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稱:沂蒙山</p><p class="ql-block">美篇號:22772273</p><p class="ql-block">我的老家在山東沂南,地處沂蒙山區(qū)腹地,這里曾經是一片紅色的熱土……我生在陜西、長在陜西,一直生活、工作在陜西,因此,回老家看一看,是我多年的愿望。為了了卻這個心愿,我和老伴一起,進行了一次愉快而難忘的沂蒙之旅。</p> <p class="ql-block">沂蒙,是一片神圣的土地,一片紅色的沃土。我們在老家呆了兩天半時間,除用了半天時間尋根問祖,兩個整天時間都是游覽、參觀沂蒙山的紅色景區(qū)景點。拜訪紅色遺跡,感受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是我們這次沂蒙之旅的主要目的。</p> <p class="ql-block">游覽孟良崮戰(zhàn)役遺址</p><p class="ql-block">孟良崮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東南與沂南縣西部交界之處,屬蒙山山系,同名主峰海拔536米,最高峰大庵頂海拔575.2米。系沂蒙山區(qū)“七十二崮”之一。傳說因北宋抗遼名將孟良曾屯兵于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孟良崮</p> <p class="ql-block">孟良崮戰(zhàn)役是1947年5月,華東野戰(zhàn)軍在陳毅、粟裕的指揮下,經過浴血奮戰(zhàn),于孟良崮一舉殲滅了國民黨精銳部隊整編第74師,擊毖該師師長張靈甫,粉碎了蔣介石對山東重點進攻的戰(zhàn)略計劃,扭轉了華東戰(zhàn)局,在全國解放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孟良崮由此名揚海內外,被譽為“英雄孟良崮”。</p><p class="ql-block">孟良崮戰(zhàn)役遺址</p> <p class="ql-block">和平萬歲</p> <p class="ql-block">參觀孟良崮戰(zhàn)役紀念館</p><p class="ql-block">孟良崮戰(zhàn)役紀念館位于山東省蒙陰縣垛莊鎮(zhèn),由紀念館、烈士陵園、戰(zhàn)役遺址區(qū)、雕塑園四部分組成。為全國十大紅色旅游區(qū)、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孟良崮戰(zhàn)役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紀念館前陳毅、粟裕塑像</p> <p class="ql-block">紀念館內部分群雕</p><p class="ql-block">騎在馬背上的陳毅、粟裕</p> <p class="ql-block">將帥沂蒙情</p> <p class="ql-block">沂蒙紅嫂</p> <p class="ql-block">沂蒙六姐妹</p> <p class="ql-block">向孟良崮進軍</p> <p class="ql-block">慶賀孟良崮戰(zhàn)役勝利</p> <p class="ql-block">手推車雕塑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游覽英雄孟良崮主題公園景區(qū)</p><p class="ql-block">英雄孟良崮主題公園景區(qū)位于山東省蒙陰縣垛莊鎮(zhèn)境內,為中國紅色旅游十大景區(qū)之一、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粟裕題寫的碑名:英雄孟良崮</p> <p class="ql-block">孟良崮主峰</p> <p class="ql-block">當年國民黨精銳部隊整編第74師師長張靈甫被擊斃之地</p> <p class="ql-block">登上孟良崮山峰峰頂</p> <p class="ql-block">胡耀邦題寫碑名的:孟良崮戰(zhàn)役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游覽沂蒙紅色影視基地</p><p class="ql-block">沂蒙紅色影視基地位于山東省沂南縣馬牧池鄉(xiāng)常山莊,由沂州城、常山古村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沂蒙紅色寫生基地等景觀組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馬牧池城門</p> <p class="ql-block">碑文:“抗戰(zhàn)時期,山東的中心是沂蒙,沂蒙的中心是沂南,沂南的中心是常山?!?lt;/p><p class="ql-block"> -- 高克亭(原山東省委書記)</p> <p class="ql-block">華東野戰(zhàn)軍主要將領陳毅、粟裕、譚震林、陳士榘塑像</p> <p class="ql-block">常山莊村落一角</p> <p class="ql-block">參觀沂蒙紅嫂紀念館</p><p class="ql-block">沂蒙紅嫂紀念館是山東省沂蒙黨性教育基地,為國內迄今全面、系統(tǒng)介紹“紅嫂”的專題紀念館,也是中國一處以普通群眾為主題的紀念館。該館以沂蒙紅嫂的感人事跡,展現(xiàn)了“最后一口糧-做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zhàn)場”為核心內容的紅嫂精神。</p><p class="ql-block">紅嫂原型明德英</p> <p class="ql-block">紅嫂原型明德英,在八路軍戰(zhàn)士生命垂危的時刻,沖破封建觀念的束縛,做出用乳汁相救的大愛壯舉。</p> <p class="ql-block">沂蒙母親王換于冒著生命危險創(chuàng)辦戰(zhàn)時托兒所、為黨保存“山東聯(lián)合大會會刋”38年、全力救助八路軍戰(zhàn)士、含淚埋葬八路軍女干部等感人事跡。</p><p class="ql-block">沂蒙母親王換于</p> <p class="ql-block">沂蒙紅嫂是一個群體……</p> <p class="ql-block">碑文:“蒙山高沂水長,好紅嫂永難忘?!?lt;/p><p class="ql-block"> --遲浩田</p> <p class="ql-block">碑文:“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fā)揚光大。”</p><p class="ql-block"> --習近平</p> <p class="ql-block">游覽沂蒙山根據地景區(qū)</p><p class="ql-block">沂蒙山根據地是中國四大根據地之一,山東省委前身,蘇魯豫皖邊區(qū)省委所在地,中共中央山東分局舊址,八路軍山東縱隊舊址,大眾日報創(chuàng)刋地及孟良崮戰(zhàn)役陳毅指揮所舊址,素有“華東延安”之稱,是山東省建黨建軍開創(chuàng)時期的革命圣地。沂蒙山根據地景區(qū)為全國國防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和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山東分局舊址</p> <p class="ql-block"> 派兵去山東</p><p class="ql-block"> --毛澤東</p> <p class="ql-block">觀看沂蒙山根據地展覽</p> <p class="ql-block">原中共中央山東分局舊址院落</p> <p class="ql-block">在沂蒙山根據地紀念碑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幾天的參觀、游覽,讓我看到了沂蒙人民當年為抗擊外來侵略和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的巨大貢獻和犧牲。車輪滾滾的支前隊伍、送子送郎參軍的動人場面、沂蒙紅嫂沂蒙母親的感人故事、名垂青史的孟良崮戰(zhàn)役……都記下了這一段光榮的革命業(yè)績。</p> <p class="ql-block">面對這片紅色故土,陳毅元帥曾深情的慨嘆:“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們用小米供養(yǎng)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p><p class="ql-block">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部長遲浩田曾這樣動情地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的勝利,是老區(qū)人民特別是沂蒙山區(qū)人民用小米喂岀來的,用擔架抬岀來的。我永遠忘不了沂蒙老姐姐們的恩情?!?lt;/p> <p class="ql-block">2013年1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臨沂時表示,在沂蒙這片紅色土地上,誕生了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英雄兒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親、沂蒙紅嫂的事跡十分感人。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fā)揚光大。</p> <p class="ql-block">這次沂蒙之旅,時間不長,但讓我們受益匪淺。這里眾多的革命遺跡、濃郁的紅色文化,讓我們走近沂蒙山,感受沂蒙山,觸摸了歷史的滄桑,接受了文化的洗禮,受到了一次生動的革命傳統(tǒng)和愛國主義教育,使我們進一步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歷史責任感。我為自己是沂蒙山人的后代而感到自豪、感到驕傲!我們要大力弘揚沂蒙精神,踐行初心使命,讓沂蒙精神生生不息、紅色基因代代相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沂蒙精神生生不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紅色基因代代相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