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男兒須讀五車書辨析</p><p class="ql-block"> “五車書”是個典故,出自《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被菔┺k法很多,讀書也很多,讀過的書要用五輛車來拉,后來就誕生了一個成語“學富五車”。</p><p class="ql-block"> 成語“學富五車”是形容人的學問大、讀書多,“五車”就是說人有五車書。這里是說惠施是個有學問的人,道術很多,他讀的書要用五輛車子拉。車指先秦的車,五車能裝載5千公斤左右,即五噸??僧敃rl的書是竹簡,所以五車書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多。這么算起來,五車書裝5千公斤,實際上一百多天也能看完。現(xiàn)在我們在網(wǎng)上追部小說看,也不止這個時間。</p><p class="ql-block"> 所以,如果有五車竹簡書,還真算不得什么知識淵博。于是,誤以為是惠施讀了五車書。從而,“學富五車”也就偏離了莊子的原意,從好差參半轉向純粹的贊揚,從寫了五車書變?yōu)樽x了五車書?!皩W富五車”這個成語其實偏離了莊子的本意。學富五車的本意說的不是“讀”了五車書,而是“寫”了五車書。穿越回去,頂多是“學富五筐”。</p><p class="ql-block"> 原文“其書五車”的“書”是動詞,是寫的意思,不是指書。莊子的這段話的后半句是貶義,不是夸人有學問。而是“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是說惠施所寫的著作文意有點混亂,也不是指他讀過的書,因為不可能惠施所讀的書全是“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p><p class="ql-block"> 后來人們便以“五車”、“五車書”、“書五車”、“五車竹簡”、“惠車”等來表示對飽學之士的稱贊。王安石《贈外孫》:“年小從他愛梨栗,長成須讀五車書?!庇谩皩W五車”來表示讀書多或學問大。</p><p class="ql-block"> 詩詞名句“男兒須讀五車書”出自詩圣杜甫《柏學士茅屋》一詩:【唐】杜甫</p><p class="ql-block">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p><p class="ql-block">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p><p class="ql-block">晴云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p><p class="ql-block">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p><p class="ql-block"> 古人把農歷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稱為“三冬”,這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jié),也是農閑季節(jié),對文人來說,正適合讀書學習。杜甫這首《柏學士茅屋》大概作于唐代宗大歷二年(767)。這首詩里的柏學士,其人不詳。據(jù)明末清初的學者黃生研究,這首詩應該是寫給柏學士的侄子柏大的,而柏大則是杜甫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現(xiàn)代人冬天最愜意的事,莫過于穿著秋褲、吃著火鍋、在熱被窩里追劇。古人沒有這樣豐富的娛樂生活,他們在冰天雪地的日子,又怎么打發(fā)漫漫寒冬呢?杜甫給了個答案——讀書!他說:“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币馑际牵喝绻窆湃四菢影讯斓臅r間充分利用上的話,年輕人讀萬卷書也是完全沒問題的。這個回答相當勵志了。</p><p class="ql-block"> “學士”在唐朝是五品以上的官職,要佩戴銀質魚章。然而首聯(lián)寫l到銀魚見焚、白馬卻走,描述的卻是一段慘痛的經(jīng)歷——安史之亂后,柏學士失去官職,無家可歸,只能棲于碧山,居于深巖,隱于茅屋。頷聯(lián)“古人已用三冬足”是東方朔的典故。《漢書·東方朔傳》:“臣年十二學書,三冬文史足用?!睎|方朔年輕時,家境貧寒,只能利用冬天農閑的時候讀書,而即便只是利用冬天的時間,他學到的文史知識,也已經(jīng)足夠自己一生受用了。后來,“三冬”與“讀書”便成了經(jīng)常搭配的典故。首聯(lián)寫柏學士的經(jīng)歷,頷聯(lián)就轉到了讀書,這跳躍性是否有點太大了?其實,這正是杜甫寫這首詩的用意。柏學士在經(jīng)歷了安史之亂這般重大的患難之后,依然飽讀詩書、積極進取,有這樣的叔父,柏大你也不好意思太落后吧?</p><p class="ql-block"> 頸聯(lián)的景物描寫,展現(xiàn)了柏學士茅屋的貧苦環(huán)境。晴天,浮云在屋頂飄蕩,相聚在一起,如同車的頂蓋;雨天,秋雨暴漲,水從溝渠溢出,漫過臺階,又是另一種景象。柏學士的茅屋是貧寒的,他所處的環(huán)境是艱苦的,然而在這樣的條件下,他依然熱愛讀書,足見其勤奮刻苦。</p><p class="ql-block"> 尾聯(lián),詩人點明主旨,勉勵柏大要向叔父看齊,努力讀書,求取功名。我們都知道,杜甫自己是很愛讀書的,他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知豐富的閱讀量對于提高寫作水平是非常有幫助的。而歐陽修平生寫文章,也多利用“馬上、枕上、廁上”的碎片化時間,可見勤奮、想有所成的人,大都懂得善用時間。因此,在平常的日子里,哪怕好玩的東西千千萬,我們也要盡可能抵住誘惑,靜下心來讀書、學習。</p><p class="ql-block"> 許多古詩文都傳達了一個共同的理念:勤奮學習是我們實現(xiàn)目標和抱負的重要途徑,不應等到晚年才后悔沒有早點開始努力?!爱斈銗凵献x書,世界就愛上了你”!因為,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閱讀越是多,內心越是沉穩(wěn)。我們常說:一個人的氣質里,藏著曾經(jīng)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愛過的人。氣質是歲月長期沉淀的產物,是漫長時光所贈予我們的最好的禮物。即使讀書不會給你帶來直接的財富,但是卻可以使你的內心富足。</p><p class="ql-block"> 需要指出的是到了當代、現(xiàn)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早已被打破,眾多巾幗英豪馳騁文壇,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當今應是進入到中華兒女須讀五車書的時代。</p><p class="ql-block"> 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喜愛讀書的女子,總會沉迷在唐風宋雨元曲的古詩詞和古今美文中,而不能自拔。春來踏青,只為花間一壺酒;夏至賞花,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秋風送爽,寫不盡紅楓黃菊顯風流;冬雪曼舞,煮雪烹酒醉相思,吟風弄月自逍遙! </p><p class="ql-block"> 喜歡讀書知性的女人,嫻靜而內斂,氣質典雅而不孤芳自賞,有著一顆琉璃般清澈透明的心,腹有詩書氣自華。</p><p class="ql-block"> 流年如歌,讀書知性、孜孜不倦的中華兒女在寧靜中沉淀自我,于簡潔中領悟快樂,小橋流水的生活,攬一份詩意,多一份懂得。知書達理而不盛氣凌人,精神豪華而不嬌作,優(yōu)雅而不失風趣。在漫漫紅塵中,留一份執(zhí)著,留一份純真,無愧于自我,無愧于時代!</p><p class="ql-block">正是:</p><p class="ql-block"> 學富五車當自強,才高八斗須謙遜。謫仙東坡光萬丈,后世幾人敢逞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