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鳳中初三(3)班聚會旅游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青春一去不復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轉身已不再少年。</p><p class="ql-block"> 鳳中“七五”屆初三(3)班,是當年從龍泉一小“戴帽”初中轉入鳳中。中途雖有同學退學轉學,但到七五年畢業(yè)時仍有五十八人。這是一個在我一生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團體。</p> <p class="ql-block"> 這個團體在一起足有三年時光,那是青春年少的三年,是人生最美好、最珍貴的年華。然而,自從七五年畢業(yè)后,有的同學為了生活各奔東西,有的因家庭原因而輟學;有的又因家庭變故而遠走他鄉(xiāng);還有的當兵戍邊;更有回鄉(xiāng)務農娶妻生子者,而大部進入高中重組繼續(xù)學業(yè)<span style="font-size:18px;">。從此,</span>鳳中再無“七五”屆初三(3)班。</p> <p class="ql-block"> 近半個世紀以來,當年的初三(3)班從沒單獨歡聚一堂。人生不過幾十年,我們已慢慢老去,而有的同學卻過早地走了。所以在我心里萌生了將同學們召集起來聚一聚的想法,因為我們下輩子不一定遇見。</p> <p class="ql-block"> 一經提議,就獲得了同學們的支持擁護。三個月前,便進行了建群收集、征求意見、提出設想方案。最后,確定一改往年全級同學聚會形式,采取聚會旅游的方法。地點選擇在貴州著名景點梵凈山腳下的“寨沙侗寨”、“亞木溝”與“云舍村?!?lt;/p> <p class="ql-block"> 報到時間定在24年7月20日早上8時。盡管正逢高溫天氣,但同學們?yōu)榱诉@一聚,早早的安排好了孫子和家中原本由自己承擔的一切事務;有的甚至驅車幾百里從外省提前趕回,就是不想錯過這次難得的機會,因為下次相約太遙遠。</p> <p class="ql-block"> 報到當天,當同學們從四面八方如期而至,登記的我寫著一個個熟悉的名字,看著一張張變得蒼老而逐漸陌生的容顏,心中不禁感慨萬千,轉身之間當年的少年刻滿了歲月的滄桑。但盡管如此,你們依然是我最親近最熟悉的同學。</p><p class="ql-block"> 深表遺憾的是,還是有半數(shù)以上的同學終因家事纏身、遠離故土或身體欠佳等原因不能如約前來。</p> <p class="ql-block"> 當天十點來鐘,六臺車分別載著二十四位同學,向168公里以外的目的地疾馳而去。</p><p class="ql-block"> 中午時分到達第一站——“寨沙侗寨”。</p><p class="ql-block"> 寨沙侗寨處于神奇的梵凈山腳下,清澈的“太平河”從門前緩緩流過將侗寨緊緊纏繞,四周古樹參天群山環(huán)抱。寨內巷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門前碧水如畫,屋后青山似黛;遠望似人間仙境,近看如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全體人員住在一家名曰:“梵戀居”的民宿,并在這里舉行了聚會儀式。儀式雖然簡單但很直接,大家服裝整齊、心情舒暢;相談甚歡又別開生面,就像同堂學習時一樣,沒有拘謹、更無陌生感,只是舉著像機喜笑顏開地相互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 看著興致勃勃的同學們,讓我想起了好多的曾經過往……。</p><p class="ql-block"> 曾經的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遠足踏青;一起到農村同學家里玩;又一起下鄉(xiāng)支農……,一幕幕回憶在腦海中無聲地展開,但也淡忘了好多的過往。然而,無論忘卻了什么,也無論是否記得誰坐在我旁邊,誰又坐在我身后?你們都是我今生最美的遇見。</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陽光灑滿了“寨沙侗寨”的每一角落,同學們經過七彎八拐的巷道來到了具有侗寨標志性建筑的鼓樓拍照留影,然后再徒步來到環(huán)繞在寨外的太平河。</p> <p class="ql-block"> 太平河之水來自海拔2572米高的梵凈山,河水清澈見底;兩岸古樹參天、枝繁葉茂。在不遠外的地方,一大段河床因河水退去,裸露的鵝卵石成了一個天然的沙灘,也成了我們今天戲水拍照的樂園。而更巧的是一對外地來的年輕戀人帶著電子琴、葫蘆絲在那一片鵝卵石上彈著電子琴玩,感覺他們才是真正的談“琴”說愛,并十分樂意地配合我們。所以,不論是裸露的鵝卵石,還是這對小戀人的出現(xiàn),都是上天賜給我們初三(3)班的聚會平臺和陪伴。隨著電子琴的旋律響起,同學們也高聲合唱,少時就耳熟能詳?shù)母枨懺谔胶觾砂?,伴隨著蟬鳴鳥唱十分悠揚別有韻味,讓人回味無窮。</p> <p class="ql-block"> “亞木溝”,“貴州第一溝”,國家AAAA級景區(qū)。所謂亞木:在土家語里就是“樹神”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亞木之美,得益于亞木之水,水是亞木的靈魂,也是亞木的精華??偮洳?100米,巨大的落差造就了亞木獨特、珍稀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故有“梵凈歸來不看山,亞木歸來不看水”之說。</p> <p class="ql-block"> 在炎熱的夏季,火球般的太陽被亞木溝茂密的樹木所遮擋,而腳下卻是一溝清泉汩汩流趟;一陣清涼的山風貼著水面順溝而來,感到非常舒適和愜意,順著棧道緩緩而行,一邊談笑風生;一邊欣賞沿途美景,清脆的蟬鳴鳥啼一路相伴,心情格外舒暢,偶爾又赤足淺水灘中,一陣玩水嘻戲,再拍張照片留個影,只一會功夫,一陣冰涼從腳至頭不敢久留。</p> <p class="ql-block"> 在炎熱的夏季“亞木溝”是一個絕佳的好去處,也是我們聚會旅游的第二站。</p> <p class="ql-block"> “云舍”,源于土家語,意為“猴子喝水的地方”。隱藏在貴州一個幽靜的角落神秘而美麗,被譽為“中國土家第一村”,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他雖然不是什么A級景區(qū),但名氣與人氣卻遠勝于一些A級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云舍村建在群山中,視野開闊地勢平坦,太平河穿山越嶺經亞木、侗寨流經此處,水量在沿途得到了補充,河道也更加寬闊,故而依山傍水、相映成趣;云霧纏綿在山腰久久不去猶如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 漫步村寨中,藍天白云下,古樸典雅的農家分布在山間田野,鴨鵝在水中嬉戲、禾苗正茁壯成長,一陣清風徐徐送來了花草的芳香,讓人心曠神怡……,好似置身于一幅渾然天成的畫卷中。</p> <p class="ql-block"> 而云舍最神奇的“神龍?zhí)丁?,深不見底、常年趟水終年不涸,據(jù)說它的顏色還可以預判天氣,只要顏色有變化,天氣也有變化。而神龍?zhí)对丛床粩嗟乃鞒闪嗽粕岽宓哪赣H河——龍?zhí)逗?。雖然只有800米,但700多年以來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云舍人,也正是因為這條世界上最短的河流,才讓得天獨厚的云舍終年人來人往,最后匯入太平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早上九點鐘,來到太平河,一座風雨橋橫跨,下端有一水壩可行車走人,壩面水深不足一尺,而壩的上游是一片開闊水域背靠青山、綠樹成蔭,水深齊腰可見底。很多橡皮艇聚集于此,同學們便四人一艇蕩起了雙槳,五顏六色的橡皮艇和女同學們花技招展的服裝,在水面形成了一道獨特而靚麗的風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剛上船時,由于劃船不熟練,大家還十分斯文,慢慢掌握技術后便瘋狂地打起了“水仗”,打得幾船人全身濕漉漉的,那個高興開心的場面直接將本次聚會推向了高潮。遺憾的是,由于都去“打水仗”沒人記錄下這歡快的鏡頭。</p> <p class="ql-block"> 但我相信,這些天真頑皮的畫面和歡聲笑語將永遠定格在青山綠水中,因為“青山不老,綠水長流”。細細回味,這不正是年少時才有的瘋勁嗎?今天再次展現(xiàn)在眼前勾起了好多往事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 三天的聚會旅游結束了,七月二十二日下午,從“云舍”村安全返回。</p> <p class="ql-block"> 回憶起這次聚會,有好多感慨。俗話說:“來日方長,后會有期”。其實來日并不方長,但后會一定有期,愿我的同學們多保重!</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下輩子不一定遇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