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水際輕煙,沙邊微雨。荷花芳草垂楊渡。這個暑假美景依舊,熱愛依舊。為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強化安全措施,防止溺水等安全事故的發(fā)生,萬店鎮(zhèn)小學在暑期6月30日和7月1日開展了特殊學生家訪活動。</p> 家訪細籌備 <p class="ql-block"> 家訪活動前,學校摸排了每個班級的特殊學生,留守、單親、貧困、殘疾、心理異常等,學校統(tǒng)計學生名單,詳細安排家訪計劃,做到不落一人,讓學校的每一份愛傳達到每一個家庭。</p> 家訪在行動 <p class="ql-block"> 根據(jù)學生分布位置,家訪分了十個小組,每個小組在同一區(qū)域內(nèi)家訪。主要針對學生的暑期安全,學習生活,家庭教育等問題與學生家長進行細致溝通。家訪非常熱情的歡迎我們的到來,并針對學生的各種問題和老師進行親切溝通交流;學生也很高興,學校教師能在假期到家里家訪,關(guān)心學生的各種情況。整個家訪活動持續(xù)兩天,炎熱也沒有阻擋我們的腳步,驕陽讓我們的情誼更加熱烈。</p> 金鳳玲? 董春麗家訪瞬間 王小軍? 莫玉如家訪瞬間 馮娟? 吳倩倩家訪瞬間 宮輝? ?宮世純家訪瞬間 徐慧? 方海鳳家訪瞬間 蔣曉強? 楊映家訪瞬間 諶家? 劉歡家訪瞬間 陳恒? 陳靜家訪瞬間 宋虹霞? 陳紅蓮家訪瞬間 陳迪? 劉珍珍家訪瞬間 家訪小故事 留守:愛在等待中成長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個能代表很多鄉(xiāng)村小孩生活的場景,爺爺奶奶在家照顧小孩,父母外出打工,甚至暑假都不能相聚。孩子依舊陽光健康,但能看出來他眼睛里對親人關(guān)愛的渴望。長期父母愛的缺失讓孩子變得麻木,甚至覺得已經(jīng)理所應(yīng)當。這個男孩比其他的留守兒童還要懂事,他能自己安排每天的學習時間和游戲時間,也能幫爺爺奶奶干活,是家長眼中的好孩子。我們問他,暑假作業(yè)寫完了干什么?他說,那就玩唄。我們當場與他遠在外地的父母聯(lián)系,希望他們能多和孩子聯(lián)系,多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買一些他喜歡的閱讀書籍和字帖。經(jīng)過一番溝通,孩子的臉上有了笑容,其實他們要的愛很簡單,希望所有的留守兒童都能得到家庭社會全方位的關(guān)愛。</p> 貧困:愛在平淡中堅持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個很貧窮的家庭,孩子的日常生活都非常的簡單,雖然不會缺衣少食,但也沒有更多的精神寄托了。一間鐵皮屋就是全部財產(chǎn),每天跟著離異并身患疾病的母親在田間勞作,辛苦卻從不抱怨。有時家人外出,家中只有孩子。我們提醒家長要注意孩子在家安全,盡量不要留孩子一個人在家,教育孩子不要去河邊玩。家長一一應(yīng)了。簡單的生活,樸素的語言,用行動代表愛。我們給孩子提了一些生活的小建議,希望能給他平淡的生活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樂趣。我們對他的關(guān)心會一直持續(xù)。</p> 心理:愛在無言中滋生 <p class="ql-block"> 這個孩子也許到了青春期,整個家訪過程,一言不發(fā)。不管是父母問話還是教師談心。我們能感受到孩子在聽,但卻從不回應(yīng)。家長一直強調(diào)孩子特別倔強,不管打罵還是說教,孩子很少和家長溝通。我們讓家長給孩子一些空間,不要給太多壓力,父母的愛和期盼要適度表達,不能急切。這樣的孩子也很多,我們期待家長和老師都能了解學生心理,和學生做到有效溝通。</p> <p class="ql-block"> 教育關(guān)系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用責任和愛心擔當大義和使命,在家訪中傳遞溫暖,在溝通中明確問題和方向,增進家長對學校的了解和信任,構(gòu)建家校共育的橋梁,為學生的教育助力。此次家訪,我們深入學生家中,了解了很多學生典型,問題典型,也指引了今后教育的方向和目標。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將繼續(xù)與家長保持聯(lián)系,搭建家校共育平臺,為更好的教育學生尋求新路徑,給社會交一份滿意的答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編輯:徐 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審核:王小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簽發(fā):廖 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