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曲:肖斯塔科維奇(俄羅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唱:安德烈·瑞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口琴演奏:雲(yún)之影(K歌名:雲(yún)之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圖片及文字來源:網(wǎng)絡(luò)(致謝!)</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作品介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圓舞曲》(Shosto《The Second Waltz》),?是一支享譽(yù)世界的經(jīng)典名曲,由前蘇聯(lián)著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創(chuàng)作,在世界各地非常受歡迎,被稱為永不過時的“抒情華爾茲”,又被喻為“世界上最好的圓舞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有人提到《第二圓舞曲》,那一定是特指肖斯塔科維奇的這首,俄羅斯人又稱《俄羅斯圓舞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肖斯塔科維奇眾多作品中,《第二圓舞曲》無疑是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部作品充滿了浪漫氣息,旋律優(yōu)美動聽,給人一種輕盈飄逸的感覺,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無數(shù)演奏家和音樂愛好者的關(guān)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肖斯塔科維奇一生創(chuàng)作驚人,《第二圓舞曲》雖然短小,但配器豐富,旋律簡單而容易接受,是他的管弦樂代表作之一,也是西洋古典音樂的入門必聽曲目。</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作品欣賞</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樂曲用薩克風(fēng)演奏引出主題,作品不僅旋律簡潔優(yōu)美,輕松灑脫,而且華麗流暢,氣質(zhì)高雅,充滿俄羅斯田園風(fēng)光和貴族氣息,淡淡的憂傷,蘊(yùn)藏于舞動的旋律中,被喻為史上最煽情的旋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樂曲以典型的華爾茲節(jié)奏和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蕩漾著大氣奔放的俄羅斯風(fēng)情,旋律甜美飄逸下的隱隱憂傷,灑脫華麗后面的深邃恬淡,平靜漣漪中的遙遠(yuǎn)懷想,令人陶醉,令人蕩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圓舞曲》的旋律線條豐富多樣,既有歡快的節(jié)奏,又有深情的旋律。全曲以ABAB的形式呈現(xiàn),每個部分都有其獨特的旋律特點。第一部分的旋律活潑歡快,富有生命力;第二部分則為慢板,旋律深情而柔美,與第一部分形成鮮明對比。這種旋律的對比和變化,使得作品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配器方面,作品以銅管為主,只留了一個小角落給弦樂,銅管樂器金屬質(zhì)感的溫暖音色,讓人聯(lián)想到俄羅斯茂密的森林和廣袤的原野,并感受到濃郁的俄羅斯文化,還有現(xiàn)代生活的時代氣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品以大提琴引入,第一樂句用薩克斯為主奏樂器,隨后以提琴組主奏,小提琴過渡,再一段又是交替主奏,并在逐漸加快中完成第一段落。第二段落即刻開始,短暫的薩克斯獨奏主調(diào),再是小提琴的兩個樂句,隨后即刻所有樂部奏響主調(diào),并以短促、輕快的上揚完成演奏。</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和聲和節(jié)奏方面,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各種和聲手法,使得作品在音響上具有豐富的層次感和深度。同時,節(jié)奏的變化也是這首作品的一大特點。既有強(qiáng)烈的節(jié)奏感,又有舒緩的旋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音樂風(fēng)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本曲創(chuàng)作于1938年,正值二戰(zhàn)爆發(fā)前夕。20世紀(jì)30年代初,西方的先鋒音樂傳入蘇聯(lián),包括流行歐美的爵士樂,文化藝術(shù)領(lǐng)域忽然透進(jìn)一股新鮮空氣,青年才俊肖斯塔科維奇為之著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當(dāng)時蘇聯(lián)官方對爵士樂的態(tài)度是模棱兩可的。一方面官方希望能像西方一樣發(fā)展出自己的爵士樂,另一方面,真正的西方爵士樂被歸入頹廢的資產(chǎn)階級文化,屬禁止之列。于是,正統(tǒng)的爵士樂銷聲匿跡,而改良版的“紅色爵士樂”則以嶄新的面貌出現(xià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這種環(huán)境下,肖斯塔科維奇內(nèi)心燃燒起創(chuàng)作的激情,于是譜寫了幾首“有蘇聯(lián)特色的社會主義爵士樂”,包括兩套“爵士組曲”,這首膾炙人口的《第二圓舞曲》出自其《第二爵士組曲》。雖然名字帶了“爵士”二字,但整套作品中并無半點爵士音樂的味道,連布魯斯或狐步舞節(jié)奏都沒用,切分音也不明顯。只有木琴和加弱的小號還有些像輕音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肖斯塔科維奇一生共創(chuàng)作約150部作品。 作為碩果豐碩、類型豐富的作曲家,《第二圓舞曲》在作者的創(chuàng)作中并不是集大成之作,但它獨特的民族性和既視感,更加顯現(xiàn)出這種靈光一現(xiàn)作品的可貴和真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是在當(dāng)時,作品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直到1999年,一位音樂學(xué)者發(fā)現(xiàn)作者在二戰(zhàn)中遺失的真正的“第二爵士組曲”,并在2000年英國逍遙音樂節(jié)上公演,《第二圓舞曲》才流行于世。</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作者簡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維奇·肖斯塔科維奇(1906年﹣1975年),生于圣彼得堡,蘇聯(lián)偉大的音樂家,也是20世紀(jì)世界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1919—1925年在圣彼得堡音樂學(xué)院學(xué)習(xí),先后畢業(yè)于鋼琴和作曲專業(yè),19歲以畢業(yè)作品《第一交響曲》的演出而一舉成名,1927年在肖邦鋼琴比賽中獲獎,衛(wèi)國戰(zhàn)爭中所創(chuàng)作的《第七交響曲》享譽(yù)世界。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肖斯塔科維奇的作品被稱為影視配樂的寵兒。意大利電影《豹》,曾獲1963年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大獎。電影的原聲背景音樂使用了的《第二圓舞曲》。此片最后一場豪華舞會,導(dǎo)演用長達(dá)一小時的篇幅來造成視覺上的震撼,以映襯薩里納王子當(dāng)時的心境,細(xì)膩地了描繪當(dāng)時貴族的奢華生活和時代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國人若非古典音樂愛好者,對肖斯塔科維奇并不熟悉??墒菍Α肮碜舆M(jìn)村”那段電影配樂,年長者無乎無人不知,很多人都誤以為是《地道戰(zhàn)》插曲,其實它來自于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七交響樂》。</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口琴演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6月21日)是國際樂器演奏日,同時為紀(jì)念肖斯塔科維奇逝世50周年,本人以下用口琴演奏《第二圓舞曲》,選用鋼琴降E大調(diào)伴奏,用德國和萊Super64X半音階口琴吹奏,感謝欣賞(可以橫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6月21日于武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