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自創(chuàng) 寫實散文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少為自攝 感謝攝影家</p> 行駛在花路上 行走在花路上。 這是一道薔薇花路 薔薇花開,燦爛熱烈。 紅色薔薇花,正當大紅之時 粉色薔薇花,粉得入夢。 黃色薔薇花,清晨露水中。 白色薔薇花,白如雪。 <p class="ql-block">白里透紅令人醉心的薔薇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區(qū)內(nèi)一叢薔薇花,正好與我相遇。</p> 她在薔薇花下,顯得更美。 <p class="ql-block">花是花瀑,人呢,如癡如醉!</p> 攝影師 夜間薔薇花美人 又一條花路 再一條花路 <p class="ql-block">這是花中皇后月季花,為妝點北京城,她站在馬路邊。</p> 北京處處有花路。 <p class="ql-block"> 文|徐應葵</p><p class="ql-block"> 北京的花路</p><p class="ql-block">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北京的馬路成了花路,一條條馬路,兩旁除了綠樹抱合之外,更顯眼的是一條條花巨龍,蜿蜒而去,伸向遠方。</p><p class="ql-block">汽車向德勝門方向駛?cè)?,車速很快,窗外的景物急速向后退去,那道旁的薔薇花,滿架滿架的盛開,始終離不開眼簾,它們不是一叢叢,而是一片連一片,滿滿的,綿延不斷。五月的熏風飄過,空氣中滿溢淡淡的清香,這香味,似從天外來。薔薇花們微笑著,給行人以浪漫又溫馨的問候。</p><p class="ql-block">車,行至德勝門,又過了德勝門,花巨龍仍不絕眼前,還似乎越發(fā)旺盛起來。這薔薇花,五顏六色,妝點了北京城的暮春景,抒發(fā)著北京城的夏初情,花勢如此壯觀、熱烈、氣派,前所未有。莫不是花們不忘歷史,為著“出得勝”的古代壯士們而開,不然,為什么偏如此盛大地開在德勝門左右?!</p><p class="ql-block">汽車繼績行駛,花路總沒有盡頭,見到一批環(huán)衛(wèi)工人在精心工作,我才悟出:那薔薇花不是為古代征夫得勝歸來而盛開,而是今時代的北京人為美化、香化、花化首都專門打造的一道道獨特風景線。為綠化環(huán)境,以前,環(huán)衛(wèi)工人在此種上排排樹木,現(xiàn)在,他們又打造了道道花路,于是有了眼前的景致。</p><p class="ql-block">薔薇,花開時間長,攀緣能力強,花精神堅韌不拔,花容潑辣辣熱烈烈,北京人選擇它打造花路,選對了。薔薇花的顏色多種,大紅、淡紅、粉紫、青紫、淡黃、金黃,還有純白的,等等,它們往往簇生在一株,構(gòu)成多彩繽紛。更有奇葩,一朵薔薇花的瓣兒,有幾種顏色構(gòu)成,每瓣還有過渡色,這樣一樣,讓你的視覺分不清此色還是那色,只覺好看,猶如吃一道美味,您的味覺不一定能辨別這是香甜還是鮮美而只知道好吃一樣。這時的我,在這條花路上,全身心的感知就是這樣。</p><p class="ql-block">這條薔薇花路,從哪開始到到哪結(jié)束?有幾公里長?什么時候有了這條花路?等等,我是不知道的,我也不知它伸向何方?不待思考,車,早就轉(zhuǎn)了幾個方向,而花路依舊,我這才知道,花路不止一條,處處都有。</p><p class="ql-block">美麗的花路,它們妝點北京城,濡養(yǎng)北京人民的精神,愉悅?cè)珖鞯卦诒本┏莾?nèi)南來北往的旅人。這么說,它通往祖國的四面八方,通往前方和未來?!八N薇薔薇處處開,當不住的春風撲進胸懷?!敝袊嗣竦男貞丫褪菍崿F(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那花路準是通達到偉大的復興處。</p><p class="ql-block">原以為,北京只有這一帶有花路,其實,到處都是。在一次去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路上,一條、兩條、三條,直至很多很多的花路展現(xiàn)在眼前,不過,它們不一定是薔薇花,有的是月季花。再后來,去任何一個地方,所見皆花路。</p><p class="ql-block">目不暇接之時,正是我感動無比之際,感動于我們的首都北京是鮮花的世界,感動于我們的祖國是鮮花盛開的國度,也感動于我們的祖國天天有新創(chuàng)造。</p><p class="ql-block">唐代詩人陸龜蒙有首薔薇詩:</p><p class="ql-block">倚墻當戶自橫陳,</p><p class="ql-block">致得貧家似不貧。</p><p class="ql-block">外布芳菲雖笑日,</p><p class="ql-block">中含芒刺欲傷人。</p><p class="ql-block">清香往往生遙吹,</p><p class="ql-block">狂蔓看看及四鄰。</p><p class="ql-block">遇有客來堪玩處,</p><p class="ql-block">一端晴綺照煙新。</p><p class="ql-block">他寫的薔薇花是庭院之薔薇,他說:薔薇花依著墻壁當著門戶蔓延生長,因為開得燦爛,所以,即使是貧窮之家,也因此而顯得不那么貧窮了。薔薇花散發(fā)芬芳向陽而笑,但它們身上長著刺,只讓人觀賞而不讓人褻玩。清香隨風飄蕩能送到遠處,藤蔓狂攀越及鄰家。如果有客來訪,薔薇花下倒是迎客的好去處。</p><p class="ql-block">詩人已給足了薔薇花的面子,它有變貧而富的力量,它有招待客人的魅力,但是,面對今天北京花路上的薔薇花,哪能及?您看,那一道道薔薇花的風景線下,有多少攝影家在弄鏡頭攝花容,有多少靚妹在擺姿勢留倩影。那來訪者哪是“偶有客來”,是絡繹不絕;那無比長度的花路,哪是“堪玩處”,直有千百個景點。陽光下,微風中,陣陣清香襲來,幽幽地并不濃烈,這清香哪是"往往生遙吹",簡直就是香滿北京城。這北京的薔薇花路,那花景的氣勢與壯美,無與倫比,但是,雖是無與倫比的氣派壯觀,而當您細心察看它們時,卻發(fā)現(xiàn)它們十分矜持和實誠。它們一絲不茍地開花,小心謹慎地展美,花性靈雖美不狂,雖艷不妖。這些,是不是也象征了一種精神,象征了中國人腳踏實地的奮斗精神一一我想是的。</p><p class="ql-block">鮮花,總是讓人青睞被人愛的。五十年代有首歌,名《快樂的節(jié)日》,歌詞至今記憶猶新:</p><p class="ql-block">小鳥在前面帶路,</p><p class="ql-block">風兒吹向我們,</p><p class="ql-block">我們像花兒一樣,</p><p class="ql-block">來到花園里,</p><p class="ql-block">來到草地上。</p><p class="ql-block">鮮艷的紅領巾,</p><p class="ql-block">美麗的衣裳,</p><p class="ql-block">像許多花兒開放。</p><p class="ql-block">跳啊跳啊跳啊,</p><p class="ql-block">唱啊唱啊唱啊,</p><p class="ql-block">敬愛的父親毛澤東,</p><p class="ql-block">和我們在一起,</p><p class="ql-block">過呀過著快樂的節(jié)日。</p><p class="ql-block">這首歌,五十年代的小學生中學生唱,六十年代的中學生大學生唱,唱遍校園,經(jīng)久不衰。佩服曲作者詞作家,他們用時代精神濡養(yǎng)筆尖,譜寫出了當時的少年心青年情。之所以如此生機勃勃,熱愛偉大領袖毛主席是當然,也少不了鮮花的力量,孩子們像花兒一樣,來到花園里,那畫面多么引人注目和引人入勝,也逗人快樂無比。</p><p class="ql-block">北京有千年不倒的萬里長城,有金碧輝煌的故宮皇城,有氣勢恢宏的立交橋,有“勝過濁酒一萬杯”的大碗茶,有“一抿解千秋”的二鍋頭,有著名老字號之一的六必居,還有許多許多,凡居世界著名者,北京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F(xiàn)在北京又打造了條條巨龍花路,這是北京文化在新時代的又一亮點。北京的花路是美麗的,北京的花路是新穎的,北京的花路是寬闊且長遠的,北京的花路更有其豐富的內(nèi)涵。愿北京的花路成為祖國的一種大文化,成為中國偉大史冊中的一頁。</p><p class="ql-block">我若是作曲家,我就寫《北京的花路》曲;我若是詞作者,我就為曲子填上優(yōu)美且錦繡的歌詞;我若是歌唱家,我就引吭高歌,唱響這《北京的花路》。我,誰都不是,我只寫了這篇美麗的散文《北京的花路》,希望朋友們關(guān)注、欣賞北京的花路。</p><p class="ql-block"> 徐應葵</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