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言歡,共敘書事 <p class="ql-block"> 今年春節(jié)前,我接父母親來惠州過年。</p> <p class="ql-block"> 臘月二十五,我和父親從戰(zhàn)友家回來后,看到小孩在書房臨寫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碑》。父親走過去看小孩寫寫字,說:“靈鈞,你的楷書字寫得不錯,結(jié)構(gòu)端正,一些筆畫寫出了筆鋒。上了初中,你要盡量收住心,不要玩心太重,把時間和心思用在學(xué)習(xí)上和寫字上?!备赣H因時因地應(yīng)景式教育引導(dǎo)小孩,比我嘮叨式教育強多了。</p> <p class="ql-block"> 父親看到我書桌上翻開的一本字帖,說:“這個字帖寫得好,筆畫很有力量,能寫出這樣字的人不是一般人”。我為之一驚,心想父親字都不認識多少,怎么還能看懂草書。小孩隨之說:“我之前看過王鐸的字,就感覺非常好,讓爸爸學(xué)草書就學(xué)王鐸的,剛爺爺看的這本字帖就是最近爸爸學(xué)習(xí)臨寫的王鐸作品《杜甫詩卷》。爺爺您盡然會看草書,我再找?guī)妆静輹痔o您看看?!?lt;/p> <p class="ql-block"> 小孩從書柜里分別找出懷素的《自序帖》、豐坊的《砥柱行》、黃庭堅的《廉頗藺相如列傳》、解縉的草書《千字文》。讓爺爺分別評價和排序。我說“爺爺楷書字都不認識多少,更別說草書了,你別難為爺爺了”。這時,我小女兒也跑過來湊熱鬧,非要爺爺排出個一、二、三來。</p> <p class="ql-block"> 看到兩個小孩興致高昂,我也不再阻攔,找茶爐煮茶。父親認真翻看每一本字帖后,說“這兩種差不多是最好(指懷素的《自序帖》和黃庭堅的《廉頗藺相如列傳》),這個可以排第二(指王鐸的《杜甫詩卷》),這個排第三(指解縉草書《千字文》),這個排第四(指豐坊的《砥柱行》)”。女兒說“爸爸,爺爺排的對嗎?”我回答到“按書法史和書學(xué)評論講,應(yīng)該是對的?!眱鹤訁庆`鈞說“爺爺,您是怎么看出來的?”爺爺說“我也不怎么會看,只是從這些作品的線條變化和字的力量,給人的第一感受判斷排序的”。兒子那會更起勁了,逼我說說這幾本帖子的特點。</p> <p class="ql-block"> 我想也好,既然孩子們饒有興致,就爺孫三代煮茶言歡,共敘書事,普及書學(xué)知識,營造文化氛圍。</p> <p class="ql-block"> 我從《自敘帖》聊起,先以懷素這位書法界圣賢大咖勤學(xué)苦練的故事引入正題,激發(fā)孩子對書法的興趣愛好?!蹲詳⑻纺舜蟛輹覒阉厮鶗?。懷素是著名的唐代書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稱“草圣”。他自幼出家為僧,參禪念佛之余,愛好書法。與張旭齊名,合稱“顛張狂素”。懷素酷愛書法。但因家貧,出家后也買不起紙張,只能找來一塊木板和圓盤,涂上白漆書寫。后來,懷素覺得漆板光滑,不易著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塊荒地,種植了一萬多株的芭蕉樹。芭蕉長大后,他摘下芭葉,鋪在桌上,臨帖揮毫。由于懷素沒日沒夜的練字,老芭蕉葉剝光了,小葉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個辦法,干脆帶了筆墨站在芭蕉樹前,對著鮮葉書寫,就算太陽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風(fēng)凍得他手膚迸裂,他還是在所不顧,繼續(xù)堅持不懈地練字。他寫完一處,再寫另一處,從未間斷。懷素還把這個練字的芭蕉園起名“綠天庵”,名字起得很應(yīng)景,還有了詩情畫意的味道。小女吳穎鈞插話說:“爸爸,我長大了,也要有一間大大的書房練字,到時候你給我的書房起個有詩情畫意的名字”。我說“好!有志氣。只要你勤奮練字彈琴,我一定給你的書房起名字,還給你送很多書和字帖”。我接著講,懷素的勤學(xué)苦練得到了回報,他的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無絲毫澀滯,線條凝練精準,體勢寬博開張,決非常人可以企及。雖率意顛逸,千變?nèi)f化,又不失法度?!蹲詳⑻肥菓阉卮碜髦?,被后世譽為天下第一草書。從《自敘帖》看出,懷素對自己的草書非常自信,字里行間流露出了自我欣賞的態(tài)度。我們在欣賞此貼時,懷素疾風(fēng)驟雨的運筆速度,神采動蕩的點畫線條,無不激發(fā)起我們美好的、豐富的審美理想,就像碰到了暴風(fēng)驟雨、閃電雷鳴,一股不可遏制的龐大的氣勢從字里行間流露出來,讓我們在欣賞作品后有一種驚心動魄的心靈觸動,這應(yīng)該就是那種神奇的力量,帶給我們的精神洗禮。</p> <p class="ql-block"> 講到《廉頗藺相如列傳》,就順便給他們普及一下文學(xué)常識。書寫《廉頗藺相如列傳》的黃庭堅是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同時,也是北宋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滌親溺器”故事的主角。黃庭堅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黃庭堅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xué)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xué)士”。書法上和蘇軾、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講到這里,兒子吳靈鈞說“這些知識,爸爸在小學(xué)三年級就給我講了,我還知道廉頗藺相如負荊請罪的故事,現(xiàn)在我都一直記得,并且早早就會背誦《廉頗藺相如列傳》”。接著說蘇東坡的字猶如石壓蛤蟆體,黃庭堅的字是死蛇掛樹梢。小女吳穎鈞說,那這些字不是很難看,怎么稱為書法家。我說:“你這是童言無忌,不知者無畏。他們的字是因為個人風(fēng)格獨特,自成一體,用比喻和夸張的方式說明他們字的特點。你如果好好學(xué)習(xí)書法,將來就會明白為什么是好字”。我接著講《廉頗藺相如列傳》。此作撇捺開張、字形扁闊,行筆如行云流水,無拘無束,筆畫夸張,大開大合,聚散收放,揮灑自如,筆筆精到不草率,多鋒并用,使轉(zhuǎn)圓潤,筆法最為豐富。觀此貼,黃庭堅用筆相形之下盡顯從容嫻雅,雖縱橫跌宕,亦能行處皆留,留處皆行。用墨濃淡干濕并用,有時甚至干部書寫,出現(xiàn)飛白效果更顯作品透氣靈動。</p> <p class="ql-block"> 講到王鐸,兒子吳靈鈞更是興趣高漲,說這時他最崇拜的草書大神,邊翻看王鐸書法集,邊聽我講解。明末清初的書法大家王鐸,一身對王羲之和王獻之書法有著特別的偏好,不但推崇“二王”,且以“先祖”稱之,常于臨帖之后,題上“臨吾家逸少帖”,以示文化血緣的正統(tǒng)與驕傲。王鐸既能繼承傳統(tǒng),又能博采眾長,取精用宏,而且王鐸自訂日課“一日臨帖,一日應(yīng)請索,以此相間,終身不易”。王鐸一生臨帖不輟,其寓臨于創(chuàng)的探索精神,如他所言:“須有登吾嵩山絕頂之意”的自我轉(zhuǎn)換,正是“看其五十自化”的關(guān)鍵,從而表現(xiàn)出噴薄的力量,生命的銳氣。王鐸草書《杜甫詩卷》,給我們的感覺是興會淋漓,奔騰馳驟,一氣呵成。輕重徐疾,大小枯濕,對比呼應(yīng),自然成趣。仿佛風(fēng)過閑庭,繽紛滿地,令人目不暇接,心馳神往。</p> <p class="ql-block"> 《砥柱行》是明代書法家豐坊所書。兒子吳靈鈞插話道,爸爸之前說過,熊教授的草書字很像豐坊,是從豐坊哪里去發(fā)的,當即找出熊紹庚教授的作品和豐坊的《砥柱行》對比。豐坊出身名宦世家,天賦異稟,詩、書、畫及篆印均有極深的造詣。《砥柱行》寫于嘉靖二十三年,為好友天一閣主人范欽所書相贈。通篇詩作氣貫如虹,情真意切,直抒胸臆。觀此作品令人震撼,氣勢雄偉豪放,長豎筆劃猶如道道閃電,橫空出世,有“破平出奇”的效果。整篇草書如黃河之水奔騰直下,勢不可擋,不僅折射出黃河中流砥柱的雄偉挺拔,更流露了豐坊激情澎湃的心懷。作品整體布局雖遣墨縱橫如飛,卻點畫精致,自有一種放逸清雋之氣流溢于字里行間。多用枯筆,卻枯而不死、枯而不竭,神韻兼?zhèn)?。字線條厚重,但不呆滯、邁筆自如,收鋒峻爽,利落大方,從而加強了作品明快奔放的節(jié)奏,可謂筆走龍蛇,力鼎千鈞。</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介紹了解縉狂草《千字文》。解縉是明朝三大才子(另兩位是徐渭、楊慎),從小就被稱為“神童”,五歲能做到對詩文過目不忘,七歲就能寫文章,十一歲可以背誦千字以上的文章,對四書五經(jīng)以爛熟于心,十八歲參加江西鄉(xiāng)試,名列榜首。他才華橫溢,為人正直,無論文學(xué)還是書法都是一絕,冠絕古今,曾主持編撰《永樂大典》。他的狂草《千字文》真可謂高山仰止,氣勢磅礴,縱橫超逸,奔放灑脫,氣飄若驚虹,蕩氣回腸。點畫出規(guī)入矩,章法尤見匠心,全篇一氣貫通,是不可多得的草書精品佳作,非解縉這樣的才子不能為之。</p> <p class="ql-block"> 聽我講完后,還追著讓我對幾件書法作品排序。我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真要排出一、二、三來,還是比較難的,也不一定準確。為了滿足孩子們的求知心,我就自趕鴨子上架,把心中對這幾本帖子的認知和排序告訴孩子。我說,懷素的《自序帖》和黃庭堅的《廉頗藺相如列傳》并列第一,《自序帖》以線條勝,《廉頗藺相如列傳》以用筆豐富勝。王鐸的《杜甫詩卷》和解縉的草書《千字文》可以排第二,王鐸以筆力雄強和險絕勝,解縉以字法精嚴勝。因《砥柱行》在字法、章法和筆力上稍遜一點,故排第三”。并強調(diào)這是我的一家之言,不一定正確。</p> <p class="ql-block"> 續(xù)茶添茗。小女說,她也要練習(xí)書法,背誦唐詩,當一名像解縉一樣的神童和書法家。還要我立即鋪好紙開始練習(xí),教她寫字。爺爺說寫字如修心,要一直堅持練習(xí)才行。既然孩子們想練,要我引導(dǎo)好,培養(yǎng)好,不要扼殺孩子的積極性和興趣。父親終生信奉“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古訓(xùn)。聽到父親的教誨,我深深體會到父親對子孫的愛如山高大,如海深沉。對我們讀書習(xí)字期望殷殷和丹心耿耿。</p> <p class="ql-block"> 此時,書房里窗明幾凈,書香濃濃。茶爐升起裊裊氤氳,沏一杯佳茗,觀古人書畫,喜氣盈盈,樂在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