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老撾人們并不陌生,它與我國相鄰,是東南亞的一個內(nèi)陸國,屬社會主義國家。但瑯勃拉邦對我來講可是第一次聽說,當朋友約我結(jié)伴去瑯勃拉邦旅游時,我才開始對瑯勃拉邦進行了解。 這一年2月的下旬,我們一行十余人踏上了六天五晚的瑯勃拉邦之旅。 瑯勃拉邦是老撾的一個精致的古色古香的山城,位于湄公河畔群山環(huán)抱的谷地,是老撾著名的古都和佛教中心,也是老撾現(xiàn)存的最古老的一個城鎮(zhèn),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槻蠲娣e不到10平方公里,人口僅幾萬人,盡管如此的小,確是老撾的第二大城鎮(zhèn)。這里曾經(jīng)是老撾很多朝代的都城所在地,是老撾歷史與文化的象征。<br data-filtered="filtered">瑯勃拉邦,在這里沒有現(xiàn)代工業(yè),有的只是傳統(tǒng)的手工業(yè);沒有現(xiàn)代化的建筑,但隨處可見的歷史悠久、金碧輝煌奢華的寺廟;這里遠離城市的喧嘩;這里空氣清新,民風樸實、熱情;這里鮮見著裝時尚的當?shù)厝?,但身著橘色僧袍的僧侶確是一道難得的風景線,這里有深厚的老撾歷史的沉淀,這里也被西方人視為“世外桃園”。<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在瑯勃拉邦的五天里,我親身感受到了這一切。 <b>王宮博物館</b> 王宮博物館建于1904年,為西薩旺馮國王的寢宮,后一直為歷代國王的寢宮,直到1975年,廢除君主制,成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該宮作為國家博物館同時作為王宮供人們參觀。整個皇宮金碧輝煌,光艷奪目,殿內(nèi)裝飾古雅華貴。這里是老撾最后一代國王西薩旺凡達納的行宮。王宮中一組由西方人畫的油畫,概括的反映了老撾從百姓到王宮貴族從早到晚的生活。在博物館中還成列的有中國送給老撾的一組屏風。 老撾和許多東南亞國家一樣信奉佛教,老撾90%以上的居民信奉小乘佛教,小乘佛教為老撾的國教,正因為如此,寺廟中的僧人在老撾的地位較高,在瑯勃拉邦王宮博物館中,中間的座位是僧人坐的(應(yīng)該不是一般的和尚),左右兩旁分別是國王和王后的座位,由此可見僧人在老撾的地位。 <b>布施</b> <p class="ql-block"> 瑯勃拉邦有大小寺廟三十九座,據(jù)說有相當數(shù)量的僧人,寺廟是不動火的,寺廟中僧人的飲食全靠每天清晨的布施獲取。布施是東南亞地區(qū)常見的一種佛教活動,佛教信徒把每天第一鍋米飯施舍給僧人,瑯勃拉邦的布施可謂是規(guī)模最大和狀觀的。</p> 每天清晨六點左右,寺廟中的僧人穿著清一色的橙色僧袍,赤足列隊背著錫鉑(不銹鋼)走到街上,依次接受信徒或游客贈予的食物,以解決當天所需全部的飲食。僧人每天只吃兩餐,下午兩點后就不進食了。 <p class="ql-block"> 僧侶們布施時,好像是以年齡的長幼排隊,年齡大的走在隊伍的最前面,這可也是出于對信徒們的尊重吧。</p> <p class="ql-block"> 這位外來的僧人也參加布施,所不同的是,別人是跪著進行布施,而他是站著的,其中的原因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布施的女信徒們。</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的布施已商業(yè)化了,是旅游項目之一,游客花一定的錢購買一定的食品,在統(tǒng)一安排好的位置上進行布施。這樣的布施已經(jīng)與布施的本意相悖了。</p> <b>湄公河</b> <p class="ql-block"> 湄公河發(fā)源于中國(在中國為瀾滄江),流經(jīng)老撾,老撾視其為母親河。瑯勃拉邦位于湄公河與南康江之間,其狀似“L”形半島,南康江在此與湄公河交匯,也可能正是這樣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才有了瑯勃拉邦。湄公河畔的落日美不勝收,行船、古樹、山欒、落日、休閑的人們,構(gòu)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 </p><p class="ql-block"> 傍晚在湄公河畔的餐館中一邊就餐、一邊觀日落,其景美不勝收,使人浮想聯(lián)翩、令人流連忘返……。</p> 湄公河落日 <p class="ql-block"> 夕陽下,一杯酒(水),一邊讀書,是一種很愜意的事。</p> 租一輛自行車,穿梭在暮色的瑯勃拉邦 <p class="ql-block"> 湄公河日落的美,難以與語言去形容,我們只能用心是慢慢感受。</p> 這也不知是什么樹,樹形很美,是原始的古樹。 <b>洋人街</b> <p class="ql-block"> 十九世紀末老撾曾淪為法國的殖民地,瑯勃拉邦成為了名義上的“保護國”, 在此期間修建了大量的建筑,至今瑯勃拉邦還有許多保存完好的法式建筑,現(xiàn)在多為酒店和餐館?,F(xiàn)在當你走在瑯勃拉邦的某一條街道時,你還以為到了十九世紀的法國。</p><p class="ql-block"> 這條街叫洋人街,大多是法式建筑,是當年老撾淪為法國殖民地時,法國人建的。</p> <p class="ql-block"> 在這條街中,有許多這樣老爺車,用來招攬生意。</p> <b>唐丁洞</b> <p class="ql-block"> 唐丁洞是湄公河支流的南烏河石灰?guī)r懸崖上的兩個溶洞,是瑯勃拉邦最重要的洞穴,洞內(nèi)有各種風格各種大小的佛像上萬尊,老撾人視其為湄公河和南烏河的保護神。</p> <b>光西瀑布</b> <p class="ql-block"> 光西瀑布的成因與黃龍相似,其風景雖不能與黃龍相提并論,但游人可以和大自然親密接觸,引來不少游人在其水中游泳、跳水,但中國人甚少。</p><p class="ql-block"><br></p> <b>寺廟</b> <p class="ql-block"> 瑯勃拉邦有眾多的寺廟,主要的寺廟有香通寺,維蘇寺、邁佛寺等,其中以香通寺最為有名。</p> <p class="ql-block"> 香通寺是瑯勃拉邦最宏偉的寺廟,建于1560年,大殿代表了經(jīng)典的瑯勃拉邦寺廟建筑風格,用“金碧輝煌”來形容香通寺一點也不過分。大殿的后墻壁有一棵用各種彩色玻璃鑲出來的生命之樹,展現(xiàn)著生命的奇跡和萬物和諧,也展現(xiàn)了許多舍己救“人”的動人故事。正因為如此,陽光下的生命之樹更顯得色彩斑斕,攝人心魄。</p> 東、西方文化(信仰)的交流? 這就是“生命之樹” <b> 邁佛寺</b> <br> 邁佛寺建于1821年。寺廟的屋頂是典型的瑯勃拉邦五層木質(zhì)結(jié)構(gòu)風格,有裝飾精美的木柱和華麗的鎏金浮雕墻,最吸引人的還是佛殿大門和墻壁上貼滿的金木雕壁畫,有整部印度史詩《羅摩衍那》。 <b>維蘇寺</b> 這是維蘇寺里的菩提樹,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是在古印度摩揭陀國伽耶山的菩提樹下大徹大悟成佛的。為了紀念佛祖釋迦牟尼,并表示對佛教的虔誠,佛門弟子都在寺廟中種植菩提樹。并視其為“佛門圣樹” <b>浦西山</b> 在王宮博物館對面的浦西山,是瑯勃拉邦的最高點,拾階而上,可依次看到各種姿態(tài)不同、大小不等的佛像,老撾的佛像主要有兩種,一種為臥佛,一種是立佛(也稱平安佛,雙手手掌向外)。山頂可360度俯瞰整個瑯勃拉邦,也是觀日出、日落的最佳地點之一。 這里是湄公河和南康江的交匯處 <b>夜市</b> 夜市也是瑯勃拉邦的一大特色。地點在瑯勃拉邦王宮博物館前的大街上,當?shù)厝虽N售自己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為主,主要為手工業(yè)產(chǎn)品和當?shù)靥厣a(chǎn)品,由于語言不通,買賣中的討價還價是靠按計算器來實現(xiàn)。這里的商家不像內(nèi)地一樣為招攬生意而大聲吆喝,而是靜靜的等著買主。對于我們來說,買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感受那種氛圍。 各種各樣的水果榨成的水果汁,一萬老幣一杯(約合人民幣8元)。由于人民幣和老撾幣的比值很大,在老撾你會很容易成為百萬富翁(800多元便能兌換100萬元老幣),隨便買個東西都需要上萬元,或幾十萬元,感覺你是高消費。 這種畫在采用傳統(tǒng)工藝、手工制作紙上的畫很有特色,大多與佛教有關(guān)。 夜市上也有許多美食,各種水果、甜點、小吃比比皆是,有一種食品引起了我們的好奇,在有二、三十種菜肴的小攤前排著許多人,每人端一個盤子自已在菜品中任意挑選,任盤子裝。一打聽屬自助餐,一萬老撾幣(人民幣8元)一盤。但在排隊的人群中沒見到一個中國人??上覀儧]能去品嘗品嘗。 各類糕點 <p class="ql-block">三明治</p> <p class="ql-block">夜市上迷人的酒吧、水吧。</p> <b>酒店</b> 瑯勃拉邦的酒店很多,但好像規(guī)模都不大,我們?nèi)胱〉南憬芯频曛荒芙哟?0多人,但酒店很溫馨、別致、干凈,晚上特別的安靜;早餐也很合口。就是在那里住上幾天,哪都不去也是一種別樣地享受。 各色三角梅 在瑯勃拉邦,你會很快的溶于那里,忘記自己是一個游客,仿佛是瑯勃拉邦的一份子,在那里一切是那么的閑適懶散、一切可以那樣的隨心所欲、你可以暫時忘掉自己的煩惱,盡情的在這“世外桃園”享受生活……<br> 如果說我喜歡瑯勃拉邦是因為它的休閑、恬靜、愜意、美景、慢節(jié)奏,那西方人(外貌上判斷)喜歡瑯勃拉邦的理由又會是什么呢?<br> 在瑯勃拉邦的游客中,大多是西方人,他們有些在瑯勃拉邦一住就是一、二個月,他們清晨吃完早餐后在餐廳看書、上網(wǎng),然后,或步行、或騎自行車、騎摩托車、或搭嘟嘟車,出現(xiàn)在瑯勃拉邦瑯勃拉邦的大街小巷、鄉(xiāng)村田野、商店寺廟和各個景點;每當夜色降臨,除了夜市上有眾多的西方游客外,在大大小小的咖啡館、餐廳也遍布著他們的身影,一杯咖啡、一杯酒、或一杯水,仨仨兩兩靜靜的坐在其間,在暗淡但浪漫的燈光下度過瑯勃拉邦的夜晚,他們愛上瑯勃拉邦是厭倦了大都市的暄鬧,來此尋求他們心中的“世外桃園”?還是瑯勃拉邦這古老別致的小鎮(zhèn),厚重的歷史文化沉積引起他們的好奇心?還是和我一樣喜歡瑯勃拉邦的理由呢,我不得其解。如果你深入的與他們交流,其答案肯定也是各不相同,但他們肯定有愛上它的理由。 <br> 對瑯勃拉邦要說的太多了,但要真正的感受瑯勃拉邦只有你自己親自來體驗。<br> 瑯勃拉邦,一個來過就令人難于忘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