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九年前曾和春莉夫婦、王老師自駕從109國道(青藏線)到拉薩,本想從318國道(川藏南線)繞回,因故改變計劃乘飛機返回。所以走318國道,領(lǐng)略藏南風光成了心心念念的期盼。今年暑假見有團隊自駕出行,走的正是318國道,便毫不猶豫報名,二進拉薩。</p> <p class="ql-block">6月28日川藏萬里行D1:</p><p class="ql-block"> 早上8:00出發(fā),下午5:30到達目的地湖北荊州古城,驅(qū)車 780公里,耗時九個半小時,途經(jīng)浙江、江西、湖北三省。一路大雨,山岳潛形,人在車中睡睡醒醒。唯有過鄱陽湖大橋時被鄱陽湖的浩淼之景震撼:真是“六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鄱陽城”??!</p><p class="ql-block"> 也算幸運,一路的大雨等我們到達荊州古城時居然停了。我們?nèi)胱≠e陽樓對岸的蔚東花園酒店,晚飯后便登臨古城墻,在城墻上散步賞景,領(lǐng)略一磚一瓦散發(fā)的歷史氣息。</p><p class="ql-block"> 荊州古城墻一圈約為11.28公里。城墻、城門、敵臺、堞垛等均保存較好,是中國現(xiàn)存四大古城墻之一(另外三處是平遙城墻、西安城墻、興城城墻)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墻東西長3.75公里,南北寬1.2公里,面積4.5平方公里,城墻高8.83米,有城垛4567個,炮臺26座,藏兵洞5座,城門和城樓6座。雖然現(xiàn)在的城墻修建于清順治,但幾千年來基本在原址修建。東門是唯一水門,據(jù)說劉備當年都從此門進出,娶親亦然。知道荊州是因為《三國演義》,了解了荊州才知“禹劃九州,始有荊州?!鼻G州歷史之悠久,底蘊之深厚絕非僅讀《三國演義》能知,但確實是《三國演義》使荊州名揚千載,婦孺皆知,這就是文學(xué)的魅力,文化的力量吧。</p> <p class="ql-block">6月29日川藏萬里行D2:</p><p class="ql-block"> 早餐后騎小電驢到荊州古城里遛了一小圈。條石鋪就的張居正路上還可以當街賣菜,肉鋪里的油膩味在潮濕的水霧里滯留,打消了我慢騎細看的興致。關(guān)公廟還沒開門,未能進去一睹荊州美髯公風采,但在關(guān)羽曾守護過的地方經(jīng)過,隔著兩千多年的時光感受著關(guān)羽的榮光和頹敗,莫名的恍惚和感慨。</p><p class="ql-block"> 早上8:10從荊州古城出發(fā),下午5:50到達目的地四川遂寧市,入住鳳凰大酒店。這天驅(qū)車750公里,耗時九個半小時。一路崇山峻嶺,隧道不斷,我們就像做了一天“穿山甲”一直在鉆山洞。</p> <p class="ql-block">6月30日“川藏萬里行”D3:</p><p class="ql-block"> 昨天抵達的遂寧是四川省地級市,因東晉大將桓溫平蜀后,寓意“平息戰(zhàn)亂,遂得安寧”而得名。與成都、重慶呈等距三角。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陳子昂的家鄉(xiāng)。</p><p class="ql-block"> 遂寧擁有獨特的觀音文化,被評為“中國觀音文化之鄉(xiāng)”。在遂寧市船山區(qū)涪江岸邊聳立著一座海拔不高不矮的山丘,山間有泉水自巖石滴下,終年不溢不涸,流注不竭,名曰靈泉。一行人六點起來去靈泉寺敬香、游覽。讀到蘇東坡曾在靈泉山的石壁上寫有的一首七絕《七泉》:“泉泉泉泉泉泉泉,古往今來不計年。玉斧劈開天地髓,金鉤釣出老龍涎。”匆匆經(jīng)過,談不上了解,但山環(huán)水繞的遂寧確實清新整潔。</p><p class="ql-block"> 8:20從酒店出發(fā),首先前往瀘定橋,在路牌上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地名:成都、綿陽、瀘州、眉山、樂山、雅安,西昌,有點見到熟人的親切感[偷笑]。穿過了中國最長的二郎山隧道到瀘定,進入318國道。瀘定橋因為22位紅軍壯士勇奪瀘定橋取得長征史上一場重要戰(zhàn)役而名揚中外。雖然兩岸的景象已天翻地覆,但滔滔大渡河水依舊,錚錚鐵索不變,人們的敬仰之情仍在,游人絡(luò)繹不絕!</p><p class="ql-block"> 離開瀘定前往新都橋,經(jīng)過康巴第一關(guān)折多山。自覺身體還行,登臨4900米山頂,結(jié)果晚上到新都橋住處開始高原反應(yīng):胃痛嘔吐,頭痛欲裂,“英雄”立馬成“狗熊”。好在有同行的秋菊的照顧,有其他伙伴的關(guān)心。</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7月1日川藏萬里行D4;</p><p class="ql-block"> 一早出發(fā)先去塔公草原再去墨石公園(就7月1號這天閉園)。午飯后從新都城直奔稻城亞丁。一路景色都不錯,特別是從雅江的天路十八彎到天空之城理塘,要翻過幾座海拔都在四千以上的高山,夾路的高原草甸蜿蜒起伏,無邊無際,藍天如鏡,白云噴薄,散落的牦牛、帳篷、藏民屋舍點綴期間,宛如一幅蔓延開的壯麗的畫卷。只是本人依然處于高反狀態(tài),惡心、頭暈、乏力,興致闌珊,勉強下車打卡,以作紀念。</p> <p class="ql-block">7月2日“川藏萬里行”D5:</p><p class="ql-block"> 昨天就入住在稻城亞丁景區(qū)邊。隨著“中國香格里拉之魂","水藍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凈土"的美譽廣為流傳,不遠萬里慕名而來的游客越來越多,景區(qū)周邊的酒店鱗次櫛比(景區(qū)里面的亞丁村也可入?。?,食宿極為方便。</p><p class="ql-block"> 瘟了一天一夜的人雖然還略有疲乏但還是義無反顧地加入游覽的行列。整個景區(qū)的海拔都在四千米以上,我們幾個人坐景觀車到洛絨牛場,然后步行到貢嘎措返回。微信運動顯示今天走了一萬六千多步,行走在高原其艱難無比噢!雖然沒能到“牛奶?!薄拔迳!?,但已深深為稻城亞丁無與倫比的美麗折腰!雪山圣潔,峽谷巍峨,草甸遼闊,溪流澄澈,樹木蒼翠,花草繁盛。無論你站在哪兒,映入眼簾的都是美麗的圖畫。雪域高原最美的一切都匯聚于此!</p><p class="ql-block"> 若用倆字概括今天的感受那就是“美”和“累”,怎么取舍就看你自己了。</p> <p class="ql-block">7月3日“川藏萬里行”D6;</p><p class="ql-block"> 7:40離開四川的香格里拉鎮(zhèn)沿稻香公路(稻城亞丁—香格里拉)行駛245公里到云南的香格里拉市。車從稻城亞丁出發(fā)便在山巔行駛,天路十八彎,云霧繚繞,偶遇高山草甸,花團錦簇。經(jīng)過拉木格村時,太陽升起,云霧散開,露出的一片藍天,就像一道打開的天堂之門,絢麗而神秘。</p><p class="ql-block"> 在這美而險的天路盤旋了將近兩小時后車子下到山谷,眼前則又是另一番美景:滿眼郁郁蔥蔥,綠意濃得化不開,溪流縹碧,一路歡騰奔涌。車行期間宛若置身于最澄澈最清新最滋潤的大自然懷抱里。</p><p class="ql-block"> 85公里后到各卡鄉(xiāng)思子村,過了公安關(guān)卡,就進入云南境內(nèi)了。一路的植被不如之前茂密,海拔在四千左右,天氣時雨時晴。坍塌、落石處很多,極是危險,浪都三個隧道口差不多被落石堵住。我們的車還被一塊飛石親吻了一下。</p><p class="ql-block"> 下午一點到香格里拉市,我們先去普達措國家公園游玩。雖說是個五A景區(qū),但較之絕美的稻城亞丁,普達措就像個著一身綠裳的小家碧玉而已,清新養(yǎng)眼絕不驚艷。因為下雨,未帶雨具的我淋得像落湯雞,再看這個“小家碧玉”更是黯然失色。說實在的,如果是從稻城亞丁過來的人,真沒必要花138元來此一游,體驗“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的遺憾。</p><p class="ql-block"> 入住的云悅.別院距離得克宗古城不遠,晚飯后去古城逛了一下,燈火闌珊,載歌載舞挺熱鬧,全然不是自己十多年前來此的印象。這是個被旅游帶火的小城市,但也露出些許失寵的頹相。特別是今年,太多游客被《我的阿勒泰》帶走了。</p> <p class="ql-block">7月4日“川藏萬里行”D7;</p><p class="ql-block"> 早上8:10離開香格里拉,先車游納帕海,然后在納帕海白塔站下車走走。這是一個遼闊的牧場,有遠山、草甸、湖泊、牛羊??上]有藍天白云,總是黯然遜色。離開納帕海前往德欽,先經(jīng)過金沙江畔奔子欄鎮(zhèn)。金沙江在奔子欄鎮(zhèn)附近有個最美拐彎處叫月亮灣,是世界自然遺產(chǎn)“三江并流”區(qū)域標志性景觀之一,也是云南與四川的分界線,一邊是云南省迪慶州德欽縣奔子欄鎮(zhèn),另岸則是四川省甘孜州得榮縣子庚鄉(xiāng)。午飯后繼續(xù)前行,翻過白馬雪山,下午3:30到德欽,遠眺便是梅里雪山。</p><p class="ql-block"> 德欽是一個沿著峽谷而建的細長的縣城。我們?nèi)胱【嗫h城10公里的飛來寺附近的“望山居民宿”,躺在床上望出去就是梅里雪山。晚飯后去飛來寺逛了一下,回來遇到暮歸的牛群,一步一踱,氣定神閑。風掠過它們脖子下的鈴鐺(牛脖子上掛鈴鐺的習慣不僅是為了方便主人監(jiān)控牛的活動和安全,還有裝飾的作用),傳來清脆的聲音。因為自己身著橙色衣服,怕招惹牛群,緊張地跑開了,身后的鈴鐺聲悠揚飄蕩……</p> <p class="ql-block">7月5日“川藏萬里行”第八天:</p><p class="ql-block"> 早上八點半從飛來寺出發(fā),前往芒康。出門時下雨,拐了幾道彎后沒雨了。峽谷內(nèi)云海波濤洶涌,升騰翻飛,霎時彌漫天地,一會兒又各自飛揚,逐漸散開,然后聚集山頂和云融為一體。</p><p class="ql-block"> 今天全程沿214國道,逆瀾滄江而行?;蛟S因為近期雨水多, 江水甚是混濁,進入西藏境內(nèi) 江水呈紅褐色,據(jù)說是由于上游西藏鹽井的制鹽的緣故。</p><p class="ql-block"> 11:00到達昌都市芒康縣鹽井鎮(zhèn)納西鄉(xiāng)加達村,觀賞鹽井、古鹽田。當?shù)佧}田遍布瀾滄江兩岸,其制鹽歷史始于唐朝,現(xiàn)在依然沿襲早期流傳下來的傳統(tǒng)工藝,從擇地鑿井、搭建土木結(jié)構(gòu)的鹽田、曬鹽、販運均保留原有技術(shù)和形式,是世界上少有的原始鹽業(yè)生產(chǎn)活化石之一,是中國早期井鹽生產(chǎn)的民間工藝精華。在村口我們遇上了在賣鹽的本村姑娘卓瑪。她今年剛高三畢業(yè),下學(xué)期將就讀林芝農(nóng)牧學(xué)院。為了讓我們買她家的鹽,她熱情地給我們做導(dǎo)游。帶我們參觀鹽井、鹽田。在她介紹下我們知道了當?shù)啬壳肮灿?38口鹽井。之前是把鹽井鹵水挑到蓄水池進行沉淀,現(xiàn)在用管子抽。鹵水在蓄水池沉淀后再倒到鹽田曬,長則一個多月,短則一周能曬成。聽著她的介紹我們不知不覺跟她來到家中,不但買了鹽還參觀她家。</p><p class="ql-block"> 告別了卓瑪,我們?nèi)ァ胞}井正宗一口面”店吃“一口面”。“一口面”就是一個小碗里只盛一大口的面,吃了一碗再加一碗,加到你不想吃為止??疵β档臒?、舀面、送面的人我不僅納悶為什么不用大碗盛著吃?百度后了解了其背景故事:公元1260年,元朝皇帝冊封八思巴為國師,并在沿途設(shè)立驛站保證八思巴返藏時道路安全暢通。公元 1265 年,八思巴奉皇命返回西藏, 朵甘思地區(qū)的僧群為歡迎八思巴,特以鹽井“加加面”作為貢品之一供奉。為調(diào)和上師食欲,廚師以小碗面的方式敬奉,上師連吃數(shù)碗并大贊鮮美。從此,鹽 井“加加面”以小碗“加、加”的方式流傳下來。</p><p class="ql-block"> 用小碗吃面吃的是一種休閑和娛樂,有時人們每吃一碗,都在碗旁邊放一個石頭,自然就有了比賽的趣味;舀面的人兩手上下翻飛嫻熟地從大鍋中把面裝進小碗就像精彩的表演;送面的人和著音樂,踩著節(jié)奏快速穿梭送面帶動起店內(nèi)歡樂的氣氛!至于繁瑣的服務(wù),是表示對遠方客人的歡迎吧。“一口面”真是有故事有樂趣!不愛吃面的我吃了七碗,回車大家就比誰吃得最多,這不也就是吃“一口面”的樂趣嗎?</p><p class="ql-block"> 午飯后途經(jīng)海拔4448千米的紅拉山,3:20到達芒康,芒康縣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東南部,昌都市的最東部,地處川、滇、藏三省區(qū)交匯處。入住芒康大酒店后見時間尚早,就沿著縣城主街寧靜街從酒店到當?shù)剞r(nóng)貿(mào)市場走了一個來回。芒康縣城漂亮、整潔,但除了農(nóng)貿(mào)市場附近有些人氣,一路都鮮有行人。</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7月6日“穿川藏萬里行”D9:</p><p class="ql-block"> 早上七點半從芒康出發(fā),重新駛?cè)?18國道,前往然烏湖。晚上九點到達目的地,全程450公里,耗時十三個半小時。</p><p class="ql-block"> 這是川藏線上比較艱險的一段。首先要爬五座大山,依次是:拉烏山海拔4300米、覺巴山海拔3911米、東達山海拔5130米(川藏南線上海拔第一高度的埡口)、業(yè)拉山海拔4658米、安久拉山海拔4468米。整天就像坐過山車,不斷地攀上翻下。非常幸運的是覺巴山隧道六天前剛開通,省去一小時車程。該隧道全長6995米,歷時六年,為目前西藏最長的單洞雙向公路隧道。其次將經(jīng)過“怒江72拐”。72拐指川藏公路南線的邦達鎮(zhèn)至八宿縣城間,業(yè)拉山上16公里的盤山公路。16公里的路程,海拔將從4400米降至2600米,坡陡彎急,我們足足繞了一個小時十分鐘。另外下了怒江72拐,就到了怒江峽谷。峽谷內(nèi)兩岸高山壁立,江水洶涌奔騰 ,道路險峻。</p><p class="ql-block"> 比起四川境內(nèi),318的藏南段車輛特別多,尤其是大貨車,所以道路被壓得坑坑洼洼,特別顛簸。修路的地方也因此特別多,車子自然容易擁堵。</p><p class="ql-block"> 離開芒康后,今天經(jīng)過了左貢縣和八宿縣。兩個縣城看著都不錯但我們并未停留。經(jīng)過左貢縣旺達鎮(zhèn)時停下吃飯,嘗試了糌粑和酥油茶。糌粑就是炒熟的青稞磨的粉,吃的時候往粉中倒點熱水自己揉捏成團抓著吃。酥油茶就是咸味奶茶,但是回味有奶腥味,不習慣。店里的茶水是咸的,也不習慣。</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怒江大橋后,停車參觀了“怒江大橋遺址紀念館”,了解了人民解放軍建橋的壯舉 ,真切體會到人民解放軍“特別能吃苦 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忍耐 特別能團結(jié),特別能奉獻”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堵車到路邊觀景時遇到一對貴州自駕來藏的年輕人,他們談起前兩天在稻城亞丁的艱辛,最后笑著說,出來不是享受而是感受,所以有吃苦的心理準備。</p> <p class="ql-block">7月7日“川藏萬里行”D10:</p><p class="ql-block"> 昨天入住然烏湖景區(qū)的望湖別院。早起開門就和然烏湖的美景撞個滿懷。然烏湖是個堰塞湖,海拔3850米,面積22平方公里,為藏東第一大湖。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構(gòu)成了然烏 湖主要的補給水源。七月是當?shù)赜昙窘裨缫诧h著雨星。所以然烏湖煙雨朦朧,不曾露出高原湖泊絢麗多彩的姿色。</p><p class="ql-block"> 8:40離去,沿著然烏湖西行。幾公里后見這個堰塞湖尋到一個出口沖瀉而出成為帕隆藏布江。318國道就在帕隆藏布江峽谷。一路植被豐茂,郁郁蔥蔥宛如江南,但是峽谷險峻,高山巍聳, 雪山壯觀,自有不同與江南的雄渾磅礴之氣。帕隆藏布江匯聚兩岸高山的水流奔涌向前。有時河道開闊,江水舒緩從容;有時河道逼仄,江水如萬馬奔騰。它將成為雅魯藏布江的一條重要支流。</p><p class="ql-block"> 行駛了46.6公里,來到位于波密縣玉普鄉(xiāng)境內(nèi)的米堆冰川。這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性冰川,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冰川”。我們11:30下景觀車,走游步道上景觀臺,然后走馬道回,耗時一個半小時。整個景區(qū)有皚皚白雪,有郁郁森林,可謂“頭裹銀帕,下著翠裙”,美哉!</p><p class="ql-block"> 離開米堆冰川,行駛103公里到達今天的目的地:藏王故里、冰川之鄉(xiāng)、桃花世界的波密縣縣城。晚餐后沿著江邊一路走到廣場。比起前兩天經(jīng)過的芒康,波密的人氣旺多了。在廣場我還和當?shù)厝艘黄鹛瑁簧蟿幼?,但很歡樂。</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7月8日“川藏萬里行”D11:</p><p class="ql-block"> 早上7:30從酒店出發(fā)拐入墨脫方向,扎墨公路(從波密縣扎木鎮(zhèn)至墨脫縣城墨脫鎮(zhèn))入口處的木牌坊寫著“云端綠?!彼淖帧_@是對117公里的扎墨公路的準確形容。車行期間,眼前是雪山,身邊是無盡的綠植。車在這綠海中逶迤蜿蜒,顛簸起伏 。這綠海有時云霧迷漫,宛如仙境;有時懸泉瀑布,飛瀉而下。最有名的瀑布是親水疊瀑布和加隆瀑布。前者似從天而降,氣吞山河;后者沿峭壁傾瀉而下,仿佛被扯成大小幾縷。從高處往下看,偶有村子散落谷底,就像野花這里一朵那里一簇點綴綠海。 </p><p class="ql-block"> 嘎隆拉隧道口,冰塊垂手可得,過了隧道,沿路的嘎隆曲江水潔如白練,猛浪若奔,穿梭谷澗像條白龍吞云吐霧,翻騰飛躍似與奔馳的車輛在賽跑。之后躍入雅魯藏布江這條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p><p class="ql-block"> 在加隆瀑布小憩時,看有幾個藏人在兜售特產(chǎn),既有靈芝、桂皮、石斛、松茸等山珍,還有芭蕉這種熱帶水果,以及獨特的墨脫檸檬。難怪人稱墨脫是藏在雅魯藏布江中的西雙版納。</p><p class="ql-block"> 游人并不是可以隨時進出墨脫的,得遵守“雙(日)進單(日)出”。這確實是安全的需要。墨脫公路修建歷時52年,2013年車最終建成通車,墨脫成為全國最后一個通車的縣。足見其建路環(huán)境之惡劣。今天看有的路面被壓出大窟窿,有的路段坍塌,車只能直接從瀑布落處駛過。在距離墨脫縣城28公里處,我們遇上山體滑坡, 整整被堵三小時。</p><p class="ql-block"> 下午2:35到墨脫縣政務(wù)服務(wù)中心換景區(qū)車到果果塘大拐彎看景。果果塘大拐彎位于墨脫縣德興鄉(xiāng),距離墨脫縣城約12公里。在此處,人們可見奔涌而來的雅魯藏布江水如蛇形般突然轉(zhuǎn)向,罕見的景觀令人嘆為觀止。峽谷間云霧繚繞,繁茂的植被掩映在云霧之間。這是雅魯藏布江流入印度前在中國境內(nèi)的最后一個美麗大轉(zhuǎn)彎。</p><p class="ql-block"> 5:00回停車場,我們未在墨脫縣城停留,而是直接出發(fā)到格林村。44公里 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全部在雅魯藏布江左岸高山上盤旋。雅魯藏布江峽谷的雄偉之景盡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格林村是個邊境小村,擁有中國最高的樹之一,以及可以欣賞到南迦巴瓦峰的絕佳觀景臺。希望明天能有好運一睹南迦巴瓦峰的尊容。</p> <p class="ql-block">7月9日“川藏萬里行”D12:</p><p class="ql-block"> 早上在雨聲中醒來,屋內(nèi)的氣息有小時候在鄉(xiāng)下外婆家的感覺?;秀绷艘粌擅牒螅磻?yīng)過來自己身處遙遠的西藏邊境小村格林。清新的空氣里飄著特有的牦牛味。煙雨中景觀臺茫茫一片,無緣見到南迦巴瓦峰,就留存幾張同伴昨天傍晚拍的照片以做紀念吧。</p><p class="ql-block"> 從云端之路往下盤旋到格林村所在的背崩鄉(xiāng)參觀解放大橋。見清澈的支流從山澗奔涌匯入混濁的雅魯藏布江,像小青龍和大黃龍的聚合。在廣場邊吃早飯得知這兒住宿比格林村便宜多了。如果天氣不好不能看星空,不妨住在背崩鄉(xiāng)。</p><p class="ql-block"> 返回墨脫去縣城繞了一下,縣城不大但高低錯落有山城重慶的特色,城內(nèi)有條民俗街。我們?nèi)ド徎ㄊサ毓珗@拍了幾張照片。就告別了“世界只有一個墨脫,墨脫擁有整個世界”的神奇之地,重上扎墨公路,返回波密。斗折蛇行的公路,左手邊是懸崖峭壁,右手邊是滾滾雅魯藏布江,云霧迷漫期間,或奇險或奇美或奇特,再次被沿途風景震撼。墨脫最好的風景在路上。誠然!</p><p class="ql-block"> 在路過迪瑪小康示范村買了芭蕉,軟糯微甜食后微澀。還買了四個墨脫檸檬放車上,隱隱約約的馨香縈繞鼻翼令人怡悅。說起買這檸檬也有趣,下車問攤主怎么賣,她說10元一個,我說8元一個吧,她說好。我說15元三個吧,她說好,但是第三個得拿個小的。我說那索性20元四個大的吧,她說好。從10元一個到20元四個,不知是我欺她數(shù)學(xué)不好占了便宜還是她賣了一個好價錢。成交,說明彼此都滿意??</p><p class="ql-block"> 返程途中還觀看了雅魯藏布江多林大拐彎。下午兩點到波密重新轉(zhuǎn)入318國道前往魯朗。途經(jīng)通麥大橋。通麥大橋是川藏公路南線318國道著名“通麥天險”路段上的咽喉工程,所謂“通麥天險”指通麥大橋到排龍鄉(xiāng)的14公里,是川藏線上公認最為兇險的“死亡路段”,甚至有“通麥墳場”之稱。海拔僅有1800米的通麥,降水極其豐富,山體土質(zhì)疏松,號稱“亞洲第二大泥石流群”,一旦遇到風雨或者冰雪融化,極易發(fā)生高山落石、泥石流和塌方,一年各種地質(zhì)災(zāi)害累積300多次,被戲稱為“世界公路病害的百科全書”。這一段的318國道原本又極其狹窄難以躲避,因此常有人說:“沒走過通麥,就不知道川藏線的難。”。60多年來,川藏兵站部先后有661名官兵長眠于“生死線”上。如今“天險”已成“坦途”,我們應(yīng)該向所有的筑路、護路的英雄們致敬!</p><p class="ql-block"> 六點多鐘到達被譽為中國小瑞士的魯朗小鎮(zhèn)。入住蠻有特色的林芝博雅.藏家坡酒店。</p> <p class="ql-block">7月10日“川藏萬里行”D13;</p><p class="ql-block"> 早起出門便置身于一幅由高山、森林、草甸、民宿、云霧繪成的畫卷中,風中傳來的鈴鐺聲如梵音撫慰人心。在小劍他們的鼓勵下終于騎上馬感受了一下“踱馬觀景”[偷笑]</p><p class="ql-block"> 離開酒店三四公里就到了魯朗小鎮(zhèn)。 魯朗意為“龍王谷”、“神仙居住的地方”,魯朗小鎮(zhèn)是位于林芝市巴宜區(qū)魯朗鎮(zhèn)的自然景區(qū)。據(jù)之前來過此地的毛總說,九年前這兒只有幾家路邊店,但現(xiàn)在已發(fā)展成為國際旅游小鎮(zhèn)。色彩絢麗的房屋散落在綠色的森林、草甸之中,雪山環(huán)抱,溪流穿行,云霧繚繞,宛如童話世界美麗而夢幻。人稱魯朗小鎮(zhèn)為“東方小瑞士”。</p><p class="ql-block"> 今天翻過色季拉山,所行依然是天路,但路面平彎道緩猶如在云端綠海中蕩漾驅(qū)馳。下到林芝市,眼前豁然開朗:郁郁高山,裊裊云霧,開闊的河谷,整齊的樓房,是名副其實的“雪域江南”。從“雪域江南”林芝到“雪域日光城”拉薩的409公里是中國最美的高速公路。沿途雪山、森林、河流、湖泊、草地、村莊組合著各種美麗的景色。318國道進藏后乘客基本處于“眼鏡在天堂,身體在地獄”狀態(tài),在林拉高速第一次體驗到“眼睛和身體都在天堂”。</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工布江達服務(wù)區(qū)停車吃飯,服務(wù)區(qū)內(nèi)有個攤位是兜售菩提子果,當場挑當場開當場磨并做成掛件。其中挑大七彩菩提就像開盲盒,果子清一色的黑棕色外殼,但開殼后里面的顏色粉、綠、黃、紫各不相同。鄭穎、興飛都盲選到了自己如意的顏色,甚是有趣。</p><p class="ql-block"> 下午3:20過檢查站又一次來到拉薩這日光之城。四點入住距離布達拉宮十多分鐘路程的“拉威國際酒店”,窗外就是布達拉宮。因為“游擊隊”要在拉薩逗留兩天,到酒店后把所有囤積的臟衣服洗凈。</p><p class="ql-block"> 今天路況極好就拿起手機搗鼓起來。一路想分享的美景太多,九宮格根本放不下,拼圖又影響觀感而且有的美景靜態(tài)的照片會讓美景打骨折。所以就摸索著制作視頻。第一步:下載了“花瓣剪輯”;第二步:導(dǎo)入自己拍的一段視頻,把語音轉(zhuǎn)成字幕,點擊完成、導(dǎo)出;第三步:導(dǎo)入另外一個沒有語音的視頻,輸入文字,點擊完成、導(dǎo)出;第四步:把之前完成的兩個視頻和想用的照片導(dǎo)入拼成一個視頻,并配樂,點擊完成、導(dǎo)出。一個不錯的展示魯朗小鎮(zhèn)風貌的視頻就完成了。如此詳細記錄是以防自己下次忘記操作,同時也確實是喜悅之情使然---get新技能太有意思了!</p> <p class="ql-block">7月11日“川藏萬里行”第十四天;</p><p class="ql-block"> 旅游的人在拉薩的行程一般應(yīng)該是參觀布達拉宮—參觀大昭寺、小昭寺—逛八廓街—游玩羅布林卡—游覽羊卓雍措—參觀西藏博物館等,需要兩三天吧。</p><p class="ql-block"> 因為之前來過,以及手機罷工,今天的行程是在布達拉宮廣場拍藏服旅照(基本不會第三次來拉薩了,就玩玩做個紀念吧)—買手機,導(dǎo)手機—天海國際廣場覓食—逛八廓街。</p> <p class="ql-block">7月12日“川藏萬里行”D15:</p><p class="ql-block"> 7:30告別飄著小雨的拉薩,(雖是雨季,當?shù)厝艘舱f今年拉薩雨水特別多)前往納木錯。沿路的風景截然不同于林芝來拉薩的高速,路兩邊有時會逼仄些,山上植被稀少,呈現(xiàn)出蒼茫之氣。經(jīng)過羊八井駛?cè)氩菰?,羊八井草原雖不蔥郁但廣袤無垠,無比壯闊。雖不見牛羊成群?駿馬飛馳但見噴薄的云團在草原之上如萬馬奔騰。大家還特意停車上觀景臺遠眺念青唐古拉山。</p><p class="ql-block"> 11:30終于見到絕美的納木錯。納木錯位于拉薩當雄縣和那曲班戈縣之間。是中國第二大咸水湖(第一是青海湖),是世界海拔最高湖泊(湖面海拔4700多米)。我看到的納木錯是一個巨大的藍水晶球。藍色的天, 藍色的山,藍色的湖水,飾以白色剔透泛著銀邊的白云以及岸邊的銀線般的白色浪花。時有海鷗飛舞,人鳥嬉戲,和諧歡樂。</p><p class="ql-block"> 離開納木錯我們沒掉頭而是直接往前開,在草原無名小路上行駛了十多公里,穿過草原到達位于317國道上的納木錯大門(景區(qū)范圍大,門多)。雖然小路顛簸期間還突遇一陣雨加冰雹,但是我們比另一輛按導(dǎo)航要求掉頭走的車少走六十多公里。從這兒前往那曲市索縣四百公里,一路都是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草原,時晴時雨,“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因為海拔高,雖是陰天,遠處的地平線依然泛藍。極美的景色,極大的考驗?。?lt;/p><p class="ql-block"> 早上7:00吃的早飯,直至下午4:40到那曲才吃到一碗餃子。這次是第二次經(jīng)過那曲。第一次是九年前第一次進藏因為高反一行四人逃也似的從安多到那曲,這次是餓肚子餓到這里。此生真的難忘那曲了!</p><p class="ql-block"> 在距離目的地還有二十多公里處堵車了。堵了將近三小時,到索縣酒店已十一點多。此時打著傘冷瑟瑟地從門口超市買回方便面充饑,想起早上一個朋友問我好不好玩。我無法用好不好玩來定論,真的是一路艱辛一路堅持,一路感慨一路體悟吧。是痛并快樂著的修行吧!</p> <p class="ql-block">7月13日“川藏萬里行”D16:</p><p class="ql-block"> 今日的行程是:游覽索縣贊丹寺—經(jīng)過巴青縣—經(jīng)過丁青縣—游覽丁青縣孜珠寺—經(jīng)類烏齊縣—入住昌都市。早上7:40出發(fā),晚上9:40到達,行駛500公里。</p><p class="ql-block"> 游覽的兩個寺院廟各有特色。位于那曲市索縣的贊丹寺是藏北地區(qū)最早的黃教寺廟,修建在雅拉多山頂上,形態(tài)酷似布達拉宮。一些人稱之為那曲索縣小布達拉宮。我和兩位葉老師順坡幾步一喘地爬上去 ,首先看到的是整個縣城。一起進大殿,一位高挑帥氣的喇嘛相迎。殿內(nèi)供奉著釋迦摩尼等佛祖,前面有一碗碗澄澈的酥油。殿內(nèi)的地面、臺階锃亮潔凈。我們按要求赤腳進入,雙掌合十虔誠地繞了一圈,聽到喇嘛們在另一個殿里念經(jīng)。走下來,轉(zhuǎn)經(jīng)筒周圍是陸續(xù)來此參拜的藏民。</p><p class="ql-block"> 位于昌都市丁青縣的孜珠寺海拔大約4800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被稱為“天空之城”“天穹孜珠”。孜珠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廟之一。孜珠山的六座山峰象征著觀音菩薩用慈悲和智慧度化六道眾生,幫助他們從煩惱走向解脫之路。其中,第三峰有一個空洞,被認為是大鵬鳥穿山而過留下的,它像一面懸空的鏡子,可以照見世人之心和世間空性,因此被稱為"見性峰"。</p><p class="ql-block"> 無險風光在險峰,上山路是12公里的土石路,彎多彎急,坎坷險峻。當目睹孜珠寺的雄姿,一切辛苦都是值得。</p> <p class="ql-block">7.14“川藏萬里行”D17:</p><p class="ql-block"> 早上6:00從西藏昌都市出發(fā),晚上7:30到達四川甘孜州色達縣,驅(qū)車600公里,耗時十三個半小時。</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到色達佛學(xué)院不能網(wǎng)約得到現(xiàn)場約,預(yù)約時間是8:00—10:30,為了趕上預(yù)約時間,我們今早六點就出發(fā)了。驅(qū)車200公里到江達縣城,這是一個狹長的小縣城。大家在此吃了早中飯后,小憩片刻10:50繼續(xù)前進。12:30到西藏解放第一村崗?fù)写?,崗?fù)写逦挥诖ú亟唤绲慕鹕辰稀?950年10月上旬,昌都戰(zhàn)役打響。10月7日夜,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八軍北集團左路軍在這里強渡金沙江,經(jīng)過激烈戰(zhàn)斗,于8日下午擊退駐守的藏軍。崗?fù)写逵纱顺蔀椤拔鞑亟夥诺谝淮濉保渤闪诉M軍西藏的橋頭堡。參觀之后離開此村,就意味著離開西藏,進入四川甘孜州德格縣。</p><p class="ql-block"> 德格印經(jīng)院,就在縣城巴宮街13號,是一座具有豐富歷史與文化價值的建筑。它始建于1729年,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是藏區(qū)三大印經(jīng)院之首,也是世界上唯一還在手工印制經(jīng)文的“印刷廠”,被譽為“活著的文化遺產(chǎn)”。德格印經(jīng)院現(xiàn)存印版近三十萬塊,分為書版和畫版兩大類,儲存了藏族文化中百分之七十的古籍,對于藏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德格印經(jīng)院的建筑風格獨特,紅墻高聳,幽靜壯觀,展現(xiàn)了典型的藏式建筑風格。德格印經(jīng)院的開放時間為8:30-11:30, 14:00-17:30,我們到的時候剛好休息,作為外行能打個卡了解一下看一眼倒也不遺憾。</p><p class="ql-block"> 從德格到甘孜縣的317國道一路景色怡人,特別是馬尼干戈的玉龍拉措一帶,雪山、草原、湖畔,牛羊,民房美不勝收!從甘孜縣轉(zhuǎn)入色達的一百多公里有三十多公里是斗折蛇行的盤山公路,沒有足夠的坐車功力,真的吃不消。</p><p class="ql-block"> 7:30到達游客中心預(yù)約佛學(xué)院門票,居然只有第二天下午五點的,這就意味著明天得在色達停留一天。既然山高路遠,千辛萬苦而來就不在乎多呆一天了。我想當?shù)叵嚓P(guān)部門也深諳游客的心理,以此留下游客促進消費吧。</p> <p class="ql-block">7.15川藏萬里行D18:</p><p class="ql-block"> 昨晚入住的色達縣海拔4000米,是此行入住的海拔最高的地方,閨蜜擔心我睡不好,實際一覺醒來已7:40。雖然每天唇色還偏黑,胸口有時會悶得必須大喘幾口氣,但終于扛過來了。這就是人的適應(yīng)能力。</p><p class="ql-block"> 雖然躺著舒服,但千辛萬苦來此還是得轉(zhuǎn)轉(zhuǎn)。先慢悠悠走到距離酒店一百多米的白塔,跟著藏民一起繞了一圈,然后掃了一輛電瓶車,騎著在主街溜達一下。有個“格薩爾文化藝術(shù)中心”蠻漂亮但今天沒開門。</p><p class="ql-block"> 色達之行是目前整個行程中最不暢最無趣了。</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不能網(wǎng)約佛學(xué)院門票只能人到現(xiàn)場預(yù)約。當天的票是約不到的,都只能預(yù)約到第二天。約得早的在色達住一夜,約得晚的就得在色達住兩夜。這種強行被留的感覺很不好。其次我們約到的時間是下午五點,酒店要求一點退房,我們請求開幾個小時鐘點房被拒絕,無處可去的一行人硬是在酒店大堂坐等四小時。然后好不容易坐了二十多公里到達佛學(xué)院,除了連綿數(shù)公里的山谷中,成千上萬個絳紅色的僧舍堆堆疊疊、鱗次櫛比,令人驚艷,各色嘈雜人流,隱約的怪味無法讓我感受到這個被稱為全世界最大藏傳佛教學(xué)院的佛國凈土的神圣。再者離開色達前往觀音橋,先是遇到泥石流,驚險過后又不幸車胎劃破,夜色里找備用胎,換胎花了四十多分鐘。到達觀音橋已十二點鐘。</p><p class="ql-block"> 所以本人對色達的體驗感不好,如果你對藏傳佛教興趣不大,川藏行不建議來色達。</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7月16日“川藏萬里行”D19:</p><p class="ql-block"> 早上9:10觀音橋出發(fā)經(jīng)過一段顛簸擁堵的317路段后,11:20到馬爾康市上高速。幸福來自于對比中,經(jīng)過318國道、317國道的磨煉,現(xiàn)重上高速路的感覺真像開飛機一樣平穩(wěn)暢快啊[偷笑]</p><p class="ql-block"> 下午2:30到汶川縣映秀鎮(zhèn),四周的山已恢復(fù)郁郁蔥蔥,重建的小鎮(zhèn)美麗整齊,但漩口中學(xué)地震遺址,卻喚起游人對天崩地裂,墻垣坍塌,人們驚恐萬分,無處逃離的想象,心早悲痛,更油然而生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珍惜,對平安的希冀。</p><p class="ql-block"> 離開映秀直奔都江堰。這是每個讀過書的中國人都知道的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水利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到時已下午4:30但依然游人如織。實地參觀使書本知識變得直觀,古人的智慧令人感嘆,眼前的美景令人贊嘆。</p><p class="ql-block"> 晚上“回水鎮(zhèn)”里品美食,寬窄巷中看熱鬧,終于“回到地面”,敢大聲說話 ,快步行走,盡興吃喝了。</p> <p class="ql-block">7.月17日川藏萬里行D20:</p><p class="ql-block"> 8:40離開酒店,離開成都。成都是第三次來。第一次是我倆一起送兒子來讀大學(xué)。從昨天駛?cè)氤啥?,腦海里不斷浮現(xiàn)出當初的情景:兒子拖著行李箱和他爸走在前面找寢室;我倆和另一個同學(xué)家長一起搞寢室衛(wèi)生;兒子陪我們一起到成都火車站;兒子坐公交車返校,車子啟動的瞬間不舍之情絞得我胸口疼痛……任何地方你沒踏足過它只是一個地名,即使想象也是無色彩的。但你踏足過,它就是有生命有氣息有色彩有悲喜的。充實你的記憶豐富你的生命。這或許也是行走的意義之一吧。</p><p class="ql-block"> 身體最實誠,到了舒適區(qū)睡眠也好了,在車上一覺睡了三小時,因為到廣安服務(wù)區(qū)停車休息才醒來,廣安是鄧小平的故里,自然引出同行人對這個偉人的一些談?wù)摗?lt;/p><p class="ql-block"> 經(jīng)停三個服務(wù)區(qū),到宜昌西陵區(qū)看葛洲壩已八點多鐘,葛洲壩公園非常熱鬧??匆谎劾^續(xù)趕往今天入宿的宜都市,九點半到酒店。</p> <p class="ql-block">7月18日川藏萬里行D21:</p><p class="ql-block"> 今天除了經(jīng)停仙桃、雙溪、涌泉、鄱陽幾個服務(wù)區(qū)稍作休息,未有任何停留、參觀。可以說是一口氣開到了衢州,平安到家,圓滿結(jié)束川藏萬里行。</p> <p class="ql-block">整個行程如下:</p><p class="ql-block">D1:衢州—荊州</p><p class="ql-block">D2:荊州—遂寧</p><p class="ql-block">D3:遂寧—新都橋</p><p class="ql-block">D4:新都橋—稻城亞丁</p><p class="ql-block">D5;稻城亞丁</p><p class="ql-block">D6:稻城亞丁—香格里拉</p><p class="ql-block">D7:香格里拉—德欽.飛來寺</p><p class="ql-block">D8:飛來寺—芒康</p><p class="ql-block">D9:芒康—然烏湖</p><p class="ql-block">D10:然烏湖—波密</p><p class="ql-block">D11:波密—墨脫.格林村</p><p class="ql-block">D12:墨脫—魯朗</p><p class="ql-block">D13:魯朗—拉薩</p><p class="ql-block">D14:拉薩</p><p class="ql-block">D15;拉薩—索縣</p><p class="ql-block">D16:索縣—昌都</p><p class="ql-block">D17:昌都—色達</p><p class="ql-block">D18:色達—觀音橋</p><p class="ql-block">D19:觀音橋—成都</p><p class="ql-block">D20:成都—宜昌.宜都</p><p class="ql-block">D21:宜昌—衢州</p> <p class="ql-block">后記:</p><p class="ql-block"> 這次行程自駕由G318川藏南線轉(zhuǎn)滇藏線G214進,由G317川藏北線出,走了一個川藏環(huán)線,歷時21天,行程1.2萬多公里。</p><p class="ql-block"> 回來后,周圍人問的最多的就是“好不好玩?”我總是回答“不好說哎!”確實我無法用“好玩”或“不好玩”作答。說不好玩吧,“水藍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凈土”的稻城亞丁的絕美,“中國最美冰川”米堆冰川的神奇,“東方小瑞士”魯朗小鎮(zhèn)的美麗,康巴阿爾卑斯的風光,蓮花秘境墨脫“十里不同天,一日過四季”的奇絕,高原寶石納木錯的壯美,平均海拔4500米的那曲草原那藍天為際的遼闊都令人震撼,讓人陶醉。</p><p class="ql-block"> 說好玩吧,高反曾讓我嘔吐、頭痛欲裂。即使過了高反,每天在高原行動也得速度慢、幅度小,否則就心悸氣急。每天在斗折蛇行的天路盤旋少則六七小時,多則十一二小時,有時只能零食當午餐,夜里吃晚餐。美食荒漠的西藏,當?shù)靥厣佤?、酥油茶不敢恭維,唯有川菜能續(xù)命。也遭遇過泥石流、落石、爆胎、打滑、堵車,驚心動魄、險象環(huán)生。</p><p class="ql-block"> 當穿越了折多山,東達山,雀兒山,遠觀了梅里雪山、南迦巴瓦峰、念青唐古拉山脈;跨過了長江上游的金沙江、流入云南緬甸的怒江、流向印度的雅魯藏布江、流入湄公河的瀾滄江;見到在大昭寺、布達拉宮、贊丹寺、孜珠寺、色達五明佛學(xué)院虔誠禮佛的藏民,油然而生的對自然的敬畏,對山河的贊美,對信仰的敬重之情蕩滌我的心靈!</p> <p class="ql-block">感受路上的風景和迎接上路后的不可預(yù)測,有挑戰(zhàn)有辛苦有欣喜有感悟。這或許就是人們?yōu)槭裁匆獜淖约捍魠挼牡胤饺e人呆厭的地方的原因。旅游除了看景、學(xué)習,某種程度就是人們希望自己的生命之流有浪花有生機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