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參觀超級工程—矮寨大橋</b></p><p class="ql-block"> 2023/10/2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終于見到矮寨特大懸索橋了。該橋位于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2007年開工,2012年3月通車,是包茂高速(G65)跨越德夯大峽谷的一座特大型橋梁。矮寨大橋主跨1176米,橋面寬度24.5米,橋面距峽谷底部高度達355米,在橋梁建設中創(chuàng)造了“四個世界第一”,被譽為橋梁建筑藝術與自然景觀完美結合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矮寨大橋創(chuàng)造的“四個世界第一”是:</p><p class="ql-block"> 一、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離結構。一般懸索橋設計中,塔與梁相接,但矮寨大橋索塔位置距懸崖邊緣僅70-100m,下面即是數(shù)百米高的懸崖,地形比較特殊。使用塔梁完全分離結構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對山體的開挖,縮短鋼桁梁長度,節(jié)省投資,實現(xiàn)橋梁結構與自然景觀的完美融合。</p><p class="ql-block"> 二、首次采用巖錨吊索結構。增加豎向錨固拉索,通過預應力巖錨將其錨固于巖石上,并采用碳纖維作為預應力筋材替代鋼絞線。與傳統(tǒng)鋼絞線相比,碳纖維材料具有重量輕、強度高、耐腐蝕的特點,為橋梁的安全提供充分的保障。</p><p class="ql-block"> 三、首創(chuàng)"軌索滑移法"架設鋼桁梁。矮寨大橋共有69節(jié)鋼桁梁,最重一節(jié)達到192噸,由于橋下沒有水路可利用,垂直吊起"加勁梁"的方案難以實施。設計者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軌索滑移法",讓單體重達幾百噸的鋼梁通過坐纜車的方式,到達預定的位置,實現(xiàn)了鋼加勁梁的逐步拼接,解決了橋梁架設的難題。</p><p class="ql-block"> 四、采用橋隧相連的結構模式。施工階段,隧道入口仰(邊)坡開挖、隧道掘進、塔基開挖、隧道式錨碇開挖均會對山體穩(wěn)定造成一定影響;運營階段,索塔與錨碇的荷載、端吊索的荷載將共同作用于山體。設計者采用了橋隧相連的結構模式,同時對山體進行了必要的加固防護,以確保山體的穩(wěn)定和橋梁結構安全。</p><p class="ql-block"> 中國建設者們簡直太棒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