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月12日上午,我們離開世紀榮耀輪船,上岸前往朝天門11號碼頭,攜程安排的師傅已在迎接我們,我們四姐妹乘坐別克7人轎車,先去李子壩看輕軌穿越樓層,10點一過按照事前安排計劃前往重慶市沙坪壩區(qū)歌樂山----渣滓洞、白公館紅色教育基地。途經(jīng):</p> <p class="ql-block">紅巖魂廣場</p> <p class="ql-block">西南政法大學</p> <p class="ql-block">四川外國語大學</p> <p class="ql-block">白公館是四川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他把自已的別墅取名為“香山別墅”。1939年,戴笠在歌樂山下選址時看中了這里唯一的別墅,便用重金將它買下,改造為迫害革命者的監(jiān)獄,被人們稱作“活棺材”。白公館里關(guān)押的都是軍統(tǒng)認為“案情嚴重”的政治犯。此處被<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人緬懷英烈并為之扼腕嘆息的革命遺跡。</span></p> <p class="ql-block">白公館外景,它三面靠山,前臨深溝,高墻外的制高點有崗亭六座,機槍陣地一處,常有國民黨軍一個連駐守此地,監(jiān)管幾百名“政治犯”,在居高臨下的布控下,人要想逃走難如登天。</p> <p class="ql-block">白公館內(nèi)院,內(nèi)院墻上寫“青春一去不復還,細細想想” “認明此時與此地,切莫執(zhí)迷” “迷津無邊,回頭是岸” “寧靜忍耐,毋怨毋憂”等標語。</p> <p class="ql-block">白公館原來的十余間住房改為牢房,一間終年不見陽光的地下儲藏室改為了地牢,防空洞改為了專門審訊拷打革命者的刑訊洞。圖中是牢房,每間房布局不同,有一人房、二人房和數(shù)人房,政治犯待遇不等。</p> <p class="ql-block">渣滓洞原是重慶郊外的一個小煤窯,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溝,位置較隱蔽。1939年,國民黨軍統(tǒng)特務逼死礦主,霸占煤窯,在此設立了監(jiān)獄。</p> <p class="ql-block">渣滓洞看守所分內(nèi)外兩院,內(nèi)院有一放風壩,有16間男牢,2間女牢。外院是辦公室、刑訊室。外院墻上寫有“長官看不到、想不到、聽不到、做不到的,我們要替長官看到、想到、聽到、做到”等標語。</p> <p class="ql-block">圖片中的鐵鎖鏈、皮鞭、烙鐵、竹簽、辣椒水、老虎凳等酷刑工具集中展示。介紹“老虎凳”是一個長凳子,再把手腳都捆到凳子上,給腳腕下落磚頭,落到第三塊時腿就斷了,這也太殘忍了吧。</p><p class="ql-block">刑訊室內(nèi)的每個冰冷刑具,都沾滿了烈士們的鮮血,每位參觀者看了都覺得陰森至極,當初的革命者是怎樣一次次撐下來的,看來革命信仰大如天。</p> <p class="ql-block">“小蘿卜頭”大家不會陌生,革命烈士徐林俠夫婦的幼子,“小蘿卜頭”與革命者(又稱“政治犯”)被囚禁于此。渣滓洞最多時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被關(guān)押此處?!靶√}卜頭”是兒時我們語文課教材之一,“小蘿卜頭”原名宋振中,在獄中一邊隨同黃顯聲將軍學習文化知識,一邊不斷幫助獄中難友秘密地傳遞情報和紙條。然而在解放前夕,特務們殘忍地偷殺了年僅八歲的“小蘿卜頭”,并將其尸體掩埋在渣滓洞后院不足一平米坑中。下圖指示牌上介紹“小蘿卜頭”的生平。</p> <p class="ql-block">圖中的坑就是掩埋“小蘿卜頭”尸體之處?,F(xiàn)渣滓洞有專門宣傳“小蘿卜頭”事跡的展館,向“小蘿卜頭”學習的主題應繼續(xù)放入當下小學生課本中,讓孩子們知曉當今幸福生活來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江竹筠(小說紅巖中的江姐)、許建業(yè)、余祖勝等革命烈士們曾在此關(guān)押過。圖片中有虎口脫險革命者照片,亦有1949年11月底重慶解放前夕,囚禁多位革命志士被殺害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楊虎城、謝葆真和羅世文、車耀先烈士的雕塑,中共重慶市委組織部敬立。</p> <p class="ql-block">一個國家強大的背后往往會經(jīng)過百轉(zhuǎn)千回的挫折,會有很多具有堅定信念的志士為其奮斗不息,特別是女性革命者為了理想不屈不饒、百折不撓、視死如歸讓我們敬仰、懷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27日,軍統(tǒng)特務對關(guān)押在此的革命者進行大屠殺,任憑機槍掃射,這天被關(guān)押的200余人中,僅有15人僥幸活著逃離,其余人全部犧牲。圖片中的圍墻缺口是幸存者逃出脫險之處。</p> <p class="ql-block">為了讓后人們能緬懷這段政治犯集中營的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渣滓洞、白公館免費對外開放,看到了這些革命者生命消逝的地方,感受他們所經(jīng)歷的折磨,體會他們的信念和理想是為了后人的今天,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當下呢,讓我們緬懷革命先烈、銘記歷史、珍惜當下砥礪前行。</p> <p class="ql-block">四姐妹去白公館和渣滓洞用了不到三個小時,草草觀看沒能踏實搜取其精華,影響美篇編制的質(zhì)量,看到的都是圖片和眾多的游人擁擠不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