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時間過半,中國大地幾度往返,非刻意,無計劃,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僅僅有詩和遠方,還感悟父輩那波瀾壯闊的人生。在尋訪父輩足跡的路上,收獲頗豐,特作美篇記錄。</p> <p class="ql-block">元旦鐘聲中,到達廣東肇慶。</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美麗的城市,七星巖以喀斯特溶巖地貌的巖峰、湖泊景觀為主要特色,被譽為“人間仙境”、“嶺南第一奇觀”。</p> <p class="ql-block">肇慶閱江樓是歷史名樓,第一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期間,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在肇慶成立,閱江樓為獨立團駐地和活動地點之一。</p> <h1><font color="#ed2308"><b>參觀肇慶閱江樓:獨立團團部舊址。</b></font></h1> <p class="ql-block">大革命時期,為了支援北伐戰(zhàn)爭,中共中央從蘇聯(lián)調(diào)動一批軍事干部回國,進入葉挺獨立團。</p> <p class="ql-block">父親從蘇聯(lián)回國,在1926年7月進入獨立團做見習(xí)參謀,一入伍就投入了打平江攻岳陽的戰(zhàn)斗,8月下旬攻克汀泗橋、賀勝橋,擊潰吳佩孚主力。在武昌破城前夕,他被調(diào)去聶榮臻主持的中共湖北省軍委任秘書。</p> 鐵軍精神紅色基因彌漫在肇慶的每個角落。 <p class="ql-block">父親曾經(jīng)是葉挺獨立團的一員,參加了北伐戰(zhàn)役,令我敬仰和驕傲。</p> <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下旬我們到上海。</p><p class="ql-block">感謝在上海工作的湯同學(xué)盛情招待,讓我們享受到新錦江42樓旋轉(zhuǎn)餐廳的炫麗多彩和美味大餐,居高臨下觀賞上海360度美麗夜景。</p>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尋訪上海中共中央軍委舊址紀念館。</b></h1><p class="ql-block">大革命時期,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很長一段時間在上海。那個時期,父親一直在中央軍委工作。</p> <p class="ql-block">紀念館的同志熱情接待了我們,做了詳細的介紹。</p> <p class="ql-block">許多展板上有父親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參觀之后,我們向紀念館捐贈了《歐陽欽畫傳》。</p> <p class="ql-block">看過這個紀念館,我們又了解了父親革命人生更多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中旬,我們來到武漢。大革命時期和抗戰(zhàn)時期,武漢都是革命的中心??缭綍r空,有父親母親許多的足跡留痕。</p> <h1><font color="#ed2308"><b>參觀中共五大舊址紀念館。</b></font></h1><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p class="ql-block">1927年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chǎn)黨人和革命群眾,大革命遭到了局部的嚴重失敗。此后,全國形成了三個政權(quán),即原來的北洋軍閥政府,上海、南京的蔣介石反革命政權(quán)和武漢國民政府。面對錯綜復(fù)雜的矛盾和尖銳激烈的斗爭,需要中國共產(chǎn)黨對形勢有清醒的認識并采取果斷行動,才能挽救革命。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黨的五大就是在這種非常狀態(tài)下召開的。</p><p class="ql-block">父親曾作為工作人員,參與了五大會議的工作。</p> <h1><font color="#ed2308"><b>參觀八七會議舊址紀念館。</b></font></h1> <p class="ql-block">1927年,繼蔣介石之后,715汪精衛(wèi)也叛變革命,中國革命處在一個十分緊急的關(guān)頭。八七會議是在中國革命的危急關(guān)頭召開的,會議正式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從而使全黨沒有在白色恐怖面前驚慌失措,重新鼓舞起與國民黨反動派斗爭的勇氣,指明了今后革命斗爭的正確方向,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革命從此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zhàn)爭興起的歷史性轉(zhuǎn)變。(百度信息)</p> <p class="ql-block">八七會議之后,加強組織恢復(fù)工作,建立了3個中央局。</p> <p class="ql-block">父親的名字在長江局的人員名單里。</p><p class="ql-block"><br></p> 八七會議后,中共中央領(lǐng)導(dǎo)機關(guān)由武漢轉(zhuǎn)移到上海。父親奉命留在武漢,在羅亦農(nóng)主持下的中共長江局任秘書,繼續(xù)完成秘密轉(zhuǎn)移同志的任務(wù),妥善處理被捕和犧牲同志的善后事宜。他冒著生命危險,夜以繼日地尋找失掉組織聯(lián)系的同志,幫助他們與組織接上關(guān)系,還幫助暴露身份的同志脫離險境。 <p class="ql-block">此后全國各地爆發(fā)了武裝起義的星星之火,這其中有父親的努力和奮斗。</p> <p class="ql-block">在八七會議舊址紀念館了解了這段歷史和上面這些照片,回京后正巧紅研會領(lǐng)導(dǎo)安排我在中華世紀壇紅色講堂講課,我把這些照片資料做到課件PPT之中,起到了紅色傳承作用。</p> <p class="ql-block">參觀之后,我們向八七會議舊址紀念館捐贈了《歐陽欽畫傳》。</p> 走出八七會議舊址紀念館不遠,看到人頭攢動,原來這里是武漢一個網(wǎng)紅打卡點,這里的的洋式建筑吸引了眾多游客來到這里留影、拍婚紗照......。這些享受著和平幸福的年輕人,可否知到97年前這里曾經(jīng)有過怎樣的驚濤駭浪時刻? <h1><font color="#ed2308"><b>尋訪八路軍武漢辦事處/中共長江局舊址紀念館</b></font></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七事變,國共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后,八路軍武漢辦事處于1937年10月經(jīng)董必武同志籌備建立。中共中央代表團(對內(nèi)為中共中央長江局)也在這里辦公。八路軍武漢辦事處為八路軍、新四軍籌備糧餉和各種軍需物資,開展宣傳工作,動員人民群眾,參加抗日戰(zhàn)爭,輸送大批愛國青年赴延安和抗日前線,并熱情接待了國內(nèi)外各界人士,闡明共產(chǎn)黨抗日主張,廣泛開展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活動,為爭取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個展版說清楚了組織的結(jié)構(gòu)與沿革。</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許多青年投身抗戰(zhàn)、投身革命的起點,我的母親黃葳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母親1936年在清華大學(xué)物理系畢業(yè)后留校做助教,七七事變后,隨學(xué)校到長沙臨時大學(xué), 長沙臨時大學(xué)開學(xué)一個月后,日軍沿長江一線步步緊逼,危及衡山湘水。臨大師生們不得以又向云南昆明搬遷。這時候母親面臨兩個選擇,她可以跟著學(xué)校一起轉(zhuǎn)移,到昆明繼續(xù)做大學(xué)助教,走科學(xué)救國道路,可是面臨國破家亡的現(xiàn)實,她再也不能安心書齋了,她最后選擇離開長沙后去武漢。</p><p class="ql-block">母親到中共中央長江局報到后,剛好長江局正舉辦黨員秘密訓(xùn)練班,黨組織便安排她參加了為期三個月的訓(xùn)練班。訓(xùn)練班結(jié)束后,母親被分配到秘密電臺工作。</p> 1938 年,中共中央長江局、八路軍武漢辦事處人員合影。前排右起:彭德懷(一)、王明(二)、孟慶樹(三)、鄧穎超(五);二排左起:黃葳(四)、葉劍英(五)、博古(六)、潘漢年(七)、周恩來(八)、郭沫若(九)、張經(jīng)武(十)<br> <p class="ql-block">參觀中看到八辦舊址紀念館保留了有機要室的房間。</p> <p class="ql-block">看到這些房間,想象著母親年輕時曾經(jīng)在這里工作過。</p> <p class="ql-block">參觀之后,我們向八辦舊址紀念館捐贈了《黃葳畫傳》。</p> <p class="ql-block">武漢八辦不僅是母親投身革命的起點,還是她找到志同道合人生伴侶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在武漢中共長江局秘密黨員培訓(xùn)班她認識了陳柱天,陳柱天是一個赴法留學(xué)生,剛從法國回國,來參加抗戰(zhàn),在秘密訓(xùn)練班擔(dān)任支部書記。在訓(xùn)練班后期,她參加了黨支部工作并被選為黨支部學(xué)習(xí)委員。他們在學(xué)習(xí)中互相切磋,交流思想,真誠相見。相仿的年齡、相仿的經(jīng)歷、相仿的思想轉(zhuǎn)變道路,共同的理想信仰,使他們的心越來越貼近,1938年7月1日他們結(jié)為夫妻。</p><p class="ql-block">可惜婚后僅僅12天,日軍飛機轟炸武漢,陳柱天不幸罹難。</p> <p class="ql-block">陳柱天是一個杰出的青年運動活動家,優(yōu)秀的愛國青年。關(guān)于<a href="https://apphmooivtu8744.h5.xiaoeknow.com/p/course/video/v_63fd6ab8e4b030cacb1c8fc7?product_id=p_63fd6a78e4b030cacb1c8f5a"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陳柱天的故事</a> 可點擊鏈接 或掃圖片中的二維碼了解。</p> 1938年周恩來會見世界學(xué)聯(lián)代表團,左起:1吳玉章、2陳柱天、3周恩來。此照片源自母親的收藏,不知道是不是拍攝于八路軍辦事處? <p class="ql-block">陳柱天安葬在武漢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園。園中有他的塑像。</p> <h1><b><font color="#ed2308">我們和朋友王太眉一起去九峰山給陳柱天烈士掃墓。</font></b></h1> <p class="ql-block">祭奠懷念為國家民族犧牲的陳柱天先烈。</p> <p class="ql-block">掃墓之后,我們向九峰山烈士陵園捐贈了《擔(dān)負起民族的興亡》畫傳,畫傳記述了陳柱天等抗日青年的英雄事跡。</p> <h1><p><font color="#167efb">“我們追尋足跡、銘記歷史、緬懷故人。通過實地走尋、切身感受,聆聽過往的故事,感悟歷史的厚重。在尋路中,形成對昨天的認識、今天的了解、明天的展望。在尋路中,悟出自己的漫漫人生路。這是你的路,也是我們每個人需要思考的路?!?lt;/font></p><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p class="ql-block"><font color="#167efb">在追尋路上看到這段話,說得真好,謹記!自勉!</font></p></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