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照片提供: 陳 曦</span></p> <p class="ql-block"> 人過六十歲,身體明顯不夠硬朗了,總喜歡柔軟的東西多一點。吃飯愿吃米粒煮得糯軟的,穿衣愛穿綿柔寬松的,賞樂想聽節(jié)奏委婉的,就連和小外孫女拌嘴,也被頂撞的一愣一愣的,疲塌塌地“沒了脾氣”。整個人就像秋天樹枝的軟柿子,漸瓤漸空。平日里一次次被挫折“教乖”,少了從前“愣倔”的底氣。因此,人到暮年要活得淡然些,在繁中取簡,在平凡中作樂,讓緊縮的心舒展開來。這樣,日子就會過得輕松自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就拿穿鞋來說,商場里名牌鞋子,品種繁多,價位高低多了去了。年輕時追求品牌、時尚和靚麗,穿在腳上的鞋子與服裝搭配得體,就風度翩翩。而現(xiàn)在買鞋只要柔軟、防滑、舒適,就心滿意足,不再考慮貴賤和款式,甚至有了種“所有的華麗標簽都值得懷疑,所有的質(zhì)樸無華都值得體驗”的倔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照片提供:溫淑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 ? 曾在店鋪里看見一雙針織面料泡沫橡膠厚底的休閑鞋,拿在手中用力對折,柔軟有彈性,鞋面透氣,鞋底耐磨,好生喜歡。營業(yè)員巧嘴來一句話“穿上它走路跟腳,就像沒穿鞋似的”,“忽悠”的我,立馬付錢,拎鞋就走。俗話說:人老先老腳。鞋合不合腳,只有腳知道。說實話,誰受得了“穿小鞋”的滋味呢?別說,自從買了這雙鞋,我再也不想穿“高幫硬底”、“锃光瓦亮”的牛皮鞋了,就連家里的皮鞋油刷都顯得“障眼礙事”,仿佛穿上它,就有一股“踏遍青山人未老”的精氣神,走哪都不覺得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照片提供:莊國芳</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年端午節(jié)假期,女兒想帶外孫女去天津歡樂谷游玩。我建議她順道去逛逛北京城,因為首都旅游是孩子增長見識的必游之地。于是,她調(diào)整了行程,我們乘坐夕發(fā)朝至的動車直達北京。臨行前,妻子叮囑我穿上褲兜較多的休閑褲,方便攜帶“小零碎”。因為夏天出游,她們穿裙衣的時間多,且?guī)Ш⒆油小?lt;/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翌日早晨,我們來到天安門廣場附近的一家酒店。由于客房午后才能入住,便匆匆寄存了行李,先去游覽故宮。這時,天空下起了雨,道路有些泥濘。不過,雨天游覽,氣溫涼爽。景區(qū)雖然人多,但我們輕裝上陣,一路順暢。紫禁城的建筑莊嚴絢麗,宮殿雄偉華麗,瑰寶五彩繽紛,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蓬蓽生輝。這里幽邃深深,連通古今,如時間的鏡子,照亮文化的脈絡與空間的流轉(zhuǎn)。穿梭其中,體驗滄桑,感受魅力,共享榮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照片提供:白 明</span></p> <p class="ql-block"> 或許是我上了年紀和來過多次的緣故,看淡了皇家宮殿的壯美,越發(fā)對玉器、玩物和古典園林的富麗靜謐感興趣,瞇起老花眼,在人堆里擠來蹭去,東瞧瞧,西望望,像個古董老玩家似的,一副偶得隨性的趣致,觀賞的津津有味。不知疲倦的外孫女在御花園里顛來跑去,讓我步履蹣跚有些跟不上趟。不過,老少同游,剛?cè)峤蝗?,樂此不?!?lt;/p><p class="ql-block"> 突然,女兒發(fā)現(xiàn)揣在裙衣兜里的身份證不見了。她一陣電閃雷鳴般的咆哮,怨怪自己女兒總在她口袋里“掏呀掏”。外孫女像是闖了禍似的,淚眼汪汪,臉上分不清雨水還是淚水。霎時,陰云密布,游興全無。冷靜的妻子讓女兒返回尋找,她帶著孩子去酒店開房小憩。</p><p class="ql-block"> 我獨自蹲在酒店門口抽悶煙,情緒像雨絲一樣淅淅瀝瀝地低落到冰點,一籌莫展。原本發(fā)生了不大點事,可我卻跨不過焦慮這道坎,“總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一是懊悔自己沒有及時提醒女兒,把身份證放進自己的“保密口袋”。二是考慮接下來的行程,還要去天津,坐動車、訂賓館、入景區(qū)都需要“驗明正身”,何況女兒是我們出行的“導游”,車票、門票和住宿,都是用她的身份證事先訂好的,其重要性顯而易見。無奈,“老干部”遇到了新問題,頭比身子大。我越想越郁悶,內(nèi)心的柔軟變成了怯弱,更加不堪一擊。</p><p class="ql-block"> 女兒回來了,她兩手一攤,束手無策地說:“故宮的失物招領處幫我查了,沒有西安人丟的身份證”。</p><p class="ql-block"> 我問:“咋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女兒大不咧咧地說:“能咋辦?走一步看一步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快 樂 旅 行</b></p> <p class="ql-block"> 一家人灰頭土臉地從酒店出來,按行程預定時間,將去天安門廣場看“降旗儀式”。</p><p class="ql-block"> 這時,雨已經(jīng)停了。我看見路邊有個治安崗亭,便走過去求助“警察叔叔”說:“我們的身份證丟了”。話一出口,警察沒吱聲,只用眼神示意一下崗亭邊的小桌臺。我順著他眼視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一張身份證,伸手抓起,還沒看清上面的字跡。身旁的女兒驚呼:“就是我的”。全家人欣喜若狂,又是拱手又是作揖,好話說了一籮筐。北京的警察似乎見慣了這種場景,依然保持矜持姿勢,目不斜視,神態(tài)威武。但從他那充滿致意的表情中,讀懂了他的敬業(yè)和職守。頓時,我那顆柔軟的心也跟著警察的模樣堅強起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此刻,天空放晴,太陽露出了笑臉。微風徐徐,涼爽帶走了燥熱,連呼吸都變得順暢起來。愉悅之情油然而生,像陽光一樣明亮。我看著女兒用失而復得的身份證刷過安檢,動作瀟灑,步伐輕盈。然后,她轉(zhuǎn)身將身份證遞給我保管,如釋重負地詭異的一笑,比綻放的狗尾巴花還燦爛。我小心翼翼地將其插入褲兜,封嚴拉鏈。全家人閑庭信步,走向天安門廣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照片提供:夏 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廣場周圍的建筑,乃國之地標,雄偉壯麗。玲瓏的外孫女又活潑起來了,她手持小國旗,歡呼雀躍,不停地擺出Pose,定格住美好的瞬間。媽媽給她唱《我愛北京天安門》,給她看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先烈們的雕塑像,給她講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故事……當陸??杖妰x仗隊邁著矯健步伐,踏上金水橋,穿過長安街,進入廣場時,晚霞映紅了天空。人們凝神矚目,肅然起敬。外孫女擠在人群的最前頭,挺直小身板,全神貫注地看完國旗護衛(wèi)隊“入場--護旗--返回”的全過程。這恐怕是她經(jīng)歷過的最有儀式感的一次觀瞻,受益終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視頻:</span><b style="font-size:15px;">我和我的祖國</b></p> <p class="ql-block"> 離開廣場時,不經(jīng)意地又看見崗亭桌上擱著一張游客遺失的身份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趕緊下意識地伸手摸進口袋,拿出身份證看了又看。從來沒有如此這般認真仔細地審視過自己的“小卡片”,只見背面上的“國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清晰可見。再回眸遠眺華燈初上的天安門廣場,星光璀璨,熠熠生輝,心里有種“國泰民安”的欣然,溫煦而又祥和。那顫抖的手,柔軟的心,是喜悅,是贊嘆,更是自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7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