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收獲希望

輕舟泛水

回到鄉(xiāng)下,看到綠油油的麥田逐漸變成黃色,那么這個時候,就離收獲不遠了。是啊,作為農(nóng)民來講,我們北方地區(qū)的收獲無非夏秋兩季,一是夏天的麥子,二是秋天的玉米。收獲季節(jié)的到來,無論多么辛苦,都抵擋不住農(nóng)民心中豐收的喜悅,因為那是希望,是未來,更是每一個家庭賴以生存的根基。家中有糧,才能做到心中不慌,收獲和儲存糧食,那是農(nóng)民生活的必需。 現(xiàn)在來說,機械化條件高,收獲麥子不是什么辛苦費力的工作了,幾個小時就可以顆粒歸倉,圓滿完成夏收任務(wù)??墒且郧皝碚f,就是上世紀(jì)80-90年代吧,夏季的收獲,那可是相當(dāng)辛苦的,我記得整整下來,幾乎得用上半月二十天的。沒有過種地經(jīng)歷的人,是體會不到這種既充滿希望又伴隨勞累的感覺,可以說是苦與樂并存。芒種時節(jié),天氣異常干熱,這種天氣的好處就是十分有利于麥子成熟,在火辣辣的太陽的加持下,一個個麥穗昂著頭,顆粒飽滿,好像在催促著人們趕緊來收割吧!當(dāng)然了,收獲麥子,最主要的工具是鐮刀。天剛蒙蒙亮,太陽還沒有完全出來,田地里相對涼爽,早早吃口飯,挎著鐮刀,帶一瓶水,就開始一天的收獲了。貓著腰站到田間,一人兩壟麥子,揮舞著鐮刀,那種割麥子沙啦啦的聲音充斥在周圍,只顧著加快速度向前沖鋒,背后是一堆堆被割下的麥子。烈日高懸,暖風(fēng)熏面,這個時候的農(nóng)民,一個個都像極了勇猛的戰(zhàn)士,哪怕汗流浹背, 哪怕腰酸背疼,哪怕口渴的都不顧上喝一口水,這些困難,都抵擋不住收獲的激情。 其實,在完全收割小麥之前,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wù)就是壓場,這是為了小麥脫粒而用的。一般是在收割小麥的前三四天,選在地頭挨著路的一大片位置,先把這里的麥子割下來,形成一個圓形的空余大場地,平整以后,就可以使用了。那些收割完畢躺在地壟里的麥子,一車車被運送到這里,然后就是開著拖拉機拉著一個大碾子,在這些厚厚的麥子上開始轉(zhuǎn)圈,碾壓一會兒,給麥子翻翻,幾番下來,麥穗上的顆?;就耆撾x。這個時候的主要工作就是一邊堆積糧食,一邊堆積麥秸桿,等成堆的小麥如同一個小山丘一般亮相麥場,那麥秸稈也一樣聳立旁邊,堆積麥秸稈農(nóng)具叫叉,有木叉,有鐵叉(鐵叉也是木柄)。可能以為,麥子脫粒了,收獲工作完成的差不多了,其實不然,剛壓出來的麥子混合麥糠,那關(guān)鍵的一步就來到了,揚場。這是最需要天公作美的時候,千萬別下雨,風(fēng)和日麗的天氣再加點風(fēng),勤勞的農(nóng)民就開始揚場了。這時候,又一個工具出場了,那就是木掀。黝黑的臂膀,粗壯的雙手,緊握著木掀,鏟起麥子迎風(fēng)揮灑到空中,那是相當(dāng)技術(shù)的活兒。當(dāng)一鏟子麥子飛到空中時,伴隨著風(fēng)的到來,瞬間麥粒和麥糠有了分離,麥糠迎風(fēng)飄去,而粒粒飽滿的麥子則留了下來。 接下來的操作就到了下一階段,那就是給麥子裝袋了。揚場結(jié)束以后,麥子也就剩下“本尊”了,農(nóng)民會拿出來好多洗干凈的化肥袋子,家庭成員多的,開始了兩人一組的裝麥子了。一人給化肥袋撐開口,一人拿著簸箕開始裝,袋子快滿的時候,就拿出塑料繩給口扎緊,這滿滿的一袋麥子就算完工了。然后在麥場間,就是一袋袋碼放整齊的麥子,下一步就是把這滿滿的收獲運回家中。那個時候,大部分家庭還沒有拖拉機,有的還是用排子車,一車也就是裝個十袋子左右,離家很遠的田地,這么來回一趟也是非常辛苦,往往需要一個人拉車,一個人推車,因為走到坑洼不平的路段,一個人拉著這么多麥子,根本過不去,可見,收獲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麥子拉到家中,這也只是完成了田地里的任務(wù),這一袋袋麥子還要爬著梯子肩扛到房頂上,開始下一輪工作,曬麥子。因為從地里收割的麥子雖然熟透了,但是還含有微微的水分,這個時候是不能磨面粉的,等到把全部的麥子都扛到房頂上,再把麥子均勻地攤開,繼續(xù)接受烈日的暴曬,直到每一粒麥子都被曬干水分,牙齒一咬,干蹦的硌牙,那就到火候了。曬麥子也非常麻煩,因為夏天多雨,每天傍晚需要把攤開的麥子收攏起來,木耙子,木掀,掃帚這些工具一一在列。等到把麥子在房頂上堆好后,以防萬一,為了防止大雨的侵襲,還需要用塑料布覆蓋起來,如此需要往復(fù)好多天。 麥子都完全曬干了,那就在房頂上繼續(xù)把麥子裝到袋子里,然后再爬上那晃悠悠的梯子扛下來,這樣又是一番辛苦的勞作。收獲到尾聲了,不過這還不算顆粒歸倉。那個時候,每家每戶都有幾個大甕,有陶瓷的,有水泥鑄的,干巴巴的麥子倒進甕中,蓋上大蓋子,密封好,這才算完成了收獲,這才是真正的顆粒歸倉。當(dāng)然了,這么辛苦勞作出來的麥子,也不是完全歸農(nóng)民的,在取消農(nóng)業(yè)稅之前,農(nóng)民家家戶戶需要交公糧,一般都是按人口收公糧,這是有定數(shù)的,無論收成好賴,都需要交的。那時候,每個鄉(xiāng)鎮(zhèn)都一個國家建造的糧站,那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單位,在城鄉(xiāng)二元體制分割的時候,農(nóng)民是真正辛苦的農(nóng)民,種糧食交公糧,供給著城市人口的用糧吃喝和國家的戰(zhàn)略儲備,自己辛辛苦苦中來的糧食,其實除了交公糧以外,留下的糧食也基本夠吃,所以根本沒有余糧再拿出來賣錢了。那個時候,村大隊喇叭一喊,某某日開始交公糧,村大隊會計就拿著名冊,開始了每家每戶的糧食稱重,然后就是幾家一組,帶著豐收的糧食,裝上拖拉機,運送到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糧站,這就算完成了交公糧的任務(wù)了。由此可見,農(nóng)民的生活是非常的辛苦,雖然面對收獲,充滿喜悅,但是也充滿辛酸,能夠真正過上的溫飽日子,掐指算算,真的還沒有多少年。 麥季的尾聲,除了這些工作以外,還需要抓緊時間翻耕田地,撒上化肥,種上玉米,然后熬幾個黑夜,把田地再灌溉一番,這才算是告一段落。這些逐一上場的農(nóng)具,諸如鐮刀、木叉、鐵叉、木掀、耙子、簸箕等等才能“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等待他們的就是來年的光臨了?;仡^想想,農(nóng)民的收獲真的不易,當(dāng)吃到嘴里的饅頭,嚼起來麥香濃濃的時候,我都會回憶起多年前夏季的收獲場景,那真是深深地記憶,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令人難忘。時代好了,我們吃飽穿暖了,但是仍然不能忘記農(nóng)民的辛苦,他們不僅為家庭,也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與犧牲,站在國家的層面上來看,他們也稱的上是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