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昵稱:小橋流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號:10029037</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當鳳凰花開滿路口,當青春紀念冊寫滿回憶,一年一度的畢業(yè)季如約而至。觸景生情,想起四十年前的我?guī)煼懂厴I(y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清楚記得,1984年7月1日,告別了朝夕相處的三年同學,告別了陪伴我們三年的老師,當然還有暗戀的她,像當初來時那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只不過三年前我們都是青蔥的毛頭小子、靚麗的少女,經(jīng)過三年師范生活的歷練,我們更加成熟和穩(wěn)重,帶著三年所學知識,帶著音體美特長、五筆字專長,身兼培育祖國花朵的重任,我們回到生我養(yǎng)我的家鄉(xiāng),開啟美好的未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年的師范生活,我們沒有虛度光陰,抓緊一切時間投入學習之中,因為我們深知文化知識的淺薄,當然我們不忘培養(yǎng)我們的特長,師范畢業(yè)就要求全能型。風琴室傳出我們悠揚的琴聲;美術課我們在湖畔靜靜地寫生;體育課我們縱橫馳騁跨越“山羊”。我們是與時俱進的一代,《高山下的花環(huán)》我們看得淚流不止,忘記吃飯;周末圖書館,我們是那里的??停覀兾敝R的營養(yǎng),開闊視野,放眼未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而我更是沒有虛度光陰,學習體育活動樣樣走在前,也因此,三年無記名投票選舉,我是唯一一個連續(xù)三年的“三好學生”,連續(xù)三年的“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標兵”。只是我們師范還沒有獎學金一說,但這就知足了,沒有讓父母白供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張照片,是我們班團委所有成員與孫老師畢業(yè)前的合影留念,那時的班主任孫老師,二十五六歲,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而我們在二十歲上下,逐漸成熟,和老師之間沒有代溝,老師更多時候就像兄長,分享他的戀愛經(jīng)歷。當然更多分享文學創(chuàng)作,因為那時的老班已經(jīng)是“紅學會”一名成員了,我后來喜歡文學、讀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并終生從事語文教學工作,與孫老師的文學影響關系非常之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忘不了課堂的嚴肅;忘不了課間的吵鬧:忘不了運動場上的頑強拼搏;亦忘不了辦公室的“風雨同舟”。是誰說過“相見時難別亦難”,本以為相見時難,但離別更難,而再次見面更難。算如今,我們師范畢業(yè)整整38年了,仍有相當一部分老同學至今沒有再見過面,甚至還有離世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曾記得,為了中午能吃上好吃的飯菜,當然也為了節(jié)省打飯排隊的時間,我與國江學友三年搭伙一起買飯,一個排隊,一個拿餐具,買的菜更多了一兩樣,從而我們也結成深厚的友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抱怨了三年的飯菜成了如此習慣的美味,為了吃上雞腿,還能不能容許我們插隊呢?為什么我現(xiàn)在的腦海中記住他們的卻是某一天多給了幾碗紫菜湯的溫柔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精彩的電視節(jié)目總是在高潮時被關掉,隨著一陣“噓”聲,人群漸漸散開,一圈一圈地消失。當然我們也為中國女排在1981年11月16日,第三屆世界杯女子排球賽的決賽中,以3:2戰(zhàn)勝日本隊,首次奪得世界冠軍而歡呼雀躍,敲盆慶賀。我們還為中國的保爾——張海迪的勵志事跡而感動得淚流滿面,立志做一個張海迪式的人。這一切將銘記一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張照片是我在母校最后的留影,沒有悲傷,有的是對未來美好的憧憬與展望。我愿把我所學傾盡全力奉獻給我可愛的孩子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一年我們畢業(yè)了,所有的所有是否銘記于心?只是隨著照相機的“咔嚓”一聲響,畢業(yè)照上呆呆萌萌的、青澀的笑臉為一切畫上了并不圓滿的句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此刻,只剩下一些記憶依然纏繞心扉,教室后面的鐘表是不是還在滴答滴答的響個不停?那棵楊樹上的蟬是不是還會在每年的七月盡情暢鳴?曾經(jīng)在賽道上奔跑的我們,多年之后,是不是還能叫上對方的名字?曾許下“友誼永駐”的我們,是不是經(jīng)過時間的洗禮,還會記得那些微不足道的記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切都結束了,銘記。那一年,我們真的畢業(yè)了。那一年,我們長大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回到家鄉(xiāng),一邊等待分配消息,一邊為父母分擔家務活,比如為棉花掐尖打杈,一邊在村頭放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時畢業(yè)分配大致有幾種情況:師范直接一級分配,留到城里學校,最差回到農(nóng)村初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而我最終如愿以償被師范直接分配到家鄉(xiāng)的一座兵工廠,這是我做夢都想不到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收到分配通知書時,我還在放豬,只見通知書上寫明報到的大致幾天。我在1984年7月29日,正式成為兵工廠的一名正式員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回顧三年的師范生活,因沒有虛度光陰,這為我日后從事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雖然當時沒有考上師范的同學,后來考入高中、又陸續(xù)考入大學,但我絲毫不后悔我的選擇;雖然后來有一部分同學改行從政了,但我不羨慕。而從事教師工作的也不一樣,有在高中工作的,有在初中工作的,還有在小學工作。而至今,我仍在許昌市某重點中學第一線工作,但絲毫不后悔,“因為愛,所以愛”。尤其是退休之后,還在發(fā)揮余熱,更有一種對教育、對學生的割舍不下的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如果下輩子讓我選擇的話,我仍選擇做教育。因為這是造福子孫、千秋后代的偉業(y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初中畢業(yè)考中師,那一場考試,成就了中國教育,也成就了一代中師生的芳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盡?!钡业男膽B(tài)不老,我慶幸,我做了一輩子教育,真的是從一而終,如今我仍奮戰(zhàn)在教學第一線,繼續(xù)發(fā)揮我的余熱。<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遍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歸來仍是少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片:小橋流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配曲:《再見》(鳴謝)</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