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紹興是座歷史文化名城,無論是城市建筑還是傳統(tǒng)藝術,又或者是歷史文化的沉淀、自然風光的絢爛,都能給人帶來深刻體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紹興東湖是浙江省的三大名湖之一。以崖壁、巖洞、石橋、湖面巧妙結合著稱,面積雖小,但由奇石、奇洞所構成的奇景令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 東湖原為一座青石山,據(jù)說當年秦始皇東巡時曾在此駐駕飲馬,故被稱為箬簣山。漢代以后,箬簣山成了紹興的一處石料場,經過千百年的錘釬斧削搬走了半座青山,形成高達50多米的懸崖峭壁。由于當年取石普遍深入到地下20多米甚至四五十米,逐漸形成了長200多米,寬約80米的清水塘。</p> <p class="ql-block"> 清末,紹興著名鄉(xiāng)賢陶浚宣眼光獨到,利用采石場筑起圍墻,對水面稍加拓寬,成就了今天山水相映的東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游玩東湖時我們是“陸、海、空”全方位的:首先是沿湖邊漫步,看石壁的陡峭奇景;然后乘烏蓬船進入陶公洞,抬頭仰望小片天空,感受坐井觀天的愜意,近距離欣賞郭沫若所寫詩篇“壁立千尺,路隘難通。大舟入洞,坐井觀空。勿謂湖小,天在其中”,體會詩中的畫意和詩人的情懷。</p> <p class="ql-block"> 然后進入仙桃洞,近距離尋找大仙桃的蹤影,探索“洞五百尺不見底,桃三千年一開花”對聯(lián)的深意。</p> <p class="ql-block"> 最后攀爬上山,府看湖面的全貌及東湖與一堤之隔的浙東運河相連成畫的美麗景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此外,我們還在山頂?shù)牟鑸@里,迎著和煦的清風,聞著淡雅的茶香,想像著采茶的樂趣,留下自己的倩影。</p> <p class="ql-block"> 古纖道不僅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江南水鄉(xiāng)文化的活標本。紹興古纖道始建于唐元和十年(815年),是古人行舟背纖、賴以生存的通道。它自東而西穿越紹興全境,全長約75公里,其中保存最完整的為柯橋至錢清段。</p> <p class="ql-block"> 古纖道由石墩、石梁、石板鋪就而成,是浙東運河的重要工程之一。紹興古纖道曾是北宋大詩人陸游家住鑒湖畔時經常往來的地方,見證了當年浙東運河漕運的繁忙。陸游的詩句“柯橋以西多櫓聲”和“柯橋道上山如畫,早晚歸舟聽櫓聲”就是描繪當時古纖道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如今,來往在運河上的船只已不用纖夫拉動前行,古纖道的功能也由行舟背纖變?yōu)橛^光旅游、欣賞水鄉(xiāng)景色的打卡地。走在古纖道上,仿佛穿越時光的隧道,回到古代的紹興,感受到古代商賈的繁忙和船夫的辛勞以及這座城市的滄桑和變遷。</p> <p class="ql-block"> 1988年,這條浸潤著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彌漫著濃濃歷史文化氣息的古纖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紹興市越城區(qū)魯迅中路241號是魯迅的故里,是魯迅誕生和青少年生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魯迅故里占地面積50公頃,包括魯迅故居、百草園、三味書屋、魯迅祖居、土谷祠、長慶寺、魯迅筆下風情園、紹興魯迅紀念館等一大批與魯迅有關的人文古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魯迅是中國新文化旗手。?魯迅故里保護和延續(xù)紹興古城的傳統(tǒng)風貌,打造成生態(tài)型的“文物森林”,體現(xiàn)了紹興古城保護的完整性,被譽為中國名人故居保護的范例。</p> <p class="ql-block"> 蘭亭地處紹興城西南25華里的蘭渚山下,與禹陵、東湖并立為紹興市郊三大著名風景點,因書法名作《蘭亭集序》而名聞海內外。</p> <p class="ql-block"> 蘭亭是東晉著名書法家,書圣王羲之的住所。相傳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曾在此植蘭,漢時設驛亭,故名蘭亭?,F(xiàn)址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時任郡守沈啟重建,而后又幾經改建,于1980年修復成明清園林的風格。</p> <p class="ql-block"> 蘭亭四周淺溪淙淙,幽靜雅致。園內“鵝池”、“曲水流觴”、“蘭亭碑”、“御碑亭”、“右軍祠”等建筑精巧古樸,是不可多得的園林杰作。</p> <p class="ql-block"> 沈園位于紹興市越城區(qū)魯迅中路318號,為宋代園林。主要由古跡區(qū)、東苑和南苑三大部分組成。原為南宋時期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園,占地70余畝,又稱“沈氏園”。</p><p class="ql-block"> 南宋紹熙三年(1192年),陸游重游沈園賦詩一首,在詩題中寫道:“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于石,讀之悵然”。沈園由此而載入典籍。</p> <p class="ql-block"> 出生于紹興名門望族的陸游從小就顯示出了異于常人的天賦。二十歲那年,陸游娶美麗而富有才情的表妹唐婉為妻,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婚后伉儷情深。陸游因此曾一度沉迷于愛情,導致他母親對這個兒媳十分不滿,認為影響了陸游的仕途,于是逼迫他休妻。</p><p class="ql-block"> 盡管萬般不舍,但母命難違,兩人最終被迫勞燕分飛!</p><p class="ql-block"> 數(shù)載光陰匆匆而過!再次相見已是六年以后。</p><p class="ql-block"> 一天,參加科舉考試高中榜首卻因得罪秦檜而被除名的陸游來沈園賞春排解心中的郁悶,與前來游春的唐婉不期而遇,此時的唐婉身邊已經多了一個趙士程。</p> <p class="ql-block"> 唐婉以黃酒殷勤相待。陸游酒后將所有的痛傾注筆端,揮毫在墻上寫下了名篇《釵頭鳳》</p><p class="ql-block">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p><p class="ql-block">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p><p class="ql-block">錯錯錯。</p><p class="ql-block">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p><p class="ql-block">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p><p class="ql-block">莫莫莫。</p><p class="ql-block"> 幾個月后,唐婉再游沈園,看見墻上這首《釵頭鳳》,觸動舊痛,悲不能己,和寫一首:</p><p class="ql-block">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p><p class="ql-block">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p><p class="ql-block"> 不久,唐婉郁郁而終。</p><p class="ql-block"> 近代著名文學家陳衍說:無此絕等傷心之事,亦無此絕等傷心之詩。就百年論,誰愿有此事?就千秋論,不可無此詩!</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這兩首釵頭鳳并排鐫刻在同一塊石碑上,立于沈園之中,似乎仍在訴說著他們讓人唏噓不已的愛情故事!</p><p class="ql-block"> 之后的風雨幾十年,陸游一直沉浮于宦海。沈園,始終是他心中魂牽夢繞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紹興旅游資源豐富,是個很適合慢慢看、細細品的城市。除了以上介紹的景點外,還有周恩來祖屋、安昌古鎮(zhèn)、柯巖風景區(qū)等都很值得看。然而,我們的游覽時間只有兩天,根本不夠,只能有取有舍,留點遺憾下次再游了。</p> <p class="ql-block">溫馨提示:</p><p class="ql-block"> 紹興距離杭州很近,外地游客乘動車到杭州東站后既可以換乘動車(10多分鐘可抵達紹興),也可以乘杭州地鐵到姑娘橋站換乘紹興地鐵,十分方便;</p><p class="ql-block"> 紹興美食有干菜燜肉、紹三鮮、紹興茴香豆、奶油小攀、梅干菜扣肉、糟雞、醉蟹等不一而足,價格適中,游人可根據(jù)自己的味蕾喜好和消費水平各取所需。</p><p class="ql-block"> 紹興對有本市戶口持退役軍人優(yōu)待證者可享受免費乘坐公交、地鐵待遇,外地持退役軍人優(yōu)待證者則不被認可。但對70歲以上外地公民憑身份證可免費乘坐公交、地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