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5日,盛夏里一個久雨初晴的日子,慕名來到廣西省南寧市賓陽縣白沙村參觀陳良佐將軍舊居,舊居位于縣城東南方約15公里處,在路口高大顯眼的“白沙”村名石指引下,很快見到了用青磚砌成的兩層小洋樓舊居,簡潔質(zhì)樸是小樓給我的印象,樓內(nèi)大廳正中墻上,赫然畫著一幅《毛主席去安源》的巨幅油彩畫,兩邊墻上掛著各時期照片及題字,除此之外全屋空空如也,再無一物,令人倍感心酸,歷經(jīng)近百年歲月蒼桑的小樓仍靜靜地矗立在荷塘邊,似在苦盼將軍歸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陳良佐,廣西省南寧市賓陽縣白沙村人,生于1887年,逝于1968年,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參加過辛亥革命、討袁運動、護法戰(zhàn)爭和北伐戰(zhàn)爭,軍職至陸軍中將,抗戰(zhàn)時期,先后擔任過安徽、廣西的民政廳長、代省長,主張“國共聯(lián)合抗日”,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作出了貢獻,抗戰(zhàn)勝利后參加民促、民革,新中國成立前夕,曾冒生命危險,積極開展和平解放廣西活動,解放后擔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參事,廣西省人民委員會參事,廣西省林業(yè)廳廳長,廣西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1979年廣西人民政府予以恢復政治名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將軍戎馬半生,愛國情懷令人敬佩,他傳承的淳厚家風,亦為人所稱道,其子女在良好家風的熏陶下,恪守己心,如早年陳將軍之女陳氏,嫁到了鄰村的嚴家,大家閨秀的她秉承娘家賢良淑德的良好家風,在夫家上敬公婆,下安子女,三個年紀尚小的小叔子也得到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尤令人稱奇的是她的針線活,她用手工縫制衣褲的走線,可與縫紉機的走線媲美,這應是我一生親眼見過最美的針線活,她用勤勞、善良和慈愛維護了一個和睦的家,一生無怨無悔,令夫家所有人起敬,將軍良好的家風,由此可見一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嘆將軍一生命運多舛,喜多年沉冤終得昭雪,今斯人已逝,幽思長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4年7月5日于白沙村</span></p> <p class="ql-block"> 此幅照片來自網(wǎng)絡(luò)▲</p> <p class="ql-block"> 此幅照片來自網(wǎng)絡(luò)▲</p> <p class="ql-block"> 此幅照片來自網(wǎng)絡(lu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