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從斯圖加特市我們繼續(xù)德國深度游玩,繼續(xù)向北方行進,班貝格-蘇爾-哥廷根-戈斯拉爾-漢諾威-漢堡-呂貝克,又折向德國東南方向什未林-柏林</p> <p class="ql-block"><b>班貝格市</b></p><p class="ql-block">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直轄市,位于巴伐利亞北部,隸屬于上弗蘭肯行政區(qū)。班貝格是一座大學城和行政城市,是天主教班貝格總教區(qū)的駐地,總面積54.62平方千米,總人口7萬左右。</p><p class="ql-block">班貝格擁有上千年的歷史,班貝格非常幸運地躲過了多場近在咫尺的戰(zhàn)爭的破壞,城市內(nèi)有2千多座歷史遺跡,其中包括具有各種歷史意義的紀念建筑和有約千年歷史的老花園,使得班貝格以一個整體的城市建筑藝術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班貝格,位于雷格尼茨河畔,因蜿蜒穿城而過的運河、星羅棋布的橋梁以及臨水而建的古樸民居,而被賦予了“小威尼斯”的美譽。河水靜靜流淌,映照出兩岸紅瓦白墻的房屋,它們依水而立,色彩斑斕,宛如一幅生動的油畫。沿河而建的民居,是“小威尼斯”的靈魂所在,每年的八月雷格尼茨河“小威尼斯”段舉行劃船比賽,是班貝格最古老的傳統(tǒng)劃船競賽。</p> <p class="ql-block">老市政廳 興建在雷格尼茨河中間一個人工島上,通過上下兩橋連接兩岸。據(jù)說,因為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教皇主政時期,教皇并不愿意分割自己的土地給人民建造市政廳,沒有土地,怎么辦?!聰明的人民在雷格尼茨河中建立了結構十分奇特,像一艘停泊的船的房子。于是班貝格老市政廳誕生了…</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老市政廳已成為博物館,會舉行各種各樣的展覽,展出主教曾經(jīng)用過的餐具和小城收藏的瓷器,老市政廳現(xiàn)在內(nèi)部設有歐洲最大的瓷器陳列館,是歐洲瓷器博物館中最重要的一個。</p> <p class="ql-block">老市政廳外墻整面墻的3D立體畫栩栩如生。最出名的就是這幅圖畫,墻的上沿有一個小小天使浮雕,下沿有天使的一條胖腿,下面的宮廷侍者則緊緊抱住窗簾布…作為平面壁畫的誕生,有種小小幽默的感覺,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班貝格大教堂 是班貝格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是班貝格的歷史及精神中心,以其四座挺拔的尖頂著稱于德國。班貝格大教堂是一座宏偉壯觀的哥特式建筑。這座教堂始建于1012年,經(jīng)過幾個世紀的修建和完善,最終于15世紀完工。</p> <p class="ql-block">圖1是教堂的王子拱型門建筑,入口處有12先知與使徒的雕像及最后的審判的雕塑。教堂內(nèi)部裝飾精美,擁有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和歷史遺跡,是歐洲宗教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另外還有克萊門斯二世教皇之墓,這是德國唯一一處教皇墓地,亨利二世皇帝于1024年去世,與他的妻子也一同葬在教堂里。</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廣場上修建了主教宮殿的主體兩翼結構。而今天我們所看見的宏大宮殿是在1697年至1703年完成的,前后歷時90年。城堡建筑風格獨特,融合了哥特式、文藝復興和巴洛克等多種建筑風格。</p><p class="ql-block">按照世界上對于皇家宮殿的處理辦法,巴伐利亞王宮署在20世紀60年代,開放了主教宮殿,更名為新宮殿。昔日的主教宮殿成為了人們游玩的場所,在宮殿內(nèi),游客可以欣賞到許多珍貴的文物和歷史遺跡,領略歐洲皇室和主教的奢華生活與榮耀。</p> <p class="ql-block">玫瑰園是新宮殿的宮廷花園,與宮殿同時建成,位于宮殿的主庭園。一部分采用了巴洛克式園林風格,花園中心是一個圓形噴水池。園中盛植玫瑰,在夏天充滿了香氣與各色的玫瑰。</p> <p class="ql-block">登上高高的老主教宮殿,我們站在宮殿花園邊上可以俯瞰班貝格老城的市容市貌。<b style="color:rgb(237, 35, 8);">班貝格老城是德國最大的一座未受戰(zhàn)爭毀壞的歷史城區(qū),1993年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b></p> <p class="ql-block">在班貝格主座大教堂建成以后的數(shù)百年進程中,這座由皇帝創(chuàng)建的城市由于主教們在經(jīng)濟上的大力投入而使德國出現(xiàn)了一座絕無僅有的教堂城市。其著名的古跡有班貝格騎士塑像、米歇貝克修道院、大教堂,圣斯特凡教堂</p> <p class="ql-block">17世紀末和18世紀期間,班貝格的文化藝術活動非?;钴S。數(shù)量眾多的巴洛克風格的建筑在這一時期得以修建。這些建筑包括宗教建筑(例如圣馬丁教堂),特別是市民建筑(包括新式住宅和市政廳),為此座美麗城市又增添幾許繁復之美。</p> <p class="ql-block"><b>蘇爾</b></p><p class="ql-block">是德國圖林根州南部的城市。蘇爾曾有幾百年的采礦業(yè)歷史,也以兵器制造、體育槍械生產(chǎn)和二輪摩托而出名。我們住在“深山密林”的酒店里,早餐后我們向哥廷根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b>哥廷根</b></p><p class="ql-block">是位于德國下薩克森州東南部的一座傳統(tǒng)大學城,以教育、科研機構而著稱。該城市恰好靠近德國的地理中心,為歷史悠久的大學城,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氣息和氛圍奠定了這個城市的基調。圣約翰教堂建于14世紀,是市內(nèi)最古老的建筑,有造型各異的雙塔,還有雅可比教堂。</p> <p class="ql-block">哥廷根是德國當之無愧的學術之都,在這個13萬人的城市里,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大學生。哥廷根有許多名人冠名的街道如高斯路、韋伯路、波恩環(huán)道、弗蘭克環(huán)道、格林兄弟大道等。他們都是以在哥廷根學習或者工作過的著名學者、科學家命名的,每一個名字都反映了這座城市和這所大學的一段歷史,也反映了人類科學文化發(fā)展的一段歷史。</p> <p class="ql-block">哥廷根還有名人紀念牌200多處,城南有韋勒紀念碑,紀念發(fā)現(xiàn)鋁元素的大化學家韋勒(Wohler);高斯-韋伯紀念碑,這兩位科學家共同發(fā)明電磁電報,…</p><p class="ql-block">普朗克街3號有一幢樓房,掛著朱德紀念牌。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朱德同志1923年到1925年在德國學習期間,曾住在這里,潛心研究社會科學。</p> <p class="ql-block">哥廷根風光秀麗,古意盎然。市政廳建于1369年到1443年,市中心廣場上亭亭玉立著的牧鵝少女的銅像(配有噴泉)是該城的象征。這里有個傳統(tǒng)的習俗,在哥廷根獲博士學位者,都要來到這兒,在牧鵝少女銅像的臉上吻一吻。我們的張導也強烈要求圓其與牧鵝少女一吻之夢</p> <p class="ql-block">應張導強烈要求我們拍下此視頻,滿足他希望在哥廷根大學博士生畢業(yè)后能親吻市政廳廣場中心的“牧鵝少女”</p> <p class="ql-block">哥廷根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老城,古樸的街道,堅固的城門,典型的德國木桁架構房屋,… 哥廷根是德國當之無愧的學術之都,哥根廷大學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在這個13萬人的城市里,出了46名諾貝爾獎得主,…這座城市融合了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給人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體驗</p> <p class="ql-block">古堡也是德國中世紀的典型代表,凡是古城鎮(zhèn)常常能看到古堡的遺址。哥廷根擁有壯麗的歷史建筑、豐富的藝術文化和卓越的教育資源。</p> <p class="ql-block"><b>戈斯拉爾</b></p><p class="ql-block">古城建立于公元922年,位于德國下薩克森州哈茨山區(qū),古有“北方羅馬”之稱,也被稱為“巫婆城”,戈斯拉爾歷史上曾是皇家都城,大部分街巷仍然同中世紀時一樣鋪著鵝卵石。今天的戈斯拉市主要是一座旅游城市,據(jù)說有47座教堂和修道院,1500多座德國中世紀典型的德國木桁架構房屋</p> <p class="ql-block">從10世紀到12世紀,戈斯拉爾一直是神圣羅馬帝國的中心。城市的大街小巷里擁有約1500多座15世紀到19世紀修建的保存完好的半木結構房屋,并與整個城市融為一體。這些木屋如今風采依舊,風情滿滿。羅馬式、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和巴洛克式建筑組成了該城的藝術景觀。</p> <p class="ql-block">戈斯拉爾因當?shù)鬲毺氐摹拔灼拧蔽幕?,號稱“巫婆城”,其代表有巫婆博物館、巫婆節(jié)等。這座小城因為獨一無二的巫婆文化而被蒙上了一片神秘的色彩,在德國民間傳說中,戈斯拉爾附近的山頭曾經(jīng)是巫婆的聚集地。每年戈斯拉爾都會因此舉辦巫婆節(jié)。(巫婆博物館中的照片系旅友拍攝分享的)</p> <p class="ql-block">戈斯拉爾老城區(qū)街頭巷尾的商鋪都出售各種各樣“巫婆”的玩偶,人們也常常以“巫婆”為“辟邪物”帶在身邊…“巫婆”玩偶因材質,大小,工藝等不同也價錢不一樣,但是還是有許多游客購買做為紀念</p> <p class="ql-block">老城區(qū)中心廣場上,由青銅圓碗疊加成的噴泉其歷史可以追搠到帝國時代,大部分街巷仍然同中世紀時一樣,鋪著鵝卵石,狹窄的街道和林蔭路組成了中世紀風格,城市周圍綠樹環(huán)抱,15到16世紀形成的城市整體布局完好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戈斯拉爾曾經(jīng)是皇家帝都,歷經(jīng)滄?;蕦m依然保存完好。<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92年拉默爾斯堡礦山和戈斯拉爾古城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批準作為文化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b></p> <p class="ql-block"><b>漢諾威</b></p><p class="ql-block">是德國下薩克森州的首府,位于北德平原和中德山地的相交處,是個水陸輻蓋的交通樞紐。漢諾威是工業(yè)制造業(yè)高度發(fā)達的城市,是德國的汽車、機械、電子等產(chǎn)業(yè)中心,最著名的就是會展業(yè)和旅游業(yè)。我們僅僅在這里住宿,休息中轉,沒有參觀游覽。</p> <p class="ql-block"><b>漢堡市</b></p><p class="ql-block">是德國第二大城市,位于易北河岸,是德國北部一座美麗的港口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漢堡城市遭到嚴重破壞,古老建筑幾乎蕩然無存,戰(zhàn)后得以重建。</p><p class="ql-block">漢堡市風光秀麗,文化古老,名勝眾多,每年接待300多萬游客,是國際著名的旅游城市。</p> <p class="ql-block">倉庫城</p><p class="ql-block">漢堡倉庫城始建于1888年,當時,德皇威廉二世下令擴建漢堡港。當工程結束,已經(jīng)建成了一個面積有30萬平方米的儲藏空間,儲藏空間臨水,共有17棟建筑,建筑均由紅磚砌成,是典型的哥特式風格,漢堡倉庫城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成片倉庫建筑群?,F(xiàn)在的倉庫城舊貌換新顏,不再是港口的配套倉庫群落,而是許多咖啡館、餐館和博物館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紅磚結構的倉庫城,在2015年與康托豪斯區(qū)一起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b></p> <p class="ql-block">易北愛樂音樂廳</p><p class="ql-block">2017年開幕的易北愛樂音樂廳,已經(jīng)成為漢堡市的地標建筑之一,是德國北部音樂之都的新心臟。這座音樂廳像燈塔一樣,屹立于港口新城的東端,歡迎著抵達漢堡港的船只。并將從前的碼頭倉庫與新穎的玻璃結構和弧形屋頂合為一體。建筑內(nèi)除了設有三座音樂廳外,還擁有豪華酒店和公共觀景平臺,憑借其別具一格的建筑風格和精彩紛呈的各類活動,這座宏偉的音樂廳將卓越藝術和開放包容融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這是開放性平臺,所有人都可以免費登上開放性平臺俯瞰漢堡港。平臺的開放式設計突顯出漢堡這座德國新地標建筑作為"一個面向所有人的音樂廳"的特點。</p> <p class="ql-block">漢堡港,不僅是德國最大港口,也是國際上最現(xiàn)代化的港口之一。港口有大小碼頭60多個,可同時停泊250多艘大型貨輪。同世界上1100個大型港口保持聯(lián)系,每年進入港口的船只近兩萬艘,年吞吐量6000萬噸左右,素有“德國通向世界的門戶”的稱號。我們在這里可以360°俯瞰漢堡市。</p> <p class="ql-block">漢堡市距離北海和波羅的海不遠,海輪可從北海沿易北河航行而抵達漢堡,易北河的主道和兩條支道都橫貫漢堡市區(qū),阿爾斯特河、比勒河以及上百條河汊和小運河組成密密麻麻的河道網(wǎng)而遍布市區(qū),因而漢堡港是河、海兩用港,成為歐洲河與海、海與陸聯(lián)運的重要樞紐。漢堡市內(nèi)河道縱橫,有1500多座橋梁,比意大利威尼斯水城,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橋梁都多。主要河道的河底有隧道相通,有世界上最長的城市地下隧道。</p> <p class="ql-block">在易北愛樂音樂廳的開放性平臺上俯瞰漢堡市,導游告知我們五個直刺蒼穹的塔尖就是漢堡市的地標建筑。在網(wǎng)上查詢了一下,除了市政廳鐘樓之外,另四個都是教堂的鐘樓,她們分別是圣彼得教堂,圣雅各教堂,還有稍遠一點的圣尼古拉教堂和圣凱瑟琳教堂。</p> <p class="ql-block">漢堡市政廳</p><p class="ql-block">建于1886年,是19世紀后半期建成的新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筑物,建筑上裝飾著不少富有紀念意義和象征作用的藝術品。整個大廈用砂巖砌成,整體呈煙白色,屋頂為銅綠色,呈現(xiàn)古樸的風格。大樓上的尖塔高112米,是漢堡醒目的建筑之一。塔上裝飾著金色的帝國之鷹這是德意志統(tǒng)一的標志。</p> <p class="ql-block">市政廳大樓有4層,內(nèi)部房間非常多,有600多間。一層大廳有兩排石柱,共16根,每根柱子上都有精美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在市政廳廣場側面有一個拱門廊街,連拱廊街里有許多商鋪,咖啡店,餐飲店,是一個休閑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阿爾斯特湖</p><p class="ql-block">位于漢堡市中心,分為內(nèi)外兩個湖區(qū),內(nèi)湖沿岸幾條古老街道,漢堡最著名的購物中心就在這里,在這里,你不僅可以漫步,吃冰淇淋,喝咖啡,逛別致的精品店和奢侈品商店?;蛘咦习査固睾未魏M夂姘追c點,天鵝成群,游人如潮,素有“漢堡明珠”之稱。</p> <p class="ql-block"><b>呂貝克市</b></p><p class="ql-block">位于德國北部石荷州,距離漢堡60公里,是北歐著名的旅游城市,對外交通發(fā)達,是德國通往北歐各國和世界各地的門戶,素有“德國北大門”之譽。<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7年,“漢薩同盟城市呂貝克”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b>是歐洲北部第一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城市。</p><p class="ql-block">普及一下“漢薩同盟”的知識:漢薩同盟始于12世紀,以德國北部城市為主形成商貿(mào)政治聯(lián)盟,鼎盛時期漢薩同盟中多達160多座城市,以呂貝克為“盟主”,壟斷波羅的海的貿(mào)易。</p> <p class="ql-block">呂貝克曾是北歐最富有和最強大的城市之一,老城里擁有1000多座歷史性建筑,保存大量的中世紀建筑。呂貝克古城又被譽為“金樓之鄉(xiāng)”,那些典型的歐洲中世紀古建筑屋頂在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熠熠生輝。它同時又是一座活的建筑博物館: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克克式、非經(jīng)典式,從中世紀到現(xiàn)代的各種建筑風格都有。</p> <p class="ql-block"><b>荷爾斯騰門</b>是呂貝克古城西部的城門,巍峨壯麗,為古城標志性建筑。城墻壁厚度達3.5米,具有御敵的功用。該城墻建于1467-1478年,至今已有525年的歷史。古城門為雙塔式尖圓錐體,入口上方用拉丁文刻著著名的格言——“對內(nèi)一致,對外和平”。內(nèi)部為市歷史博物館,陳列著過去的城市模型、帆船模型以及中世紀武器、刑具等。城門內(nèi)右側為一排16-18世紀建造的儲鹽庫房。</p> <p class="ql-block">作為德國三大港之一的呂貝克,水系發(fā)達。老城不大,被特拉維河和易北河-呂貝克運河圍成一座小島。</p> <p class="ql-block">在老城中心坐落著圣瑪麗教堂和市政廳,這二者相毗鄰,成為呂貝克最重要的建筑物,并因其藝術的高貴價值而在歐洲享有盛名。其中圣瑪麗教堂被作為哥特式磚構大教堂的典型,而市政廳獨特的建筑風格則被當作該地區(qū)市政廳建筑的樣板,在后來的幾個世紀,波羅的海沿岸的大量建筑都紛紛模仿。</p> <p class="ql-block">城里的五座著名大教堂共有七個尖頂,因此呂貝克也被稱為“七塔之城”,享譽德國。</p><p class="ql-block">天際線里的七座鐘樓尖塔成為了城市的標記,分別屬于</p><p class="ql-block">呂貝克大教堂Dom zum Lüebeck的雙塔、</p><p class="ql-block">圣彼得教堂St.Petrikirche的單塔、</p><p class="ql-block">圣馬利亞教堂St.Marienkirche的雙塔、</p><p class="ql-block">圣雅克比教堂St.Jacobikirche的單塔、</p><p class="ql-block">艾格帝教堂Aegidienkirche的單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個城市的精髓并不只在教堂里,卻不可否認,這五座教堂給這座古城帶來濃濃的教堂文化。</p> <p class="ql-block">呂貝克擁有許多美麗的海灘和自然景觀。在海灘上,您可以享受陽光、沙灘和海浪的擁抱;在自然景觀中,您可以欣賞到壯觀的風景和獨特的植物。此外,呂貝克舊港口讓您可以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麗。航行在舊港口航道上的捕魚船和帆船,都帶給人們真正的海港生活感受。</p> <p class="ql-block">傍晚的時候,我們也像當?shù)厝艘粯幼诤舆呄硎芷【??西餐,戀戀不舍呂貝克老城的名勝古跡,休閑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b>什未林市</b></p><p class="ql-block">德國東北部城市,地處北德平原北部、梅克倫堡高地,多冰磧湖泊,最高海拔178米。氣候溫和濕潤,年降水量525—675毫米。易北河流經(jīng)西南邊境。面積8,672平方公里。人口76.83萬(2014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什未林城堡 這座城堡就在什未林市的市中心,是一座典型的歐式島嶼宮殿,坐落在什未林湖的一座小島上。(這也是印在2歐元硬幣上的水上城堡)。</p><p class="ql-block">這座宮殿始建于973年,比著名的德國新天鵝堡還要早了900 年。城堡在水中靜靜矗立,金色的穹頂和林立的塔樓在林間若隱若現(xiàn),城堡周身是黃色的,從對面隔湖相望,城堡鍍金的尖頂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fā)光,與水面上的波光粼粼交相輝映,更增添了幾分童話色彩。</p> <p class="ql-block">這座王宮是經(jīng)過一千多年不斷地改建、擴展逐漸形成的,從約1500年前開始有許多文獻和圖片記錄了這座城堡的改建,它的環(huán)狀結構是最初斯拉夫人城堡城墻的遺跡。曾經(jīng)這個地方是大宮與梅克倫堡公爵的宮殿,現(xiàn)在是作為前波美拉尼亞州州議會來使用的。</p> <p class="ql-block">這座城堡被當做是浪漫派歷史主義建筑的標桿與精華之作,如果說新天鵝堡是建在山中的童話世界,那么什未林城堡就是當之無愧的水上童話城堡。</p> <p class="ql-block"><b>柏林</b></p><p class="ql-block">是德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國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經(jīng)濟中心,它位于德國東北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柏林曾被分割為東柏林和西柏林,直到1990年兩德統(tǒng)一后,柏林重新獲得了德國首都的地位。柏林擁有眾多的著名景點,如國會大廈,柏林大教堂,博物館島等等,總的來說,柏林是一座充滿歷史底蘊和文化魅力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德國國會大廈,位于德國首都柏林市中心,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建筑,同時也是德國聯(lián)邦議會的會址。這座建筑融匯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和巴洛克式的多種建筑風格,是歷史、文化與藝術的結晶。不僅是德國統(tǒng)一的象征,更是德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見證。</p> <p class="ql-block">勃蘭登堡門位于柏林市中心,坐落在巴黎廣場旁,是舉世聞名的柏林標志性建筑。它凝聚著此座城市的當代與歷史。</p><p class="ql-block">勃蘭登堡門前后各以六根多立克式立柱為支撐,通道只對行人開放。著名的女神駕駛一輛四馬兩輪戰(zhàn)車的雕像于1794年安放在城門上,展現(xiàn)維多利亞女王的勝利英姿。隨著1961年柏林墻的建造,勃蘭登堡門成為柏林墻的一道城門,勃蘭登堡門在其后28年間始終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城門。重建的勃蘭登堡門如今卻成了德國重新統(tǒng)一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標志和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柏林墻</p><p class="ql-block">是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德國分裂期間,隸屬于社會主義國家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環(huán)繞西柏林邊境修筑的全封閉邊防系統(tǒng)。它最早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長167.8公里。</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柏林墻原址擁有柏林墻遺址紀念公園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畫廊——東邊畫廊。東邊畫廊位于柏林東火車站至奧伯鮑姆橋之間,是1990年9月28日,來自21個國家的180位藝術家在長達1316米的柏林墻上創(chuàng)作的不同主題繪畫組成的畫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幅涂鴉出自1979年10月7日拍攝的一張真實的政治新聞照片。民主德國建國30周年之際,蘇聯(lián)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訪問東德,在簽訂兩國達成兄弟邦交合作協(xié)議之后,與昂納克擁抱并親吻對方,所以這張照片也被稱為“兄弟之吻”。許多游客都是慕名而來并與之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涂鴉下方的Mein Gott Hilf Mir Diese Todliche Liebe Zu Uberleben, 翻譯過來意思是“上帝啊,拯救我,在這死亡之愛中生存”。</p> <p class="ql-block">查理檢查站 ,極富傳奇色彩的過境關卡,在曾經(jīng)的東西柏林分界線上,是當時多個檢查站中的一個,作為世界強國之間斗爭的標志。查理檢查站曾是當時內(nèi)城最著名的檢查點,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出現(xiàn)過。</p> <p class="ql-block">德國首都柏林,有這樣一條河——施普雷河。在施普雷河流經(jīng)柏林市中心的地方,有一座小島。1830年,這里興建起第一座博物館——皇家博物館,又稱為老博物館。之后,就逐漸出現(xiàn)了咱們說的這五家博物館。<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99年,“博物館島”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座世界上最重要的博物館島由老博物館、新博物館、老國家美術館、博德博物館和佩加蒙博物館五部分構成,展覽無與倫比的世界級文化瑰寶。因為時間限制我們連最北邊的博德博物館,佩加蒙博物館都沒有來的及外觀,更沒有時間進去參觀學習。</p> <p class="ql-block">柏林大教堂</p><p class="ql-block">建造于1894年~1905年,位于德國柏林市博物館島東端,是威廉二世皇帝時期建造的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新教教堂,也是霍亨索倫王朝的紀念碑,很多王室成員都長眠于此。</p> <p class="ql-block">因為曾經(jīng)作為王室的專用教堂的關系,與那些外表華麗內(nèi)飾簡樸的哥特式教堂不同,柏林大教堂的內(nèi)飾極其華麗甚至達到了浮華的程度。它的室內(nèi)金碧輝煌,裝飾著線條復雜的柱子和精美的壁畫。我們沒有入內(nèi)參觀,只在外庭看看。</p> <p class="ql-block">老國家美術館(老國家藝術畫廊)陳列著19世紀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藝術品,是德國博物館島建筑群的重要一部分,1999年當選世界遺產(chǎn)。畫廊隸屬柏林國家博物館。</p><p class="ql-block">老國家藝術畫廊 屬于新古典主義建筑,被認為是19世紀最重要的博物館建筑之一。二戰(zhàn)期間遭受嚴重破壞,經(jīng)過維修之后,外觀基本維持原狀。</p> <p class="ql-block">柏林舊博物館位于柏林博物館島南側,建造于1823年至1830年間,原來是皇家博物館,是一座新古典主義的建筑,也是博物館島上最老的一家博物館。該博物館系柏林國立博物館系統(tǒng),主要展出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品。1999年作為博物館島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柏林洪堡大學,創(chuàng)辦于1810年,前身是柏林大學,是一所公立綜合類研究型大學、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的德國最高學府和世界學術中心。洪堡大學是蜚聲中外的高等學府,也是歐洲最具影響力的大學之一,德國精英大學成員。洪堡大學是世界上第一所將科學研究和教學相融合的新式大學,被譽為“現(xiàn)代大學之母”。</p><p class="ql-block">柏林洪堡大學的前身柏林大學歷史上曾產(chǎn)生57位諾貝爾獎獲獎者。</p> <p class="ql-block">柏林恐怖地形圖博物館是一座戶外博物館,建于蓋世太保和黨衛(wèi)軍的舊總部,這個博物館可以讓人們直觀地看到了二戰(zhàn)期間讓柏林處于恐懼狀態(tài)的一些事件。這里有一個展覽,館內(nèi)圖片展示了博物館所在街區(qū)的建筑歷史、納粹政權的出現(xiàn)與發(fā)展、種族主義與擴張主義政策的后果、主要納粹頭目及其對手的生平等。</p> <p class="ql-block">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亦稱為浩劫紀念碑,紀念浩劫中受害的猶太人。它占地19,000 平方米(4.7 英畝),安放了2711塊混凝土板,在一個斜坡上以網(wǎng)格圖形排列?;炷涟彘L2.38米,寬0.95米,高度從0.2米到4.8米不等。</p> <p class="ql-block">勝利紀念柱建于1864-1873年間,勝利柱高67米,通體用紫色花崗巖建造,在頂端是勝利女神塑像。是為紀念普魯士軍隊打敗了丹麥、奧地利和法蘭西帝國軍隊而建。開始它被置于德意志國會大廈前的廣場上,納粹統(tǒng)治時期,希特勒下令把它從柏林中心往西移,移到稍微偏西位置的大星廣場。2010年3月到2011年5月,德國人斥巨資對勝利柱大舉重修:使用1.2公斤金箔,重新裝飾了勝利女神以及柱身部分。金光耀眼的勝利女神,頭頂神鷹,背負雙翼,左手緊握尖矛,一付勝利者的姿態(tài)。</p> <p class="ql-block">5月18日我們結束了歐洲四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的深度游玩,即將啟程返回北京。照片1是一路陪同我們的匈牙利小胖墩司機,技術一流,吃苦耐勞,感謝!感謝一路陪伴我的旅友們,有緣相識,相互理解,互幫互學!</p><p class="ql-block">一程又一程難忘的旅行,踏過萬水千山去感悟這個美麗的世界,走過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國度,去感受旖旎的自然風光,一幕幕美好的畫面,是旅行中所見的美景。每一次旅行,每一個遠方,都是詩情畫意,都有它不同的意義和回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