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更多精彩作品,請關注——無厓</p> <p class="ql-block">無厓原創(chuàng)攝影作品系列</p><p class="ql-block">攝影/后期/文字編輯:無厓</p><p class="ql-block">地點:山東青島</p><p class="ql-block">時間:2024年6月4日周二</p><p class="ql-block">器材:榮耀手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關于燕兒島名稱的由來,青島著名文史專家魯海先生,講了這樣一個民間傳說:浮山灣畔一個小島上棲息著一群海燕,它們是漁民和船員的朋友。平常,海燕們在船帆上回旋、飛翔、鳴叫,像與人們對話,甚至有的海燕銜上魚來丟在漁船的甲板上。當漁船航行在海上遇到暴風雨時,海燕會在前方鳴叫著為船員導航,使他們安全地回家。有一年,一只巨大的惡鷹從北方飛來浮山灣,它見到了這群海燕,展起巨翅撲來,龍王見狀大怒,請來雷神保護海燕。雷神在一道閃電中一聲霹靂殺死了惡鷹,巨鷹成了岸邊海中一個巖礁,人們從此把小島稱為燕兒島,把巖礁稱為鷹嘴巖。</p><p class="ql-block">傳說是民間故事,不是歷史,但它傳達了懲惡揚善、保護黎民百姓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燕兒島位于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qū),在浮山灣東端,是一個突出海中的岬角。據(jù)史料記載,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五月,鰲山衛(wèi)浮山備御千戶所(簡稱浮山所)設立。在青島開埠之初,燕兒島只是一個海邊的荒蕪之地。這里在明代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島”,由于泥沙淤積再加人工治理與陸地相連形成半島似的岬角,到清代中期才與陸地相連,形成今日的半島。浮山所的漁民在這里建有龍王廟,雖然稱為龍王廟卻也祀有天后,明代以來天妃宮(天后宮、媽祖廟)遍布中國沿海。</p> <p class="ql-block">燕兒島公園占地2萬平方米,可容16000人,可應急疏散2萬余人,園內設有生態(tài)、景觀、文化、健身、休閑功能基礎,環(huán)境優(yōu)美,是個很好的避難場地同時也是市民休閑鍛煉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燕兒島公園,已然成為島城新晉網紅打卡地,每當夜幕降臨,俊男靚女紛至沓來,手捧花束,憑海臨風,拍照留影,盡享這份安恬。</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無厓——色影無涯,山東人,祖籍云南。資深攝影師,作品曾多次參展攝影大賽并獲獎。</p><p class="ql-block">感謝您的觀賞!以上作品歡迎轉發(fā)分享,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商用、盜用,版權所有侵權必究!</p><p class="ql-block">敬請期待『無厓』系列攝影作品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