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厄瓜多爾(Ecuador)西班牙語的意思是赤道。因為赤道橫貫該國北部,故而得名厄瓜多爾。厄瓜多爾本土面積為24.8萬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西北,其東北與哥倫比亞毗連,東南與秘魯接壤,西臨太平洋。厄瓜多爾還管轄著距離本土1000公里外在太平洋中的加拉帕戈斯群島。</p><p class="ql-block">網(wǎng)上信息顯示厄瓜多爾在南美洲的游客量排名第二,僅次于秘魯。厄瓜多爾的歷史跟它的鄰國相同,即原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它曾是印加帝國的一部分。16世紀遭到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并成為西班牙殖民地數(shù)百年。1830年成立厄瓜多爾共和國。厄瓜多爾有著多樣性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特征。幾乎沒有幾個國家像厄瓜多爾這樣,國土面積不大,卻擁有豐富的文化和地理面貌。這樣一個具有璀璨歷史和自然風光的地方,目前還是一個不被人們熟知的旅游目的地, 到厄瓜多爾的游客多數(shù)是因為自己想去或因為朋友推薦。我去厄瓜多爾的原因是最近幾年常聽到朋友們談?wù)撋踔寥ツ抢锫糜?,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去年在帆姐的邀請下,我參加了Gate1組織的10天厄瓜多爾旅游 (2023年12月4日至13日 )。令我高興得是這次旅游團中有8個中國人,幾乎占了全團游客的三分之一。 可想而知我們一路上有多熱鬧和快樂。下面是我們的旅行路線。</p> <p class="ql-block">(英制作)</p> <p class="ql-block">提起赤道,人們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炎熱的天氣,會以為厄瓜多爾終年很熱。其實天氣的冷熱受地勢高度的影響更甚于受時節(jié)的影響。由于安第斯山脈縱橫南北,將厄瓜多爾本土分成三個不同的海拔地區(qū),西部沿海平原,中部山區(qū)和東部亞馬遜河流域地區(qū)。 各地區(qū)的海拔高度和地貌行成了三種不同的氣候,西部沿海平原地區(qū)和東部的亞馬遜地區(qū)為熱帶雨林氣候;中部的安第斯山區(qū)屬亞熱帶森林氣候,但山區(qū)間的盆地為熱帶草原氣候。厄瓜多爾不僅有著多種地形地貌 ,而且匯集多樣化的地理環(huán)境,因此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厄瓜多爾是少有的國家可以在一天旅行中經(jīng)過四季不同的氣候地區(qū)。</p><p class="ql-block"><b>巴諾斯(Banos)</b></p><p class="ql-block">我的厄瓜多爾旅游是在哥倫比亞游之后,中間有四天自由時間。帆姐建議自駕去厄瓜多爾的巴諾斯地區(qū)轉(zhuǎn)轉(zhuǎn)。帆姐還邀請了Quin和 Kim一同游玩。</p><p class="ql-block">巴諾斯位于通古拉瓦火山腳下 (Tungurahua Volcano)。這是座活火山,最近一次火山爆發(fā)在2016年。這是距離亞馬遜雨林最近的一個城市,被譽為“亞馬遜的門戶”,也是安第斯山區(qū)最東面的一個城市。由于位于安第斯山脈和亞馬遜叢林的過渡地帶,這里四面環(huán)山,空氣涼爽濕潤,綠樹成蔭,有60多條瀑布,還有從活火山流下的天然溫泉 (Banos的意思是“洗浴”)。城市附近有眾多的極限運動項目,如漂流、蹦極、皮劃艇等。因此它成為厄瓜多爾最受歡迎的旅游度假勝地。</p><p class="ql-block"><b><i>世界末日秋千(Swing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i></b>美國國家地理雜志2018年4月刊專門報道了這座秋千的意義和挑戰(zhàn)性?!笆澜缒┤涨锴А边@個名字來源于在這里蕩秋千給游客們帶來的感覺。游客們在蕩秋千時會有一種超脫一切的自由感,仿若世界末日。蕩秋千本來是兒時的回憶,但是在這兒蕩是要測膽量的。秋千掛在懸崖邊上的樹屋上,沒有保護措施,僅靠兩根繩子和一塊木板,蕩起來腳下是2600米的深淵,同時欣賞對面的海拔5千米高的通古拉瓦活火山。如果天上有云霧繚繞,蕩秋千猶如騰云駕霧感。秋千可蕩到30米的高處。為此這個秋千吸引了不少勇于冒險追求刺激的人。</p><p class="ql-block">這座秋千的最初的建立是由一個常年住在樹屋里觀察對面通古拉瓦活火山活動情況的火山觀察員叫桑切斯(Carlos Sánchez),他不僅是厄瓜多爾地球國家物理研究所最年長的成員,同時還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樹上建造地震監(jiān)測站的人。他建秋千的初衷是希望孫子孫女來探望時,可以蕩秋千玩耍。他的孫子們確實蕩秋千了。不過絡(luò)繹不絕的陌生人慕名也來此地玩。2014年通古拉瓦火山突然爆發(fā),當時兩名參加團體旅游的游客正在輪流蕩桑切斯的秋千。在準備下山逃跑時,拍攝了一張震撼人心的照片,火山灰飛揚高達8000米,照片上的人注視著火山灰,腳下是萬丈深淵,蕩著秋千直抵世界的盡頭。這張照片拍下沒有多少時,這個地方就完全被火山灰覆蓋了。我猜想這個蕩秋千的人當時是真的感到他的末日來到了吧??。這張照片在2014年《國家地理》雜志的攝影大賽中獲得了國際認可,并迅速傳遍世界各地?,F(xiàn)在每天有數(shù)百人來此地挑戰(zhàn)自己。</p> <p class="ql-block">網(wǎng)上下載 redtreetimes.com/2014/08/01/</p><p class="ql-block">swinging-at-the-end-of-the-world/</p> <p class="ql-block">我們幾個人蕩秋千時并沒有感到害怕。秋千的繩子很長,比一般的秋千要蕩得更高和更遠。我的感覺是玩得更開心盡興。有趣的是因為男生力氣大,要想秋千蕩得遠,最好被男生在背后推一把。到此地來玩秋千的人個個上頭,玩嗨了。陌生的男士們非常友好,不厭其煩地給陌生的女士推秋千,我們因此受惠,達到了飛得更高得境界??</p> <p class="ql-block"><b><i>溫泉。Banos的意思是洗溫泉</i></b>,因為它坐落在通古拉瓦活火山腳下,火山向這里提供源源不斷的溫泉。城市里有各種各樣的溫泉池,服務(wù)的對象不同,價格也不同。例如有在郊外的露天溫泉池,可以一面泡溫泉一面欣賞山間景色,也有專門為居民百姓提供的低價的溫泉池。城里的教會也有它自己的溫泉池。我們幾人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泡過溫泉,所以選了居民溫泉池,體察一下這里的溫泉,看看當?shù)厝耸窃鯓优轀厝?。價格的確很平民才$3,不限時。里面有三個溫泉池。我們?nèi)r有一個池子在維修。另外兩個池子水溫不一樣。我們選了水溫更熱的大池子。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頗有點軍事化的衣服管理。進門后,每人給一個類似運送啤酒的箱子,把自己的衣物和鞋子都放在里面。每人發(fā)給一個牌子套在手腕上,然后我們的衣物箱被一個個的摞起來。洗完溫泉后,管理員能在壘得高高的箱子中迅速找到我們的衣物箱,真做得真不錯??。夜晚從山澗流出的溫泉被打上彩燈,如瀑布般變換著顏色飛流直下,巍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左圖是在彩色燈光下溫泉飛流直下</p> <p class="ql-block">洗完溫泉我們到巴諾斯市內(nèi)閑逛。沒想到街上熱鬧非凡。熙熙攘攘,車水馬龍 。 街道上的霓虹燈五光十色,基本上都是年輕人,三五成群地買東西或排隊等就餐。這情景充分說明巴諾斯是厄瓜多爾的熱門旅游地。我們還被一個賣一日游的推銷員纏上了。在她極力推銷下,我們買了第二天的探險游??</p> <p class="ql-block"><b><i>極限運動</i></b>。我和Quin買的是極限運動。我們跟導(dǎo)游來到一座峽谷,兩岸陡峻的山巖高聳入云,我目測峽谷的深度800到1000米吧。峽谷里激流勇進,亂石驚濤,嘩聲不絕于耳。我們要在這峽谷間完成幾項任務(wù): 滑索飛行850米; 單人走90米的西藏橋(這橋木板之間有空隙,橋會不斷地晃動,腳下是奔騰湍急的河流); 在陡峭巖壁上單人用鐵鏈鎖攀巖350米,同樣腳下是咆哮的激流。最后我們穿過一段巖洞,回到滑索高臺,再一次高空滑索回到起點。我的整個經(jīng)歷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刺激“!?? 這的確是對一個人的精神和應(yīng)變能力的考驗 ,也是對體能的一個檢驗。</p> <p class="ql-block">Zip line, 最后一段人要穿入一個山間豁口,雙手要抱緊,否則會被碰傷??</p> <p class="ql-block"><b><i>惡魔之爐瀑布(El Pailon del Diablo)</i></b>位于巴諾斯東開車30分鐘處。這個名字并沒有引起我的好奇心,因為已見過不少大小瀑布。在去的路上看見一條細長的瀑布,因為有較原始的吊筐通過滑輪帶游人過河近距離看瀑布,我們這一團中不少人爭先恐后地要坐這個原始吊筐過河,玩得不亦樂乎。到達惡魔之爐瀑布停車場,就看到不遠處就有湍急的河水流過。我們先走了一段鋪好的路,然后走過一座吊橋,因為可以自己晃動吊橋,Quin,帆姐和我本來想在橋上玩耍 ,結(jié)果來了一群修女們,只好作罷,趕快繼續(xù)向下前行。經(jīng)過了幾條在巖石下鑿出的道路,有的地方已可以看見不太寬的瀑布。但是當我站在瀑布的觀景臺 ,聽著震耳欲聾的瀑布聲,看著洶涌澎拜的瀑布從一個窄口噴薄而出,洶涌地向下面沒有遮擋地一瀉千里時,我是徹底地被震撼到了。這瀑布與我以前見過的瀑布不一樣。瀑布的面積不大,但是它有高度有厚度,水流的咆哮聲非常雄厚強大。走到瀑布面前,不管從頂部往下俯視,還是從下往上仰視,都會感到有一種異常兇猛的魔鬼氣勢在運行,在降落。難怪被叫做魔鬼之爐瀑布。這條瀑布有80米高,跟仙納度國家公園里的白橡樹峽谷里的最高瀑布差不多高,但是這里的瀑布聲要大幾十倍, 瀑布不僅水量更多,而且水流更加急速。</p> <p class="ql-block">左圖是到惡魔之爐瀑布前的一條瀑布,瀑布挺長的。主要吸引人的是有一個古老的滑輪吊車帶游客近距離看那個瀑布。大家都爭先恐后地上去在高高的半空滑來滑去,很好玩。</p> <p class="ql-block"><b><i>火山</i></b>。厄瓜多爾一共有36座火山,是南美洲擁有最多火山的國家。其中有15座火山自1950年以來還在活躍。在全世界多火山國家中排名第9。在巴諾斯地區(qū)能看見厄瓜多爾排名前三的兩座火山:第一名欽博拉索火山 (Chimborazo,6310米,是海拔最高的火山)和第三名通古拉瓦活火山 (Tungurahua,5023米)。我們在巴諾斯自駕時多次看到這兩座火山,尤其 Chimborazo火山我們幾乎繞著它走了一圈。</p><p class="ql-block">住在厄瓜多爾的收藏家酒店時,導(dǎo)游說酒店主人珍藏了一張Chimborazo的照片,這個酒店門口就可以看到這座火山?;孛篮笠粋€朋友問起我是否看到這座火山,我的好奇心被吊起來。網(wǎng)上搜索發(fā)現(xiàn),喜馬拉雅山雖然在海拔高度上是世界最高峰。但是從地心距離測量,Chimborazo是世界上最遠/最高的火山。按這個算法喜馬拉雅山排在第三。我知道有些朋友們在計劃徒步去珠峰大本營,也許可以考慮先去厄瓜多爾爬Chimborazo,我估計這座山會比爬珠峰容易吧???</p> <p class="ql-block">欽博拉索火山 (Chimborazo,海拔6310米)</p> <p class="ql-block">通古拉瓦活火山 (Tungurahua,海拔5023米)</p> <p class="ql-block"><b><i>蘭花(Orchids)</i></b>。雖然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在競爭哪家有著世界上最多的蘭花品種,但是厄瓜多爾已被冠名為“世界蘭花之都”,有著4800多種蘭花品種。該國獨特的地理位置,包括安第斯山脈和亞馬遜雨林,提供了適合蘭花生長的各種氣候。我們參觀了在安第斯山脈盆地中的一家蘭花總部 (Ecugenera),它在全國有8個分部,并且在研發(fā)創(chuàng)新和保護蘭花品種上引領(lǐng)世界。工作人員帶我們參觀從種子培養(yǎng)房到盛開的蘭花房。對于我這個不懂養(yǎng)花者來說是大開眼界。知道了蘭花從種子培養(yǎng)起就需要各種關(guān)照,不能熱也不能太潮濕。種子放在全密封的瓶罐里以確保不受污染。蘭花房需要日照和溫度。有的蘭花從培育到開花要長達9年的時間。在整個蘭花培育過程中,1/3的蘭花死于育苗階段,1/3死于授粉過程 ,最后能成活的蘭花率不到40%??粗m花房里的千姿百態(tài),清雅幽香的各種蘭花,我懂得了為什么中國人喜愛蘭花,因為蘭花的素淡,雅致,清幽正好與中國人的性格完美結(jié)合。我們團里的Jiahong旅友對蘭花情有獨鐘,她自己養(yǎng)了很多種蘭花。她說參加這個旅行團的目的之一就是想看看厄瓜多爾的蘭花。她的愿望實現(xiàn)了。</p> <p class="ql-block">蘭花育種房</p> <p class="ql-block">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蘭花</p> <p class="ql-block">蘭花心被碰觸時會快速縮進去(英攝影)</p> <p class="ql-block"><b><i>可可豆 (Cacao Plantation)</i></b>是人們喜愛的巧克力的主要原料。厄瓜多爾是可可豆的起源地, 但是厄瓜多爾不是世界上最大可可豆生產(chǎn)國。不過它生產(chǎn)的可可豆品種是公認最好的。世界上只有5%的可可豆被評為“香氣細膩“(fine aroma), 這種極品可可豆63%產(chǎn)自厄瓜多爾。這次旅行中我們參觀了兩家可可豆種植園,了解了可可豆的生產(chǎn)過程,當?shù)貑T工給我們示范以及團員們自報奮勇地參與了巧克力的制作過程。</p> <p class="ql-block">可可有母樹,母樹長得很高,上面長滿了可可。農(nóng)民將母樹上的可可嫁接到個頭比較矮的可可樹上??煽蓸浣K年產(chǎn)出可可果。一般四個月就可以成熟。成熟的可可果是黃色的(左上圖)。里面的可可豆被一層白膜包裹(下兩圖)。右上圖是人工嫁接的紫紅色的可可豆。嫁接的可可豆產(chǎn)量高,但是味道不如原生態(tài)的好。左中圖是可可豆開的花。</p> <p class="ql-block">可可豆要經(jīng)過發(fā)酵6天,放在木箱里,由芭蕉葉裹住發(fā)酵。每三天換一個木箱子(就是從最上一層搗至中層再翻到下層,左上圖),這樣里面的可可豆可以由上到下翻動一次,共移動三次,可可豆發(fā)酵好了。放在暖棚里曬干(右上圖)。 再去烘烤,這樣可可豆的外殼就容易撥掉,露出烤熟的可可子(右中圖)。再把可可子放進磨里,加brown sugar磨成粉(下兩圖,可可粉會越來越粘稠,英推不動了,由范先生接著磨??)。之后可可粉再經(jīng)過熱氣融化,再放在大理石上冷卻,放進磨具里制成巧克力。放多少糖決定了巧克力的甜度。加入牛奶是法國人創(chuàng)造的方法,這樣吸引了孩子吃巧克力,成功地將可可變成很賺錢的產(chǎn)品。</p> <p class="ql-block"><b><i>亞馬遜雨林 (Amazon Rainforest)</i></b>位于南美洲北部的亞馬遜盆地,橫跨南美洲九個國家, 占據(jù)了世界雨林一半的面積, 是全球最大及物種類最多的熱帶雨林。是世界上公認的“生命王國”。亞馬遜名字的由來是西班牙探險家弗蘭西斯科·奧雷拉納(Francisco Orellana)在這里探險時,遭遇女性土著人的攻擊,使他聯(lián)想到了希臘神話故事中叫亞馬遜族的女戰(zhàn)士們,故而起名為亞馬遜熱帶雨林 (Amazon Rainforest)。</p><p class="ql-block">厄瓜多爾雖然只占了2%的亞馬遜雨林面積,但是它被稱為亞馬遜雨林的“東方 ”(the Oriente),并有著最豐富多樣性的亞馬遜雨林的動植物。我們這次去的納波河(Napo River)是亞馬遜河的主要源頭之一。我們住在亞馬遜雨林區(qū)中一個有當?shù)靥厣亩燃俅?La Casa de Suizo),在那里過了兩天兩夜。度假村提供了豐富美味的當?shù)靥厣牟穗?,負責我們的白天活動,每天晚上度假村里還有娛樂活動。白天我們乘船在納波河上暢游,尋找兩岸的動物,看到最多的是熱帶猴子。訓(xùn)練有素的向?qū)е覀冊趨擦掷锿讲?,尋找,認識和學(xué)習(xí)熱帶雨林中的植物和動物(尤其昆蟲類)。在回度假村的路上,專門讓游客坐傳統(tǒng)的由輕木做成的木筏,膽大的人跳進河里游泳。讓我想起小時候在干校做同樣的情景 。我們還參觀了一個可可農(nóng)場,一個動物救援中心,一個土著居民區(qū),了解他們是如何生活和做各種手工藝品,尤其他們是怎樣打獵的,去了一個有凱門鱷的湖的熱帶叢林,以及一家工藝坊。在亞馬遜雨林的時間雖然短暫,但是收獲滿滿。近距離地看到了很多的動植物,長了不少見識。鑒于亞馬遜雨林為全球生態(tài)系統(tǒng)和氣候健康發(fā)揮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保護亞馬遜雨林,保護我們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人人有責。</p> <p class="ql-block">圖1是從外面看我們的度假村。圖2是度假村里面。圖3是我住房外面正好是三條水匯合處。水在這里轉(zhuǎn)大圈圈很有意思。圖4坐機電船游納波河。圖5是坐在木筏上,有的人興奮地跳下河游游。</p> <p class="ql-block">亞馬遜的猴子。上面的猴子叫“松鼠猴”。右上圖三只猴子在偷香蕉。右下圖的猴子在撓癢癢</p> <p class="ql-block">這些動物被養(yǎng)在動物救援中心。導(dǎo)游說不少動物是稀有或瀕臨絕種的動物,厄瓜多爾政府不允許私人養(yǎng),倒賣或送出國。右上是瀕臨絕種的金剛鸚鵡,它們的羽毛非常漂亮,鮮艷的紅黃色和或者寶石藍和黃色。它們的叫聲很大很吵。右下圖是只熊。</p> <p class="ql-block">奇怪的會爬行的葉子。它們能形成一道很長的綠色線。</p> <p class="ql-block">熱帶雨林里的各種菌和野生果。右下圖是一個掛在樹上的好大的白蟻窩??</p> <p class="ql-block">凱門鱷的體積在鱷魚中屬于中小型。但是它是亞馬遜河流中的霸王,十分兇猛,什么動物都吃,野豬,南美最大的蟒蛇重220公斤的水蚺也被凱門鱷吃掉??</p> <p class="ql-block">左上圖向?qū)лp松將一只大蜘蛛放在他的臉上?? 右上圖向?qū)Ц嬖V我們收取橡膠。左下圖向?qū)Ы涛覀冇米貦叭~編成帽子。右下圖向?qū)Ыo我編了頂皇后帽,并找到一片大葉子給我做遮陽傘??</p> <p class="ql-block">在亞馬遜的晚餐中,旅游團成員與樂隊成員一起歡樂,跳舞唱歌。</p> <p class="ql-block"><b><i>蜂鳥(Hummingbirds)</i></b>是世界上最小的鳥類。根據(jù)維基百科,全世界有大約366種蜂鳥。絕大多數(shù)蜂鳥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厄瓜多爾已發(fā)現(xiàn)有132種,占全世界蜂鳥總數(shù)的36%。蜂鳥是一種非常美麗而又有許多特異之處的鳥,比如能夠快速扇動翅膀,它每秒鐘可扇動翅膀12至19次 ,因為它們迅速扇動翅膀時會發(fā)出嗡嗡聲,所以被叫做“蜂鳥”。蜂鳥為了采花不僅能上下飛,側(cè)飛,空中停止,還可以向后飛行,這是世界上唯一能倒著飛行的鳥類。蜂鳥新陳代謝很快,平均每15分鐘要進食一次,它們每天要采食數(shù)百朵花。為了適應(yīng)找不到食物和夜間不能采花的情況,蜂鳥還有功能讓身體進入蟄伏期,象冬眠那樣來減慢心跳的速率和呼吸的頻率,以降低對食物的需求。 蜂鳥有超強的記憶力,能記住記不同花朵的花期以及已經(jīng)吸食過哪些花朵。當 然蜂鳥對于人類來說的可愛之處還有它的五顏六色的羽毛。我們在厄瓜多爾參觀了一家專門養(yǎng)蜂鳥的基地,那里一共有20種蜂鳥。蜂鳥們在空中快速飛舞, 不容易拍到清晰的照片,剛開始大家唉聲嘆氣,結(jié)果養(yǎng)蜂鳥人告訴我們要安靜不打擾蜂鳥才能拍到好照片。</p> <p class="ql-block">范先生攝影,JiaH做圖。</p> <p class="ql-block"><b><i>卡哈斯國家公園(Parque Nacional El Cajas)</i></b>是厄瓜多爾最著名的國家公園之一,位于昆卡以西30公里。有著大大小小兩百多個的高原湖泊,公園海拔在 3100米到4167米之間,植被隨海拔改變而有所不同,天氣好時山谷和濕地的風景非常怡人,有數(shù)條長短不一的徒步路線可以選擇。我們原計劃去這里的欣賞大自然??上翘煜掠昵矣写箪F,能見度很低。導(dǎo)游讓我們下車去公園稍微轉(zhuǎn)了一下,但是拍出來的照片實在不清晰,沒有景深??。</p> <p class="ql-block">天不遂人愿。模糊照片留影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b><i>兩種熱帶雨林樹</i></b></p><p class="ql-block"><i>Polylepis tree</i> 生長在安第斯山上,是世界上在高原生長的樹木。這種樹有一大特點是它的樹皮薄如紙。所以被稱作“paper tree“。Polylepis Tree有20多種科目。但是只有生長在厄瓜多爾山區(qū)的Polylepis的樹皮薄如紙。這種樹的另一個特點是生長速度極為緩慢,樹的直徑要經(jīng)過100多年才能長出半英尺高。第三個特點是這樹是厄瓜多爾的最高的樹,能長到150英尺高。</p> <p class="ql-block">網(wǎng)上下載圖片。https://www.atlasobscura.com </p><p class="ql-block">/articles/these-fairytale-trees-only-grow-at- incredible-altitudes</p> <p class="ql-block">導(dǎo)游給我們看的paper tree樣品</p> <p class="ql-block"><b><i>Walking palm tree </i></b>生長在南美洲熱帶雨林,是世界上唯一能夠自行移動的樹木。樹高可達25米,樹干挺直,它有不尋常的高蹺根,可將自己從陰影里挪向有陽光的地方。在移動過程中長出新樹根,老樹根死去。它的樹根互相支撐,形成三角穩(wěn)定性。BBC科學(xué)家研究它一年可以移動20米。</p> <p class="ql-block">行走的棕櫚樹。它的樹根上有密密麻麻的刺。這算是一種自我保護吧。</p> <p class="ql-block"><b><i>熱帶水果</i></b></p><p class="ql-block"><i>香蕉</i>。厄瓜多爾是世界上第一大香蕉出口國,因此被稱為“香蕉之國”。在可可種植園我學(xué)到香蕉成熟一次后就死了,成熟香蕉同時產(chǎn)生香蕉花,落到地上再次長出香蕉。這樣周而復(fù)始地循環(huán)產(chǎn)出香蕉。</p><p class="ql-block">我們一路上看到很多香蕉園。我驚訝的是看到果農(nóng)們將串串青香蕉套在藍色塑料袋里。鑒于每串香蕉都很大,套進袋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一直以為只有中國的果農(nóng)喜歡在水果成熟前套袋子,讓水果著色均勻,果面光潔美觀,防止病蟲危害和鳥類入侵,并降低農(nóng)藥殘留。是我孤陋寡聞了。</p> <p class="ql-block">套著藍色塑料袋的香蕉串串。</p> <p class="ql-block">因為厄瓜多爾地處熱帶,到處可見各種各樣的熱帶水果,許多是我沒有見過的。我們的厄瓜多爾導(dǎo)游非常地熱心,數(shù)次自掏腰包買熱帶水果給全團游客品嘗。厄瓜多爾之行讓我認識并嘗到不少種果香四溢,肉質(zhì)鮮美,酸甜可口的熱帶水果??。</p> <p class="ql-block">停車時,路邊看到的各種水果攤。</p> <p class="ql-block">介紹幾種導(dǎo)游給我們嘗試的或經(jīng)常在厄瓜多爾酒店吃到熱帶水果:</p><p class="ql-block">?圖1刺果番荔枝具有白色的果肉,一般不生吃,同飲品搭配。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p><p class="ql-block">圖2Babaco常和木瓜聯(lián)系起來,但是它沒有籽,味道和草莓、獼猴桃以及菠蘿相似。多汁,含有維生素A,C和E。</p><p class="ql-block">圖3瓜麻果有時被稱作“猴尾巴”,是一種長而硬的莢果,白色果肉飽滿香甜。很多人都稱它為“冰激凌豆”,因為它具有淡淡的香草味。</p><p class="ql-block">圖4西番蓮果,也叫百香果,橙色的表皮堅硬,剝開來后可以食用小而脆的籽,還有香甜的果肉。富含鉀,鈣,磷和鐵,各種維生素維生素和蛋白質(zhì)。</p><p class="ql-block">?圖5Taxo屬于西番蓮,味道酸酸甜甜。</p><p class="ql-block">圖6仙影掌,與火龍果同族。表皮和果實均為黃色,是厄瓜多爾最甜的水果之一。含有豐富的維生素。</p><p class="ql-block">圖7樹番茄,橢圓型狀,有黃,紅,橙三色,口感很酸,富含維生素A、C,蛋白質(zhì),胡蘿卜素等。</p><p class="ql-block">圖8雞蛋果與西番蓮果非常相似,但是表皮更軟,口味很酸。</p> <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在熱帶國家旅行,厄瓜多爾的氣候和氣溫跟我的想象完全不同,不冷不熱,也沒有感到潮濕悶熱。正是因為位于熱帶,厄瓜多爾有種類繁多的動植物,有很多美麗的自然風景。請繼續(xù)看下篇有關(guān)厄瓜多爾的人文歷史。</p>