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一路向北8-沈陽篇

草木春又生

<p class="ql-block">一路向北,我們從丹東出發(fā)乘坐大巴開往沈陽,開始最后一個行程。</p> <p class="ql-block">到達沈陽后,大巴直接開往住宿賓館。1996年我曾經到沈陽公干,住在太原街附近,印象當中,這座城市寬敞大氣。這次再來,看到城市建設得更好,馬路通達,商品房成批建成。在東三省,遼寧省與沈陽市應該是首屈一指的。我們下榻的酒店位于蘇家屯區(qū),這個地方位于沈陽南部,原來是個很偏遠的地方,這次感覺蠻熱鬧了。大概是當地開發(fā)區(qū)之一吧。酒店旁邊是南京南路。當天晚餐要自理,想到在專列上啃了兩頓面包,晚餐得吃好一點。我打開“大眾點評”軟件,尋找離得最近的網紅飯館,結果找到南京南路與銀杏路路口體育學院對面的唐富源聚餐廳。走了二十多分鐘,到達那里,點了兩個菜“素三鮮炒蝦仁”與“生蠔炒蛋”,菜多得吃不完,花費也不多。完勝專列盒飯。</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我們去參觀沈陽故宮與張大帥府。兩個景點相隔不遠,都在沈陽最熱鬧的中街附近。天下起雨來了,街道積滿了水,游客的鞋子很快被淋濕,雨中攝影也很不方便。</p> <p class="ql-block">沈陽故宮,又稱盛京皇宮,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qū),為清朝初期的皇宮。沈陽故宮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 總占地面積63272平方米,建筑面積18968平方米。 它不僅是中國僅存的兩大皇家宮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國關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群。清朝遷都北京后,故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后來就稱之為沈陽故宮。共經歷努爾哈赤、皇太極、乾隆三個建造時期,歷時158年。建筑100余座、500余間。入關以后,康熙、乾隆、嘉慶、道光諸帝,相繼十次“東巡”時作為駐蹕所在。沈陽故宮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為3個部分:東路、中路和西路。東路包括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八旗大臣辦公的地方。中路為清太宗時期續(xù)建,是皇帝進行政治活動和后妃居住的場所。西路則是清朝皇帝“東巡”盛京時,讀書看戲和存放《四庫全書》的場所。在建筑藝術上承襲了中國古代建筑傳統(tǒng),集漢、滿、蒙族建筑藝術為一體,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1961年,國務院將沈陽故宮確定為國家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準沈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7年,沈陽故宮博物院成功晉級“國家一級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來到沈陽故宮時,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座皇家禁地四周高大的紅色宮墻。而唯一沒有被宮墻包圍的皇家建筑,則是那屹立于宮殿建筑群中路南端正中的“大清門”。</p><p class="ql-block">據記載這座城門在建成以后并沒有名稱,只是叫做“大門”。后來崇德元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以后,聽說明朝北京皇城的正門叫做“大明門”,為了針鋒相對,克其鋒芒,就把這座大門命名為“大清門”。</p><p class="ql-block"> 更有傳說后金汗王努爾哈赤對中國傳統(tǒng)風水深信不疑,他按照風水先生的指點,在當時的東京城西南角被認為是龍頭的地方修建娘娘廟;在東門里龍爪的地方修建彌陀寺;在風嶺山下龍尾的地方修建了千佛寺,想用三座廟宇把神龍壓住,以保東京城的龍脈王氣。但是三座廟宇只壓住了龍頭、龍爪和龍尾,在城里的龍脊梁并沒有被壓住。</p><p class="ql-block">于是這龍一拱腰,就飛騰而去,一直向北飛到渾河北岸。汗王以為龍是奉天旨意,命他在龍潛之地再修造城池,于是一座新城便拔地而起,并將此命名為“奉天”。又因為渾河古稱沈水,而河的北岸為陽(風水中有關陰陽的規(guī)定為:山的南面為陽、北面為陰,水的南邊為陰、北邊為陽),所以又稱“沈陽”。</p><p class="ql-block"> 以后的歷史發(fā)展表明,努爾哈赤遷都沈陽,有利于穩(wěn)定遼東,也便于控制整個東北地區(qū),對后金的鞏固和發(fā)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也為后來回師南下,入主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p><p class="ql-block">就是在沈陽立都的二十年間,努爾哈赤和他的后繼人都曾大興土木,留下了許多壯美的建筑。今天的沈陽故宮博物院,就是當年歷時十一載修造起來的一座金碧輝煌的皇家宮殿。</p><p class="ql-block">據說遷都沈陽之后,努爾哈赤在新都只居住了一年零五個月,就壯志未酬身先死了。皇太極登基繼承汗位以后,于1631年開始實施浩大的舊城改建和擴建工程,“大清門”就是在這長達七年的改擴工程中修建而成的。“大清門”的由來,顯然與當時改國號為“大清”有關。</p><p class="ql-block"> 這都是故事就連“大清門”本身的命名,也可說與當時明朝北京皇城把正門命名“大明門”密切相關,其中的道理同改國號為“大清”一樣,皆源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五行”學說的具體應用。</p> <p class="ql-block">既然大清門這么吉利,那就攝個影。</p> <p class="ql-block">人太多了,天雨也擋不住。俺們先從東路看起。</p> <p class="ql-block">東路有十王亭,隨機到某一亭參觀。</p> <p class="ql-block">某一亭是介紹八旗制度的。</p> <p class="ql-block">另外一亭是介紹皇胄子弟教育。這個我喜歡,仔細看來。</p> <p class="ql-block">皇子一天的學習時間有九到十小時,年假不超過十天!比現在的學生辛苦多了。</p> <p class="ql-block">八到十五歲的孩子進行學習。</p> <p class="ql-block">考核內容</p> <p class="ql-block">皇上親自授課</p> <p class="ql-block">確立校訓</p> <p class="ql-block">用藝術教育陶冶人格</p> <p class="ql-block">書法</p> <p class="ql-block">繪畫</p> <p class="ql-block">軍事教育</p> <p class="ql-block">清朝的開國君主,注重教育,培養(yǎng)后人。等到天下平定,八旗入關,刀槍入庫,清廷把滿人養(yǎng)起來,八旗子弟,不思進取,初心全忘,不習武,不讀書,過著煙花問柳,醉生夢死的生活,清朝最終崩塌倒地。真可謂“君子之澤,五世而斬”。</p> <p class="ql-block">雨好大的,大正殿只能看看而已。</p> <p class="ql-block">雨中留影</p> <p class="ql-block">轉玩中路</p> <p class="ql-block">沈陽故宮不能與北京紫禁城相比,黃色琉璃瓦被鑲上一圈綠色。</p> <p class="ql-block">肖阿姨拍攝的故宮視頻</p> <p class="ql-block">轉到西路,沈陽故宮在雨中匆匆游覽完了。</p> <p class="ql-block">從故宮出來,走幾步路,就到了張大帥府。好在雨小多了。帥府門前樹立了張學良塑像。這個歷史人物,可以肯定的是,他促成了國共合作共同抗戰(zhàn)。</p> <p class="ql-block">沈陽的大帥府也叫張氏宅邸。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qū)朝陽街少帥巷四十六號。這是張作霖和長子張學良的官邸和私人住宅。</p><p class="ql-block">張帥公館成立于民國九月份,總面積36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7600平方米。民國五年,張作霖正式遷入,并不斷擴張,逐步形成了由四部分組成的建筑體系,即東院、中院、西院及院外建筑。</p><p class="ql-block">每種建筑風格都不同,包括中國傳統(tǒng)風格、中國西式風格、羅馬風格、北歐風格和日本風格。主要建筑有大青樓、小青樓、西院紅樓群和趙小姐四號樓。</p> <p class="ql-block">府邸布局</p> <p class="ql-block">大戶人家有的門當</p> <p class="ql-block">戶對</p> <p class="ql-block">整個正院有三進。第一進院,左廂房是警衛(wèi)室,右?guī)渴琴~房。第二進院,左廂房是大帥會客室,右?guī)渴寝k公室。第三進院是張作霖幾房太太的起居室。我們在這個院的一間房子里看到了清末民初經廣州對外貿易的工藝樣品。</p> <p class="ql-block">東院蓋有大青樓,小青樓。大青樓一樓是少帥張學良的辦公室,會客室。二樓是張氏夫婦起居室。三樓是張學良女兒的閨房。</p> <p class="ql-block">東院的一角還有關公廟。張作霖相信關公武運之說。趙四小姐雖然為張公子所愛,但是她是外室,所住房屋不在張大帥府內,而是大院外面的小院。</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們到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參觀。</p> <p class="ql-block">“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位于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qū)望花南街46號,地處沈陽東北部,柳條湖立交橋西北,西靠長大鐵路。</p><p class="ql-block">1997年9月,“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在原殘歷碑和地下展廳的基礎上于開始擴建,1999年9月18日正式落成開館,并由江澤民同志題寫了館名。新館總占地面積3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2600平方米,開放面積9180平方米,展線長510米。</p><p class="ql-block">博物館共設有7個展廳,展覽照片800余幅;實物300余件;文獻、檔案資料近100件;大小型場景19組;雕塑4尊;油畫、國畫等20余幅,電腦觸摸屏14臺、大屏幕電視錄像機2臺。并采用了現代科學技術,配備有分區(qū)廣播、中央空調、影視報告廳、電子閱覽室、多媒體電腦系統(tǒng)及國際互聯(lián)網等設施,是國內外迄今為止唯一全面反映“九·一八”事變歷史的博物館,現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博物館內大致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九·一八”事變的預謀過程以及當時東北軍的部署狀況還通過光影演示了日軍暗殺張作霖并炸毀火車然后誣稱中國軍隊破壞鐵路、襲擊日軍守備隊的過程第二部分展示了日軍占領東北后殘害中國老百姓的血腥情景第三部分介紹了中國人民與日本侵略者的抗爭事跡第四部分介紹近年來的中日關系同時提醒世人警惕日本軍國主義的復蘇時刻以史為鑒。</p> <p class="ql-block">因為時間關系,我們只是在館外看看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qū)的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以武力侵占東北的事件。九·一八事變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發(fā)動的侵華戰(zhàn)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企圖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端。</p><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變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東方戰(zhàn)場的序幕。</p><p class="ql-block">一戰(zhàn)后,日本在華擴張受到了英美列強的遏制,中國的北伐戰(zhàn)爭使日本在華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調整對華政策,加快吞并中國東北地區(qū)的步伐;20世紀30年代初,世界性經濟危機發(fā)生,日本經濟遭受沉重打擊,陷入極端困境,并導致政治危機,在內外交困情況下,日本法西斯勢力決意沖破華盛頓體系對日本的束縛,趁英美忙于應付危機,蔣介石大規(guī)?!敖斯病敝H,奪取東北,以擺脫困境,并圖謀爭霸世界。日軍與東北軍閥張作霖曾有合作關系,但漸漸的,日本開始將張作霖視為障礙。1928年6月,日本關東軍發(fā)起皇姑屯事件,將張作霖乘坐的列車炸毀,張作霖重傷不治身亡,日本希望借此事件造成東北出現群龍無首的局面,借機占領東北。</p><p class="ql-block">1928年12月29日凌晨,張學良等沖破日本帝國主義的阻撓,聯(lián)名通電全國稱:"仰承先大元帥遺志,力謀統(tǒng)一,貫徹和平。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是日起,東三省一律改懸南京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是為東北易幟。至此,北洋軍閥在中國的統(tǒng)治歷史宣告結束。國民黨政府形式上"統(tǒng)一"全國。</p><p class="ql-block">張學良進一步對日本采取不合作的態(tài)度,并開始在南滿洲鐵路附近建設新的鐵路設施,通過低廉的價格與之競爭,導致南滿洲鐵路陷入了經營危機。感到危機感的關東軍不斷提出抗議,但張學良并不愿意妥協(xié)。因此日軍石原莞爾、板垣征四郎等人決定發(fā)動戰(zhàn)爭來奪得主導權。</p><p class="ql-block">1929年6月15日至20日,遼、吉、黑、熱四省及哈爾濱特區(qū)軍政大員齊集沈陽,參加張作霖逝世一周年紀念會,并討論中東路等有關問題。7月7日,張學良赴北平與蔣介石晤談;10日,南京政府外長王正廷亦被召至北平;同日,張學良貿然派軍占領"中東路",并將蘇聯(lián)的商船貿易公司、國家貿易公司等駐華機構同時查封,搜查蘇聯(lián)職員·,逮捕200余人,此為"中東路事件"</p><p class="ql-block">7月13日,蘇聯(lián)政府照會中國政府表示強烈抗議,并限期答復舉行和談的建議;7月16日,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復照蘇聯(lián)外交部;蘇方認為不能滿意,于7月17日向南京國民政府宣布斷絕外交關系;7月19日,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就中蘇絕交問題發(fā)表對外宣言;7月20日,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為蘇聯(lián)事發(fā)表《告全國將士》電和《告東北將士》書;7月23日,國民政府關閉駐蘇使館。</p><p class="ql-block">至此,中蘇邦交完全斷絕。蘇聯(lián)在中國的權益暫時委托德國代辦負責。</p><p class="ql-block">1927年國共關系破裂后,國民黨雖然逐步統(tǒng)一于南京國民政府的旗幟下,但是其內部派系林立,紛爭不斷,國民政府對南方各省的統(tǒng)治力度薄弱。自1927年秋至1930年夏,中共先后組織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年關暴動、平江起義、百色起義等上百次起義和暴動,先后創(chuàng)建井岡山、贛南閩西、湘鄂西、鄂豫皖邊、湘鄂贛邊等十多塊革命根據地,發(fā)展武裝十多個軍、7萬多人,并多次擊敗國軍一省或多省聯(lián)合的進剿和會剿。</p><p class="ql-block">中原大戰(zhàn)結束后,蔣介石于1930年10月、1931年4月,先后兩次對中共領導的中央蘇區(qū)進行兩次大規(guī)模圍剿(使用均為雜牌部隊),均告失敗。</p><p class="ql-block">1931年7月,蔣介石再次調集30萬軍隊,以十倍于紅軍的兵力發(fā)動了對中央蘇區(qū)的第三次圍剿,毛澤東、朱德等紅一方面軍領導人決定采取“避敵主力、打其虛弱”的方針,首先避敵鋒芒,繞到敵人的背后,然后攻其后路,打破敵人“圍剿”的方略,進行反“圍剿”斗爭。至8月6日國民黨軍已被紅軍拖得極為疲勞,紅軍作戰(zhàn)進入由被動變主動的第二階段。在紅軍的不斷打擊下,國民黨軍隊已無力再戰(zhàn),蔣介石被迫于9月初下令“圍剿”軍總退卻,至此紅軍獲得了第三次反“圍剿”的勝利。1930年3月,為爭奪中央統(tǒng)治權,汪精衛(wèi)聯(lián)合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地方實力派發(fā)起挑戰(zhàn)蔣介石南京中央政府及國民黨中央會議的內戰(zhàn),5月蔣介石宣布"平叛",雙方激戰(zhàn)近半年、傷亡30萬人,史稱"中原大戰(zhàn)"。</p><p class="ql-block">1931年5月底,廣州國民政府外交部長陳友仁秘密出訪日本,三次會見日本外相幣原喜重郎,"表示愿以東北權益博取日本軍火",但未得到響應; 陳友仁在日期間,還會見蘇聯(lián)駐日大使尋求支持,也被拒絕。</p><p class="ql-block">1931年9月1日廣州國民政府進行總動員,出師討蔣,并在天津設立"北方軍事政務委員會",任命閻錫山、馮玉祥、韓復榘、鄒魯等人為委員,統(tǒng)一北方反蔣武裝。</p><p class="ql-block">蔣介石迅速調兵"討逆"并親自從南京往南昌督戰(zhàn),至此,國民政府主要軍事力量都被吸引在了南方。</p><p class="ql-block">1931年,中國人郝永德未經政府批準,騙取萬寶山村附近12戶農民的土地,并違法轉租給188名朝鮮人耕種水稻。這些朝鮮人開掘水渠,截流筑壩,侵害了當地農戶的利益,馬家哨口200余農民上告。吉林省政府批示:"令朝僑出境"。然而日本駐長春領事田代重德,派遣日本警察制止朝鮮人撤走,且限令于1931年7月5日前完成筑渠。7月1日中國農民憤而填渠毀壩,日本警察以護僑為名開槍打死打傷中國農民數十人,一手制造流血事件。事后,日本歪曲事實真相,在朝鮮各地煽動反華風潮,致使旅朝華僑死傷數百人,財產損失無數。同時日本借機增兵滿洲,為武裝侵略東北大造輿論。</p><p class="ql-block">1931年6月,日本關東軍中村震太郎大尉和曹井杉延太郎在興安嶺索倫一帶作軍事調查,被中國東北軍興安屯墾公署第三團團副董昆吾發(fā)現并扣留,在證據確鑿情況下,團長關玉衡下令秘密處決中村震太郎。日本借機宣稱東北軍士兵因謀財害命而殺死中村,威逼中國交出關玉衡,并在日本民眾中煽風點火,用"中村事件"和"萬寶山事件"誣陷中國"損害日韓移民"。</p><p class="ql-block">盡管日本在萬寶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多次挑釁,張學良仍于1931年9月6日致電東北軍參謀長榮臻及東北三省政務委員會:"現在日方對我外交漸趨積極,應付一切,極宜力求穩(wěn)慎,對于日人無論其如何尋事,我方務須萬方容忍,不可與之反抗,致釀事端。希迅即密電各屬,切實注意為要。"這就是所謂的"魚電"。</p><p class="ql-block">1931年7月28日,長江中下游豪雨成災,大水席卷江淮流域8省2市,漢口堤防潰堤,直接沖擊了南京國民政府的經濟和賦稅重心,使本已捉襟見肘的南京國民政府財政雪上加霜。大水造成的災民占全國四分之一人口,損失達20多億元。國民政府緊急組織"救濟水災委員會",作為代表政府的最高賑濟機構,制定各種應急救災對策。</p><p class="ql-block">國民政府戰(zhàn)爭頻繁,再加上各項建設事業(yè)需費甚多,國庫空虛, 嚴重財政赤字,但仍將全國預算七分之一用于賑災,使國家赤字愈加增多。國民政府還通過賑災公債、美麥借款、加征稅收、攤派捐款和社會募捐等籌集錢款賑災,至1931年底共籌集6000余萬救災款。但湖北、安徽、江蘇仍爆發(fā)騷亂。</p><p class="ql-block">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zhàn)爭中獲勝,通過日俄講和條約,將中國旅順、大連等地的租借權和"長春-旅順"一段鐵路及附屬設施的財產權利占為己有。此后,日本創(chuàng)立"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并由關東軍負責鐵路沿線的警備。</p><p class="ql-block">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奉行軍事優(yōu)先的原則,培養(yǎng)了大批職業(yè)軍人;而1921年華盛頓會議后,日本開始大規(guī)模裁軍,1921年至1930年日本的軍費由七億三千萬日元裁減到五億日元以下,裁減額達40%。大規(guī)模裁軍引起了軍人們的強烈不滿,不滿的軍人開始秘密集會,天劍黨、櫻會、一夕會等以東條英機、岡村寧次、石原莞爾為首的軍人秘密組織紛紛成立。</p><p class="ql-block">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義一主持召開"東方會議",確立了"把滿洲從中國本土分裂出來,自成一區(qū),置日本勢力之下"的侵略方針;兩年后,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波及日本,到1931年,日本陷入極端困難的境地。日本政府急于發(fā)動一場對中國的戰(zhàn)爭,借以轉移國內人民的視線,緩和階級矛盾。</p><p class="ql-block">1927年6-7月,日本政府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討論并確定了侵略中國的具體方案,并由田中義一起草了一份秘密奏折給天皇,制定《對華政策綱要》(即田中奏折)。奏折內稱"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p><p class="ql-block">1931年9月18日晚10時許,日本關東軍島本大隊川島中隊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數人,在沈陽北大營南約800米的柳條湖附近,將南滿鐵路一段路軌炸毀。日軍在此布置了一個假現場,擺了3具身穿中國士兵服的尸體,反誣是中國軍隊破壞鐵路。 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即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fā)動進攻。次日晨4時許,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五大隊由鐵嶺到達北大營加入戰(zhàn)斗。5時半,東北軍第七旅退到沈陽東山嘴子,日軍占領北大營。戰(zhàn)斗中東北軍傷亡300余人,日軍傷亡24人。</p><p class="ql-block">1931年9月18日事變發(fā)生當夜,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中將參謀長榮臻根據張學良之命,命令東北軍“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里,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次日1931年9月19日張學良在協(xié)和醫(yī)院對天津大公報記者談話時再度說:“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對日兵挑釁,不得抵抗。故北大營我軍,早令收繳軍械,存于庫房”。由于執(zhí)行張學良不抵抗命令,北大營守軍被數量不及其十分之一的日軍擊潰。 </p><p class="ql-block">日軍獨立守備隊向北大營進攻的同時,關東軍第2師第3旅第29團向奉天城攻擊,至9月19日10時,日軍先后攻占奉天、四平、營口、鳳凰城、安東等南滿鐵路、安奉鐵路沿線18座城鎮(zhèn)。長春地區(qū)的東北軍自發(fā)反擊,戰(zhàn)至次日,長春陷落。</p><p class="ql-block">1931年9月21日,日軍第2師主力占領吉林。1931年10月1日,東北軍黑龍江洮南鎮(zhèn)守使張海鵬投敵,且奉日軍命令派出3個團進攻齊齊哈爾。1931年10月26日,關東軍第2師第29團占領四洮鐵路沿線主要城鎮(zhèn)。1931年11月4日,關東軍嫩江支隊攻擊嫩江橋北守軍。1931年11月19日,日軍攻陷齊齊哈爾。</p><p class="ql-block">蔣介石電令張學良不許抵抗,張要求其率領的東北軍力避沖突、退守錦州, 1931年10月8日,關東軍派出12架轟炸機空襲錦州。對此,南次郎陸軍大臣依然對若槻禮次郎首相聲稱“由于受到中國軍隊的防空炮火攻擊,才不得已采取自衛(wèi)行動”,此后關東軍發(fā)表公開聲明,宣稱“張學良在錦州集結大量兵力,如果置之不理,恐將對日本權益造成損害。為了盡快解決滿蒙問題,關東軍有必要驅逐錦州政權?!贝撕螅瑤旁鲝埖膰H協(xié)調主義外交政策受到了嚴重的挫折,日本越來越強硬。 </p><p class="ql-block">黑省淪陷后,南京政府覺察日軍將進犯錦州,急令中國駐國聯(lián)代表施肇基于1931年11月25日向國聯(lián)提出劃錦州為中立區(qū)的提議。12月2日,國民黨政府就通知英、法、美三國的公使說:它同意把自己的軍隊撤出錦州和山海關,但是有一個條件,即日本要提出使法、英、美三國滿意的保證,即要求三國保證中立區(qū)的安全。有了南京政府的表態(tài),張學良急不可待地直接與北平日本公使館參事就此事進行具體交涉。但這種交涉不僅受到南京方面的反對,而且也無法從日本方面獲得妥協(xié)的條件,日方堅持東北軍必須全數撤出錦州。 </p><p class="ql-block">錦州中立案曝光后,遭到各界人士和學生群起反對,國民政府外交部于1931年12月4日被迫急電施肇基聲明放棄中立案, 同時還表示:日軍如進攻錦州,中方將實行自衛(wèi)。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也已就此作出決議,強調“如日軍進攻,應積極抵抗”。</p><p class="ql-block">可對于是否抵抗問題,南京政府與張學良之間明顯發(fā)生分歧。張明顯地傾向于和平方法解決,鐘情于“錦州中立化”方案。1931年11月29日,張學良致蔣介石密電,稱“惟個人對此(指中立案)亦頗贊成”,并在與日方代表談判之同時,開始秘密安排從錦州一線自動撤軍。此舉引起了南京政府的嚴重不安。顧維鈞于1931年12月3日電文中極力勸阻道:“兄(指張學良)擬將錦州駐軍自動撤退,請暫從緩”;后1931年12月5日顧維鈞又與宋子文聯(lián)名致電張學良:“現在如日人進兵錦州,兄為國家計,為兄個人計,自當力排困難,期能防御?!笔Y介石亦于1931年12月8日致電張學良:“錦州軍隊此時勿撤退。” 但張學良12月21日致電第二軍司令部:“當最近日本進攻錦州之時,我軍駐關外部隊理應防范,但若現政府方針未定時,自然不用錦州部隊進行防守,因而撤至關內”,“部隊駐地為遷安、永平、灤河、昌黎”。1931年12月25日、26日,張學良又致電國民政府,稱“錦戰(zhàn)一開,華北全局必將同時牽動”,非但錦州不可守,連華北地盤亦不保。因此張學良將軍隊從錦州撤退。</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曾明確指出"自從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侵略中國以后,中國又變成了一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會。""九一八"事變后,中國東北淪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華北地區(qū)擴展, 中國社會性質發(fā)生了變化,中華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覺醒和團結。</p><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變及時向全國人民敲起警鐘,"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越來越成為華夏兒女的共識。在民族危機感逐步加深的過程中,民族責任感也迅速提高,并付諸實踐;許多愛國知識分子積極發(fā)表政見和主張,呼吁全國人民"徹底明了國難的真相!""人人應視為與己有切膚之痛,以決死的精神,團結起來作積極的掙扎與苦斗",廣大民眾和各界人士以各種形式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p><p class="ql-block">國共兩黨是當時中國的兩大政黨,九一八事變后,隨著中華民族的空前覺醒,民族團結也日益增強,兩黨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強,有力的促進了兩黨的再次合作,從東北地區(qū)到西北地區(qū),最后發(fā)展到全中國,終于開創(chuàng)了團結御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的新局面,實現了民族大團結。</p> <p class="ql-block">以肖阿姨充滿激情的視頻表達大家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行程已經全部完成,一大早我們趕往沈陽北站坐專列。本想到路程會比較遙遠,誰知道大巴就順著南京南路,南京中路,南京北路就到了沈陽北站。沈陽的城市發(fā)展真令人贊嘆。</p> <p class="ql-block">我們坐在返程專列上,回顧十五天的行程,思緒綿綿。旅游遠行專列是個新生事物,做好這件事服務社會,拉動內需,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遇見美好旅游公司,我在簽約之前專程到公司所在地實地考察了一番。是一家正規(guī)公司,有正規(guī)旅游合同,有規(guī)范的管理流程。它的產品創(chuàng)意開發(fā),執(zhí)行力與控管力都是不錯的。在短短十幾天里面,游歷平時難以出行的多個遠方陌生景點,頗具有性價比。全陪導游責任心與擔當心蠻強的。專列配有醫(yī)生,這位醫(yī)生態(tài)度和藹,有經驗,配的藥品有效且便宜。在旅途中16團有三四位友友受到旅行社慶生活動,這使得我們不過生日的人也感到溫馨。我要感謝旅途中照顧我家人的友友們,遇見你們真是榮幸。</p> <p class="ql-block">旅游專列這好像是個正能量的聚集場所。人老了,脾氣易躁。最初幾天扯皮吵架的蠻多,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大家彼此包容,相互理解的多了起來。喉嚨大的變小了,氣躁的變平和了。我自己都感到很神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p> <p class="ql-block">當然旅游專列也存在一些不足,我已經向遇見美好公司提出整改建議,希望他們能引起高度重視,把遇見美好旅游項目越做越好。</p><p class="ql-block">最后我向為游記寫作提供照片與視頻素材的老蕭、可可西里與茉莉花友友表示感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