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先看成品再說我的配方</p> <p class="ql-block">河套高筋粉280克,雞蛋加牛奶100克,水100克,奶粉20克,煉乳12克(一小袋),糖20克,鹽3克,酵母3克,黃油20克。</p><p class="ql-block">波蘭種就是所有材料里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把面粉稱出100克,水100克,酵母1.5克,提前一天做成波蘭種,就是把三種材料攪合勻了,常溫發(fā)酵到三倍大(根據(jù)室溫情況可以自己想辦法,給它加加溫,啥辦法都可以,坐溫水盆里最方便),發(fā)酵三倍大之后放冰箱冷藏12小時左右,第二天和剩余的部分一起和面。</p><p class="ql-block">波蘭種啥樣子,一會兒看照片。</p> <p class="ql-block">這是之前做波蘭種的圖片,室溫低,于是就用盒子接的溫水把波蘭種的瓶子放溫水里促進發(fā)酵。</p> <p class="ql-block">這是發(fā)酵好了的,放冰箱里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再說和面,第二天早上,把除了鹽酵母黃油其他的都放一起攪拌成團,我用面包機和面,先用任何一擋都可以,成團后換連續(xù)攪拌擋或者你就用和面擋15分鐘左右,看你面包機的設(shè)置自己選和面方式,揉出粗膜就可以,就是第一次揉面,接下來就是第二次揉面,昨天和這款吐司面團的時候我就沒看,時間到了加的黃油鹽酵母。對了,最好是冰牛奶,冷藏的雞蛋,現(xiàn)在溫度高,把面包桶也提前冷藏一下,也有把面粉也冷藏的。繼續(xù)說,也是先用個低速的混合一下再連續(xù)攪打,我選擇攪拌20分鐘(如果室內(nèi)溫度高,攪拌到一半時間感覺面桶都不涼了,暫停,把攪拌桶連面團一起放冰箱冷凍十分鐘再拿出來繼續(xù)揉),完事直接套個食品袋密封扔冰箱冷藏發(fā)酵一晚上。昨晚九點半放冰箱冷藏發(fā)酵的,今天早上6點半拿出來回溫,忘了拍照。</p> <p class="ql-block">回溫半小時,把面團拿出來在案板上團圓切分三份,再揉圓,蓋上蓋子松弛15到20分鐘,看室內(nèi)溫度而定,溫度高了,15分鐘就可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松弛好了,把光面朝上挨個搟成長方形,翻過來整理一下形狀,從兩側(cè)向中間對折,再從一頭卷起,一個胚子就完事了,放進吐司模具里,依次三個做好,把蓋子蓋上,別蓋嚴(yán),留三指寬的縫隙,入烤箱,加一盒70度熱水,烤箱調(diào)節(jié)到38度,二次發(fā)酵,我用大約一個小時,中間30分鐘左右還換了一次熱水,看狀態(tài),幾乎和盒子一般高了,九分滿,拿出來,把烤箱預(yù)熱,上火125,下火135到140。預(yù)熱十分鐘,把吐司模具蓋子蓋嚴(yán),就可以烤了,40分鐘出爐,使勁震兩下,脫模。如果做全麥吐司,適當(dāng)增加烤制溫度或者時間,全麥不容易上色,如果只是把前邊我的配方高筋換成全麥,有糖,上色也可能不是問題,這都需要自己實驗過才知道。</p><p class="ql-block">每個人烤箱不一樣,我說我的,吐司模具放在靠門近的位置,下火兩個加熱管靠前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這是以前的山型吐司的圖片,做帶蓋子的要發(fā)酵到九分滿,幾乎要頂著蓋子了。</p> <p class="ql-block">這是二次發(fā)酵的時候這么放置的</p> <p class="ql-block">溫度</p> <p class="ql-block">今天這款吐司烤制了40分鐘,25分鐘的時候要把吐司模具前后轉(zhuǎn)個方向,因為烤箱比較低端,受熱不均勻,轉(zhuǎn)了方向后成品效果不錯,這都是經(jīng)驗啊。</p><p class="ql-block">出爐的時候一定要震幾下,好脫模,倒在晾網(wǎng)晾涼至手溫,幾乎沒溫度裝吐司盒子里,放置幾個小時再切片非常好切,少掉渣。</p> <p class="ql-block">烤制時模具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備注:如果做無糖全麥吐司,可以完全用酸奶和面,全麥爆發(fā)力不夠,可增加面粉量,今天正在實驗,等出爐的再來記錄效果,先說配方。</p><p class="ql-block">鑫樂全麥,沒有和河套全麥做過對比,吸水性咋樣不知道。</p><p class="ql-block">先說今天的配比,全麥粉320克,一個雞蛋加酸奶285,酸奶不夠,加了10克牛奶,本來是準(zhǔn)備放275克的液體,結(jié)果倒多了,雞蛋加酸奶就放了285,和面后的軟硬程度不錯。還是先和面團,和前邊程序一樣,成團有粗膜加鹽3克,黃油15克,酵母3克,揉出手套膜,其實我也沒在在意手套膜的事,第二次揉面揉了十分鐘感覺面溫高,扔冰箱凍了十分鐘又繼續(xù)揉的,程序還是前邊高筋那個程序,完事兒就扔冰箱冷藏發(fā)酵,我去睡覺了,第二天早上拿出來回溫30分鐘,團圓。分割三分,蓋上蓋子松弛十五分鐘,不能時間太長,松弛時間長了面團發(fā)了,因為含水量打,面團太軟,不好操作,另外也會影響二次發(fā)酵。</p><p class="ql-block">把松弛好的三個面團依次搟薄,折疊,卷起,碼放在吐司模具里去烤箱二次發(fā)酵,剩余步驟和高筋的一致,忘了可以翻到前邊看看。和做其他面包同理??局频臅r間就得自己掌握了,下火150,上火130,40分鐘,這個溫度和可能有點短,因為全麥無糖,不容易上色,一會看看我今天的咋樣再決定是否調(diào)節(jié)溫度和時間。</p><p class="ql-block">記錄于6月11號早上7點57分,吐司正在二次醒發(fā)。</p> <p class="ql-block">三色藜麥,提前一晚泡的,用高壓鍋蒸熟,晾涼。</p> <p class="ql-block">發(fā)酵了一個小時20分鐘,因為沒有波蘭種,發(fā)酵還是比較慢。</p> <p class="ql-block">全麥爆發(fā)力不夠,面粉量增加很多還是沒有爆滿,棱角不分明??局茣r間可以增加五分鐘,烤制45分鐘或者50分鐘都沒有問題,溫度應(yīng)該設(shè)置下火140,上火130。</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敲黑板:做吐司還是要提前做波蘭種。</b></p> <p class="ql-block">這個全麥吐司的面粉量有點大,切片后彈性和柔軟度都可以,就是面包比較瓷實。哈哈</p> <p class="ql-block">同等大小模具下,面粉量增加太多,有視頻講,450克吐司模具承受最大面是570克,我今天的吐司濕面團我稱了,622克,哈哈。是有點多,不過那個視頻也講了,面團重量大,決定的就是吐司成品的密度,密度大,當(dāng)然就瓷實了。少油低糖,可以常做主食,就像之前做的堅果全麥歐包,和我們常年吃饅頭一樣。只是換個做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