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海林站</b></p><p class="ql-block"> 中東鐵路時期的四等站。留存一座完整的站房,工區(qū),木刻楞,站前局宅。</p> <p class="ql-block"> 原候車室出入口和文保碑,海林站屬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一層加半地下,這個車庫是后改的。</p> <p class="ql-block"> 站臺一側</p> <p class="ql-block"> 海林小和磨刀石站高度一致,整體造型相同,面向街道一側,開窗都保持一致(磨刀石候車入口有改動),站臺一側則有所不同。</p> <p class="ql-block"> 海林站中東鐵路留存分布:</p> <p class="ql-block"> 車站西側</p> <p class="ql-block"> 01.木刻楞板房</p> <p class="ql-block"> 02.工區(qū),現(xiàn)存一正兩偏,外立面石砌,在轉角和窗框用紅磚。</p> <p class="ql-block"> 兩處偏房被單獨圍了起來,無法拍到全貌。</p> <p class="ql-block"> 車站東側</p> <p class="ql-block"> 01.1920S聯(lián)戶型局宅</p> <p class="ql-block"> 1920S聯(lián)戶型局宅以東有4處老俄房,處于棚戶區(qū)當中,遮擋嚴重——這也是散落在城鎮(zhèn)中的中東鐵路留存共通的問題。01是磚木結構,入口處留存大型雨棚/陽光房;02-03外部大體石砌,轉角窗戶用磚砌;04.體量較小,石砌新,應為居住區(qū)的附屬建筑/公用設施,水房子之類的。</p> <p class="ql-block"> 02.</p> <p class="ql-block"> 03.</p> <p class="ql-block"> 04.</p> <p class="ql-block"> 05.</p> <p class="ql-block"> 居民樓俯拍視角。</p> <p class="ql-block"> 海林站兩側原設有跨過河溪的橋梁。</p> <p class="ql-block"> 哈爾濱方向5孔10沙繩下承鋼桁梁橋。</p> <p class="ql-block"> 牡丹江方向4孔5沙繩橋上承鋼板梁橋。</p> <p class="ql-block"> 以上舊影中東鐵路大畫冊,第一座橋現(xiàn)已不存,下行普速進入海林站時可以看到上行線為一座舊時滿鐵橋。第二座橋留存2處橋臺和1處橋墩。由站前廣場出發(fā)往返5公里多。</p> <p class="ql-block"> 海林因“海浪河”而得名。途中的海浪河,不像之前個人打卡過的村鎮(zhèn)中白色污染嚴重的河流,忍不住多看了幾眼。</p> <p class="ql-block"> 留存的橋臺橋墩:一些中東鐵路時期的站點附近即便是改線舊的墩臺也保留了下來,如:阿什河、玉泉站,小九站、尚志站、亞布力站——這些跨度不大的小橋和現(xiàn)存的嫩江鐵路橋(留存兩處橋臺和殘墩)、松花江大橋、牡丹橋大橋、陶賴昭鐵路橋、太子河鐵路橋(留存橋臺)以及各種造型優(yōu)美的石拱橋一樣都是綿延2400余公里風景線重要的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出海林下一站是拉古站,在海林的河西路與新華街交口坐小去拉古(終點牡丹江),7元一位,坐滿發(fā)車。</p> <p class="ql-block"> 拉古站,中東鐵路時的會讓站?目前車站南北各有“俄房”一處。</p> <p class="ql-block"> 道南</p> <p class="ql-block"> 附屬偏房一座。</p> <p class="ql-block"> 跨線天橋牡丹江方向。</p> <p class="ql-block"> 跨線天橋,哈爾濱方向</p> <p class="ql-block"> 拉古站現(xiàn)站房,每天有一對牡丹江和長汀鎮(zhèn)間的客車在此停靠。</p> <p class="ql-block"> 道南拉古站工區(qū),現(xiàn)存兩偏一正,留存帶大門的圍墻,墻上開有數(shù)個射擊孔。</p> <p class="ql-block"> 三窗二門,面向鐵路一側三窗,工區(qū)通用設計。</p> <p class="ql-block"> 工區(qū)大門。</p> <p class="ql-block"> 距離拉古站大致1俄里多有一處總長15沙繩的3孔鐵路橋,沿綏滿公路向哈爾濱方向走可見鐵路橋,位置不差,但已沒有任何中東鐵路石砌的墩臺保留下來。</p> <p class="ql-block"> 因為拉古站距離牡丹江不遠,決定步行。</p> <p class="ql-block"> 出拉古站牡丹江方向原有一處2孔6沙繩鐵路橋。</p> <p class="ql-block"> 大致位置,從旁邊走小路是可以過去的,當時沒有仔細看資料,把這里漏掉了——雖然走過去可能什么也沒有了。</p> <p class="ql-block"> 林蔭公路。</p> <p class="ql-block"> 有一段和哈牡高鐵并行,其實仔細一看哈大高鐵-哈齊高鐵-哈牡高鐵不正是在在這2400公里丁字形大鐵路截彎取直嗎,可謂現(xiàn)代高速中東鐵路了……</p> <p class="ql-block">——本站結束,下一站再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