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盛夏之時,酷暑難耐。走進各種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看展閱讀,實在是一種絕佳的選擇。從公眾號上得知川美正在展出,于是就近先到川美老校區(qū)(黃桷坪)重慶當代美術館看展。</p> <p class="ql-block">盡管是周六,觀眾卻寥寥無幾。川美校園也放開了“管制”,但預約尚未取消(遲早的事吧)。校園里依然那么幽靜,抬頭可見“青春不散場,夢想正啟航”的橫幅在風中輕揚,似乎還能感受到一絲畢業(yè)生離校前的熱烈與傷感的氣息……</p> <p class="ql-block">走進A館,大面積的紅色主題展板奪人眼球,令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懶人就不復制粘貼了,請直接看“前言”,了解此次展覽的目的與意義。</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繼往開來”。從延安文藝座談會之后開始,介紹“延安設計精神”。突出政治性兼顧藝術性。</p> <p class="ql-block">我更關注每個展品旁邊的作品介紹。</p> <p class="ql-block">看看這個細節(jié)。</p> <p class="ql-block">第一套人民幣,幣值上千萬。</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套1949年由天津區(qū)軍事管制委員會文化教育部制作的宣傳畫,現(xiàn)館藏于中央美術學院圖書館。</p> <p class="ql-block">《中國青年》,是我們年輕時候喜愛的雜志之一,在這里看到飽經滄桑的第一期,還是有些感慨。依然記得八十年代初《中國青年》曾開展的《潘曉來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的大討論,以及《去哪里尋找中國的高倉健》的求問?!芭藭浴比缃褚?7歲,高倉健也故去數(shù)年,雜志里的文字還在,而那些滾燙的思想不知是否還在。</p> <p class="ql-block">這一看便知是來自滬上的舊雜志。</p> <p class="ql-block">除了官方藏品,此次展出的不少是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改革開放后《人民文學》復刊第一期我也是有的,可惜幾次搬家都給家長打包處理了。??</p> <p class="ql-block">當年的花布樣布。那時候的審美也還不差。</p> <p class="ql-block">當時各種包裝袋子都是紙質的,絕對環(huán)保。塑料這玩意兒應該在幾十年后才有的吧。</p> <p class="ql-block">這種大紅綢緞鋪蓋面,很多家庭都見過用過,估計現(xiàn)在都沒了吧。</p> <p class="ql-block">來看展的人也和我差不多大吧,懷舊感慨。</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視覺革命”。請看圖。</p> <p class="ql-block">吐槽一下這個展館的布展,許多展品都有玻璃框架,屋頂日光和墻上的燈光總是反射到玻璃上,看著晃眼,拍照反光,還得調整不同視角才能看清。</p> <p class="ql-block">這套人民幣貌似我也有。??</p> <p class="ql-block">那時候的人行是有儲蓄部的,也是可以攬儲的。</p> <p class="ql-block">50后60后都特別熟悉的一張宣傳畫。</p> <p class="ql-block">上面??這幅宣傳畫定價:八分。</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如今這八大城市確實有了大的差別。</p> <p class="ql-block">當年的北京就是這樣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居然發(fā)現(xiàn)還有鵝嶺公園管理中心提供的一幅圖片。這個石碑現(xiàn)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重點介紹了成渝鐵路。</p> <p class="ql-block">“五年計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1953年開始實施,至今已經實施了14個五年計劃(2021—20025)。從“十一五”起,“五年計劃”改為“五年規(guī)劃”。</p> <p class="ql-block">我家也有這樣同款“熊貓”牌收音機。小時候聽過太多電影錄音剪輯,長篇小說連播,新聞和報紙摘要……</p> <p class="ql-block">我們小時候玩過的積木玩具。</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p> <p class="ql-block">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經濟與百姓的物質生活亟待振興,全國大興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作風,穿衣戴帽“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為大眾所共識。</p> <p class="ql-block">看了很久,不明白“放羊袋色”是什么意思。上網查詢才知道,放羊袋色是一種染料,?專供百姓染衣染布所用,?由天津染料化學一廠出品,?天津化工原料采購供應站包銷。?這種染料以其配方獨特、?色種齊全、?質量上乘、?價格低廉的優(yōu)勢暢銷全國,?特別在華北、?西北、?東北地區(qū)享有盛譽,?成為全國染料行業(yè)的佼佼者,?是家喻戶曉的“天津名片”。?放羊袋色的包裝設計也具有一定的特色,?最熟悉的包裝圖樣上畫著一個穿橘色上衣、?藍色背帶褲的女子抱著小羊羔,?周邊裝飾以深藍色為基調。</p><p class="ql-block">這四張畫面上就有當時最為經典的“放羊姑娘”。</p> <p class="ql-block">這些花布大概率是用來做被面的吧!</p> <p class="ql-block">永不褪色的花布樣布。質量杠杠滴!</p> <p class="ql-block">說真的,旗袍真好看!</p> <p class="ql-block">觀察了一下,女孩子在這里停留的時間最久。??</p> <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因為該部分設在四樓,居然沒開空調,匆匆瀏覽一下便離開了。</p> <p class="ql-block">重慶大禮堂自始至終是重慶的一個名片,我們如此熟悉她,看到這樣的照片怎能不有衷感到親切與自豪呢!</p> <p class="ql-block">兩路口大田灣體育場舊貌。</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大田灣體育場。</p> <p class="ql-block">這些展品距今也不過七八十年,只是歷史長河里的小小漣漪。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各種設計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它記錄著歲月的更替,潛藏著時代烙印,在物是人非的語境里無聲地敘述著曾經輝煌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