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25日下午,我們離開崇武古城,驅(qū)車前往洛陽橋,此洛陽橋不在洛陽,就在福建泉州東北的洛陽江上。30多公里的路程,約40分鐘,我們來到洛陽橋前的停車場。高大的牌坊上寫著“萬古安瀾”四個大字,洛陽橋原名萬安橋,是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p> <p class="ql-block">從牌坊到洛陽橋要走幾百米,打著雨傘走到洛陽橋前,雨水滴滴答答,淋濕了古橋石板,卻描繪出不一樣的洛陽橋。</p> <p class="ql-block">洛陽橋之所以名為洛陽橋,原因就在于它上跨洛陽江出???,洛陽江的主干流發(fā)源于福建泉州的樸鼎山南麓,最后注入泉州灣,洛陽江之所以叫洛陽江,也有其淵源。相傳,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使得西晉京都洛陽的許多世家大族南渡至泉州附近,發(fā)現(xiàn)該河周圍的風景和洛陽有些相似,遂得名洛陽江。</p> <p class="ql-block">橋上,兩處慈眉善月,栩栩如生的菩薩石坐像,設(shè)在橋中,千年如一日,默默無言地庇佑著每一位來客,庇佑著風雨來襲的石橋。</p> <p class="ql-block">洛陽橋和潮州廣濟橋、河北趙州橋、北京盧溝橋被稱為“中國四大古橋”。第一次聽到洛陽橋的時候,以為這是一座建在河南洛陽的橋。然而這座橋并不在洛陽,而是在與洛陽相隔千里之遠的福建省泉州市。</p> <p class="ql-block">兩邊橋頭,各設(shè)有雕工不同的石塔,層層石塔間是姿態(tài)不一的浮雕人物與一些古文字。</p> <p class="ql-block">細細琢磨那石面上的人物,感是這些浮雕有著神一般的魔力,讓人敬畏。</p> <p class="ql-block">洛陽橋建于北宋年間,宋皇祐五年(1053年)嘉祐四年(1059年)建成,歷時六年。橋長八百三十四米,寬七米,有橋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頭砌成。</p> <p class="ql-block">洛陽橋素有“海內(nèi)第一橋”之譽,是古代著名跨梁式石構(gòu)橋,在中國橋梁史上與趙州橋齊名,有“南洛陽,北趙州”之稱,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稱之為“中國古代橋梁的狀元”。</p> <p class="ql-block">洛陽橋兩側(cè)的欄桿上裝飾著上百個神獸“狻猊”的雕像,狻猊是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一,具有責任感,雕刻在此有導守護洛陽橋之意。</p> <p class="ql-block">橋頭上,挺立著一尊高12米的蔡襄立姿石雕像,他的正氣與他的一生的豐功偉績,讓訪者肅然起敬,這位北宋名臣,集一身過人智慧,兼有著書法、文藝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才華。此時的他,身著太守官服,面容淳淡俊美,兩袖清風,氣宇不凡。</p> <p class="ql-block">洛陽橋建于宋代,在洛陽橋建成之前,當?shù)氐穆尻柦趦H有一座萬安渡口供兩岸的百勝渡船過江。然而,由于該地是洛陽江的入???,風高浪急。因渡江而造成的傷亡事件屢有發(fā)生。巨大的風浪經(jīng)常導致沿岸百姓連續(xù)數(shù)日無法渡江。北宋慶歷年間,泉州人李寵曾在洛陽江中建造幾個石墩,并架上木供人們過江,但這樣簡易的橋經(jīng)常被風浪沖垮。</p> <p class="ql-block">皇祐五年(1053年)北宋名臣,時任泉州知州的蔡襄開始主持修建洛陽橋的工程,修建時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便是洛陽江??诳癯奔彼瑐鹘y(tǒng)的建基方法根本不適用這一水文復雜的江海交匯處,蔡襄與造橋的工匠與商討之后,決定采用全新的“筏形基礎(chǔ)",把橋墩兩旁都是造成尖的,像一只船的兩端,這樣可以減少海浪和江水對橋基的沖擊。</p> <p class="ql-block">橋梁修好以后,蔡襄結(jié)合勞動人民的智慧,采用了“種蠣固基”的方法。在橋下大力養(yǎng)殖海蠣等水生物,海蠣吸附在橋墩上,它們的分泌物和尸體將橋墩的石頭牢牢地凝固在一起,這一方法使得洛陽橋在湖漲潮落中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冒著雨水,我們來到橋上,正值潮退,江水沒有了,唯余一道深深的河床和大片的紅樹林。</p> <p class="ql-block">陣陣海風夾著雨水撲面而來,橋下大片灰褐色的灘涂,似以油畫的余渣涂抹而成。</p> <p class="ql-block">長長的洛陽橋,就這樣坦露在我們的面前,沒有水的橋,簡直是一副龍骨化石,算算日子,洛陽橋已挺立了千年。</p> <p class="ql-block">橋頭處,有安放石菩薩堅固老沉的石亭子。還矗立著兩座圓錐形石塔,石塔旁種有枝繁葉茂的古樹,如同一把護雨之傘,萬古長青地呵護著,樹下有一塊刻有洛陽橋歷史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風雨千年,“洛陽潮聲”洛陽橋曾見證了宋元時期“東方第一大港”泉州在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歷史,今天的洛陽橋仍然在發(fā)揮著它的交通作用,21世紀海上新絲路未來還將從這里向世界延伸。</p> <p class="ql-block">當晚,我們就住在泉州美食街旁邊的綠泉酒店,這里離通淮關(guān)帝廟很近,走路不用十分鐘。通淮關(guān)帝廟是祭祀武圣關(guān)羽的著名古跡,也是福建省現(xiàn)存最大的武廟。</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關(guān)帝廟流光溢彩,美輪美奐。精美的閩南特色建筑和極盡華美的裝飾,各種雕塑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在燈光的照耀下晶瑩剔透,讓人贊嘆不已!</p> <p class="ql-block">關(guān)帝廟壯觀的建筑群和保存完好的古跡文物,是歷史的瑰寶,也是香客慕名而來的重要寺廟和人文旅游勝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