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晨七點半,我們結(jié)伴鄰居大姐,帶著必備的行囊,在指定地點,按時乘上旅行社開來的豪華大巴,與團友們一起,迎著初升的太陽,一路向著東南方萊蕪境內(nèi)的泰山余脈腹地進發(fā)。目的是探訪深藏在大山里的古村落、古遺跡,擁抱大自然,感受古人文,體驗濟南南部山區(qū)一日游。</p><p class="ql-block"> 懸崖上的古村落--逯家?guī)X</p><p class="ql-block"> 車子行駛了兩個多小時后到達(dá)第一站,逯家?guī)X村。逯家?guī)X是一座古山村,據(jù)《逯氏譜記載》,明永樂末年逯姓遷此建村,因址在嶺頂上,故名逯家?guī)X。逯家?guī)X地勢高聳,四周是懸崖峭壁,因此又被稱為“懸崖上的村落”,當(dāng)?shù)亓鱾饕粍t諺語“沖了泰山頂,沖不了逯家?guī)X”。站在逯家?guī)X上,感覺天是那么藍(lán),那么近,“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狈叛弁?,千山萬壑,重巒疊嶂,蒼松翠柏,郁郁蔥蔥。</p><p class="ql-block"> 逯家?guī)X村歷史久遠(yuǎn),民間故事也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圍繞當(dāng)?shù)孛藢O將斡的傳說。這個故事有兩個版本:一說是清朝順治年間,村民逯知民結(jié)婚不久,嫌妻丑,遂休。妻子無奈就去博山另尋夫主,走到博山大嶺時她要分娩,遂祈禱老天,說他要是我的孩子就先別降生,再在娘肚子里待10個月。她走到博山大街與孫姓人成家,結(jié)果一年后生下兒子,因兒子長相憨笨,遂取名叫孫拙箍,學(xué)名孫將斡。孫將斡聰明好學(xué),后來考中狀元,當(dāng)了宰相。另一說,是掛在逯家?guī)X村逯家大院門口上面的牌子上寫的:孫閣老,孫將斡,祖籍茶葉口鎮(zhèn)閣老村(閣老村因其而得名),還未出生其父就因病去世,其母身無分文流落到逯家?guī)X村。村民逯知民見其可憐,遂收留,后其母輾轉(zhuǎn)到了博山大嶺村,孫將斡出生于大嶺村,明崇禎13年考中進士,清康熙元年官拜大學(xué)士、閣老。孫將斡發(fā)達(dá)后沒有忘恩,為報逯知民收留其母之恩,出資重修逯家院。一個故事兩個說法,真假難辨。</p><p class="ql-block"> 講完孫將斡的故事,導(dǎo)游又引領(lǐng)我們走進另一家院落,說這里是電視劇《安家》的取景地。這個院落有別于其他院落的不同之處在于,把西屋當(dāng)作正屋,而不是北屋。西屋有七級臺階,由長輩居住,北東南屋臺階依次減少,屬于晚輩居住,原因是因為院落大門開在了東北方,而不是正南方。這個石砌的的四合院和大多數(shù)院落一樣,房屋保存還好,但早已人去樓空,顯得有些荒涼。</p><p class="ql-block"> 看完幾處景點,時針指向了中午,從飯店里散發(fā)出來的鮮美雞湯味在空氣中彌漫,勾起了游人們的食欲。此時大家想起了路上導(dǎo)游介紹的這里的鐵鍋燜雞如何好吃有特色。于是團員們紛紛提議不再往下看了,吃飯。大家各自找到自己的桌號坐下,急切地等著有特色的燜雞快快上桌。</p><p class="ql-block"> 白云生處有人家--臥云鋪村</p><p class="ql-block"> 吃完午飯向下一個景點出發(fā)。車子在山巒之間穿行,一會兒爬高,一會兒下坡,經(jīng)過一番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終于到達(dá)了目的地,臥云鋪村。</p><p class="ql-block"> 這里地勢沒有逯家?guī)X村那么高險,雖然也是依山而建,但相對集中,錯落有致。導(dǎo)游說,該村位于海拔833米的霹靂尖山腳下,因為常年被云霧覆蓋而得名臥云鋪,簡稱臥鋪村。這個村莊恰好吻合了杜牧筆下的那句名詩“白云生處有人家”。</p><p class="ql-block"> 據(jù)說該村歷史可追溯到500年前,有一王姓人家來到這里采石筑屋,開墾梯田,繁衍生息。后來又有劉、張、李、閆等姓先后來到這里定居,最終形成了七姓人家聚族而居。這里的特別之處是,山里的院子多以姓冠名,如:“閆家大院”“王家大院”等,每一個家族都有自己的水井,自己的石碾,泉隨人姓,一姓一泉,一泉一井,一井一石碾。不過如今雖然井、泉還在,但泉和井多數(shù)已經(jīng)干涸,不復(fù)當(dāng)年生機。當(dāng)年用過的幾盤石碾還在原地,作為供游人們參觀的實物。導(dǎo)游熟練生動的解說,引起了我的沉思:曾經(jīng)延續(xù)了數(shù)千年,以自給自足、萬事不求人為特征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是那么有活力。但當(dāng)工業(yè)革命興起之后,這種模式便迅速坍塌了。</p><p class="ql-block"> 錦陽關(guān)--齊長城</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個景點參觀齊長城。臨下車導(dǎo)游告訴我們,下面這個景點與眾不同,一步跨入兩千年前,由于年代久遠(yuǎn)原長城毀壞嚴(yán)重,現(xiàn)在看到的完整部分是在舊址上維修的,大家自己去看吧。帶著導(dǎo)游的提示,我登上了齊長城上三大重要關(guān)隘之一的錦陽關(guān)。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道矮墻,順著矮墻望去,矮墻蜿蜒起伏,連綿不斷,猶如一條長龍橫臥在崇山峻嶺之上。我被眼前波瀾壯闊的氣勢所震撼,萌發(fā)了與歷史對話的沖動。</p><p class="ql-block"> 我快步走下高臺,來到了矮墻邊,俯下身去,撫摸著一塊塊承載著厚重歷史感的石頭:難道這就是比秦長城早數(shù)百年,至今已有2600多年歷史的齊長城?這就是長勺之戰(zhàn)、艾陵之戰(zhàn)、贏之戰(zhàn),齊魯兩國夾谷會盟的所在地?這就是民間流傳了上千年的凄美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的長城嗎?我仿佛看到了工匠們,衣衫襤褸,在士兵的監(jiān)督下,正在吃力地壘砌著城墻;仿佛聽到了兩軍對陣,戰(zhàn)士發(fā)出的喊殺聲,刀槍的撞擊聲,戰(zhàn)馬的嘶鳴聲;仿佛聽到了孟姜女悼念死去的丈夫的哀怨聲;又仿佛看到了陳子昂孤獨地站立在長城上,大聲吟唱著“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他的驚世一嘆。</p><p class="ql-block"> 意外的收獲</p><p class="ql-block"> 一天的行程就要結(jié)束了。返程前,大家稍事休息,為愿意購物的游客提供點時間。這時候,團員們相互交流起一天的感受,有的說,走出城市的喧囂,深入群山呼吸新鮮空氣,又學(xué)習(xí)了人文知識,不虛此行。也有的說,很普通的山村,沒什么新鮮東西,玩玩而已。我聽著大家的議論,正在考慮如何表達(dá),坐在我身邊的小伙子隨口說了一句:和親人出游路上都是風(fēng)景。一邊說著一邊站起身來,向著前面停車的地方走去。看著他離開的身影,我突然反應(yīng)過來“和親人出游路上都是風(fēng)景”,說得多好啊,多么富有哲理。我急忙沖著小伙子喊道:小伙子,你說的真好,你是干什么的?“不,是我爸爸說的,我正在備考,專升本”。說完便繼續(xù)向前走去。望著他遠(yuǎn)去的背影,回味著他剛才的話,我感覺本次旅游又收到了意外之獲。祝福小伙子考試順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