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當聽到“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這首紅色歌曲的時候,我就想起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家家戶戶的小喇叭。</p><p class="ql-block">小喇叭即有線廣播,是用一根紅線連著千家萬戶,它把黨的溫暖送到農民心中,把北京的聲音傳遍了山村農戶,讓農民了解到了國家的形勢、時事和政策,給那時的農家增添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一天早、中、晚三次的定時廣播,從一曲溫暖人心的《東方紅》開始,到激情奔放《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澤東思想》結束,給每個家庭每天都帶來了豐盛的精神大餐,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營養(yǎng),開拓了人們的精神境界,鼓舞了人們的勞動干勁。</p><p class="ql-block">那時我家的小喇叭裝在門頭上面,沒有外包裝飾,用釘子在墻與門的頂上角固定著,有條件或會木工的家庭就做一個四方喇叭匣子,中間刻個圓,圓里留個五角星,五角星用紅色染色,掛在門口顯得既好看又有品位。小喇叭像大海碗那么大,底部有一個銅元大的發(fā)音片,焊了兩個線頭,一條名曰“天線",一條名叫“地線”。連接天線和地線,里面就有了“圪巴圪巴"或“沙沙沙"的電聲,就算接好了,這一切都是專人負責安裝的,也是免費。那時我們家的院子里住著爺爺輩的三戶人家,每家都安裝了一個小喇叭,到吃飯時三個小喇叭齊聲共鳴,讓院子里像多聲道音響播放器,熱熱鬧鬧,充滿了溫暖與溫馨。小喇叭的“天線”是帶塑料皮的鋁線,“地線"是一根鐵絲,順著墻下來把它埋入墻根土下,有埋半米深的,我家那墻根土淺埋只了一拃多深,末端還串了一枚清朝時的“孔方兄",防止地線拔出。天氣熱的時侯,小喇叭也像人一樣,需經常給它一碗水喝,保持它身上水份充足,不然小喇叭就會上火,聲音嘶啞,斷斷續(xù)續(xù)唱不了,抑或就沒聲音了,一碗水澆到地線處,它就亮起了高高的嗓門,“吱吱哇哇”地說唱開了。</p><p class="ql-block">小喇叭里《東方紅》、《大海航行靠舵手》這兩首歌曲,讓那時的人們都學會了,這兩首歌就是那時最流行的歌曲,也成為了人們開心時的小哼哼。奶奶有時一邊做飯,一邊還啍著歌曲,讓柴米油鹽的生活,也有了激情氛圍。小喇叭也讓在家的小腳奶奶不出門知天下事,它不但有中央新聞和報紙摘要,也有縣或公社領導對當前農業(yè)的廣播講話,這種廣播講話,“三夏”、“三秋”時期比較多。再就是每天的天氣預報,讓人們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安排好生產隊和家庭個人的事情。</p><p class="ql-block">那時天氣預報員,剛開始是用林縣當地話播報,后來就改用普通話播報,這天氣預報確實給農家起了很大作用,比如冬天曬紅薯片時,每天夜里都要去聽聽天氣預報,聽聽有無雨,有雨時,晚上就不擦創(chuàng)紅薯片,無雨時,就在燈下“呲嚓呲嚓"地擦上兩車簍,明天一早推到河灘的鵝卵石上去曬,讓人們的日常生活有了安全感。聽天氣預報還有一個笑話,說是一家人都在屋里擦紅薯片,大人聽到小喇叭里唱起了《大海航行靠航手》,知道馬上就要預報天氣了,為了不耽誤時間干活,就讓小兒子去屋外喇叭底下聽預報,媽媽對兒子說:“快去聽聽明天是啥天?"兒子不敢怠慢,馬上跑出屋內,來到喇叭底下洗耳恭聽。“林縣廣播站,現在預報天氣,明天白到夜里……"兒子聽到這里,急急忙忙跑回屋里宣布:“天氣預報說,明天是白天?!币患胰擞趾眯τ趾脷?,“你不說,我們還不知道明天是白天?。 眿寢層柍庵鴥鹤?。兒子委屈地反駁道:“媽媽!喇叭里真是這樣說的,我真的沒聽錯!"雖說這是一則笑話,說明小喇叭在人們生活中的影響力,是不可小覷的。</p><p class="ql-block">年光似鳥翩翩過,世事如棋局局新。隨著電子產品的問世,收音機、電視機的普及,小喇叭也成了小啞巴,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