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穴位=腧穴是人體臟腑經(jīng)絡(luò)氣血輸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穴就是“輸通”是雙向的。從內(nèi)通向外,反應(yīng)病痛;從外通向內(nèi),接受刺激,防治疾病。學(xué)會利用這些穴位,可以幫助我們預(yù)防、治療慢性病,讓身體保持健康的狀態(tài)。</p><p class="ql-block"> 穴位按摩,是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最簡便易行經(jīng)濟實惠的防治疾病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1、合谷穴專為“止疼”而生。將拇指、食指張開,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壓虎口位置,按壓之后又明顯酸脹的位置,為合谷穴。</p><p class="ql-block"> 其主要作用:合谷穴一直被大家稱之為萬能穴,因為所有病癥產(chǎn)生的疼痛,都可以通過按摩合谷穴來輔助治療。比如,牙疼合谷穴的作用就比較明顯;對于腸胃引起的腹脹腹痛,效果也很不錯的。</p><p class="ql-block"> 但要注意的是,孕婦不要按摩這個穴位,防止子宮收縮,對胎兒造成影響。</p><p class="ql-block"> 方法:用拇指揉按15分鐘左右。</p> <p class="ql-block"> 2,風(fēng)池穴一頸椎病的“軟肋”,頭額后面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p><p class="ql-block"> 主要作用:頭疼、頭暈、耳鳴、頸椎勞損疼痛、放松頸椎肌肉、落枕。</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進入秋季之后,脖子因為缺少衣物保護,多按摩風(fēng)池穴可以幫助頸項,避免因受涼、持久用力等而致的頸椎僵硬酸痛。</p><p class="ql-block">方法:用雙手拇指揉按風(fēng)池穴約15分鐘。</p> <p class="ql-block"> 3. 足三里是“胃你而生”的大夫,以掌心按在膝蓋上,大拇指按住膝眼穴,中指自然垂置的位置就是足三里。</p><p class="ql-block"> 主要作用:但凡略懂穴位的朋友都知道,足三里可以稱得上“百穴之王”了,《四總穴歌》中說:“肚腹三里留?!币馑际钦f,凡是肚子、腹部的病痛,都可以通過足三里穴來擺平。</p><p class="ql-block"> 方法:先將手部握拳,以食指第一指節(jié)的背面作為發(fā)力點,在足三里上進行壓揉,15分鐘左右為宜。</p> <p class="ql-block"> 4,關(guān)元穴是只負責(zé)“長壽”,是位于肚臍正下方三寸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主要作用:</p><p class="ql-block">1.健脾胃、調(diào)理腸胃;</p><p class="ql-block">2.溫陽固腎、固攝膀胱;</p><p class="ql-block">3.扶陽、健腰膝;</p><p class="ql-block">4.治痛經(jīng)、調(diào)節(jié)女性內(nèi)分泌。</p><p class="ql-block"> 方法:將雙手交叉重疊放在關(guān)元穴上,稍微用力壓一壓;然后小幅度的上下推動。尤其是晚上睡前按摩關(guān)元穴,可以促進消化,提高睡眠質(zhì)量。</p> <p class="ql-block"> 5,三陰交是厲害的“婦女主任”,三陰交位于足內(nèi)踝尖(腳內(nèi)側(cè)內(nèi)踝骨最高的地方)上方三寸處,即4指寬度,小腿中線與手指的交叉點就是三陰交穴。</p><p class="ql-block"> 主要作用:很多醫(yī)生常常在陰交前面加上婦科兩個字:婦科三陰交。意思是:治療婦科疾病,離不開三陰交這個穴位。它不僅可以調(diào)月經(jīng)、去斑、去皺、祛痘,還對補氣血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p><p class="ql-block"> 方法:按摩時可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用拇指順時針方向按揉三陰交1分鐘,然后再逆時針方向按揉1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每日1次即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