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日讀到了劉震云先生提起了小時候五個饅頭的故事,也激起了我很久以來的想法,寫一下兒時記憶。</p> <p class="ql-block">小時候我家在農(nóng)村還不算窮,爸爸在糧所上班,媽媽在學校教書。但要強的父母依然種地,為了多一份收入。而今這個季節(jié)城市都在想辦法解決排水問題,怕堵了小區(qū)或者馬路,從前段時間上班途中看到市政在排查下水道及小區(qū)內(nèi)近期的水道改建就能看出來。兒時我家有很多塊地,而且每塊地都很大,每到這個季節(jié),一遇到下大雨,就需要把地頭的崗子挖開,利用地里地勢高,外面小溝地勢低往外排水,剛開始還可以,隨著兩者地勢相持平,水就沒有辦法排出去,這時候就需要打住挖開的崗子,用臉盆把水一盆一盆的潑出去。由于地比較多,有時候我和大哥二哥可能會分配到同一塊地去潑水,兒時的快樂也來源于此,你一百盆,我一百盆,他一百盆,輪流去做,隨著時間的流逝,地上的泥隨著水被潑走,也就由一個小坑,變成一個大坑,最后是比人還要深的坑。最后還會收獲泥鰍,小魚,也有意想不到的蛇出現(xiàn)。排水是需要盡快完成的,如果太陽出來,曬的水時間長了,水溫升高,那么大豆就會根部腐爛。每次雨季未過,我雖有時偷懶及家人照顧少干農(nóng)活,但皮膚上總會被曬脫皮,也逃不過曬傷的結(jié)局。</p> <p class="ql-block">農(nóng)民是最擅長總結(jié)的,最涼快的地方莫過于玉米地頭,廚房門口。昨日和侄女一起買剛下來的玉米棒子,和她說起了曾經(jīng)我小時候這個季節(jié),我和媽媽,大哥一起去黃河灘區(qū)那塊地扶被風吹歪的玉米,每當大風吹過,還未扎深根的玉米就會成片成片的倒下,倒下不扶起來就沒有了豐收,需要一顆一顆的扶起來,用土作為歪玉米的支撐物,小時候?qū)Ξ€分沒有概念,只記得很多很多的玉米,密不透風,頂著烈日,扶完一行還有一行,扶完一行還有一行,一行一行,卻總也數(shù)不到頭。我家尚有父母工資作為家庭生活來源一部分,對于農(nóng)民家庭呢,豐收的玉米可能意味著孩子的學費,老人的醫(yī)療費,年輕人的營生……記得有個親戚說過一句話:小時候父母總是教育我們好好學習,不再與土地打交道。我的父母也這樣說過我們?nèi)齻€。但我后來聽到一位親戚說起種地:我們應(yīng)當讓農(nóng)民更好的種地,種好地?!绻跣∨笥岩院筮x擇職業(yè),我也希望王小朋友能夠多為農(nóng)學去努力做貢獻。</p> <p class="ql-block">地里既有水多成災(zāi)的時候,更有干涸需要水的時候。父母總是半夜起床,打著手電筒,開著四輪去地里占水井,去的晚了,被別人占住了,可能就需要等待好長時間,而父母又有工作,總是需要湊周六周日完成。有次需要收管子,我也下到了河里幫爸爸拉管子,腳剛下到河里,就感受到了河里磚頭之類的硌的腳疼,我問爸爸沒感受到嗎?爸爸說只要你不說,沒人知道。當時的情景記憶尤深,爸爸依然默不作聲的趟在河里拉管子。時隔多年,經(jīng)歷了工作與生活,談不上捶打,但也有磨煉,依然保持著凡事提前去做,提前打算,提前安排的習慣。也學會了沉默,默默的去做自己份內(nèi)的事。</p> <p class="ql-block">近幾日總是刷到視頻~我想提筆寫下詩句千行,寫一寫我家鄉(xiāng)田野的模樣……。而今家中早已不再種地,但從土地勞作中教會我們吃苦勤勞踏實深深的印在了記憶中、骨子里。希望人生不忘來時路,走好人生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