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首部謳歌當代花木蘭的故事集——《綻放的軍花》出版十周年回顧

八月桂花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謳歌當代花木蘭的首部故事集</span></p><p class="ql-block"> ——《綻放的軍花》出版十周年回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主編、作者 徐海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原創(chuàng))</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光陰荏苒,時間飛逝。自2013年5月我們開始征文編輯女兵故事匯編書《綻放的軍花》,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1日出版,今年出版十周年了。七十位作者分散在國內(nèi)外三十多個城市,然人散情懷不散,軍魂永駐心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回顧出書概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2年8月1日,由新浪博客“革命后代”老兵圈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軍旅回憶錄博文集《那時的軍營那時的我》(我擔任該書編輯委員會主任)問世,為第一部共和國老兵回憶錄博文集,社會反響較好。之后時任上?,F(xiàn)代出版集團黨委副書記的羅際明同志找到我,說明上海人民出版社擬給我頒發(fā)聘書,由他和我共同擔任主編,編輯一部女兵故事集,初衷為共同書寫人民軍隊的歷史,打開一扇讀者了解現(xiàn)代女兵生活、情感的窗口,鑄起“現(xiàn)代花木蘭”的精神豐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羅際明是參加過老山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退役大校,又長期從事出版工作,資歷高,經(jīng)驗豐富。我只是普通一老兵、業(yè)余寫作愛好者,非出版專業(yè)人士,故猶豫再三。承蒙羅書記一再鼓勵,完全信任,我終于下決心接受了這個光榮艱巨的任務(wù)。要在2014建軍87周年之際,為廣大讀者奉獻一本兼具思想性、文學性、故事性、可讀性的女性軍旅紀實匯編書,并非易事。這將是第一部綜合性人民軍隊女兵故事集(此前已經(jīng)有抗美援朝等局部題材女兵故事圖書出版),時間緊,任務(wù)重,只能編好,不能出問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從2013年5月開始通過網(wǎng)絡(luò)和在現(xiàn)實中面向全國征文。征文對象從1927年8月1日起義參加者到新世紀女兵;作者可以是女兵,也可以是熟悉女兵故事的男作者。各地作者聞訊后踴躍投稿,羅書記和我抓緊時間與作者聯(lián)系和審定修改來稿。各地作者們也都積極配合修改文稿,精益求精,千錘百煉。有的作者來稿最終未被采用,她們也無怨言,對她們,應(yīng)特別尊重和感謝。我那時在單位已退休,為了確保出書質(zhì)量,即將全部精力和熱情投入編書工作,邊學邊干,給羅際明主編當好副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羅際明主編在2014年4月專程赴京拜訪了百歲老紅軍、謝覺哉夫人王定國,并托人請到賀龍女兒賀捷生將軍和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彭珮云,為《綻放的軍花》一書分別題寫書名、題詞和作序。三位共和國女名人為此書增輝不少,留下了珍貴的紀念,也彰顯本書不低的政治規(guī)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本書起名從《女兵的故事》到確定《綻放的軍花—人民軍隊女兵故事集》,最終采用了71篇文章,第一篇是第一代女兵回憶南昌起義(是我的姨外婆彭文之遺作),最后一篇是2013年仍在軍隊服役的女兵生活感悟(作者胡娟)。上海人民出版社任學剛擔任責任編輯,傅惟本為設(shè)計裝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經(jīng)努力,《綻放的軍花》趕在2014年上半年定稿付梓,八一節(jié)正式出版,全國發(fā)行。當天軍報軍網(wǎng)等官媒都對這本書的出版進行了報道。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也將本書列為2014年十大優(yōu)秀圖書之一。當年《綻放的軍花》共發(fā)行4500本,其中包括首版3000冊,本書作者劉季琰之子、張憶紅弟弟、廣州著名企業(yè)家張憶平先生一人訂購加印1500本。現(xiàn)這本書各大書店及網(wǎng)站均早已售馨,僅孔夫子舊書網(wǎng)可能還有零星折價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上海人民出版社為《綻放的軍花》出版發(fā)行出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海人民出版社將《綻放的軍花》列入2013年選題,購買書號,印刷出版及組織京、滬兩場新書首發(fā)式,完全是由自負盈虧的出版社出資。書的印刷數(shù)量僅四千多本,出版后全部銷售收入屬于出版社,未產(chǎn)生版稅,也就未能為作者發(fā)放稿酬。出版社當年向每位作者寄贈了兩本樣書(價值96元)作為感謝。我作為出版社聘請的主編之一,也得到了幾本書、價值幾百元的酬勞。到北京參加《綻放的軍花》首發(fā)式的食宿交通費用全部是我自理的。既便沒有得到似乎與付出不相稱的物質(zhì)收獲,我仍然覺得自己很幸運,受聘參與主編出版《綻放的軍花》這本關(guān)于理想信念之書,這樣的人生良機非用錢能買到。“真正干事的人只管播種,不參與收獲?!边@應(yīng)該是編書使我得到的一種精神升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綻放的軍花》是全體作者的奮斗心血結(jié)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這次征文的作者中,有老紅軍、老八路、新四軍、志愿軍女兵前輩,有新中國幾代各軍兵種普通軍轉(zhuǎn)女兵,也有個別定居海外的退役女兵作者。有為年邁的女兵前輩口述歷史代筆的男女作者,也有好幾位成果豐碩的中國作家協(xié)會軍人會員。其中著名大校作家張聿溫、著名“紅墻作家”顧保孜等作者2014年8月1日親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現(xiàn)場助陣《綻放的軍花》首發(fā)式。無論是專業(yè)作家還是文章初次上書的普通一兵,無論男女作者,都為此書的編輯出版奉獻了多年實踐的心血之作,智慧結(jié)晶。通過《綻放的軍花》講好建軍八十多年歷史上不同時期、不同題材的女兵故事,為社會留下了“軍魂”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給廣大讀者以心靈的啟迪,精神的滋養(yǎng),也為軍旅文學寶庫培育了一朵新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出書工作是艱苦細致的腦力勞動和精神創(chuàng)造,要付出很多辛苦,承擔許多壓力,我卻體會到因為創(chuàng)造因為奉獻而帶來的快樂,衣帶漸寬終不悔,耕耘收獲乃確幸。和2012年編輯出版首部軍旅回憶錄博文集《那時的軍營那時的我》一樣,我本人對全體編者、作者懷揣十二分感恩的心。當然各種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諒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此借微信一角,網(wǎng)絡(luò)一方,對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責任編輯任學剛、美術(shù)設(shè)計傅惟本老師深表感激!對為我們《綻放的軍花》題名題詞、作序的王定國媽媽,彭珮云主席,賀捷生將軍以及所有為本書出版默默奉獻的朋友們的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本匯編兵書的誕生,折射著人民軍隊的光輝歷史,凝聚著無數(shù)指戰(zhàn)員的奮斗與作者的心血。奮斗沒有止境,軍花永遠綻放。作為主編之一,我將在以后的時間里,陸續(xù)將《綻放的軍花》一書中71篇女兵故事回憶錄以美篇形式選擇發(fā)出(我這有十年前送出版社的全書Word文檔),以饗讀者。有興趣的閱讀者可關(guān)注。謝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附文在后:羅際明~《綻放的軍花》是怎樣一本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2024年7月29日于上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圖左為《綻放的軍花》主編羅際明轉(zhuǎn)業(yè)前半身照,右為2014年8月1日,責任編輯任學剛(左,退役軍人)和主編徐海平(退役軍人)在北京《綻放的軍花》首發(fā)式舉辦地西單圖書大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封面封底設(shè)計裝幀 傅惟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由洛陽作者梁建國(退役軍人)創(chuàng)作的篆刻:綻放的軍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4年4月,羅際明主編在京拜訪老紅軍王定國,她老人家為本書慷慨題寫書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4年4月102歲紅軍媽媽王定國題寫書名,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全國婦聯(lián)原主席彭珮云為本書題詞,賀龍元帥女兒賀捷生將軍為本書作序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綻放的軍花》一書目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下是2014年8月1日上海人民出版社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8月15日在上海書展分別舉辦《綻放的軍花》首發(fā)式的部分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簽名售書臺左起:南寧作者劉軍、孟靜蘭,北京作者張林、上海作者徐海平、北京作者李林、四川作者趙新紅、上海人民出版社《綻放的軍花》責任編輯任學剛。徐海平代表羅際明主編參加了北京新書首發(fā)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參加過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的廣西南寧作者孟靜蘭(左二)、十歲志愿軍劉軍(左一)冒著炎熱,千里迢迢赴京參加了首發(fā)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圖右起:北京作者張林、聶昭華、天津作者梁志英與著名軍旅文學朗誦者雨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各地作者看到石家莊作者、1959年參軍、軍體運動員出身的薛玉榮(右二),格外高興。她的文章《穿著一只鞋“跑”進軍營》投稿編輯時修改了不下十遍,鍥而不舍,令人感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主編徐海平1970-1973年在廣州空軍司令部通信站服役,當時的部分老首長、老戰(zhàn)友早已轉(zhuǎn)業(yè)回京,這天也前來西單圖書大廈首發(fā)式助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者、編者、讀者,追求夢想之路上的跋涉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沈陽作者康惠平、北京作者李林、王希平與軍迷博友淑云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天津鐵桿軍迷安永愛(右)專程趕來為《綻放的軍花》首發(fā)助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北京作者理靈(右二)的親友們都來助陣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采訪撰寫《天山女兵》一文的北京男兵作者張林為小讀者簽名售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石家莊作者薛玉榮為讀者簽名售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十歲時,你在炮火連天的抗美援朝戰(zhàn)場保家衛(wèi)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七十四歲時,你在偉大首都的圖書大廈簽名售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圖為南寧作者劉軍當場買了一摞子書準備帶回南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辛苦編書出版為了什么?就是為了讀者如饑似渴閱讀這一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讀者給老兵奶奶獻一支小紅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北京作者田小津(右一,為母親和婆婆代筆)全家人都來參加了首發(fā)式</span></p> <p class="ql-block">北京作者理靈全家三代人也都來參加了首發(fā)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著名軍旅朗誦者雨音在現(xiàn)場聲情并茂朗讀《綻放的軍花》序二李韌詩歌《紅軍媽媽,我們等你回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開國將軍劉清明之女、撰文記錄母親方坤當年在延安抗大學習戰(zhàn)斗故事的北京作者劉飛(右)在現(xiàn)場接受采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綻放的軍花》出版發(fā)行是人民軍隊女兵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大事,2014年8月15日首發(fā)式在上海展覽中心書展舉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廣州作者、志愿軍一等軍功章獲得者、82歲劉季琰(左)和南寧作者、79對越參戰(zhàn)老兵楊宜玲,兩代女兵英雄代表在上海展覽中心首發(fā)式上見面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左起:參戰(zhàn)老兵、主編羅際明,江西作者劉金爐、杭州作者胡華軍,后站者右為退役軍人、責任編輯任學剛,左為兵書《那時的軍營那時的我》上海作者、海軍老兵蔡正明到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抗美援朝英雄女兵作者代表劉季琰在上海首發(fā)式上發(fā)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讀者與廣州作者劉季琰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參戰(zhàn)老兵、杭州作者胡華軍(左二)帶著先生(右二)一起到滬助陣,左一為責任編輯任學剛,右一是參戰(zhàn)老兵、南寧作者楊宜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劉季琰、張憶紅母女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排左起:廣州作者張憶紅、劉季琰、主編徐海平,后排左起:上海作者高莎莉、寧波作者秦小華、杭州作者胡華軍、南寧作者楊宜玲、上海作者門春悅、胡憶征、鄧玉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海首發(fā)式專門為讀者設(shè)計定制的《綻放的軍花》卡通書簽,不料被到場熱情的人們一掃而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上是十年前的2014年7月,沈陽作者康惠平制作的《綻放的軍花》13分鐘音畫視頻。因視頻格式轉(zhuǎn)換時部分內(nèi)容被系統(tǒng)自動刪剪4分鐘多,內(nèi)容是本書簡介及少數(shù)作者介紹。無法恢復(fù),是個遺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附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綻放的軍花》 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主編、作者 羅際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八十七周年之際, 由羅際明和徐海平主編、 上 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綻放的軍花》一書, 經(jīng)過一年零兩個月的打造, 如期與廣 大讀者見面了。 女兵是一個出故事的群體。古今中外,有軍隊就有女兵。隨著戰(zhàn)爭樣式的 變化和發(fā)展,軍中適合女兵的崗位不斷增多,女兵在軍隊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 突出。 但是, 由于軍隊的特殊性,女兵在軍隊中的數(shù)量總體稀少的局面不可能改 變。 “ 稀為貴 ” 和 “ 獵奇 ” 的心理, 加上戰(zhàn)爭的殘酷與女性的柔美存在巨大的反 差, 女兵成為了人們感興趣的永恒話題??墒牵诋斀窈古3錀澋膱D書中,反映 女兵生活的書少之又少,對我軍女兵的反映更是不全面不充分。很多老百姓對女 兵的認識, 要么是概念化, 認為女兵就是唱唱跳跳、 打針給藥; 要么是神秘化, 不清楚女兵在部隊究竟是干什么的?!毒`放的軍花》打開了一扇了解女兵的窗口, 人們可以從書中比較全面、 客觀地認識人民軍隊的女兵。 《綻放的軍花》中的女兵主人公, 包括了各種各樣的女兵, 其中有名人和 英模(比如我黨我軍第一代女革命家、我軍第一位以身殉職的女飛行員、林彪的 女兒等), 但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女兵, 甚至還有一時落后的人物。涉及到軍隊 這個大背景,我們既肯定和歌頌我軍的輝煌業(yè)績,也不回避部隊的陰暗面(比如 紅軍時期內(nèi)部的 “ 審查 ” 和 “ 肅反 ” 、 西路軍的失敗、 文革時期處理 “ 天安門事 件 ” 的極左做法等) 。 總之, 這本書不是 “ 高大全 ” 的英模事跡匯編,也不是 “ 假 大空 ” 的說教式政治讀物, 而是一本總體 “ 中性 ” 又蘊含正能量的女兵故事集, 向讀者講述真實可信、 平凡可愛的女兵故事, 反映女兵甜酸苦辣的經(jīng)歷和情感。 正如書的后記中所說: “ 這是我軍幾代女兵戰(zhàn)斗生活的縮影, 是女兵精神的凝 聚。 ” 以往出版的女兵圖書,都是寫的單個女兵(如抗日英雄趙一曼、第一位女 將軍李真)、 一個女兵集體(如八女投江、對越作戰(zhàn)的女子救護隊)或某個歷史 階段的女兵(如西路軍女戰(zhàn)士, 新四軍女兵), 綜合反映各個歷史時期女兵的故 事書還沒有, 此書是第一本。 全書 71 篇文章, 分為 “ 戰(zhàn)火青春 ” 、 “ 血染風 采 ” 、 “ 和平女杰 ” 和 “ 五味軍旅 ” 等四輯, 可以說全是 “ 原生態(tài) ” 資料, 展示 了我軍各個歷史時期女兵的精神風貌,反映她們特有的喜怒哀樂情感。時間跨度 大, 包括了從我軍建軍之初到現(xiàn)在的各個歷史時期。 內(nèi)容覆蓋面廣, 包括作戰(zhàn)、 訓(xùn)練、 科研、 執(zhí)勤、 援外、 救災(zāi)、 生產(chǎn)、 文化活動、 軍民交往、 婚戀家庭等方方 面面。 很多人的觀念中,出版一本反映我軍各代女兵的故事集錦,應(yīng)該是官方的 組織行為。 這本書恰恰不是這樣, 而是一群 “ 游兵散勇 ” 通過一根無形的紐帶團 結(jié)起來、 共同完成的一部作品。 我們收到的 460 多篇稿件和 100 多幅圖片, 90%以上是退役軍人和現(xiàn)役軍人自發(fā)投稿的。入選作品的作者和提供者,除一人外全 部是退役軍人和現(xiàn)役軍人。他(她)們現(xiàn)在的身份各異、年齡不同, 而且分散居 住在三個國家的幾十個城市和鄉(xiāng)鎮(zhèn),絕大多數(shù)人相互之間未曾謀面,我們兩位主 編也跟絕大多數(shù)投稿人素不相識。然而,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兵。 正是軍旅 情結(jié)將我們連系在了一起, 靠 “ 心有靈犀一點通 ” 寫作出版了這本書。解放戰(zhàn)爭 時期參軍的女兵、 85 歲的廣州作者劉季琰同志, 因腰部手術(shù)而住院, 臥床不起, 得知征文的消息后, 晚上沒人時慢慢爬到桌邊,利用半個月時間,一筆一劃地寫 下了 4000 多字的《戰(zhàn)火中的青春歲月》, 再由她的女兒敲打鍵盤, 通過電子郵 箱發(fā)給我們; 湖南湘潭作家彭成仁, 因喉癌手術(shù), 喉管全切除, 完全不能發(fā)聲。 在治療休養(yǎng)期間,他堅持通過無聲的網(wǎng)絡(luò)聯(lián)系,幫助女兵前輩郝兆南同志整理了 回憶錄《朝鮮戰(zhàn)場上的生死考驗》。 很多退役老兵、部隊官兵和軍迷們以各種方式支持這本書的出版,一些人 在網(wǎng)絡(luò)上開展討論,為書稿的內(nèi)容和形式獻計獻策,幫助我們聯(lián)系作者、推薦稿 件、 宣傳造勢。 三位德高望重的婦女界老領(lǐng)導(dǎo)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有力支持:全 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 全國婦聯(lián)原主席彭珮云同志為本書題詞: “ 巾幗不讓 須眉 ” ; 賀龍元帥的女兒、 出生 20 多天就隨軍長征的 “ 最小紅軍 ” 賀捷生將軍 為本書作序; 百歲老紅軍、 “ 延安五老 ” 之一謝覺哉同志的夫人王定國老媽媽為 本書題寫書名。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為出版這本書一路綠燈,并 且把它列入了今年上海書展重點推介的圖書和上海新聞出版局牽頭舉辦的 “ 書香 上海全國行 —— 滬版圖書精品展 “ 書目 (全國部分城市巡展, 北京為第一站) 。 在浩如煙海、 博大精深的女兵世界里, 《綻放的軍花》提供的只是 “ 一滴 水 ” , 我們希望她能夠閃耀出女兵精神的光芒。能否如愿, 只有留待廣大讀者的 檢驗和評判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4年7月,本文作者羅際明為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黨委原副書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感謝多位戰(zhàn)友朋友提供照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