比賽,我們就有絕對的能力去拿冠軍,猶如囊中取物。雖也有偶爾丟掉的個別單項,但絕不影響我們作為乒乓大國、乒乓強國的稱號,在這一點上,是有目共睹,世人皆知的。當然,多年來,也涌現(xiàn)出一代代數(shù)不勝數(shù)的諸如劉國梁、鄧亞萍等乒乓名將,正是這些耀眼的球星,撐起了中國乒壇的一片籃天。</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巴黎的奧運會上,原本的乒乓比賽,應該還是跟往常一樣,取得優(yōu)異成績,奪得幾個冠軍,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在國人的心目中,這些獎牌似乎跟我們自己內(nèi)定了差不多。值得關(guān)注的是,在這次乒乓球的比賽中,中國的乒乓球項目主持人用了《世界第一,世界唯一》這么響亮、這么醒目的標題,著重報道了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名將孫穎莎和年超六十一周的原國家名將,現(xiàn)定居盧森堡的奶奶級的乒乓選手倪夏蓮的一場比賽。比賽的成績已無關(guān)緊要,但倪奶奶的拼博精神以及所表現(xiàn)出的對乒乓球的熱衷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感動了無數(shù)的國人,倪老前輩在比賽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自信、樂觀、陽光,令多少人為之贊嘆。這不由地引起了我對乒乓球運動的發(fā)展和前國手倪夏蓮的事跡一探究竟的興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乒乓球運動起源于英國,原名叫table tennis, 直譯過來是桌上網(wǎng)球??吹竭@兒,你可能就對乒乓球的歷史懂些了。十九世紀末,網(wǎng)球運動風靡歐洲,但由于受場地和天氣的限制,一些英國大學生試著將網(wǎng)球移至室內(nèi)進行,最初使用餐桌做球臺,書作為球網(wǎng),厚羊皮紙作為球拍,橡木酒塞削圓為球。這就是乒乓運動的雛形。隨著參與的人越來越多,運動的器材也隨之改進。彈性不大、有些木訥的橡皮球改為了過于生猛的橡膠球,后又有個英國人叫吉布的,在兒童玩具店偶然發(fā)現(xiàn)的類似塑料的塞璐珞球,量輕殼薄彈性好,遂迅速傳播開來。原球拍是小一號的網(wǎng)球拍,后用羊皮取代拍弦,再后來用短柄木板帖上軟木和砂紙,直到帶稞粒的膠皮拍問世后,這項運動才達到競技體育的級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0四年,上海文具店老板王道平從日本購回十套乒乓球器材,并在店內(nèi)進行表演,從而引發(fā)乒乓球在中國的流行。因其聲音打起來乒乒乓乓作響,故按象聲詞稱之為乒乓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二六年,在德國柏林舉行了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標志著乒乓球運動的正式確立,隨后,國際乒乓球聯(lián)合會于同年成立,這進一步推動了乒乓球運動的國際化、正規(guī)化。從此,乒乓球因其運動上方便,可參與性強,外部限制少,涉及人群廣而成為世界各地、男女老少都喜歡的體育項目。當時,最厲害的球隊是匈牙利,以其削球技術(shù)獨樹一枝,稱霸世界,創(chuàng)造了多少年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后來,日本隊用首次亮出7毫米厚的海綿拍,正手長抽打出的弧圈球,打破歐州削球固防,獲得第一個亞州乒乓球冠軍,并曾一度領先乒壇多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五二年,中國乒乓球隊成立,一九五九年,在第2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中國選手容國團奪得冠軍。我們采取的是直拍近臺快攻打法,以快、準、狠著稱。這是新中國體育戰(zhàn)線里程碑式的人物。這不僅是新中國的第一個乒乓球冠軍,也是新中國第一個世界體育冠軍。當時的國家條件何等艱苦,各項體育運動的底子何等的簿,能取得世界冠軍,那該是多么自豪的事,對于五十年代的國人,又是多么的鼓舞和激動人心啊。后來又陸續(xù)地出現(xiàn)了梁戈亮、莊則棟等乒乓名將,到六十年代,中國的乒乓球技術(shù)已位于世界前列,乒乓球的優(yōu)勢也由日本隊轉(zhuǎn)到中國,這是我國乒乓球運動的第一次大提高。那個時候,乒乓球運動在全國各地蓬勃發(fā)展,學校因陋就簡,用水泥臺、石板臺作球桌,自制木板作球拍,也不說標準不標準,規(guī)范不規(guī)范,只要有稍大些的平臺,房前屋后,都是練習乒乓球的活動場地,這也承載了我們這代人無數(shù)美好的記憶和厚重的乒乓情結(jié)。</p> <p class="ql-block"> 中國乒乓球發(fā)展的歷史上,曾一度與政治形勢密切相連,以至出現(xiàn)了“小球推動大球”的傳奇。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國際形勢風云密布,尤其是中美關(guān)系更是箭拔弩張。但中間因乒乓球的故事,使得兩國關(guān)系產(chǎn)生了融合之契機。一九七一年三月,中美乒乓球隊都在日本參加第31屆世錦賽,期間發(fā)生了戲劇性的一幕。當時美國球員科恩慌亂中上了中國運動員的專車,這在當時來說,弄不好就是一個“政治事件”。在即將到達比賽場館時,中方球員莊則棟將一塊杭州織錦作為禮物送給他,并握手告別?;貒螅蜿犃⒓磳⒋耸聟R報給上級直至中央。中央領導審時度勢,認為應該借此事打開中美關(guān)系的癥結(jié),力爭推動中美關(guān)系向好的方面發(fā)展。于是,中國乒乓球隊向美方發(fā)出邀請,希望雙方在中國進行乒乓球友誼賽。同年四月,美方乒乓球隊成為第一批經(jīng)我國批準的“合法”人員進入中國。時任總理的周恩來親自接見。乒乓外交,象征性地打破了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隔閡,為兩國關(guān)系正常化鋪平了道路,為一九七二年的尼克松總統(tǒng)訪華奠定了基礎,成就一段“小球推動大球”的佳話。</p> <p class="ql-block"> 原乒乓國手倪夏蓮,是一九六三年七月生人,畢業(yè)于上海交大,一九八三年就參加第37屆世乒賽并獲得女團冠軍、混雙冠軍、女雙季軍。后多次代表國家隊出征并屢獲佳績。八六年離開國家隊,九一年定居盧森堡。后一直代表盧森堡參賽。九六年取得歐州十二強冠軍。值得強調(diào)的是,這是盧森堡第一個乒乓球世界大賽的冠軍。九八年獲歐錦賽冠軍,后又二次蟬連。二00二年在奪取歐州女單與雙打冠軍后,因年齡漸漸淡出乒壇。</p><p class="ql-block"> 北京奧運會前,倪前輩懷著渴望與激情,決定重出江湖,再返賽場,不為名次,只為那蘊含的中國人對乒乓球的不舍情結(jié)。二0一六年她又參加了里約熱內(nèi)盧奧運會。她是傳統(tǒng)的直拍快攻性打法,左手執(zhí)拍,球路變化莫測,被稱為“怪球手”。二0二二年六月,獲盧森堡“橡樹皇冠勛章”,為在盧的華人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二天的巴黎奧運會上,她與孫穎莎的對決,成績已經(jīng)遠不重要了。她的愿望就是能與年輕的一流國手打一場球,更好地體驗一下當今中國的乒乓技藝,釋放那種根植于心的乒乓情懷。賽后,她對孫穎莎贊口不絕,言語之中也流露出對祖國乒乓運動的關(guān)切和熱愛。莎莎熱情稱倪為阿姨,尊敬之情也油然而生。這也成了是我國乒壇上又一動人的佳話。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國的乒乓球運動,已經(jīng)毫無爭議地領跑世界了。盡管有人不服氣,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十遍八遍改規(guī)則,設門檻,但無論怎樣改,依然阻擋不住中國乒乓運動的興盛與發(fā)展,捍動不了乒乓球名符其實地成為我們“國球”的現(xiàn)狀和事實。是啊,國家強大了,人民富裕了,不光是乒乓球,更多的體育項目讓我們在越來越多的國際賽場上縱橫馳騁,屢創(chuàng)佳績。從百十年前劉長春一個人的奧運窘?jīng)r,到百年后我們金牌居首,我堅信,我們的祖國會越來越繁榮昌盛,越來越更加輝煌!</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