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18號,我和好友宣新、高愛群、董桂英、王景和、馬麗華、王寶和、侯麗敏、李建新、陳敬霞、李有才、武士勇、戈振華、徐明、夏生田、范德濱一行16人,在天津以簽約的形式租了一輛19人座位的中巴車,由河北二中集合出發(fā)前往南太行進行攝影采風。</p><p class="ql-block"> 氣勢磅礴的太行山雄踞在河北、河南和山西省之間。太行山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線。綿延800里的太行山,指的是那座逶迤于河北、山西和河南三省之間的山脈,人們習慣上把太行山分為3段,即北太行、西太行和南太行。而位于河南省境內(nèi)的部分太行山脈,叫做南太行。實際上,南太行就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新鄉(xiāng)、焦作、安陽、濟源,猶以新鄉(xiāng)最為代表,太行山也把其中最美的一段留給了河南。</p><p class="ql-block"> 我們這次活動的行程安排都是我們一行人中的宣新老師精心安排的還有陳敬霞老師從旁輔佐,另外還有王寶和、王景和兩位老師根據(jù)情況負責聯(lián)絡(luò)、實施。李建新主任負責財政大權(quán)。從天津出發(fā)經(jīng)過雄安等服務(wù)區(qū)稍事休息我們一行人直接到達河南林縣,住宿在位于石板巖的高家臺村。高家臺村又被叫做畫家村,她位于太行大峽谷石板巖鄉(xiāng)鎮(zhèn)南9公里處,南距豬叫石1公里,背靠青山、面向蒼溪,恬淡幽然古樸的山村風情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美術(shù)院校師生前來寫生,中國文聯(lián)亦已在此先后成功舉辦了三次中國山水畫培訓班。諸多研習美術(shù)、國畫藝術(shù)的學生在此有感而發(fā)留下了諸多墨跡珍品,一批批美術(shù)院校的師生來此臨摩名人作品,依托山水繪畫寫生、揮毫潑墨,流連忘返、陶醉于此。下面的這組照片是石板巖和高家臺照片。</p> <p class="ql-block">△ 我們第一天(5月18日)到了高家臺,由于當時村里的民宿住有許多美術(shù)院校的學生在此寫生,(幸虧住宿我們是提前聯(lián)系好的農(nóng)家院,價格由于正巧趕上了周末,幾經(jīng)周折反復權(quán)衡磋商才最終確定下來)每天80多元一個普通標間,價格確實比其它地方都要略高一籌,伙食吃農(nóng)家菜也與我們天津的農(nóng)家菜不可同日而語??墒谴艘粫r彼一時,出門在外能有個讓大家安心歇息,放心食用的餐食就已經(jīng)是“阿彌陀佛”啦,畢竟安全才是第一要務(wù)…… </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5月19日)我們一早在高家臺村拍日出和街景照、進過早餐后一行人驅(qū)車去了仰慕已久的石板巖小鎮(zhèn),王相巖、大峽谷等附近景點、巧妙的避開了人流如織的旅游人流密集區(qū),租用當?shù)卮迕裢扑]的兩輛私家車。利用當?shù)匕傩者M出景點禁區(qū)的方便之門,趁機搭乘車輛爽快的游玩了太行大峽谷、S形公路、豬叫石等網(wǎng)紅打卡地,雖然“一次性”貫穿了諸多景點,還以逸待勞免去了許多鞍馬勞頓之苦。非常適合我們一行人這樣耄耋之身,身體不做勁的旅游需求!后來我們還想去井底村掛壁公路瀏覽一番,由于修路加上雇傭的中巴車司機師傅缺乏山路彎道駕駛經(jīng)驗,表現(xiàn)不太給力,所以車子“望山興嘆”最終沒有上去,一些老弱婦孺留在原地“守株待兔”,我們一行“少壯派”大步流星步行幾公里后也恐怕去而復返,天色已晚老弱婦孺留在原地“兇多吉少”,所以躊躇再三還是安全第一,及時“迷途知返”合照了一張最高點的“紀念照”后,一陣緊似一陣的撒腳如飛。與我們留守的“大部隊”合為一股,乘車“無功而返”,當日行程雖然留下點小遺憾。但有驚無險人員無恙才是我們一行人的最終目的。當日晚上繼續(xù)留宿在高家臺村,也免去了行李搬運之累。房間亦“輕車熟路”,大家晚上推杯換盞好不愜意酣暢淋漓,一夜無話……</p> <p class="ql-block">△ S形公路網(wǎng)紅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石板巖鎮(zhèn)</p> <p class="ql-block">△S形公路</p> <p class="ql-block">△ 高家臺村小怪樓</p> <p class="ql-block">△ 下面的照片是高家臺村貌</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石板巖小鎮(zhèn)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S形公路各位攝影大師們的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 5月20日我們早餐后開車離開了借宿兩天的石板巖景區(qū),來到了我們行程中預定的第二個景區(qū)紅旗渠。我們先來到了氣勢恢宏一覽無余的紅旗渠博物館,在這里我們一行人了解到了紅旗渠的基本概況,然后又來到了距離展覽館不太遠的紅旗渠景區(qū)。經(jīng)過參觀我們了解到紅旗渠是60年代初河南林縣人民在當時物質(zhì)條件極其艱難的情況下,在兄弟地區(qū)的理解與配合下,從頑石林立的太行山腰跨流域修建的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被后人稱之為人工天河。紅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國民經(jīng)濟最困難時期開始動工興建,至1969年7月文革動亂時期領(lǐng)導干部被沖擊打倒的背景下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前后歷時近十年。該項工程在當時嚴重缺乏大型施工設(shè)備與資金的前提下,靠著人拉肩扛掄捶砸石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shè)了151座渡槽,鑿通了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紅旗渠總干渠全長70.6公里。紅旗渠全長1500公里,參與修建人數(shù)近10萬,數(shù)百人在工程中以身殉職奠定了這項耗時近10年的偉大工程,創(chuàng)造了新中國工程史上的一個偉大創(chuàng)舉,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紅旗渠不僅是一個跨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水利工程,更是林縣人民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jié)協(xié)作、無私奉獻精神的象征,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奮斗精神和奉獻精神。紅旗渠的精神內(nèi)涵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林縣人民以一己之力戰(zhàn)天斗地開鑿出了多處掛壁公路,改善了村村通路路通的交通狀況。形成了路通水流電到戶的現(xiàn)代化農(nóng)村新模式……</p> <p class="ql-block">△ 5月21日我們一早7點多出發(fā)8點就來到了郭亮村景區(qū)外圍,由于郭亮村掛壁公路寬度比較窄,而且景區(qū)不允許團隊交通進入。所以我們雇傭的中巴車只能在景區(qū)外面恭候大駕歸來。我們一行人也只能破費銀兩乘坐景區(qū)的大巴車把我們拉到了掛壁公路入口停車場,然后我們一行人徒步沿著掛壁公路邊走邊拍,大約走了有1.8公里左右的路才走進了慕名已久的郭亮村,小時候我們都聽過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今天身臨其境我們一行人才真正感受到了勤勞的村民用自己的雙手一錘一錘鑿出了一條通往山外的公路需要多么大勇氣和付出艱辛。各位攝影大師們都不約而同的拿著手里的相機記錄著掛壁公路的每個細節(jié)。不知不覺的我們來到了郭亮村,與她的名氣相比其實這個村子很小,街道兩邊僅有幾十家規(guī)模非常小的店鋪,一條一路上坡的“繁華落盡”的街市我們很快就走到了盡頭。所售賣的商品除了當?shù)氐纳截浘褪腔ヂ?lián)網(wǎng)上比比皆是的廉價工藝品,實在是引不起我們一行人的購買熱情,倒是我們的老同志出于“慈善”目的買了一位衣衫襤褸老嫗售賣的藍莓,醉翁之意不在酒,只為了“扶貧”而已。出了村子我們馬上去找當?shù)氐乃緳C商量好價格,讓他們開車拉著我們沿著另一側(cè)的公路到對面的山上去拍攝掛壁公路的全景。然后拉著我們大家走出掛壁公路來到了景區(qū)門口停車場。這個景區(qū)不是很大,所耗用的時間也不是很長。但我們每個人都被掛壁公路的優(yōu)美景色和村民們集資購買鐵錘 、鋼釬和炸藥、扁擔、籮筐等近乎原始的施工裝備。在無電力、無機械的狀況下全憑著人拉肩扛掄捶砸石,靠著一股不可或缺精神動力,歷時五年,硬是在懸崖絕壁中一錘一釬的鑿出2萬6 千立方米的一條高5米、寬4米,全長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的壯舉所震撼。現(xiàn)在這個郭亮村位于河南省新鄉(xiāng)市輝縣市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處、海拔1000米,現(xiàn)有83戶人家,共329人。郭亮村依山勢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勢險絕,景色優(yōu)美,以奇絕水景和絕壁峽谷的“掛壁公路”聞名于世,又被譽為“太行明珠”,現(xiàn)已成為國家4A級景區(qū)萬仙山的第一分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們在郭亮村的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 記錄著各位攝影大師們的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 當天晚上我們就按計劃馬不停蹄的前往下一個景區(qū)老君山去投宿。令我們始料未及的是還沒有到老君山景區(qū)南大門,剛停下車正準備“升起潛望鏡”探探虛實的檔口,馬上就有人“拍馬”過來和我們一行人接洽商量“毛遂自薦”讓我們?nèi)ニ铱纯淳唧w住宿環(huán)境,當時我們留下“大部隊”原地“打牙祭”雙管齊下,看看周圍旅游酒店的實際價位,省得人生地不熟被人“忽悠”,少許談判專家“深入虎穴”實地考察一探究竟。最終好中選優(yōu),優(yōu)中擇廉~我們到她家一看還真不錯,我們的宣新老師和寶和的愛妻小侯老師馬上和她敲定60元一個房間,我們馬上入住酒店二樓。晚上在樓下大排檔的一個酒樓小聚,物美價廉物超所值,總的來說我們這一路上的吃住都很順利又很便宜實惠。大家一路上歡歌笑語開心的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 5月22日早上我們聽取當?shù)厝说挠瓮娼ㄗh上午來到當?shù)赜忻碾u冠洞,下午再去老君山爬山賞金鼎佛光風景,雞冠洞其實就是個大溶洞,剛進景區(qū)時我們就看到廣場上布滿了各式各樣的鮮花和各種各樣的道具設(shè)施供游客們拍照使用。這下可把大家高興忙壞了,大家一會合影一會個人照,甚至還有一處景點可以“上房揭瓦”呢,至于久違了的偏挎兜750幸福摩托車更是讓一些“老爺車”的擁躉者們忙得不亦樂乎……這個雞冠洞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縣城西三公里,海拔1021米。雞冠洞是一處大型的石灰?guī)r溶洞和天津薊縣溶洞大小差不多,都是喀斯特巖溶地貌,雞冠洞長達5600米,供觀賞長度1800余米,觀賞面積2.3萬平方米。此類洞穴在北方少見,被譽為北國第一洞府。不過由于當初看過了薊縣盤山的溶洞,此溶洞與彼溶洞大同小異相差無幾。所以玩的不太盡興,還不如洞外游樂場玩得開心呢…</p> <p class="ql-block">△ 一群老頑童上房揭瓦</p> <p class="ql-block">△ 當我們一行人從雞冠洞出來的時候就已經(jīng)11點了,其間我們一行人還曾虛驚一場:戈大夫一個人徒步在高低錯落的雞冠洞石階上不堪其累,一時之間前不著村后不著店“進退維谷”,他顧自找了個彈奏古箏的角落里“小憩”一會兒。與我們一行人的“大部隊”失聯(lián)了,當王景和老師告知我們“戈大哥身體欠佳”時,我等眾人撒腳如飛尋著來路逆向返回,很快才知只是個“傳說”虛驚一場!大家喘了口氣就近來到了附近的半山小巷食品街去吃午飯,這頓飯我們沒有吃“團餐”而是大家分頭去找自己心儀的小吃去打打牙祭解決一下迫在眉睫的溫飽問題,因為我們一行人下一步還要前往老君山趕呢。結(jié)果就因少走了兩步路與近在咫尺的肯德基麥當勞門店擦肩而過了,結(jié)果多數(shù)人都吃了這里的燜面刀削面之類面食,給后面的行程埋下了伏筆……</p> <p class="ql-block">△ 為了給大家恢復寶貴難得的體力,力爭下午能有更加旺盛的精氣神去爬老君山金頂。所以我們一行人“飽餐戰(zhàn)飯”后打道回府,回酒店休息了一個多小時。這段時間就有人發(fā)覺腸胃不好開始鬧肚子了。不過當時并沒有引起多數(shù)人的警覺。休息過后重新集合乘車向老君山開拔,結(jié)果車到山前沒有路:老君山景區(qū)認錢不認人,司機師傅即使是即停即離也不允許拉著我們一行人進入景區(qū)!必須要去售票處去補一張百元門票才能開車進入。即使是這樣也只能在停車場外被“紅箍”保安攔停,車要停到停車場。所有人員無論老幼一律平等要頂著如火的驕陽腿著到幾公里之外的老君山索道入口,我們團隊中的戈大夫聞聽此言望而卻步和司機師傅一起打道回府了。</p><p class="ql-block"> 這個老君山索道要分兩段上山,第一段路需要坐纜車,聽當?shù)厝苏f第二段可以不用坐纜車可以看一下風景,結(jié)果第二段索道我們沒坐,大家開始“企圖”走木棧道迂回上山。后來發(fā)現(xiàn)有很多扛著鋼筋、竹竿和各種建筑材料的農(nóng)民工穿行其中,還有一處“告示”申明:棧道施工禁止通行!于是乎我們大家只能順著筆直的石階往上爬,大概是爬了大約40分鐘左右,累的大家都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的,就沒有心氣往上爬了。也是由于中午飯沒有吃好,同來的李建新老師感覺心慌氣短心臟不太好受還吐了,于是有幾位隨團的女同胞陪她先行下山,找地方暫且歇息一下。后來又加上李團長的小飛機在降落時不慎掛在了樹樹杈上,這可把大家忙壞了又是找東西接應(yīng)飛機安全著陸,生怕把飛機摔壞了。還好最終有驚無險化險為夷。最后大家一商量此時此刻若能往回爬還可以省點力氣,不如“迷途知返”重新選擇坐纜車去上第二段行程。于是我們又返回剛才的出發(fā)點“撥亂反正”再坐上纜車上到山上,穿過了一段人工開鑿的隧道,順利來到了老君山著名的十里畫廊(又稱十里畫屏)是景區(qū)的核心觀賞區(qū)之一。這里屬于花崗巖峰林地貌景觀,由于數(shù)億年前的大陸造山運動而形成了千姿百態(tài)、群峰競秀的地質(zhì)奇觀。在綿延十里的穿云棧道上,我們可以欣賞到如畫般的美景,每一步都換景,每一景都是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當我們走完十里畫屏,又需要“解囊相助”坐直梯上山。上山還需要再掏40元我們纜車加直梯就花了250元。這樣就能以金錢換時間和體力,可以趕在日落前到達金頂。大家這次還是毫不猶豫的掏錢坐直梯一氣呵成直接上到了山頂,到了山頂我們眾人眼前一亮,金頂原來就在我們大家的眼前,錢沒有白花的:真的是取之有道用之有方。眼前的這落日余暉映照下的金頂實在是太漂亮了!大家都高興的歡呼雀躍開心的不得了,一時之間彼此相機拍攝的快門聲此起彼伏……此時此刻山上的氣溫隨著日落而驟降,同行的夏老師也在金殿一角蜷縮著身子痛苦異常,此時徐明老師自告奮勇計劃帶著夏老師和一些裙裝短打扮的女同胞先行撤退下山了。當時我們光顧得拍照了,把8點停纜車的事忘在腦后了,幸虧此時已安抵山下的李建新主任給我打電話讓我們“不要戀戰(zhàn)”抓緊下山,我們大家戀戀不舍的開始往山下快走,此時此刻才發(fā)現(xiàn)原本下山索道入口距離山頂還有幾百米的距離呢,雖然有滑道可以直達,但明文規(guī)定六十歲以上的游客禁止乘坐!無奈何只有繼續(xù)腿著,三步并作兩步搶在索道停運前坐上了即將停運的索道。那一刻真是長吁短嘆開心不已,等到我們這些“殘余部隊”到了山下時天都徹底黑了。我們一行人重新匯合乘車回到了住地,這次司機師傅直接把車開到了山腳下的停車場,那些原本設(shè)障阻攔的保安們此刻早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于是乎我們大家回到酒店吃飯、休息準備明天去龍門石窟和白馬寺,此時才發(fā)現(xiàn)原本先期回來的戈大夫也沒閑著:整整在酒店里拉了一個下午,先后不約而同的出現(xiàn)這么多的“差頭”,看來都是那頓“自由化”的午飯鬧得……</p> <p class="ql-block"> △ 5月23日我們早上9點多鐘開車來到了龍門石窟,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石刻藝術(shù)寶庫。龍門由大禹治水中所開鑿,魚躍龍門的傳說亦發(fā)生于此。其石窟則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盛于唐,終于清末。歷經(jīng)10多個朝代陸續(xù)營造長達1400余年,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之一。由于文革紅衛(wèi)兵造反把許多石窟里的石像都給砸了,里面有的都是空的,非常遺憾…</p><p class="ql-block"> 龍門石窟不是很大,但是很壯觀,我們參觀完了,李有才老師給我們大家每個人買了一顆黃瓜,大家也都渴了吃的那叫舒服。出了景區(qū)大門我們來到了河的對岸拍了石窟的全景和大家的合影,坐上景區(qū)的觀覽車,找到我們自己的車往下個景區(qū)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們來到了白馬寺,白馬寺中國第一古剎,里面燒香拜佛的人很多,還有許多漂亮的俊男靚女穿上古代的服裝在這里拍個人寫真。我們也蹭拍了不少張。由于美篇的篇幅有限,有許多照片我沒有放到里面…</p><p class="ql-block"> 白馬寺它建于東漢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中國第一古剎﹣﹣洛陽白馬寺建于東漢時期,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據(jù)傳東漢永平七年,漢明帝劉莊夜宿南宮夢見一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郎中令傅翼啟奏說,西方有神稱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于是永平八年,蔡秦等人接受皇帝詔命,告別帝都,踏上西天取經(jīng)的萬里征途。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見到了佛經(jīng)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法布教。永平十年,67余年,二位印度高僧應(yīng)詔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jīng)、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見到佛經(jīng)、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為紀念白馬馱經(jīng),取名"白馬寺"。</p> <p class="ql-block"> △ 我們頭天晚上就從洛陽開往紅石峽景區(qū),住在離景區(qū)大巴100米的酒店里,干凈房間也挺大,每個房間60元,晚飯也挺便宜,李團長給我們大家買的酒、飲料和大杏因為大家?guī)退w機他表示感謝。大家酒足飯飽,又結(jié)束了一天的行程。</p><p class="ql-block"> 轉(zhuǎn)天早上(5月24日)大家吃完早餐坐上景區(qū)大巴,把我們拉到紅石峽景區(qū),開始了新的一天的…</p><p class="ql-block"> 紅石峽景區(qū)我是第二次來,我很喜歡這個景區(qū),2013年我們是和旅行社一起來的,這次特意安排了這個景區(qū)。紅石峽: 我個人覺得紅石峽景區(qū)是整個云臺山風景區(qū)里最值得一看的景點。峽谷全長1,500米,游覽時間大概在1個半小時左右,我們都是愛好攝影的走一路拍攝一路2個半小時才走完全程,全程為單行線,不走回頭路。</p><p class="ql-block"> 景區(qū)內(nèi)含紅石峽、潭瀑峽、泉瀑峽、子房湖、茱萸峰、疊彩洞、獼猴谷、百家?guī)r、萬善寺等景點。云臺山主峰茱萸峰海拔1297.6米,景區(qū)泉瀑峽盡端的云臺天瀑單級落差314米,被譽為華夏第一高瀑。</p><p class="ql-block"> 我們上次去的是紅石峽和獼猴谷還有茱萸峰。這次我們?nèi)サ氖羌t石峽和潭瀑峽。潭瀑峽也比較好玩,它地處云臺山北部略偏西,是主要河流子房河的一個源頭。溝長1270米,峭壁聳翠,基巖裸體。競秀峰參差俏麗,峰群一字排列,峰峰直立,爭奇斗異。在曲曲彎彎的溝槽內(nèi),瀠洄著一條會唱歌、會跳舞的溪水,這條能歌善舞的溪水叫小龍溪…</p> <p class="ql-block">△ 這張照片就是潭瀑峽不老泉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 從紅石峽景區(qū)潭瀑峽出來,早就有店家和我們商量好了在她家吃飯,我們也不好推辭都在她家吃的飯。酒足飯飽后,大家坐景區(qū)大巴回到我們住的酒店,乘我們自己的中巴開始返程了。因為云臺山離天津700多公里,需要10個小時的路程,如果一次往回趕大家都很辛苦、司機同樣也很累,經(jīng)和司機師付商討,前行200公里到安陽扎寨。3個小時的路程,我們來到了安陽。安陽是七朝古都,也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和重要的考古發(fā)現(xiàn)。我們原計劃轉(zhuǎn)天一早去參觀殷墟博物館,在往天津趕路。到了安陽博物館附近我們沒有找到旅館,于是開車又趕到安陽火車站附近找到了漢庭酒店由于我們定的房間多,經(jīng)過和酒店商量每個房間80元。也是我們這次活動住的最好的酒店,晚飯大家自己解決。</p><p class="ql-block"> 5月25日由于早上看氣象,天津有雨,有幾個人離市區(qū)太遠,太晚了怕趕不上車,大家也都累了,最后敲定就不去參觀殷墟博物館直接回天津。</p><p class="ql-block"> 回家的路上,戈老師帶頭給大家唱歌,建新主任給大家唱戲,我也助興唱了一首“我為祖國獻石油”接著各位老師們歡歌笑語,高高興興的回到了我們離別了8天溫暖的家…</p> <p class="ql-block"> △ 我們圓滿的結(jié)束了這采風次活動,這次活動每個人的費用不到1700元再加了有的時候自己吃飯,合計1800元左右,費用不是很多,玩了不少的景點收獲頗豐?;氐郊液螅蠹颐總€人都要交自己的攝影作品由我們的秘書長徐明老師給大家制作成美篇,發(fā)到群里留下美好的回憶。我也以日記的方法的形式侃侃而談抒發(fā)旅游觀感的旅行雜談,兼敘夾議還有許多名山大川的知識點介紹。使人閱后猶如身臨其境觸手可得,制作成美篇讓大家都記住我們這次美好的旅行,感謝和我同行的各位老師,每個人都為這個團隊在努力,他們各負其責沒有怨言,默默的為團隊工作著。真心的感謝他們。期待下次再和大家同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