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45年10月1日,長影前身東北電影公司在長春成立;1946年10月1日,改稱東北電影制片廠;1955年2月,正式更名為長春電影制片廠;1999年12月,長春電影制片廠改制成立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長影”。</p> <p class="ql-block">長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的新中國第一家電影制片廠。賡續(xù)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76年來,幾代長影電影工作者始終堅持為時代立像、為人民放歌、為民族鑄魂,累計創(chuàng)作拍攝譯制各類影片3300多部,為新中國電影事業(yè)培養(yǎng)輸送了2000多名優(yōu)秀電影人才,被譽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在吉林省的文化版圖中,長影不僅是長春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和城市印記,更是吉林省乃至中國的紅色地標和光影傳奇。</p> <p class="ql-block">作為國有電影企業(yè),長影始終守牢黨和國家意識形態(tài)工作前沿陣地,是中國電影開疆辟土屹立世界的堅定實踐者。長影開創(chuàng)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的“七個第一”,即第一部多輯新聞紀錄片《民主東北》,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第一部科教片《預防鼠疫》,第一部動畫片《甕中捉鱉》,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第一部長故事片《橋》和第一部譯制片《普通一兵》,為新中國電影多片種試制作出了開拓性貢獻。</p> <p class="ql-block">76年來,長影人以忠于使命、敢為人先的精神,引領新中國電影至行千里。長影的創(chuàng)業(yè)和發(fā)展歷程見證并記錄了中國的歷史與現(xiàn)實、發(fā)展與進步、苦難與輝煌,長影各個時期的優(yōu)秀作品,深情地謳歌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程。</p> <p class="ql-block">新中國成立后,長影創(chuàng)作出品了《白毛女》《上甘嶺》《董存瑞》《平原游擊隊》《英雄兒女》《冰山上的來客》《劉三姐》《五朵金花》《我們村里的年輕人》《創(chuàng)業(yè)》等一大批膾炙人口、深入人心、感動過億萬國人的經典影片,創(chuàng)作錄制了《我的祖國》《英雄贊歌》《蝴蝶泉邊》《敖包相會》《讓我們蕩起雙槳》《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滿懷深情望北京》等經典歌曲,影響了幾代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成為人們心中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和縈繞耳畔的經典旋律。</p> <p class="ql-block">進入改革開放后,長影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胸懷堅定的政治追求、聚焦重大事件和重大轉折,以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態(tài)度和表現(xiàn)手法,勇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出品了《開國大典》《重慶談判》《七七事變》《人到中年》《不該發(fā)生的故事》《蔣筑英》等具有史詩般的品格和豐富的社會內涵的精品力作,深刻表達了人們對社會、人生的新認識,成為凝聚民族精神、引領時代前進的精神動力。</p> <p class="ql-block">進入全面深化改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期,長影人更是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勇?lián)幕瘒蟮恼呜熑?,推出了《辛亥革命》《大太陽》《信義兄弟》《西單女孩》《索道醫(yī)生》等一大批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的優(yōu)秀影片。</p> <p class="ql-block">經過幾代藝術家的辛勤耕耘和共同努力,長影形成了以革命歷史題材、農村題材、少數(shù)民族題材和反映黨和人民共同關心的重大社會問題的現(xiàn)實題材見長,密切關注現(xiàn)實生活,正面揭示社會矛盾,敢于觸及社會熱點,善于挖掘時代新人、謳歌時代精英,以昂揚向上的時代精神和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鼓舞人們前進的優(yōu)秀傳統(tǒ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