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嘯的山風、冰冷的河水、連綿的草甸、廣袤的森林、雄奇的雪山,我們攬風聽雨,邁著疲憊而堅定的腳步,用行走感受著千年的游牧情懷,用目光和驚嘆與滄桑和自然對話。這里是烏孫,歷史與自然交織而成的千年古道。 6月9日,進山之日<div> 乘車來到瓊庫什臺,炫了一碗招牌過油拌面就正式拉開了此次徒步的序幕。</div><div> 今天屬于熱身階段,沿著瓊庫什臺河逆流而上10公里左右,地形平緩,風景宜人,途徑茂密的松樹林、開闊的草場,不時可見三三兩兩散落其間悠閑吃草的駿馬,不知不覺中就爬升了500米到達了海拔2500米的露營地—瓊庫什臺河谷營地。</div><div> 營地毗鄰瓊庫什臺河,河對面是高聳繁盛的松樹林,冰川融水在河道里歡快的奔涌向前,發(fā)出隆隆的響聲,一直伴隨著我們?nèi)胨?lt;/div> 6月10日,點睛之日<div> 尚未完全進入狀態(tài)的我們,還在沉迷于沿途的美景和土肥圓的土撥鼠,大自然就兜頭給我們來了一場印象深刻的“下馬威”,也給此行留下了一個濃墨重彩的“記憶點”。 </div> 今天的路程約17公里,爬升1240米,下降440米,最大的障礙是3740米瓊達坂。踩著前幾天降雪帶來的融水我們開始翻越達坂,沒想到先頭部隊剛到達達坂附近,天上就響起了陣陣雷聲,隨即天氣驟變,雨滴開始啪啪的落下,還沒等我們拿出雨衣,雨水變成了黃豆大的冰雹,劈頭蓋臉地打在我們的身上隱隱作痛。一時間,整支隊伍狼狽不堪,陷入了大自然給我們傾情“演奏”的“三重奏”:頭上是轟隆隆的雷聲,身上是噼里啪啦的冰雹撞擊聲,腳下是冰川融水匯聚成小溪的嘩嘩流淌聲。三面夾擊之下,達坂的氣溫也著實美麗凍人,來不及細細欣賞達坂的風景,匆匆用手機拍了張全景我就迅速開始下坡。<br><br> 埡口拍攝全景 雖然有點狼狽,到達庫諾薩依營地的隊友們卻苦中作樂,表示這場冰雹為徒步之旅增添了鮮明的亮色和談資,值了! 6月11日,考驗之日<div> 今天行程約15公里,持續(xù)下降1300米,是我的左膝蓋面嚴臨峻考驗的一天,也對我半年來康復(fù)訓(xùn)練成果的檢驗。營地出發(fā)沿著草甸一路向下,途中過十幾次小河,行走10公里,最終下到闊克蘇河邊,再行進5公里左右到達海拔2000米的闊克蘇河營地。好在關(guān)鍵時刻沒有掉鏈子,經(jīng)過鍛煉的左膝蓋經(jīng)受住了持續(xù)下坡考驗,完美!</div><div> 沿途除了不停的下坡也有驚喜,山脈的褶皺和河水的沖刷形成了曲折而深邃的峽谷,行走在半山腰有種太行掛壁公路的感覺,處處都是打卡點。漫山遍野的野韭菜花為我們提供了“凹造型”和“割韭菜”的最佳背景。</div><div> </div> 因為是第一天多次過河,隊友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溯溪鞋、防水襪、鞋套乃至塑料袋紛紛登場,為防止水流過大領(lǐng)隊還配備了扁帶。結(jié)果領(lǐng)隊看了看我的身形,直接把我跳過去把扁帶給了別人......不過今天的水流不大,在領(lǐng)隊的組織協(xié)同下都順利過河,只是冰川融水不止是晶晶亮、透心涼,稍微待久一點都有一種冷到骨頭里的感覺,讓人印象深刻! 到達營地,順便檢測一下遙遙領(lǐng)先的衛(wèi)星直連通話功能,說實話通話效果一般,只適用緊急情況使用。 6月12日,逐夢之日<div> 今天的行程約18公里,爬升1050米,抵達此次徒步之旅的終極目標—天堂湖。因為即將抵達夢想的天堂,今天大家的腿腳都特別帶勁,走路生風。途徑一個小達坂時,由于地勢呈垂直臺階狀,我們和迎面反穿的徒步隊伍竟然形成了短暫的“堵車”狀態(tài)。大家笑稱,來到荒山野嶺也逃不過堵車的命運!</div><div> 沒想到天堂湖猶抱琵琶半遮面,達坂不高但分成了三個階梯,每次翻上一個平臺卻發(fā)現(xiàn)又被下一個階梯遮住了視線,讓人牙癢癢。終于到達了最高點,天堂湖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突然一場大雨迎面襲來,措不及防之下不少人都被淋成 了落湯雞。</div><div> </div> 雨消云散,大家終于來到了夢想中的天堂湖,結(jié)果拿錯了劇本:為了避免失溫高反,來不及欣賞美景,趕緊安營扎帳,紛紛換掉淋濕的物品攤開晾曬。一時間,天堂湖畔成了一個忙碌的晾曬場,有種莫名的喜感.... 6月13日,圓夢之日<div> 天堂湖原名阿克庫勒湖,因其湖水湛藍通透宛若藍色寶石,又藏匿于與世隔絕的群山之中,被稱為天堂湖,代表著新疆戶外風景的顏值巔峰,也是眾多戶外人夢想中的天堂。<br></div><div> 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早早起床的我才有機會看清天堂糊的真面目。天堂湖整體呈靴子的形狀,置身于群山環(huán)繞之中,湖光山色交相輝映,靜謐的湖面如鏡,映照著藍天白云,仿佛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走近湖邊,湖面深邃而清澈,在風中蕩漾著一層層漣漪,半透明的釣蝦在清澈見底的水中自由自在的游蕩,也證明了天堂湖水的水質(zhì)之好! </div> 正沉迷于湖景之美,一抬頭發(fā)現(xiàn)對面白雪覆蓋的山尖尖變成了金色,隨著時間的推移,2個、3個、4個,直到對面的一片山尖都變成了金光燦燦的空中宮殿,與湖面上的山峰倒影遙遙呼應(yīng),蔚為壯觀??芍^是影落明湖青黛光,一半雪山疊千瓊。 為了沉浸式品味天堂湖的湖光山色,我們特地在天堂湖扎營一天。今天的重頭戲是沿湖前往著名的打卡點“老虎嘴”凹造型,從不同角度欣賞天堂湖之美,團隊里有備而來的小姐姐們更是拿出了不遠數(shù)千里背來的裙子、帽子和彩色氣球,讓我等直呼“專業(yè)!”<br> 作為一名徒步愛好者,“吃和遠方”一直是我不變的堅持,面對如此美景,豈能無美食相伴!新疆的羊肉之鮮美可口就不用我贅述了:羊之大,一鍋燉不下,一份清燉、一份烤串、一份火鍋下!吃完端起一杯清茶端坐湖畔,頗有“世外桃源山水間,茶余飯后畫中眠”之意境。 6月14日,攻堅之日<div> 告別天堂湖,我們開始了此次徒步的攻堅之戰(zhàn),翻越3830米的阿克布拉克達坂頂,總行程達到20公里,海拔爬升800米,下降1100米,對于已經(jīng)離開文明社會第六天的我們,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上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戰(zhàn)。</div><div> 翻越過程中,途徑一個已經(jīng)嚴重鈣化的湖泊,站在達坂頂部回看,和天堂湖的水質(zhì)形成了鮮明對比。</div><div> 沿途還能看到冰川移動和融水在山壁上沖刷出來的痕跡,但大部分已經(jīng)退化乃至消失,不由得慶幸來的還不算太遲。</div> 翻過達坂近進入了南疆地界,達坂頂部風雪交加,體溫迅速流失,下坡的過程中遇到了不下2、30個重裝徒步的反穿者,隊伍交匯間大家互相鼓勵加油、匆匆別過。 老天似乎要故意折騰一下我們,偏偏趕在扎營時分大雨傾盆,帳篷、睡袋、馱包都受潮乃至進水,給搭帳、做飯帶來不小麻煩,隊伍中彌漫起一股想盡快出山的情緒。慶幸的是,扎營六天我終于碰到了一塊平整的營地,十一點半吃完飯后就在雨聲中沉沉睡去。 6月15日,勝利之日<div> 今天是D日,文明社會遙遙在望!我和六名隊員秉承著有始有終的信念,組成精英小分隊在白狼和蘇迪兩名領(lǐng)隊的帶領(lǐng)下向勝利發(fā)起了最后的沖鋒!</div><div> 上棧道、鉆灌木、趟冰河,六個半小時,急行軍26公里,,過河不下三、四十次,以我們自己都相信的速度抵達了烏孫古道的南出口—黑英山山口,為此次烏孫古道徒步劃下完整的句號。</div> 直到上了大巴車,一口氣松下來,才發(fā)現(xiàn)滿腳磨破的水泡和浸透了鮮血的鞋面。不過回想起一路的美景美食和堅持,感覺還是不虛此行! 又一場收獲滿滿的徒步之旅結(jié)束了。八年了,用腳步探索未曾到達的地方,是對未知的探索,也是對自我的挑戰(zhàn)。最好的,一直在路上,它既是目的地,也是旅程。不斷向前,不放棄追求,也不停止成長,讓徒步成為一種生活方式。<div> 熱愛徒步、喜歡戶外,我的目的地永遠在路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