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離開風景秀麗的大理,騰沖。我們一路西行由云南貢山一直通往丙察察路段。丙察察是指從云南怒江州貢山縣丙中洛鄉(xiāng),途經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xiāng),最終到達察隅縣,道路是今年才開通的,道路沿線依舊保持著茶馬古道時期原型。</h3> <h3>道路非常爛,路況極其復雜。為什么還吸引這么多探險愛好者?是因其沿線極其壯美和多民族融合的文化而吸引諸多越野探險者。那里居住藏,漢,怒,傈僳族。那里沒有民族界線人們合睦相處,民風淳樸!??????</h3> <h3>看群山環(huán)繞中的怒江,它奔騰跳躍,有虎踞龍?zhí)吨畡?。氣勢磅礴?lt;/h3> <h3>一鞭怒水,挾裹著萬鈞雷霆。</h3><h3>孤峰絕壁被擠壓得嘎嘎作響。</h3> <h3>我們一行三輛車,行駛在礫石路基上,車開始顛簸搖晃起來。</h3> <h3>稍作休息時,我們來到怒江河道口,看到河床下還有人拍照,那巨石壓頂,難道不怕嗎?有恐高的都會犯暈。</h3> <h3>峭壁上的瀑布成線狀分流而下,很似壯觀。手機不停的隔著車窗摁快門。??????</h3> <h3>溪云初起日沉閣,</h3><h3>山雨欲來風滿樓。</h3> <h3>車行下午5時,天上漸漸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路面更加濕滑起來。</h3> <h3>天色漸漸暗下來,雨也越下越大,只聽到外面風雨一陣陣擊打車窗,車窗雨刮器來回不停擺動。</h3> <h3>看一輛被山上泥石砸中,車上人不知怎樣?</h3> <h3>隊長決定到福貢停下來,找住宿。車不能前行太危險啦,據說前面車被砸己有三人出事啦。福貢是個小縣城,依山而居的一條街,街的左邊就是怒江。我們到的時候己是晚上九點多,大多數店鋪都關門了。住宿也沒著落。估計晚上要在車上過夜啦。</h3> <h3>大伙正犯愁時,楊羽胖哥隔著玻璃叫我們把車開到福貢縣匹河完小去,說大家可以在學校搭帳篷過一夜。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h3> <h3>看帳篷里的燈光嗎,一種重獲新生的感覺溢滿心頭,深深地融入溫暖的燈光中,整個人好似擺脫塵世,進入曠遠寂寥的天空,化入在逸世超然的空靈。</h3> <h3>西行第五天,進入最艱難丙中洛和丙察察。它就是傳說中的第“七條進藏線路”,從云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丙中洛鄉(xiāng)經西藏自治區(qū)察瓦龍鄉(xiāng),最終到達察隅縣的“丙察察”線。它是一條風景指數,未知指數,危險指數三高的朝圣路。全長270公里,最艱險,最原始,風景也最震撼的路,它能讓你體驗穿越地獄和天堂之間的極致感受。</h3> <h3>還好下一晚上雨,早上天氣放晴了。道路還是比較難走,地上黃泥滿地,車輪輾壓過后濺起黃泥鋪滿車身。</h3> <h3>加之道路在修,車輛單行通過。</h3> <h3>看施工路面有多糟糕,車子只能逶迤前行。</h3> <h3>但是沿途的風景還是很美的,蔚藍天空 下,蒼翠的群山環(huán)抱著紅頂黃墻,或是灰頂白墻吊角樓。這是阿壩州的一個小縣城。</h3> <h3>房屋錯落有致,依山傍水,它們都保持著一層以下都是懸空的。我看是因為山區(qū)比較潮濕,需要通風,保持干燥,而特有的建筑。</h3> <h3>在怒江上掛起天橋。使東西相通,天塹變通途。</h3> <h3>再看這處,像不像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園。土地開闊,有良田美池桑竹,雞犬相聞,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髻,屋舍儼然,幾座吊腳樓,云霧繚繞極富有詩意。</h3> <h3>丙中洛,大伙興奮起來,把車停好在此照像留影。</h3> <h3>還看到騎摩托車進藏的,一打聽他們都是從湖南過來的,湖南江西是兩交界,大家攀起老鄉(xiāng)來。</h3> <h3>出門在外見到老鄉(xiāng),都特別興奮,大家都說珠峰見。因前面道路危險大家都相互提醒并以美好祝愿。</h3> <h3>穿過丙中洛的秋桶村,便進入人煙稀少的那恰洛峽谷區(qū),那恰洛峽谷屬于怒江大峽谷的上段。屬原始森林地帶,山上樹木蔥郁植被蔥綠,空氣濕潤清新,沒有我們剛進高原那種唇干口渴的感覺,人還是比較適應。</h3> <h3>隨著海撥增高,到處都是被風化的基石,路面隨處可見大小不等的滾石,而植被稀少,貧瘠荒涼,進入干熱河谷地帶。在丙中洛還能看到樹木植被郁郁蔥蔥,花草四季盛開。這里只有光禿的山瘠。</h3> <h3>據載峽谷的落差達3000一4000米,丙察察公路像一條玉帶纏繞在峭壁上。</h3> <h3>今天,天氣好也沒有什么風,一切都很安靜。因路況的原因大伙都默不作聲,安靜得都能感覺到彼此的心跳聲。</h3> <h3>道路上不斷警示,危險地段,注意安全。好像在潛在意識里覺得會不會有事?</h3> <h3>看這是遠距離拍到的前車,車子從峭壁間轉過來,如果車速一快,后果就不堪設想,峭壁下是萬丈深淵的怒江水。真為司機們捏把汗。</h3> <h3>車行這坎,被路邊一塊路標吸引,外國人禁入,啥情況,舊社會外國侵略者限制我華人與狗不能入內。新社會我們藏區(qū)路上限制外國人入內,有點解氣,為豎路標的人??</h3> <h3>抬頭仰望怪石嶙峋,奇峰各異,讓人忐忑不安。主駕雙手不自覺的緊緊握住方向盤。</h3> <h3>這是丙察察路段的大鷹嘴路段??淳薮笫瘔K延伸至整個公路,遠遠看去像似大鷹的嘴吧故名為大鷹嘴,而且石與石間裂縫交錯縱橫,經常滾石滑落砸到車子和人,全程37公里路段都是坑坑洼洼,車子基本上是顛簸前行。所以這段路盡量放慢車速。</h3> <h3>車在齊腰的山間公路上爬行,感受身在地獄,眼在天堂。也無瑕這藍天白云的自然美景。</h3> <h3>看路牌察瓦龍還有52公里,現在快進正午了,大伙還餓著,必須盡早趕到察瓦龍。</h3> <h3>山坡上長滿了野生仙人掌,難到仙人掌是高原植物嗎。</h3> <h3>干熱河谷地帶牧民也種上青稞和玉米,還有少量的油菜。估計這就是他們的主食。有點感覺到走進塞上小江南,心情豁然開朗起來。</h3> <h3>公路兩旁不時的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牛。</h3> <h3>峰回路轉,一路上天高云淡,大家緊張心情逐漸放開,車內放著流行音樂,彼此談笑風聲。還不停對著車外風景拍照。</h3> <h3>不知覺穿過龍坡村,你就遠遠的可以看到了一片巨大灰白色的砂石瀑布,這就是傳說中美麗卻又危險致命的“大流沙”,丙察察線上最為署名的死亡路段。</h3> <h3>據載大流沙高約3500米。寬約1000米,又稱飛沙坡,滾石坡,石瀑。山體巖壁大面積風化裸露。一堵巨大的滾石流,猶如瀑布一瀉而下,直插江底,掀起一層層巨浪。</h3> <h3>大伙在這把車停下來,以大流沙為背景,在此拍照留念。</h3> <h3>看現在自信滿滿的山水先生,大手一揮說大流沙我來啦。</h3> <h3>這個視頻就是我們過大流沙的過程。</h3><h3>當時我們幾個還不知危險降臨,山水先生還要拿出手機做一段視頻錄相,當要接近滾石口時,只看見山上大小不等的滾石接踵而下,砸在礫石堆里冒出陣陣白煙,山水猶豫了一下,這時我們大伙催著他往前沖,不要停留,車子沖上滾石口,只聽到車身被砸的啪啪響,山水先生額頭上綻出密密汗珠,車身在浮石上來回晃動,如果沒穩(wěn)住往左就會掀翻到怒江,當時大家都很害怕,我閉上眼睛心里默念菩薩保佑我們。突然一聲很沉悶的聲響,一塊大滾石砸中前擋風玻璃上。我錄視頻的手機也被震落在腳下,嚇得我雙手捧頭。不敢抬頭向外看。車頂上還不斷傳落石擊打車子的聲音。山水先生咬緊牙關,雙手緊握方向盤稍加油門盯住前方,沖過眼前的沙石碎土。終于到安全地帶,把車停下,下車回頭看,一陣轟隆隆巨石連帶滑坡插入江中掀起一陣陣巨浪。我們相擁而泣,上帝保佑太可怕啦。</h3> <h3>這就是大流沙給我們車留下記號</h3> <h3>終于在下午三點多鐘,我們通過這艱辛無比的道路,在察瓦龍鎮(zhèn)上得到身心的補給,這里食宿無憂,手機中國電信4G網滿格暢通,我試著打個電話給遠在北京的兒子,聽到兒子電話,電話那頭喊媽怎么啦時,我的淚水止不住往外涌,左手擦拭淚水,故做堅強的說沒什么就是有點想你啦。這是我第一次這么痛惻心扉感悟到家人在我心中的位置,為了他們我更應該好好珍視生命,這次歷險刻骨銘心。</h3> <h3>鎮(zhèn)上飯館墻上寫滿了過丙察察路上的志勵銘言。</h3> <h3>只有停下的腳步,</h3><h3>沒有最后的丙察察!</h3> <h3>稍作休整,我們一行又上路啦!</h3> <h3>從察瓦龍至察隅的道路,據載地處祖國西南,察隅上中緬,中印邊境地區(qū)橫斷山脈的腹地深處,夾在喜馬拉雅山與橫斷山脈擠壓的結合部,察察路上有美麗的高山牧場,垂直分布的的原始森林,積雪融泉的深澗溪流,以及那漫山遍野的鮮花,都是一種源自原始自然的美。</h3> <h3>網上流傳這一段話,走一回川藏線,這個??梢源狄荒?,走一回丙察察,這個??梢源狄惠呑?。</h3> <h3>這里會讓人想起六世喇嘛一倉央嘉措的詩!</h3><h3>誰執(zhí)我之手,斂我半世癲狂。</h3><h3>誰可明我意,使我此生無憾。</h3><h3>天路,天堂,天上人間!</h3><h3>一西藏我來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