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國傳統(tǒng)非遺文化——團扇水墨畫 </p><p class="ql-block">文/夢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嘰嘰喳喳,百囀千聲,伴著鳥中高音們動情的歌唱,清晨的陽光比以往來的早些不像春天那樣準時,又不像冬天那樣頻頻遲到。 </p><p class="ql-block"> 《爾雅·釋天》里寫到稱:“春為發(fā)生,夏為長贏?!比绻f春天是人的出生,那么夏天是青春與成長。 </p><p class="ql-block"> 從春天開始,在江北新區(qū)沿江街道復興社區(qū)文明實踐站里,雙休日與轄區(qū)的孩子們因為非遺文化的傳承團扇與國畫而結(jié)緣。 </p><p class="ql-block"> 國畫,中國繪畫的簡稱,我們以其中最狹義的水墨畫形式來科普教學。不僅有用水與墨,黑白灰墨色濃淡,更有繽紛的顏色,也稱為彩墨畫。用相對靈活自由的寫意表達,而沒有用更精致寫實的工筆描繪。 </p><p class="ql-block"> 非遺全稱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文化多樣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的結(jié)晶和最寶貴的共同財富,承載著人類的智慧、人類歷史的文明與輝煌。 </p><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20日,制扇技藝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與制扇技藝相關(guān)的非遺代表項目現(xiàn)在有六項之多。 </p><p class="ql-block"> 扇子,大家一定不陌生。因為烈日暑氣苦不堪言,為了障日引風,扇子就這樣流傳下來。中國扇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漢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扇子從在中國起源至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 </p><p class="ql-block"> 團扇是中國漢族傳統(tǒng)工藝品及藝術(shù)品,是一種圓形有柄的扇子,它代表著團圓友善、吉祥如意。在燦若星河的中國歷史中,歷經(jīng)朝代變幻,人們用不同的材料做出了不同形狀的扇子。 </p><p class="ql-block"> 殷代野雞毛制成“障扇”,扇子也不同遠古時代的扇風之用,是作為帝王外出巡視時遮陽擋風避沙之用。西漢后,扇子又開始用來取涼。</p><p class="ql-block"> 三國時諸葛亮的標志之一,手執(zhí)鵝毛扇,清風拂面間妙計橫生,運籌帷幄。東漢時,把將羽毛換為絲、絹、綾羅之類織品,以便點綴繡畫。圓月形的扇子稱之為“紈扇”或“團扇”,也叫“合歡扇”。除此之外,扇子有長圓、葵花、梅花、六角、匾圓的形狀;宋代之前的扇子,都指團扇,是圓形或近似圓形扇面,扇柄不長。</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的團扇扇柄較長,越來越符合大眾審美。團扇扇面的裝飾更是種類繁多。刺繡針線,燒鐵火筆,書畫墨色等等。 </p><p class="ql-block"> 而最常見的便是用書畫來裝點扇面。白色的半生熟宣紙面上,花鳥魚蟲,篆隸行草楷,水墨顏料斑斕。 </p><p class="ql-block"> 至于到底用什么題材來描繪,選擇了順應中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春天開始花木生長,瓜果成熟。到了夏天又是另一種味道。 </p><p class="ql-block"> 夏天的瓜果,小到櫻桃,大到西瓜,種類繁多,色彩艷麗,其中挑選了荔枝葡萄這兩個帶有吉利意義和美麗色彩的水果來和小朋友們分享。 </p><p class="ql-block"> 在介紹了扇文化和團扇的基本知識之后,又介紹了國畫的用筆技巧,社區(qū)將準備好的毛氈紙筆顏料一一分發(fā)。</p><p class="ql-block"> 伴著課件,帶著小朋友一起用筆裝飾自己的團扇。在正式的完成團扇的扇面繪畫前,打草稿必不可少。荔枝和葡萄的顏色,形狀,組成繪畫的部分是哪些。當然,小朋友們都有各自的想法,用藤黃曙紅畫的荔枝,變成了芒果,枇杷,加了代表外殼的點畫后,更是出現(xiàn)了草莓。用花青曙紅鈦白調(diào)色的紫葡萄,被畫成了藍莓,西梅,黑布林。到了要加果臍的時候,小朋友用天真的語氣問道:老師,可以不加嗎?畫畫并沒有對錯之分,寫意畫也不要求把物體畫的一模一樣栩栩如生,但底線還是要像畫的物體,要看起來就是那么回事。還是在一遍遍的重復下,讓小朋友把該有的部分都畫上了。大家全身心投入下,除了草稿紙變成了水果園,大家的手也充當了調(diào)色盤。 </p><p class="ql-block"> 到了在團扇上作畫時,問題也越來越奇怪。從突然失憶,又著急怎么起筆的,到自由發(fā)揮,抽象大作誕生的,更有覺得國畫是鉛筆想拿手抹掉的。又開始從頭示范,總算是都畫出來了。覺得唯一不需要太擔心的寫自己名字的落款環(huán)節(jié),也發(fā)生了很多趣想寫在扇子另一面的,不知道寫左右上下的。甚至有幼兒園的孩子,因為自己的名字筆畫復雜,實在寫不了名字,只好把手指涂上她喜歡的顏色,蓋了個指印。其他的大孩子看見了,還要效仿她,拿著蓋了各種顏色指紋的團扇,來老師面前炫耀了半天。好在寫意畫的表現(xiàn)手法下,加上孩子眼中獨特的對水果的理解,屬于孩子們自己的團扇就這樣的手忙腳亂下完成。 </p><p class="ql-block"> 小朋友在水墨畫的過程中笑聲不斷,學習之外的快樂興趣班,讓周末更加充實,而我自己也再次提升。在眼看,耳聽,手動之間,中國的傳統(tǒng)非遺文化之一就這樣和自己親自畫出的水墨團扇畫,在初夏扇出的一絲清風般,徐徐緩緩地傳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李 之 夢(夢之)</p><p class="ql-block">全國普通話等級考試二級資質(zhì)</p><p class="ql-block">全國教師資格證書(初中美術(shù)老師)</p><p class="ql-block">江北新區(qū)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p><p class="ql-block">南京雕塑家協(xié)會會員</p><p class="ql-block">2021.5建黨百年參加江北新區(qū)沿江街道復興社區(qū)“紅色家風家訓”書畫比賽一等獎</p><p class="ql-block">2022.1 月參加復興社區(qū)送福公益活動</p><p class="ql-block">2023.5.江北新區(qū)沿江街道“好書分享,瑯瑯有我”全民誦讀大賽獲三等獎</p><p class="ql-block">有社區(qū)授課及培訓機構(gòu)講課經(jīng)驗</p><p class="ql-block">英語六級/雅思合格李 之 夢</p><p class="ql-block">全國普通話等級考試二級資質(zhì)</p><p class="ql-block">全國教師資格證書(初中美術(shù)老師)</p><p class="ql-block">江北新區(qū)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p><p class="ql-block">南京雕塑家協(xié)會會員</p><p class="ql-block">2021.5建黨百年參加江北新區(qū)沿江街道復興社區(qū)“紅色家風家訓”書畫比賽一等獎</p><p class="ql-block">2022.1 月參加復興社區(qū)送福公益活動</p><p class="ql-block">2023.5.江北新區(qū)沿江街道“好書分享,瑯瑯有我”全民誦讀大賽獲三等獎</p><p class="ql-block">有社區(qū)授課及培訓機構(gòu)講課經(jīng)驗</p><p class="ql-block">英語六級/雅思合格</p> <p class="ql-block">與社區(qū)小同學合影</p> <p class="ql-block">與助教(紫蝶)合影</p> <p class="ql-block">助教:紫蝶</p> <p class="ql-block">助教:紫蝶</p> <p class="ql-block">助教:紫蝶</p> <p class="ql-block">助教:紫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