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結束了漠河的游覽后,行程開始折返向南,2024年5月20日中午來到了五大連池。五大連池市為黑龍江省縣級市,位于小興安嶺與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五大連池景區(qū),是一個以火山地質(zhì)景觀為特色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它由14座火山和5個主要火山堰塞湖組成,擁有“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品類最齊全”的新老期火山地質(zhì)地貌,被譽為“天然火山博物館”和“打開的火山教科書”。</p> <p class="ql-block">五大連池內(nèi)有多個景區(qū),我們首先來到的是藥泉山景區(qū)。在五大連池14座新老火山中,藥泉山是最小最古老的一座,位于五大連池火山群的南部。</p> <p class="ql-block">大巴上山途中,遠遠就看見一座琉璃瓦飛檐,朱紅色墻體,上書“藥泉山”字樣的山門。</p> <p class="ql-block">進入景區(qū),右側(cè)有一條寬敞的山道,這是通往山頂鐘靈禪寺之路。鐘靈禪寺建于1928年,是世界上唯一建在火山口的百年名寺。山道兩側(cè)山花爛漫,綠植繁茂。這是因為藥泉山噴發(fā)時間距今已有100多萬年,火山熔巖經(jīng)過風化與土壤相結合,使這里的植物長勢特別旺盛。</p> <p class="ql-block">由于時間關系,我們沒有上山游覽,只是在山下隨意信步而行。</p> <p class="ql-block">“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景區(qū)不大,但沿途環(huán)境幽雅、景色宜人,綠草如茵的草地上,星星點點地點綴著佛家禪句的石碑,以及鐘靈寺的延伸景觀和建筑。給人一種遠離塵囂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藥泉山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其山上有不少可以藥用的泉水,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二龍泉。結束了園內(nèi)的游覽后,我們來到了景區(qū)大門外的二龍泉。</p> <p class="ql-block">踏著汀步石,我們來到了標有二龍泉字樣的石壁下方,這里有兩個龍頭不斷咕咕咕的吐著泉水,泉水清澈透明,無色無味。當?shù)厝硕颊f這里的泉水有治療眼疾、預防近視的功效。此刻掬一捧泉水,滋潤一下眼睛,洗褪旅途的勞頓,確是一件愜意不過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游覽了藥泉山后,來到了北飲泉景區(qū)。北飲泉位于藥泉湖東南150米的石龍巖的西側(cè),于1954年發(fā)現(xiàn),它是以北飲泉飲水長廊為主線,融熔巖臺地、濕地風光、藥泉湖水域風光等為一體的水陸交融的景區(qū),也是五大連池中的精華景區(qū)之一。</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前圣水廣場上聳立著五大連池世界地質(zhì)公園花崗巖石碑。</p> <p class="ql-block">踏著火山巖鋪成的石板路,沿著景觀道,一路來到了景區(qū)大門前。</p> <p class="ql-block">北飲泉景區(qū)的大門古色古香,華麗典雅,是一座典型的中國北方古典式牌樓建筑,門額上是“中國名泉”四個金色的大字。</p> <p class="ql-block">進入景區(qū),兩側(cè)每隔數(shù)米就有一個火山熔巖標本。</p> <p class="ql-block">北飲泉又被稱為益身園,因此景區(qū)第二道大門的門額上寫的是“益身園”。</p> <p class="ql-block">進入益身園,迎面是一座仿宋式亭閣建筑一一益身亭,它座落在茫茫的石龍平臺上,把古樸、原始與現(xiàn)代結合得十分完好,是北飲泉的代表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益身亭南門、北門各有楹聯(lián)一對,南門的楹聯(lián)是:“且飲且歌且思本,亦游亦娛亦樂天”;北門是“健彼身兮樂長壽,壯人志哉慶華年”。北飲泉被稱為益身園之意也就在其中了。</p> <p class="ql-block">益身亭旁是北飲泉飲水長廊。景點內(nèi)有水井和接水管,供游客品嘗北飲泉泉水。北飲泉泉水透明無味,水溫很低,經(jīng)權威鑒定含有陽離子、陰離子、二氧化碳和少量放射性元素,為低溫醫(yī)用重碳酸鹽礦泉水,對消化系統(tǒng)疾病有顯著療效,是世界三大冷泉之一,與法國的維希礦泉水和俄羅斯的納爾贊礦泉水齊名。</p> <p class="ql-block">品過北飲泉水后,往北穿過美麗的北苑月亮門,一條碧水悠悠、波光粼粼的藥泉湖呈現(xiàn)在了我們面前。</p> <p class="ql-block">越過一座小橋,就看到了藥泉湖瀑布。瀑布落差不大,潔白如練,像個精致的大盆景。它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條礦泉水瀑布。</p> <p class="ql-block">再往北踏上幾級臺階,頓覺豁然開朗,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的藥泉湖湖面。藥泉湖雖然地處北方邊疆,卻有著宛如江南水鄉(xiāng)般的婉約秀麗風光。一條披滿綠植的長堤直插湖中央,南岸為垂柳和蘆葦蕩,西望是郁郁蔥蔥的藥泉山。</p> <p class="ql-block">藥泉湖是火山噴發(fā)的巖漿填塞遠古湖泊后遺留下的湖灣,因此其四周是大片黑色熔巖臺地。</p> <p class="ql-block">我們沿著木棧道進入了溶巖臺地。</p> <p class="ql-block">走在棧道上,環(huán)顧四周鱗次櫛比、狼牙交錯的溶巖臺地,能感受到當年火山噴發(fā)時那種壯觀雄渾的震撼場景。</p> <p class="ql-block">與一周前在阿爾山石塘林見到的蜂窩狀火山玄武巖不太一樣,這里都是大塊大塊的熔巖石,顏色似乎也要更深些,為黝黑色。</p> <p class="ql-block">臺地上千姿百態(tài)的巖石是熔巖流動的線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不少熔巖石打造成了不可思議的天下奇觀。諸如石龍?zhí)炀⒗着?、石兔洞、象鼻巖等。</p> <p class="ql-block">熔巖臺地上,生長著一片片粉白色的花卉,俗名“六月雪”,在植物學上稱作“繡線菊”。它們給黝黑的熔巖石披上了柔美的白紗,再與臺地上其它綠植交融在一起,組成了多彩重疊的壯麗景觀。</p> <p class="ql-block">下午三時,結束了五大連池游覽后,大巴開往冰城哈爾濱。沿途的景觀由小興安嶺的低山丘陵山地向松嫩平原過渡。</p> <p class="ql-block">兩個多小時后,在車窗外開始看到大片大片的黑土地。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有“一兩土二兩油”的比喻。全世界有三個黑土地帶,其中就有我國的東北平原。今天有幸在旅途中親眼目睹了東北的黑土地,也算是不負一路的車馬勞頓了。</p> <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近五個多小時的車程,晚上8時來到了有東方小巴黎之稱的哈爾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